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

初夏的大漠,整個草原就跟染過一般蔥綠鮮嫩、生機盎然。一羣黃羊正在一條小河邊歡快地啃食着鮮嫩的青草,不過既便是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它們也絲毫沒有放鬆警惕,時不時的,它們就會從草叢中探出腦袋,警惕地掃視四周,四周看似平靜,其實卻隱藏着危險。

倏忽之間,一陣微弱的聲響忽然從南邊傳來。

領頭的公羊一聲叫喚,整個羊羣頓時甩開四蹄向着北邊狂奔而去,然而,沒等它們跑出兩裡地,百餘騎便已經風捲殘雲般從後面追了上來,卻是一羣匈奴人,領頭的匈奴人年約十八九歲,長得高大健壯、很是驃悍。

但見這匈奴人彎弓只一箭,還在百步開外飛奔的頭羊便應聲倒地,亡命狂奔的羊羣失去了頭羊的引領,驚慌失措之下頓時四散而逃,那匈奴人身後的百餘騎便四散而開,將羊羣圈了起來,然而從容挽弓,逐一射殺。

不片刻功夫,二十餘隻黃羊便被獵殺殆盡。

百餘騎匈奴人攜帶着獵物又往前奔行了十餘里,前方不遠的河灣邊便出現了一頂頂的牛皮帳篷,在數百頂牛皮帳篷層層拱衛的中心,卻是一頂帶有穹頂的圓形大帳,那百餘騎匈奴涉水衝過淺淺的小河,徑直馳向了穹頂大帳。

急促的腳步聲中,守在穹頂大帳前的匈奴武士非但沒有阻攔,卻紛紛向領頭的匈奴年輕人鞠躬致意,顯然,那年輕人在匈奴人中的地位頗爲不低。

不片刻,年輕人便單手擎着黃羊,昂首進了穹頂大帳。

穹頂大帳裡,匈奴單于冒頓正斜靠在錦墊上打盹,兩個穿着獸皮袍的匈奴小娘正在輕輕搖動羽扇,替冒頓驅趕蚊蠅,此時雖只是初夏,可草原上的蚊蠅卻早已經滋生,擾得人心煩意亂,尤其是冒頓此時心裡正有難題決斷不下,就更是煩上加煩。

聽到腳步聲,冒頓微微睜眼,見是自己的長子稽粥便又重新閉上了眼睛。

“父王,兒臣剛打了只黃羊,可肥呢。”稽粥將手中足有百十斤重的黃羊扔在地上,又向冒頓抱胸見禮,恭敬地道,“要不將軍師請來,我們一起喝幾觴?”

冒頓揉了揉有些生疼的太陽穴,點頭道:“也好,你去請軍師來。”

稽粥領命而去,沒多久功夫,便領着公叔說走進了冒頓的穹頂大帳。

冒頓讓公叔說、稽粥分坐左右下首,又吩咐武士洗刷黃羊、準備燒烤,幾個匈奴小娘更是已經將幾大罐中原白酒呈送了上來。

就着熟牛肉喝了幾觴白酒,冒頓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稽粥和公叔說便同時放下了手中的酒觴,他們當然知道冒頓爲何而嘆息,因爲此時,一個巨大的難題正困擾着冒頓,或者說正困擾着整個匈奴族羣,冒頓如何選擇,將很可能決定匈奴未來數百年的命運。

十三年前,匈奴輸掉了九原大戰,失去了河套,冒頓無時無刻不想着捲土重來,重新奪回水草豐美的河套,只可惜漢國國力強盛,又有月氏、渾邪、休屠爲其爪牙,匈奴雖已有控弦之士不下四十萬,卻仍然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不久之前,冒頓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來了!

中原韓國的國君韓王韓信譴使深入大漠,向冒頓送來了匈奴人急需的情報,冒頓這才知道,此時中原的兩大霸主楚國跟漢國已經全面開戰,漢王劉邦爲了打敗楚王項莊,將國中兵力幾乎調撥一空,九原已經只剩十萬漢軍!

十幾萬漢軍,而且又是步軍,冒頓還真不怎麼放在眼裡!

消息一經傳開,整個匈奴頓時羣情振奮,儘管現在牛羊馬羣剛剛過了個冬,畜力不足,並非用兵的好時機,但所有的匈奴小王都一致認爲,現在是奪回河套的好時機,因而都極力鼓動冒頓召集大軍,趁機奪取河套草原。

可就在這時候,公叔說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不知不覺之間,冒頓冷幽幽的目光便再次落在了公叔說臉上,問道:“軍師,現在就真的不能對河套用兵麼?”

公叔說嘆息一聲,道:“單于,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

冒頓搖了搖手中的黃金酒觴,幽聲說道:“本單于還想再聽一遍。”

“好吧。”公叔說無奈地點了點頭,接着說道,“匈奴相比中原王朝,最大的優勢是擁有龐大的騎兵,而最大的劣勢則是人口太少,中原人口衆多,近乎擁有永不枯竭的兵源,因而一次兩次的戰敗,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對於匈奴來說,僅僅一次失敗,就足以使整個匈奴族羣萬劫不復!”

