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圍齊救趙

項莊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劉邦已經顧不上關東了,那麼現在我們就要全力以赴阻擊韓信了,至少不能讓他輕輕鬆鬆接收樑地。”

憑心而論,項莊對樑地是真不感興趣,不過也不能白白便宜了韓信。

項他道:“阻擊韓信可不容易,迄今爲止還只有不到十萬人逃入九江、衡山兩郡,而派往樑地各縣的太學學子卻已經讓齊軍捕殺了好幾十個!”

武涉嘆道:“韓信有趙炎的幫助,平定樑地事半功倍哪。”

項佗也道:“是啊,樑地屬齊看來是無法避免了,除非調動大軍前往爭奪。”

百里賢道:“眼下,荊襄巴蜀都在全力編練府兵,而江東的老兵則已經抽調一空,新兵也在訓練之中,現在唯一能夠調動的就是禁軍,不過禁軍也補充了不少老兵,也同樣需要整合訓練,所以,能不出兵還是不要出兵的好。”

項莊說道:“爲了區區一個樑地,大動干戈卻是不必了。”

眼下的楚國,就像是華夏曆史上剛剛完成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正處於國力爆發式增長之前的關鍵時期,只要熬過了這幾年,等到巴蜀、荊襄以及江東新募的府兵全部練成,楚國的國力、財力及軍力就將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那個時候,楚國就將對漢、齊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項莊絕不會在這個時候爲了樑地去跟齊國大動干戈,一來是項莊不想打斷楚國的蓄力過程,二來樑地實在不值這個價,樑地雖說處於中原腹地,可是自從秦末以來,樑地久經戰亂,早已經是十室九空、破敗不堪了。

然而,項莊話音方落,屈不才便神情凝重地走了進來。

“大王,這是剛剛收到的飛鴿傳書。”屈不才說着將一個小紙卷遞給項莊,又道,“信鴿是從臨淄發出的。”

臨淄?項莊心頭微微一凜,從屈不才手中接過了密信。

看完密信,項莊不禁蹙了蹙眉,一直關切地注視着項莊的文武重臣便紛紛心頭微驚,難不成臨淄又有大事發生?韓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不成?

項莊將密信遞給項他,然後環顧衆人說道:“根據烏木崖提供的情報,至少十萬更卒正從齊地各郡往濟北郡的平原縣集結,臨淄倉廩裡積儲的糧食也在大量發往平原,看樣子,韓信是打算一鼓作氣將趙國也給滅了。”

“十萬更卒?”

“要滅趙國?”

“韓信還真敢!”

“齊軍差不多是傾巢而出了吧?”

“是啊,這一來齊國幾乎就空了!”

“可不是,齊國總共也只有不到三百萬口,更卒總數最多也就三十萬,加上正卒、戎卒滿打滿算也就四十萬人,先前淮南失利,齊國就已經摺損了十幾萬人,現在又有十萬大軍駐紮在樑地五郡,再徵十萬更卒攻伐趙國,齊國國內還有兵嗎?”

項他、項佗、武涉、畢書、百里賢等人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地圖!”項莊一揮手,晉襄早已經帶着兩名禁軍將一扇屏風擡了上來,又以最快的速度從書架上找到河北地圖,在屏風上掛好。

項莊比了比地圖上平原到邯鄲的距離,臉色頓時便沉了下來。

平原到邯鄲的直線距離還不到四百里,就算是按照每天五十里的正常行軍速度,齊國大軍也只需八天就能進至邯鄲城下,八天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卻也不長,這麼點時間,楚國要想有所作爲幾乎沒有可能,這也難怪韓信敢傾巢而出!

項他看完密集後又轉遞給了項佗,然後上前說道:“現在有兩個問題:其一,要不要救援趙國?其二,如果要救,又該怎麼救?”

“趙國必須要救!”項莊拍了拍地圖,神情堅決。

的確,趙國跟樑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將近二十年的楚漢相爭中,整個樑地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已經毫無爭奪或者救援的價值,所以,項莊並不介意韓信吞併樑國,但是趙國尤其是邯鄲附近十餘縣,那可是人煙稠密、土地肥沃的繁華之地。

假如讓韓信滅了趙國,假如讓齊國吞併了趙國,則齊國的人口數、壯丁數就將得到成倍的增長,也就是說,齊國的兵源將驟然間猛增一倍!而韓信又極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一旦韓信麾下的軍隊數量超過了五十萬,放眼天下誰還能勝他?

要知道,韓信具有超強的指揮能力,他的軍令甚至能夠直達部、曲。

想當年,韓信從關中分兵北伐之時,麾下不過區區兩萬老弱病殘,可在連續掃滅韓代趙燕數國之後,他麾下的兵力就急劇膨脹到了二十多萬人,由此可見,韓信將兵並不需要都是精兵、老兵,哪怕是剛應徵的新丁,也能展現出足夠的戰鬥力。

所以說,一旦讓齊國滅掉趙國,一旦讓韓信得到了趙國的幾十萬壯丁,那麼齊國就將成爲不輸於漢國的勁敵,當年項羽、武涉、蒯徹他們曾經苦苦期盼的三國鼎立的局面,很可能就會成真,這卻是項莊萬萬不能接受的。

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韓信滅掉趙國!

