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金蟬脫殼(上)

河水西岸,周勃、梅鋗正在扼腕嘆息。

“可惡!”周勃恨聲說道,“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一步!”

“是啊。”梅鋗也頗爲惋惜地道,“楚軍就這一百五六十條小船,來回一趟最多也就擺渡一千來號人,咱們若是早知道楚軍膽敢渡河,就給他來個半渡而擊,嘿,那時候,項莊小兒就該跳進河水餵魚了,可惜,真是可惜呀。”

這時候,楚軍的告別聲卻還一浪接一浪地響起。

“周勃、梅鋗兩位將軍請留步,不勞遠送,不勞遠送……”

周冠夫怒道:“父親,咱們還是趕緊蒐集船隻渡河追擊吧。”

周勃嘆息道:“這附近怕是找不到船隻了,還是到上下游找找去吧。”

梅鋗道:“周將軍,咱們還是分頭行動吧,我去上游,你去下游,蒐集到船隻之後即刻集中到這裡,擺渡大軍渡河追擊!”

周勃點點頭,當即與梅鋗分頭行動。

##########

河水東岸,一百五十多艘大小船隻已經泊岸。

再加上此前過河的一批船隻,三百多艘船隻已經佈滿了整個河灘。

項莊一跳下船,就吩咐荊遷道:“荊遷,派五百輕兵把這三百多艘大小船隻擡到那邊的林子裡藏起來,記住,要分開來藏,一半藏在林子外緣,隨便掩飾一下就行了,另一半則要藏在林子深處,而且得消除所有的痕跡!”

“諾!”荊遷轟然應諾,當即領命去了。

桓楚不解地道:“上將軍,幹嗎把船隻分開來藏?”

季布也附和道:“對呀,幹嗎不把船隻都拖到林子深處藏起來?”

項莊淡然道:“很簡單,這麼做是爲了保住林子深處的那一半船隻。”

武涉恍然道:“上將軍的是說,犧牲掉一半的船隻來保住另一半船隻?”

“先生一言中的。”項莊說罷,又回頭與尉繚對視了一眼,兩人嘴角都綻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黯笑意,此舉的目的可沒有這麼簡單。

##########

深夜時分,趙地的八百里急遞再次傳到了濮陽。

隨何捧着一卷竹簡匆匆走進大廳,向劉邦稟道:“大王,趙地急遞!”

“快呈上來!”劉邦當即長身而起,伸手接過竹簡又嘩啦一聲展了開來,匆匆看完之後卻蹙緊了眉頭,遂即又將竹簡遞給張良,一邊說道,“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啊,項莊小兒還真是不知死活,竟又竄回了齊地,哼!”

張良、陳平兩人聞言也是臉色微變,這還真是出人意料。

劉邦摸了摸八字鬍,問張良道:“子房,齊地烽火臺修得怎麼樣了?”

張良邊看竹簡邊回答道:“五天前,齊王譴飛騎來報,沿鉅野澤、谷城、歷下直到狄縣都已經修遍了烽火臺,三十萬大軍也已經兵分十路,分別進駐濟水沿線的各大城邑,楚軍餘孽如果真的深入齊地,絕對是有來無回,有死無生。”

“那就好。”劉邦點點頭,又道,“那就讓周勃他們也儘快東渡河水,把楚軍餘孽往濟水沿線方向驅趕,這場戰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則,關中糧秣也要接濟不上了,這一次,務必要將項莊小兒的楚軍餘孽擊殺在濟水沿線!”

陳平沉吟片刻,又道:“不過爲防萬一,還是應該留下一軍扼守壺關。”

“不僅僅壺關,還有井陘關!”張良道,“此外,還要把河水兩岸所有能夠蒐集到的大小船隻全部集中焚燬,謹防楚軍餘孽再次西渡河水,竄入趙地!”