冒頓默默點頭,他知道公叔說並沒有危言悚聽,現在的匈奴看似強大,其實同樣危機四伏,東面的東胡並沒有徹底臣服,西邊的月氏藉着漢國的庇護,更是對匈奴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還有南邊的漢國,更是匈奴的心腹大患。

在這種情形下,匈奴一旦遭受決定性的失敗,漢軍或許鞭長莫及,東胡、月氏這些豺狼卻必定會蜂擁而上,將匈奴啃得渣都不剩半點。

公叔說頓了頓,接着分析道:“中原王朝相對匈奴的人口優勢,是斷然不可逆轉的,因爲草原養活不了太多的人口,而肥沃的中原卻足以養活億萬人口!所以,單于應該做的,就是儘可能地保證騎兵的優勢,以期對中原王朝形成強大的軍事壓制,唯其如此,匈奴才可能憑藉軍事優勢,來彌補人口、國力上的巨大劣勢,唯其如此,匈奴才有可能與中原王朝相抗衡,如若不然,匈奴根本就不是中原王朝的對手。”

“所以,我大匈奴才一定要奪回河套。”稽粥用力地揮舞了一下鉢大的鐵拳,極有氣勢地說道,“只有奪回了河套,才能養活更多的族人,只有養活更多的族人,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匈奴勇士,有了更多的匈奴勇士,就能夠對中原王朝形成軍事壓制。”

“不然。”公叔說擺了擺手,說道,“騎兵的強大並不單單在於數量,更在於弓箭是否精良、刀劍是否犀利。”說此一頓,公叔說又道,“河西之戰、九原之戰甚至此前的白于山口之戰,我匈奴騎兵與漢軍騎兵數次交鋒,每次都是以多擊寡,可最終卻還是輸了,左賢王你可曾想過,這又是爲了什麼呢?”

稽粥是冒頓單于的嫡長子,按族規在成年之後便受封成了左賢王。

稽粥剛剛成年,對於十幾年的漢匈之戰並沒有深刻的印象,當下不以爲然道:“十多年前的三次漢匈大戰,我大匈奴之所以全部落敗,並非騎兵不力,而是因爲漢軍擁有數量龐大的步軍,否則,漢軍騎兵又豈能是我匈奴騎兵的對手?”

“左賢王,你只看到了表象。”公叔說擺了擺手,說道,“十幾年前的三次漢匈大戰,匈奴之所以戰敗,不是因爲漢軍有龐大的步軍助戰,而是因爲漢軍有無比犀利的弓弩劍戟,我匈奴勇士雖然驍勇善戰,可血肉之軀終究擋不住利箭銳矛的穿刺,所以才敗下陣來。”

說罷,公叔說又起身從大帳裡的兵器架上取下一把鐵胎弓,說道:“就說這把弓,單于視若珍寶,可在中原,這不過只是普通校尉配備的鐵胎弓而已!我們匈奴勇士使用的騎弓最遠只能射到五十步外,可漢軍騎兵的騎弓卻能射到兩百步開外!”

“還有,漢軍騎兵使用的羽箭,全都是帶有三棱鐵簇的雁翎箭,而我匈奴勇士使用的卻只是帶有青銅箭頭的蘆杆箭,青銅偏軟,五十步開外甚至不足以射穿皮甲,而漢軍帶有三棱鐵簇的雁翎箭卻能在百步開外射穿我們的坐騎!”

“再有,漢軍騎兵全都配有鋒利的雙刃劍,聽說中原的另一大霸主,楚國的騎兵甚至已經用上了比雙刃劍更爲犀利的環首刀,可我們匈奴的勇士呢?至今還有使用青銅短劍,不少勇士甚至連青銅短劍都沒有,只能使用馬叉作戰。”

“正因爲我匈奴的冶鐵、兵器製造技術太過落後,才導致了騎兵優勢的喪失,所以,當務之急是趁着中原各國互相混戰之時,進入燕趙韓地大肆擄掠當地的工匠及人口,而不是去跟漢軍爭奪什麼河套草原。”

“只要將燕趙韓地的人口及工匠擄回大漠,我敢斷言,不出十年,我匈奴的冶鐵、兵器製造技術就將發生質的飛躍,屆時,我匈奴的四十萬鐵騎就將用上精良的良弓以及犀利的鐵製兵器,中原騎兵就再不是我匈奴騎兵的對手了!”

“如此一來,根本不用我匈奴出兵去搶,中原王朝就會迫於我匈奴的壓力而主動放棄河套,轉而收縮到內長城沿線,藉助長城來抵擋我匈奴鐵騎的兵鋒,而這,便是孫子兵法上說的用兵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此,豈非勝過現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從漢軍手中強奪河套強上百倍?”

頓了頓,公叔說最後說道:“更重要的是,一旦我匈奴出兵,則肯定會影響到整個中原的格局,漢國的滅亡很可能會提前,而楚國的統一進程也將加速,也就是說,一統中原的楚國將會在更短的時間之內恢復元氣,轉而對我匈奴用兵。”

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89章 招攬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89章 擺脫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94章 意外發現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109章 衝突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403章 虎將第115章 張良計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20章 哀兵必勝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546章 烽煙起第311章 劍閣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20章 受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18章 對峙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44章 滅火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184章 騎射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177章 馳援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40章 反間計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10章 公輸紙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44章 斬殺劉邦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81章 驚退
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89章 招攬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89章 擺脫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94章 意外發現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109章 衝突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403章 虎將第115章 張良計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20章 哀兵必勝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546章 烽煙起第311章 劍閣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20章 受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18章 對峙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44章 滅火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184章 騎射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177章 馳援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40章 反間計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10章 公輸紙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44章 斬殺劉邦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381章 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