一百六十多年前,大兵家孫臏爲救趙國,導演了一出圍魏救趙的精彩好戲,今天,他項莊也要來個圍齊救趙,徹底扼殺韓信吞併趙國的野望!

“趙國必須要救!”頓了頓,項莊又道,“這個沒什麼好多說的。”

項他點了點頭,又道:“好吧,現在的問題是,該怎麼救趙國?”

項佗道:“軍糧倒是不成問題,秦家的二十萬石稻米已經運到秭陵了。”

武涉道:“最大的問題是距離,平原縣距離邯鄲不過四五百里,而秭陵距離邯鄲卻足足有兩千多裡,就算是一天兩百里的急行軍,也要半個多月才能趕到,何況途中還要經過淮南國以及樑地,所以,兩個月內能趕到邯鄲就已經是奇蹟了。”

“我軍不必去邯鄲。”百里賢搖了搖羽扇,說道,“去臨淄就行了。”

項莊忍不住回頭望了百里賢一眼,心忖子良卻是跟他想到一塊去了,圍齊救趙!

“去臨淄?!”項佗聞言神情微動,說道,“軍師的意思是說,趁齊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的大好機會,一舉襲取臨淄,滅了齊國?”

百里賢搖了搖頭,淡然道:“不,上將軍過於樂觀了,需知臨淄不是那麼好取的,要想趁機滅掉齊國則更是難上加難,我軍擺開架勢攻打臨淄,不過是爲了逼韓信回師自救,如此一來,邯鄲之危就將不戰而解,趙國也就保住了。”

武涉道:“問題是臨淄距離秭陵也足有一千五百多裡,急行軍也至少需要半個月,而且中間隔了個淮南國,自從淮南之戰爲齊軍擒獲又放回之後,英布對我大楚的態度就曖昧了許多,我大楚若出兵,保不準英布就會扯後腿截我糧道。”

書房裡霎時便安靜了下來,武涉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

現如今,淮南國跟楚國的關係的確很微妙,雖然兩國還沒解除盟約,可在很多時候淮南國對楚國已經不那麼友好了,最近幾個月以來,屢屢有淮南軍竄入九江打家劫舍,九江郡守已經幾次上表請求朝廷出面干預。

項莊也的確派人去彭城抗議了,不過淮南軍依然如故。

如果楚軍這時候借道淮南國攻伐齊國,淮南軍十有八九會抄了楚軍後路,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麻煩可就大了。

令人窒息的寂靜中,項莊忽然說道:“既然淮南軍有可能斷我糧道,那麼這次遠征,我軍就不必再攜帶糧草了!”

“嗯?不帶糧草?!”

“不帶糧草將士們吃什麼?”

衆人面面相覷,只有百里賢若有所思,他隱隱猜到,大王很可能是要效仿當年楚漢相爭時的樑軍就地籌糧,這樣一來,不僅糧草的難題迎刃而解,順便還能給淮南國、齊國造成極大的破壞,連帶的也就削弱了兩國的國力。

項莊又道:“這一次,寡人將親領驍騎軍出征!”

項他、項佗、武涉、畢書等一衆文武大臣頓時臉色大變,急欲諫言勸阻時,卻被項莊一記手勢給逼回了喉嚨裡,項莊冷厲的目光從衆大臣臉上逐一掃過,然後才說道:“寡人不在秭陵之時,由太子監國,令尹、上將軍、上大夫、衛將軍當全力輔佐之!”

項莊主意已定,項他、項佗、武涉、畢書再不敢多說什麼,只得喏喏應下。

當下項他、項佗、武涉和畢書便下去準備去了,大軍即將出徵,各人需要忙碌的事情有很多,項他要替將士們準備十天份的乾糧,項佗則要召集已經封爵返鄉的功勳老兵,畢書要去召集驍騎營的士兵,武涉則要發佈文告。

書房裡便只剩下了項莊、百里賢、晉襄、呼延四人。

想了想,項莊又吩咐晉襄道:“子成,你去把贏夫人叫來。”

對於贏貞,項莊還真有些不放心,他擔心自己出徵在外時,贏貞會趁機出幺蛾子,爲了保險起見,還是把她帶在身邊的好

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383章 結盟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4章 這只是第二個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20章 狩獵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70章 黑冰臺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565章 父子(下)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57章 瘟疫(上)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1章 單挑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04章 姒貴妃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403章 虎將第326章 輕敵第8章 烏江悲歌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258章 暗鬥第315章 僵持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121章 疾馳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19章 炸營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40章 死戰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10章 破關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77章 棋差一着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194章 上位者第266章 滅國棋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58章 對峙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100章 混戰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86章 橫刀立馬
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383章 結盟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4章 這只是第二個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20章 狩獵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70章 黑冰臺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565章 父子(下)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57章 瘟疫(上)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1章 單挑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04章 姒貴妃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403章 虎將第326章 輕敵第8章 烏江悲歌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258章 暗鬥第315章 僵持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121章 疾馳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19章 炸營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40章 死戰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10章 破關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77章 棋差一着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194章 上位者第266章 滅國棋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58章 對峙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100章 混戰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86章 橫刀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