第508章 玄衣衛

說起錦衣衛,就不能不提華夏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沒錯,朱元璋絕對算不上華夏曆史上文治武功最盛的皇帝,卻絕對是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在政治智慧這方面,既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差了朱元璋幾條街。

項莊就是朱元璋的鐵桿粉絲之一,朱元璋的政治智慧總結起來就兩個字——制衡。

先是廢除中書省以及丞相制度,然後搞了個內閣制度,從此以後,大權獨攬的宰相就變成了殿閣大學士,其實就是皇帝的秘書,作爲秘書若沒有皇帝的支持,他們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連個太監都能騎在他們頭上拉屎,這便極大地鞏固了皇權。

然後改革都察院,使其直接對皇帝負責,並且採用以小制大的制衡之道,賦予御史言官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意見都可以提、什麼大官乃至王公貴戚都可以告發的權力,從而將都察院的一百多個御史言官變成了皇帝的耳目,極大地遏止了腐敗。

最後就是錦衣衛,通過詔獄處理一些無法通過正常司法途徑辦到的事情,譬如說丞相胡惟庸謀反案,根本就是子烏虛有之事,其真相就是以胡惟庸爲首的淮西地主集團仗着從龍有功、試圖從皇帝手中分潤權力,朱元璋出於鞏固皇權的考慮才下的手。

不過,這種事原本就是子烏虛有之事,通過正常的司法途徑去查,肯定不會有結果。所以有了錦衣衛,又賦予錦衣衛設詔獄之權。

項莊很推崇內閣制以及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但現在顯然還不是時候,現階段,項莊還需要令尹項他、太尉項佗來幫助他處理軍政事務,否則什麼都得親力親爲,項莊非累死不可。他可不是朱元璋那樣每天批閱奏章十六個小時的工作狂。

至於以小制大的御史言官制,現在更不可取,真要推行這個制度。整個楚國朝堂頃刻間就會亂成一鍋粥,上至令尹、太尉,下至縣令、亭長。只怕是什麼話都不說,什麼事情都不敢做了,領兵在外的大將們只怕也要掛印回京了。

不過,效法錦衣衛賦予烏木崖設置詔獄大權卻是可以的。

當下項莊吩咐屈不才道:“老屈,分封之事就交給你去查,你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大王,臣知道怎麼做。”屈不才聞言兩眼一亮,遂即又道,“不過,查辦官員是廷尉府的職責。若由烏木崖操辦,似乎於制不合呀?”

“何爲制?寡人之命便是制”項莊大手一揮,沉聲道,“寡人現在就賦予烏木崖查辦官員之權力,上至國公。下至黎庶,烏木崖皆可查”

“喏”屈不才轟然應喏,又興匆匆地轉身去了。

屈不才不能不興奮,因爲他知道屬於烏木崖的時代已經開始了,這一刻,屈不才分明已經看到。朝中官員正在烏木崖的陰影下簌簌發抖……

深夜時分,內史叔孫平忽然被一陣巨大的喧譁聲所驚醒,急披身起身時,便見老管家匆匆移門而入,喘息着稟報道:“家主不好了,一大羣甲兵剛剛突然闖了進來,府上門客、家丁試圖攔阻,結果全都給砍翻了。”

“什麼?”叔孫平愕然道,“京畿重地,誰敢如此猖狂?”

話音未落,房門便被人從外面一腳踹倒,遂即一大羣玄衣甲兵手持火把蜂擁而入,明晃晃的橫刀在火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寒茫,直晃得叔孫平眼花,待他好不容易纔看清楚屋裡情形時,只見數柄冷森森的橫刀已經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你們想幹什麼?”叔孫平強自鎮定,厲聲喝問道,“你們究竟想幹什麼?你們難道不知道在京畿重地擅動刀兵,形同謀逆嗎?還有,你們知道本官是什麼人嗎?告訴你們,本官是內史長官,但凡京畿事務皆歸本官管轄……”

“叔孫平,老子知道你是內史。”話音甫落,一個玄衣小校已經走了進來。

叔孫平定睛看去,卻面生得緊,當下冷笑一聲喝問道:“你又是什麼人?”

“老子是什麼人,等到了地頭你自然就知道了。”玄衣小校陰惻惻地一笑,遂即衝左右甲兵揮了揮手,獰聲道,“帶走”

“走”兩個玄衣甲兵反擰着叔孫平胳膊,推起就走。

剛出房門,叔孫平就吃驚地發現,已經賦閒在家的老父親居然也被押了出來,叔孫貫雖然已經是一大把年紀了,可那些個玄衣甲兵卻如狼似虎,半點沒有顧忌老人之念,叔孫貫只是走得慢了些,背上便捱了狠狠一鞭,直疼得直呲牙。

看到老父親也被執,叔孫平的臉一下就白了,他知道,這必定是暗中串聯京畿、吳郡兩地官員,謀求阻止遷都之事東窗事發了叔孫貫卻挺起老駝背,朗聲道:“我兒莫慌,天塌不下來”

望着咬牙硬挺的叔孫貫,玄衣小校嘴角卻忽然間綻起了一絲獰笑,看不出來老東西的嘴巴還挺硬,不過等到了地頭,倒要看看你的嘴巴還有沒有這般硬氣?