“好。”劉邦點點頭,又向陳平道,“陳平,那就有勞你了。”

“大王放心,臣這便下去安排。”陳平揖了一揖,領命去了。

##########

河水東岸,莘邑。

莘邑也就是後世的莘縣,不過現在只是座小城邑。

莘邑原來有上千戶居民,只因過去十年,河水幾乎每年都要發一次大水,百姓年年遭災生活無着,便紛紛逃難走了,到現在,莘邑城內已經只剩不到五百戶人家了,不過,莘邑城牆倒是用青磚砌成的,相當結實,夯土可擋不住洪水侵襲,對吧?

正是黎明前最黑時分,莘邑城頭的哨卒打了個呵欠,正打算走進敵樓小憩片刻,可就在他一轉身的剎那,眼角餘光隱隱發現前方地平線上好像有一點光亮,當下腳步一步,急回頭看時,果然看到一點淡淡的光亮正在前方夜空下緩緩蠕動。

“這是……”哨卒揉了揉眼睛,發現那點光亮並沒有消失,明顯不是幻影。

僅僅過了不到半袋煙的功夫,那條光亮就離莘邑近了許多,變成一條火龍了。

哨卒趕緊將輪值的十幾個民壯全喊醒了,民壯的隊率是個參加過彭城大戰的老兵,只因右腿跛了所以被打發到莘邑來養老,這老兵往城外只看了一眼,頓時便臉色大變,當下厲聲高喊起來:“軍隊,有軍隊在行軍!吹號,快吹號示警!”

說此一頓,老兵又狂吼道:“再派飛騎,向濮陽告急!”

老兵就是老兵,經驗豐富,這支軍隊沒打招呼就突然出現,明顯是敵非友!

十幾個民壯頓時便炸了窩,其中兩個人連滾帶爬衝下城頭,從營房裡找出牛角號使勁地吹了起來,霎那之間,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便已經沖霄而起,正在熟睡中的百姓以及守軍便紛紛被驚動,不到半盞茶的功夫,整個莘邑便已經是沸反盈天了。

##########

莘邑城東,四千多楚軍正大張旗鼓往南急進。

遙往莘邑,城頭上已經燃起了沖天烽火,顯然,齊地也已經遍佈烽火臺了,楚軍若繼續向前進兵,則必然會重蹈趙地的覆轍,無論走到哪裡,烽火狼煙都會始終追隨,而數以十萬計的漢軍、齊軍也必然會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

武涉打馬追上項莊,憂心沖沖地道:“上將軍,咱們真不應該回齊地的,你看,這莘邑烽火一起,韓信、劉邦他們馬上就知道咱們已經回來了,到時候劉邦、韓信幾十萬大軍從四面八方撲來,咱們就是想突圍都找不着縫隙了。”

說此一頓,武涉又道:“上將軍,齊地可不比趙地呀。”

武涉這話倒是大實話,齊地跟趙地情形的確不同,而且是大大不同,趙王張耳雖說也是劉邦封的,可張耳卻從不視劉邦爲君父,楚軍竄入趙地,張耳也只是命令各地舉烽火給漢軍通風報訊,卻不曾派出一兵一卒來助戰。

齊王韓信就大不一樣了,韓信對劉邦老兒那可是言聽計從,至少現在還是這樣,楚軍一旦進入齊地,不但要面對各路漢軍的圍追堵截,更要面對韓信三十萬大軍的層層截殺,這可不是鬧着玩的,稍有不慎,那就是全軍覆滅之結局哪。

“先生說的對,韓信比張耳更難對付,齊地也比趙地要兇險得多,稍有不慎,立刻便是全軍覆滅之結局!”項莊點了點頭,深以爲然道,“所以,咱們不能在齊地多耽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殺透齊地,重回楚地!”

武涉聞言只是苦笑搖頭,重回楚地,說得容易,可回得去麼?

項莊身後,桓楚、季布、蕭開諸將也是興奮不已,虞子期卻皺緊了眉頭,眉宇間隱隱流露出了困惑之色,這個時候重回楚地?

