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國號、年號

從妙弋宮出來,項莊便將所有的情緒拋到了腦後。

此時已經是伐漢大戰結束之後的第二個月後了,項治被殺的消息終於還是沒能再隱瞞下去,虞姬終於還是無意中從宮女口中聽說了這噩耗,結果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虞姬的身體還有精神一下就垮了。

根據太醫的診斷,虞姬怕是很難撐過這個冬天了。

就在剛纔,虞姬甚至還在迷迷糊糊地呼喚着大王,不過項莊知道,她呼喚的絕對不是自己,而是項羽,很顯然,她跟項羽之間的愛情並沒有因爲歲月的流逝而有所消褪,在虞姬心中,項羽依然還是那個充滿無上雄性氣息的西楚霸王。

不過項莊沒那閒功夫感嘆虞姬的命運,他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處理。

剛出妙弋宮,太子項政便疾步匆匆迎了上來,向項莊見了禮,道:“父王,太后的病情好些了嗎?”

“還那樣。”項莊擺了擺手,問道,“政兒,莒王到了嗎?”

滅漢之後,項莊令高初鎮守咸陽,令呼延引天狼軍配合蒙殛夾擊匈奴,又令晉襄引虎賁軍西逐月氏人,他自己則在驍騎軍的護衛下返回了洛陽,回到洛陽的次日,項莊便下詔令魏王、齊王、燕王、趙王、韓王、莒王、北貉王前來洛陽覲見。

諸王懾於項莊淫威,紛紛動身前來洛陽,莒王呂臺是動身最晚的一個。

項政哦了一聲,道:“父王,莒王儀仗已過滎陽,很快就能到洛陽了。”

項莊輕輕頷首,問:“勸進之事都安排下去了嗎?諸王可有什麼反應?”

項政笑笑,低聲道:“都已經安排好了,諸王都表示父王進位乃衆望所歸。”

“哈哈,諒他們也不敢出什麼幺蛾子。”項莊微笑,方今天下大定,各個諸侯國幾乎都有楚國駐軍。諸王又豈敢違抗他項莊的詔令?

項政想了想,又道:“父王,上將軍已經掛印歸隱了。”

項莊聞言腳步一頓,眸子裡也不禁浮起了一抹複雜之色,喟然道:“學劍他終於還是走了麼?”

對於畢書,項莊的感觀是極爲複雜的。

首先,項莊對畢書是極其感激的,畢書對於大楚是有極大功勳的。楚漢齊大戰時,如果不是畢書在泗水戰場打敗了齊王韓信,項莊的統一大業很可能會化爲泡影,還有孤軍懸師萬里,深入大漠完成對匈奴的犁庭掃穴,畢書更是替華夏族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後,項莊對畢書也是極其忌憚的,不僅因爲畢書無人可及的軍事謀略,更因爲畢書擁有一顆七竅玲瓏心。譬如說上庸之小敗,連項莊都還在猶豫要不要整肅項羽系或者說江東系勢力,畢書卻直接通過一次小敗將桓楚、季布這兩個江東系大佬給剷除了。

畢書的這一行動顯然是刻意而爲之。畢書不僅藉此排除了項莊的隱憂,更藉此激化了跟江東系勢力之間的矛盾,這纔有了此後江東系勢力的強烈反彈,項莊爲了安撫江東系,不得不順勢而爲,革除了畢書的爵位又免去了他的官職。

項莊很清楚,革除爵位、免去官職都是畢書所希望的,因爲只有這樣,畢書才能夠無牽無掛地遠離朝堂。當一個傳道授業、著書立說的“鬼谷子”。

但正因爲此,項莊才更加忌憚畢書,像這樣文武雙全、心智過人的大能,對於未來大楚帝國的威脅真是太大了,如果不是還有個白墨勉強可以制衡一下畢書。項莊絕對不會放心讓畢書歸隱田園,殺功臣或者不至於,但將畢書軟禁起來卻是必不可免。

作爲一個穿越者,項莊並不想上演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君臣慘劇,但現實卻是極其殘酷的。它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項莊雖是穿越衆,卻也同樣無法改變歷史的殘酷性,古往今來之所以會上演這麼多的君臣慘劇,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於父王的感慨,太子項政也是深有觸動,高初、龐鈺、蒙殛甚至是白墨,雖也是戰功赫赫,或者英才絕縱,父王卻不怎麼忌憚他們,唯獨上將軍畢書卻是父王深爲忌憚的,因爲畢書擁有連父王也無法企及的兵略、謀略。

不過現在,畢書的結局無疑是最好的。

當下項政又轉移話題道:“父王,幾位大臣已到上書房了。”

“哦,知道了。”項莊收回思緒,當下在項政的陪伴下直趨上書房而來。

上書房中,太師百里賢、右丞相項他、左丞相白墨、太尉項佗、太傅武涉等首要大臣正在激烈地爭論着項莊的尊號,戰國以前,諸侯的尊號稱君或王,贏政一統天下之後首創了皇帝的尊號,項羽滅秦後又給自己上了個“霸王”的尊號。

項莊雖久有稱帝之心,卻鮮少在人前流露,因此五位首要大臣也分成了兩派。

白墨、百里賢還有武涉明顯偏向皇帝尊號,而項他、項佗則傾向於霸王尊號,箇中原因不言而喻,項莊若上霸王尊號,那就是第二代,項羽纔是大楚的第一代霸王,可項莊如果上皇帝尊號,就是大楚首任皇帝,就沒項羽什麼事了。

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到最後甚至還吵了起來。

“吵什麼吵什麼,有什麼好吵的?”項莊進來看見五人已經吵了起來,不禁蹙了蹙眉沒好氣道,“尊號的事待會再定,先議國號。”

“議國號?”百里賢、白墨面面相覷,有些不敢相信。

好半晌後,太傅武涉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大王打算更改國號?”