當天晚上,除了叔孫貫、叔孫平父子,還有另外三十六個官員同時被抓消息傳開,京中官員無不譁然,紛紛責問廷尉府爲何罔顧法度、無故抓人?卻把廷尉項期鬧了個滿頭霧水,召集署中屬官一問,廷尉府昨夜並沒有抓人哪,一干問責的官員頓時間懵了,除了廷尉署,京中似乎再無別的衙署執掌刑名了吧?

一干稍稍瞭解內情的文武大臣則直趨宮中,緊急覲見項莊。

“大王,烏木崖昨天晚上擅自出動甲兵,一口氣抓了三十幾個官員,甚至連賦閒在家的叔孫老太傅也給抓了起來”項他義憤填贗,怒不可遏地說道,“屈不才如此倒行逆施,簡直形同謀逆,臣奏請發往廷尉署嚴加訊問。”

項佗也連連附和道:“就是,烏木崖也太亂來了。”

項莊沒有什麼表示,只是用眼光淡淡地掃向百里賢。

百里賢會意,當下從席上跪坐起身,對項他、項佗說道:“令尹和太尉有所不知,烏木崖寅夜抓人,乃是事出有因。”

百里賢很容易就猜到了項莊的心思,項莊不願意分封,又不可能向京畿、吳郡兩地官員妥協、放棄遷都,那麼下重手整治兩地官員也就是必然了,但兩地官員又沒犯錯,交由廷尉署處理顯然不行,那麼交由烏木崖來處理也就順理成章了。

“事出有因?”項他看看項莊,將信將疑地道,“什麼原因?”

百里賢念頭急轉,脫口而出道:“因爲他們暗通敵國,意圖叛國”

項莊暗喝了聲採,百里賢不愧有急智之名,這個藉口找的當真有水平。

“什麼,叛國?”項他聞言愕然,遂即又道,“既便如此,此事也應該交由廷尉署來審查,烏木崖並無刑名之權,又有何資格隨便拿人?”

“叛國之事牽扯甚大,廷尉署辦不了。”項莊淡淡地道,“子翼、子嚴還有子良,今天正好你們都在,寡人就向你們宣佈一道制命,從叔孫案開始,烏木崖將改組爲玄衣衛,除了刺探敵國消息,還負責徹查廷尉署查辦不了的大案、要案。”

項他、項佗啞然,兩人再是蠢笨,這時候也能猜出項莊的用意了,大王此舉分明是要繞過廷尉署,通過這個新設立的玄衣校尉來剷除他想除掉、可一時卻又找不到什麼好的藉口的朝廷官員,譬如叔孫貫、孫叔平父子等三十餘官員。

而且,大王剛纔也說了,這是宣佈決定而不是向他們徵求意見,換句話說,烏木崖之所以要抓人,就是因爲大王想要剷除這叔孫父子等官員,至於說原因,多半也是因爲分封之議罷?至於暗通敵國、意圖叛國之說,不過是藉口罷了。

項他、項佗相對苦笑,他們知道,繼虎賁、天狼、驍騎三衛之後,大楚禁宮將再多出一個玄衣衛,而且多出來的這個玄衣衛,將會成爲懸在朝廷官員頭上的一把隨時都可能斬落下來的利劍,而不像其餘三衛,只是專事負責護衛王室安全而已。

幾乎是同時,屈不才正在新設的詔獄之中訊問叔孫貫。

叔孫貫平靜地反問屈不才道:“屈不才,老夫有什麼罪?”

屈不才搖了搖頭,同樣平靜地回答道:“老太傅其實無罪。”

叔孫貫略感錯愕,屈不才這樣直接便承認他沒有罪,倒是有些出乎預料,當下頓了頓手中拐仗,厲聲喝問道:“既然老夫無罪,又爲何羈壓老夫?烏木崖如此倒行逆施,難道就不怕激起民憤?我大楚,難道就沒有國法了嗎?”

屈不才淡然問道:“敢問老太傅,何爲國法?”

叔孫貫哂然答道:“所謂國法,自然是指國家法度。”

屈不才搖了搖手,淡淡地道:“老太傅,王命爲制,王令爲詔,所謂國法,還不都是大王所立?所以我要說,楚有國法,但是在國法之上還有王法”。

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123章 殘月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56章 名將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26章 稱帝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80章 十面之網(下)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81章 危途第135章 立威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73章 論楚軍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75章 北貂胡商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08章 天炎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65章 紅鸞劫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9章 衝突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393章 縱橫家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326章 輕敵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393章 縱橫家第156章 名將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393章 縱橫家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386章 太學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197章 獻璽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88章 破軍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83章 結盟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393章 縱橫家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447章 瘋狂殺戮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66章 項羽?!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85章 急進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23章 圍師必闕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564章 廢立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09章 從頭查起
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123章 殘月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56章 名將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26章 稱帝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80章 十面之網(下)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81章 危途第135章 立威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73章 論楚軍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75章 北貂胡商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08章 天炎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65章 紅鸞劫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9章 衝突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393章 縱橫家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326章 輕敵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393章 縱橫家第156章 名將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393章 縱橫家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386章 太學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197章 獻璽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88章 破軍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83章 結盟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393章 縱橫家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447章 瘋狂殺戮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66章 項羽?!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85章 急進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23章 圍師必闕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564章 廢立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09章 從頭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