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士族瓦解

當天晚上,武涉也趕回了吳中,聽說英布只願給五十個士子,項莊趕緊派人將范增、項他、項佗、百里賢等人召進王宮議事對策。

聽完了武涉的介紹,項佗火道:“英布還真是小氣。”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淡然說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范增忽然問武涉道:“武涉,這五十個士子什麼時候能過江?”

武涉忙道:“回稟老軍師,在下已經跟這五十個士子談過了,他們都願意回江東,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多三天,他們就能過江了。”

范增又道:“這樣,馬上派兵過江把這五十個士子保護起來,然後讓他們分批過江,第一批十個士子,第二批又是十個士子,然後是第三批、第四批,這些士子過江之後,全都安排在王宮之中,先不要讓他們跟外界接觸。”

“這個……”武涉爲難道,“老軍師,這麼做是否欠妥?”

派兵過江把淮南士子保護起來倒是沒什麼,可是過江之後把他們安排在王宮之中,禁止他們跟外界接觸,那可就是變相的軟禁了,萬一惹惱了這些淮南士子,一怒之下跑了,那這次借人的事可不就化爲泡影了?

范增懶得解釋,項莊卻道:“武涉,你照辦就是了。”

“喏!”武涉衝項莊、范增揖了一揖,轉身領命去了。

目送武涉的身影遠去,項莊又轉頭向范增道:“亞父,您這可是疑兵之計呀,不過淮南國提供給咱們的士子可只有五十人,一天一批也只能撐五天,五天時間一過,若是還不能動搖江東士族的決心,咱們可就前功盡棄了。”

“箕兒,你高估他們的決心了。”范增擺了擺手,以極其篤定的語氣說道,“只要咱們先把聲勢做足,再放出風聲說淮南國將源源不斷地派譴士子渡江南下,不出五天,江東士族必然瓦解,到時候,他們就會反過來巴結箕兒你了。”

“好。”項莊欣然點頭道,“有亞父這句話,孩兒也就放心了!”

對於范增,項莊還真有種莫名的信心,這老爺子在歷史上的名號實在是太響了,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都不是他的對手呀!

次日,楚王項莊就下了一紙詔令,勒令所有辭官在家的士子前去令尹府遞名冊,並且明言,如果五天之內令尹府沒有接到他們的名冊,則他們的一應爵位官銜都將被剝奪,令尹府將另行委派他人接替他們的職位。

此時,幾乎所有辭官的士子都集中到了吳中城內。

不過,對於項莊的這紙詔令,辭官的四百多士子卻根本無動於衷,某位“德高望重”的耄老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項王此舉就是虛張聲勢,讓大家不必在意,並且再次揚言,項王若不收回誠命、廢棄新田賦法,他們就會抗爭到底。

然而,讓江東士子感到不安的是,當天下午,自江北而來的一批士子就大張旗鼓進了吳中城,並且安排進了王宮,項莊甚至還在王宮大殿設筵款待了江北來的士子,並且當廷表示要對江北士子量才錄用,對於德才兼備者委以重任。

第二天一大早,又一件讓江東士子感到不安的事情發生了,楚王項莊、令尹項他先後召見了太學中的兩百多位學子,讓他們加緊學習秦法、熟悉新法,言語間隱隱流露出了不久之後就要委派他們下到地方任職的意向。

第三天下午,又一批江北士子到了吳中。

這下,江東的士子可真有些着忙了,這情形,可有些不大對頭啊!

當天晚上,桓淵府上可謂高朋滿座,然而氣氛卻有些不太和諧。

“桓公,最近這情形可有些不太對頭啊。”一個頭戴峨冠、身穿白衣,卻長得賊眉鼠眼的中年士子說道,“連續從江北來了兩批士子不說,太學那邊也傳來消息,說項莊、項他有意讓他們提前下到地方任職呢!”

“是啊,桓公。”立刻有人附和道,“這樣下去可不是個了局啊,真等到江北來的士子和太學的學子把各郡、各縣的位置都點了,那咱們可真就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了,到時候沒了爵位跟官職,咱們可就啥都不是了。”

“王兄多慮了,江北雖說來了兩批士子,可加起來也不過區區二十人,能濟什麼事?至於太學的學子,毛都還沒長齊呢,就想下到地方去當官,做夢吧!項莊真要敢這麼胡鬧,那就等着江東大亂、楚國敗亡啊,哼!”

“我看不然,江北士子來勢洶洶,不可不防啊,桓公,要不咱們還是算了吧?不就是跟賤民一體納賦麼,說出去是有些丟人,可不管怎麼說,十五稅一的稅率也不可能傷了諸位的根本,可要是爵位、官位都沒了,咱們可就真完了。”

“曹季,你他孃的還是不是男人,這點困難就退縮了?人活着不就爭人臉面,咱們要是跟着賤民一體納賦,那還算什麼士族?你要是想服軟,你儘管去令尹府遞交名冊,不過從今天開始,我王仲就再不認你這號朋友了,哼!”