項他、項佗更是勃然色變,連聲勸阻道:“大王,千萬不可更改國號,不可哪!”大王竟然打算更改國號?他想幹什麼?難道他想跟先王劃清界線?國號若改了,這江山還是大楚的江山?這天下還能是老楚人的天下?

項莊卻不容置疑地道:“國號必須得改!”

項莊決定更改國號,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因爲秦、齊、燕、趙、楚等都是周天子治下的諸侯國,地方色彩太濃厚了,若以楚爲國號,恐怕很難獲得其餘各個諸侯國治下百姓的認同。

大秦帝國之所以滅亡,秦二世、奸相趙高的倒行逆施固然是最大的誘因,但另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楚、趙、齊、燕、魏、韓等諸侯國治下的百姓並不認同大秦,正因爲關東百姓不認同大秦,再有人登高一呼,他們就羣起造反了。

在五位大臣的目瞪口呆之中,太子項政小心翼翼地說道:“父王,我中原各支素以華夏自稱,不如就以華夏爲國號,如何?”

項政的提議自然是項莊事先安排好的,不過項莊還是裝模作樣地沉吟了片刻,然後連連點頭道:“嗯,華夏這個國號好,就是它了!”

白墨、百里賢、武涉、項他、項佗面面相覷,真改國號?

同樣是目瞪口呆,五位大臣中間卻又有着明顯的區別,項他、項佗是不甘,老楚人流了這麼多的血,好不容易纔推翻暴秦、掃平天下,結果卻居然把楚國也給掃沒了,你說這叫什麼事兒?這不成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武涉是純粹的震驚,改國號?兒戲了吧。

白墨、百里賢卻是佩服不已,作爲當世大賢,以楚爲國號的弊端兩人當然是清楚的,不過他們絕不敢在人前提出來,甚至連私底下說說也不敢,大忌呀!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大王竟主動提出來要更改國號,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英明?

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上前勸道:“大王,真要更改國號哪?”

“國號必須更改。”項莊兩眼微眯,淡淡地看了項他一眼,道,“朝堂上還有太學裡的江東藉官員、生員很可能會想不通,你務必要跟他們解釋清楚,告訴他們,更改國號乃是大勢所趨,絕非人力可以逆轉。”

項他心頭一凜,應道:“喏。”

項莊微微一笑,又道:“現在再議年號和尊號。”

“年號?”五大臣再次面面相覷,尊號他們知道,可年號是個啥玩意?

太子項政忙道:“是這樣的,父王覺得以王號或帝號紀年,太過繁雜混亂,不如創出一個萬世一系的年號,這樣編寫曆法、史書時也可有序得多。”

項政話音甫落,項莊便開門見山地說道:“寡人慾以秦始皇元年爲皇帝元年,此後萬世一系,皆奉此年號,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穿越之前,項莊讀史時最頭疼的就是年號,後世大明以及滿清基本上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還算好,可在明以前,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有好幾個年號,譬如武則天,竟擁有令人髮指的十八個年號,以致曆法、史書亂得一塌糊塗。

所以,採用一個萬世一系的年號可以說是項莊這個穿越衆的歷史責任。

此外,至於爲什麼要以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尊號爲年號,又要以秦始皇元年爲“皇帝元年”,那就是出於對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極度推崇了,項莊以爲,縱觀華夏曆史,也只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才配用來命名萬世一系的年號。(未完待續)

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49章 漢軍撤了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20章 受挫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290章 棉花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67章 託孤(下)第194章 上位者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50章 勇戰、謀戰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68 回師樑地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157章 搶親第298章 假道伐虢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526章 稱帝第12章 智取壽春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65章 連下五城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403章 虎將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291章 什一稅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69章 亞父?!第509章 賜死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466章 託孤(上)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46章 以命博命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397章 冠軍侯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75章 北貂胡商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289章 耕戰商讀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23章 殘月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67章 禍事了!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15章 斬使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58章 瘟疫(下)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35章 劉邦進山第22章 斬殺樊噲第89章 擺脫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83章 名將周勃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97章 冠軍侯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18章 羌氐聯軍
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49章 漢軍撤了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20章 受挫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290章 棉花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67章 託孤(下)第194章 上位者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50章 勇戰、謀戰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68 回師樑地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157章 搶親第298章 假道伐虢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526章 稱帝第12章 智取壽春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65章 連下五城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403章 虎將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291章 什一稅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69章 亞父?!第509章 賜死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466章 託孤(上)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46章 以命博命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397章 冠軍侯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75章 北貂胡商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289章 耕戰商讀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23章 殘月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67章 禍事了!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15章 斬使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58章 瘟疫(下)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35章 劉邦進山第22章 斬殺樊噲第89章 擺脫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83章 名將周勃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97章 冠軍侯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18章 羌氐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