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引蛇出洞

當項莊匆匆趕回上書房時,接到傳召的幾個首要大臣也紛紛到了。

項莊將手中的一封密信對着幾位首要大臣揚了揚,沉聲說道:“剛剛接到咸陽的飛鴿傳書,劉邦老兒果然按捺不住了!”

百里賢放下羽扇,淡然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項他、項佗、武涉也是目露凝重之色,劉邦還是出手了!

武涉沉吟片刻,問道:“大王,烏木崖是否已經探知漢軍的攻擊方向?”

項莊搖了搖頭,答道:“這個還不知道,眼下漢軍正在集結當中,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漢軍的主攻方向應該還是荊襄。”

巴蜀有金牛關天險,漢軍就是發動百萬大軍前去攻打,也只能是白白消耗糧食,漢軍直接馳援淮南的可能性也不大,沒得還會引發韓信的猜忌。

“大王,還要當心周邊的蠻族。”百里賢有一下沒一下地搖着羽扇,沉吟着說道,“如今各國的奸細幾乎已經遍佈整個楚地,劉邦老兒不難知道咱們正跟山越、五溪蠻交戰,如果劉邦真的決定攻擊荊襄,則必然會挑唆這些蠻族背後發難。”

楚國跟山越、五溪蠻之間的戰爭是兩年前突然爆發的。

爆發戰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隨着楚國工商業的發展,對山越、五溪蠻的經濟掠奪就不可避免地上演了,楚國商人起先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侵略性,他們用酒、紙、瓷器等價交換蠻族的皮毛、牲畜以及珍貴藥材,雙方還算合作愉快。

但是好景不長,有些楚國商人很快便發現,販賣人口更賺錢,他們只需僱用幾十個壯丁差不多就能洗劫一個蠻族村落了,捉住的蠻族男人可以賣入手工業作坊當苦力,女人則賣入妓寨,至於老人和孩子就極其野蠻地全殺了。

蠻族當然不會束手就擒,於是開始了激烈的反抗。

蠻族對奴隸販子的仇恨很快便擴散到了所有楚商,他們殺光了深入蠻地的所有楚人,接着又開始走出大山,開始瘋狂攻擊、洗劫楚人的村莊、集鎮甚至是城池,於是,蠻族與楚國之間的戰爭就爆發了。

不過,與蠻族之間的戰爭規模都不大,蠻族軍隊很少超過千人,圍剿蠻族的楚軍通常更是隻有區區幾百人,對於蠻族的芥蘚之疾,項莊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因爲山越、五溪蠻都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派大軍深入圍剿代價太高,效果也差!

但是,一旦漢軍大兵壓境,那就不能再對這些蠻族掉以輕心了,當楚國的軍隊全都開赴荊襄與漢軍對峙時,江東、荊襄、巴蜀腹地的防禦勢必會變得空虛,那時候,少量蠻族軍隊就能深入楚國腹地,對楚國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倒也是。”項莊拍了拍額頭,說道,“這些蠻族還真讓人頭疼。”

“大王,還有南越國!”項他提醒道,“南越國也已經跟漢、齊結盟了,搞不好趙佗也會發兵攻擊我大楚。”

“南越國倒不用擔心。”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淡淡地道,“南越與楚國之間隔着五嶺,山險澗深、路遠且阻,行軍不易,而且趙佗的根基在南越,打敗楚國只能給劉邦作嫁衣裳,對他沒什麼好處,趙佗之所以跟齊漢結盟,只不過是爲了自保。”

項莊深以爲然,歷史上的趙佗就從未有過入主中原的念頭。

“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項莊想了想,又側頭對武涉說道,“上大夫,還得辛苦你走一趟番禺,向趙佗曉以利害。”

“喏。”武涉深深一揖,恭聲應喏。

項莊又道:“現在再議議怎麼解決五溪蠻還有山越?”

在與漢軍決戰之前,必須首先解除所有的後顧之憂,然而,蠻族可不好對付,去年高初帶着五千精兵深入武陵試圖剿滅五溪蠻,結果連人毛都碰不着,可等高初大軍一退,這些蠻族立刻又從深山老林鑽了出來,到處殺人放火。

項他、項佗默然不語,他們是真沒什麼辦法。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忽然說道:“大王,臣有一計可破蠻族。”

“哦?”項莊聞言頓時神情一振,急道,“子良快說,什麼計?”

百里賢道:“五溪蠻和山越長年生活在深山大澤之中,對於當地地形極其熟悉,若派大軍深入圍剿,則根本連他們的影子都見不着,所以,要想擊破蠻族,唯有引蛇出洞,將五溪蠻和山越從深山大澤之中引出來,再行圍殲!”

“將蠻族引出來?”項佗道,“怕是不太容易吧?”

百里賢道:“只需調走各郡府兵,不愁蠻族不上當。”

項他又道:“怕就怕劉邦老兒跟蠻族約定時間,如此,我大楚既要抵擋漢國大軍,又要提防蠻襲襲擾,那就首尾難以兼顧了。”

百里賢微微一笑,說道:“劉邦可以譴使聯絡蠻族,我們也可以派人冒充漢使去跟他們聯絡,劉邦若跟蠻族約定出擊的時間,咱們也同樣可以派人跟蠻族約定攻擊時間,讓蠻族先於漢軍、提前出擊。”

“善!”項莊狠狠擊節,沉聲道,“就這麼辦!”