“王仲,你這叫什麼話?我曹季這麼做可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大夥的前途着想,你王仲孤家寡人一個,就算被剝奪了爵位、官職那也沒啥,可別人卻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等着養活呢,要是沒了爵位和官職,今後這日子怎麼過?”

“對呀,曹季說得在理,咱們真要是被剝奪了爵位跟官職,可就無權無勢了,到時候就真的只能跟那些賤民爲伍了,唉。”

一時間,聚集在大堂裡士子說什麼的都有,吵得就跟個菜市場似的。

最後還是有個老成恃重的士子站出來喊道:“諸位,諸位,大家先不要吵,先聽聽桓公的意思,然後再做決定如何?”

喧囂的大堂這才逐漸安靜了下來。

直到衆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坐於主席的桓淵才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江北士子來到吳中之事老夫已經聽說,大王、令尹有意讓太學學子下到地方的事情,才夫也已經知道了,不過諸位不用擔心,大王這是在虛張聲勢呢。”

桓淵發了話,才終於終止了這場爭論,聚集在桓府的士子這才心滿意足地散去了,不過桓淵心裡卻沒了底,竟連夜讓人安排馬車去了郡守府,跟吳郡郡守叔孫貫密議了半夜,直到凌晨時分才終於回了桓府。

誰也不知道叔孫貫跟桓淵說了些什麼,不過到了第四天,大楚上將軍桓楚私下表示,希望族叔桓淵能夠帶頭前往令尹府遞交名冊,否則,一旦大王震怒剝奪了他的爵位和官職,他桓楚也絕不會替他出頭討要說法。

桓楚的私下表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吳中,並在士族中間引起很大的震動。

人所共知,桓楚是項莊的死黨,同時也是項莊的親信大將,桓楚私下這般勸說桓淵,會不會是從項莊那裡得了什麼準信?是不是意味着項莊這次真要對江東士族下狠手?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們的堅持也就毫無意義了。

說到底,江東士族唯一的籌碼就是項莊沒那麼多人才可用,可一旦項莊解決了這個難題,一旦項莊有了足夠多的人才,江東士族的反抗就顯得非常可笑、非常之不自量力了。

還有,不自量力的結果也是災難性的。

楚國如今只有四郡六十餘縣,能安排官員的蘿蔔坑就只有那麼幾百個,可現在一傢伙多了江北來的還有太學裡的那麼些蘿蔔,這幾百個坑可就明顯不夠分了,如果再不去令尹府遞交名冊,到時候可就沒坑安插他們這些蘿蔔了。

楚王宮,上書房。

項他喜孜孜地將一本名冊遞給項莊,說道:“大王,在臣動身前來王宮之前,總共已有兩百多位士族遞交了名冊,已經超過鬧事士族的半數了。”

“是嗎?這敢情好。”項莊欣然接過名冊,隨手翻了翻又轉頭對范增說道:“亞父,還真讓你給說着了,這些傢伙真服軟了。”

范增捋了捋頷下銀鬚,微笑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項他又道:“大王,有這兩百多士族,算上江北來的士子,再加上太學中選出來的可用之材,差不多已經夠填補各郡、各縣的職缺了,您看,剩下的士族是不是可以不接納了?這次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也該有人受到懲罰纔是。”

不等項莊表態,范增就直接說道:“這個卻是不必了。”

說此一頓,范增又跟項莊解釋道:“箕兒,咱們這麼做的初衷並不是真的要剝奪江東士族的爵位職位,更不是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咱們之所以從淮南借人,又從太學選拔人才,不過是爲了更好地推行新法,所以……”

項莊微微一笑,說道:“所以,只要江東士族願意改弦易轍、支持新法,咱們也就即往不咎了,是吧亞父?”

范增欣然點頭,又道:“箕兒,你真的要比羽兒強許多。”

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8章 馬鐙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539章 遷徙第135章 立威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508章 玄衣衛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31章 戰術第94章 意外發現第290章 棉花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83章 名將周勃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65章 父子(上)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瞞天過海第545章 陰狠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122章 叩關第311章 劍閣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564章 廢立第123章 殘月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6章 以命博命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55章 范陽辯士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194章 上位者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180章 大勝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186章 匈奴人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539章 遷徙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46章 以命博命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86章 橫刀立馬
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8章 馬鐙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539章 遷徙第135章 立威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508章 玄衣衛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31章 戰術第94章 意外發現第290章 棉花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83章 名將周勃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65章 父子(上)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瞞天過海第545章 陰狠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122章 叩關第311章 劍閣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564章 廢立第123章 殘月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6章 以命博命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55章 范陽辯士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194章 上位者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180章 大勝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186章 匈奴人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539章 遷徙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46章 以命博命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86章 橫刀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