##########

當四千五百多楚軍越過莘邑連夜往南急進時,周勃已經帶着五千精兵率先過江。

漢軍派出所有騎兵蒐集到了五百多艘大小船隻,又連夜將船隻集中到了一起,將近黎明時,周勃的五千精兵第一批登船,然後在薄薄的晨曦中踏上了河水東岸,一上岸,周勃便吩咐熟悉水性的健卒將船隻重新劃回北岸,接應後續大軍渡河。

遂即五千漢軍便開始結陣,同時派出大量斥候四出偵察。

作爲一名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周勃任何時候都保持着足夠的警惕。

既便楚軍基本不可能半渡而擊,周勃也還是很小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日上三竿,第二批五千漢軍也順利踏上了河水東岸,周勃這才稍稍鬆了口氣,河水東岸已經集結了上萬精銳,楚軍再想對漢軍半渡而擊,那就是癡心妄想了,與此同時,派出去偵察的斥候也有了發現。

很快,周勃便帶着五百輕騎來到了林子外緣。

望着隱藏於灌木叢中的百餘艘船隻,周勃不禁蹙緊了眉頭。

周冠夫道:“父親,項莊幹嗎要把這些船隻藏起來,藏又不藏好?就這樣,隨便派幾個斥候就能找到麼?”說此一頓,周冠夫突發奇想,又擡頭望着密林深處,沉聲道,“莫非項莊是在刻意掩飾,林子裡面還藏了另一批船隻?”

“我兒多慮了。”周勃搖了搖頭,說道,“昨天楚軍渡河時,咱們不也看見了,他們就只有一百多艘船隻,全在這裡了。”

顯然,先前河水北岸的那一幕已經給周勃造成了先入爲主的思維定勢,人類的思維定勢一旦形成,是很難自我突破的,剛纔周冠夫說林子裡還有一批船隻,並不意味着他就突破了思維定勢,他不過就是隨便說說而已。

周冠夫果然沒有堅持,又道:“那楚軍幹嗎不把船藏得更隱蔽些?”

“這隻有兩種可能。”周勃凝思片刻,這會已經有了結論,當下說道,“其一,楚軍壓根就沒打算再渡河,藏船隻是以防萬一,所以懶得多花心思;其二,楚軍走得匆忙,他們急於離開,所以來不及認真隱藏這些船隻。”##################################################################PS:感謝、贏龔、atyjbtdl、今夢2號、孤單雨夜漫步、vvvvvvvvvvss、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身在紅塵中、劉新飛、面向黃土、邪楓葉、AVIOU、逐流忙、★逍遙浪漫★、951109、星空的物語、maomaomao365、何永成、廁所擺﹫POSE、lin8711220、銳舞V派對、老鄒同志、愛無年限、一生只爲慧、醉無逸、大腳趾大大、愛哭的小紫、純情小豬豬等書友的慷慨打賞,非常感謝。

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190章 鬥將第470章 黑冰臺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18章 馬鐙第269章 亞父?!第266章 滅國棋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97章 獻璽第272章 長談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558章 對峙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100章 混戰第507章 詔獄第508章 玄衣衛第85章 急進第85章 急進第72章 轉進第78章 以退爲進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237章 大勝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372章 疾馳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545章 陰狠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57章 陰謀?陽謀!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76章 火燒臨淄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5章 攻城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219章 添丁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58章 瘟疫(下)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289章 耕戰商讀第36章 烽火聚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372章 疾馳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280章 鄶子手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
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190章 鬥將第470章 黑冰臺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18章 馬鐙第269章 亞父?!第266章 滅國棋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97章 獻璽第272章 長談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145章 大秦鐵騎第558章 對峙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100章 混戰第507章 詔獄第508章 玄衣衛第85章 急進第85章 急進第72章 轉進第78章 以退爲進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237章 大勝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372章 疾馳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545章 陰狠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57章 陰謀?陽謀!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27章 大破漢軍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76章 火燒臨淄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5章 攻城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219章 添丁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58章 瘟疫(下)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289章 耕戰商讀第36章 烽火聚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372章 疾馳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280章 鄶子手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