咸陽城東的荒野此時已經成了個喧囂的大兵營。

劉邦詔令頒下之後,各郡各縣的更卒便紛紛開始集結,然後一隊隊地開赴咸陽,在咸陽匯齊之後,就將出武關、下南陽,直取荊襄。

劉邦披着錦織大氅,在張良、陳平、周勃、白墨、呂臺還有太子劉恆的簇擁下緩步登上了咸陽東門,儘管劉邦很想冊立劉如意爲太子,可是文武大臣們卻都傾向劉恆,面對衆大臣的堅決反對,劉邦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劉恆。

站在望樓上居高臨下看去,一隊隊更卒正排着略顯零亂的隊形從咸陽城外開過,除了漢軍更卒,還有大量的胡人馬隊,有休屠人,渾邪人,也有月氏人,此次出征,劉邦幾乎調集了所有的軍隊,還徵召了十萬胡騎!

這次決戰,劉邦決定御駕親征。

一個原因,劉邦不放心把舉國之兵交給別人統帥,另一方面,劉邦隱隱感到,這很可能就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上戰場了,所以,他要親手打敗項莊,再親手滅掉楚國,一統天下是他的夙願,他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國相。”劉邦望着城外洶洶而過的大軍,忽然問蕭何道,“糧草都備齊了嗎?”

蕭何深深一揖,恭聲道:“大王放心,咸陽太倉尚有餘糧一百二十萬石,此外,臣已經給各郡下了徵糧令,不出意外的話,至少可以再徵集兩百萬石!有了三百萬石軍糧,足可支撐六十萬大軍半年作戰所需了。”

所謂徵糧,其實就是攤派,把負擔轉嫁到所有的老百姓頭上,這也是各諸侯國慣用的手段,既便是歷史上已經完成變法之後的秦國,也經常向百姓額外徵糧(田賦之外),只不過相比關東六國,秦國會給予爵位的補償罷了。

毫無疑問,徵糧會增加百姓的痛苦指數,更會削弱統治者的統治根基。

劉邦便輕輕地嘆了口氣,若不是丟掉了巴蜀這個最大的糧倉,又哪裡用得着向百姓強行徵糧?徵糧可是飲鳩止渴啊。

好半晌後,劉邦又問呂臺道:“上將軍,大軍何時能夠完成集結?”

呂臺忙道:“回稟大王,騎兵包括各部落的胡騎半個月之內就能完成集結,各郡縣的更卒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不過四十天應該足夠了。”

此次出征,劉邦足足調集了五十多萬步騎,若不是爲了提防匈奴人逆襲,他甚至想把駐守九原的十萬戎卒也調上荊襄戰場。

“四十天麼?”劉邦輕輕頷首,又轉頭問白墨道,“子硯,聯絡羌、氐、山越、五溪蠻還有南越的事宜安排得怎麼樣了?”

白墨答道:“派去羌、氐、冉隴、山越、五溪蠻的使節早已出發,這會應該已經見到各族首領了,至於南越,由於路途遙遠,一時半會恐怕還到不了。”

前方說過,各國先後建立了類似於楚國烏木崖的特務機構,漢國的特務機構是白墨在掌控,除了派去聯絡羌、氐、冉隴的使節是從咸陽派出外,其餘前往山越、五溪蠻以及南越國的使節卻是從秭陵、江陵就近派出的。

項莊半晌無語,忽回頭對劉恆道:“恆兒,關中可就交給你了。”

劉恆長揖到地,誠惶誠恐地應道:“父王,孩兒定當盡心竭力,確保關中不失。”

劉邦點了點頭,又轉身對白墨說道:“子硯,太子還年幼,一切就都拜託你了。”

“大王放心。”白墨拱手作揖,肅然道,“臣定當克盡職守,輔佐太子,只要臣尚有一口氣在,關中根基就絕不會有半點閃失。”

劉邦再次頷首,喟然道:“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再一轉身,劉邦忽然挺起胸膛深深地吸了口氣,霎那間,整個人的氣勢爲之一變,幾十年前的雄心、豪邁彷彿又回到了他的身上,遂即笑對張良道:“子房,這次恐怕是我們這兩個老傢伙的最後一次出征了,哈哈哈……”

張良微微一笑,朗聲道:“老驥伏櫪,死而後已。”

“嗯。”劉邦重重點頭,大聲道,“這一次,不是項莊死,就是寡人亡!”

第22章 斬殺樊噲第16章 張網以待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318章 對峙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72章 疾馳第259章 秋糧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457章 瘟疫(上)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197章 獻璽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65章 父子(上)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09章 衝突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67章 滅楚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章 項氏宗族第194章 上位者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71章 去意第120章 時間第21章 單挑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555章 搶功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194章 上位者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526章 稱帝第563章 詐降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304章 一線生機第70章 遍地狼煙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03章 遷都第259章 秋糧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11章 劍閣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40章 死戰第423章 選擇戰場第381章 驚退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36章 烽火聚兵第99章 狩獵北邙第241章 堅如磐石(上)第377章 神箭由淵
第22章 斬殺樊噲第16章 張網以待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318章 對峙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72章 疾馳第259章 秋糧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457章 瘟疫(上)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197章 獻璽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565章 父子(上)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09章 衝突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67章 滅楚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章 項氏宗族第194章 上位者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71章 去意第120章 時間第21章 單挑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555章 搶功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194章 上位者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29章 巔峰對決(二)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526章 稱帝第563章 詐降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304章 一線生機第70章 遍地狼煙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03章 遷都第259章 秋糧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11章 劍閣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40章 死戰第423章 選擇戰場第381章 驚退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36章 烽火聚兵第99章 狩獵北邙第241章 堅如磐石(上)第377章 神箭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