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家尉繚

壽春城北有一山谷,名叫百丈幽谷,谷中翠竹蔥蔥,中間掩映着十幾棟茅屋竹舍,頗有番世外桃源的氣象,武涉指引着馬車來到了一條小溪邊,然後指着溪對岸的一棟竹舍對項莊說道:“上將軍,那就是隱士所居的竹舍了。”

項莊當即翻身下馬,穿過溪上木橋來到了竹舍前。

院裡有兩隻老母雞正在啄食,還有一條黃狗正隔着籬笆衝項莊等人狂吠,很快,便有一中年男子從堂屋裡走了出來,男子身着窄袖直裾深衣,儀表堂堂,看不出年齡,也許五十來歲,也許六七十歲,至少從外表上判斷不出來。

看到項莊一行不速之客,甚至還有披甲執劍的荊遷、高初等甲士,男子並沒有流露出太大的驚訝之色,更沒有一絲的驚慌,只是隔着籬笆淡淡作揖道:“不知有貴客遠來,老朽未曾遠迎,失禮,失禮了,呵呵……”

項莊深深一揖,說道:“尉繚先生,久仰!”

“將軍怕是認錯人了。”男子擺了擺手,神情自然地道,“老朽並非尉繚。”

說罷,男子已經打開了柴門,項莊大步而入,又道:“如此,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男子微微一笑,雲淡風輕地道:“老朽不過就是一介山野村夫,姓氏名諱不提也罷,將軍若是客氣就叫一聲先生,若不客氣,隨便叫什麼都行。”

項莊聞言不禁暗喜,只是這番不亢不卑、雲淡風輕的談吐,就足以看出這男子不是個等閒人物,他若真是個山野村夫,剛纔看到荊遷、高初以及隨行的數十甲士時,早就驚得面無人色了,又豈能像現在這般侃侃而談?

當下男子將項莊、武涉以及荊遷、高初讓進了竹舍堂屋,至於隨行的數十名甲士,自然都留在了外面。

分賓主落座,項莊直截了當地道:“先生,實不相瞞,在下便是西楚國上將軍項莊,數日之前,我數十萬楚軍於垓下一戰而潰,我家大王也是生死未卜,楚國已經是大難臨頭,在下此來,就是向先生求取救楚之策的。”

“將軍言重了。”男子卻是搖了搖頭,淡然道,“老朽就是一山野村夫,又豈能知曉軍國大事?將軍若不想貽誤救楚大業,還是早早離開,另尋良才爲上。”說此一頓,男子又道,“不過,老朽這裡倒是有成書不久的《尉繚子》32篇,將軍想要拿去便是。”

說罷,男子輕輕擊掌,早有兩童子擡着一籮筐竹簡進了堂屋,項莊順手撿起一卷展開,赫然就是《尉繚子》兵形勢第32篇!當下項莊掩卷說道:“先生還說自己不是尉繚,需知這《尉繚子》傳世的也就31篇,而先生這裡卻有32篇,這又做何解釋?”

男子撫須笑道:“老朽的確不是尉繚,卻與尉繚有舊,這《尉繚子》32篇便是尉繚於數年前贈送給老朽的,尤其是最後這第32篇,的確未曾傳世,今日老朽便慷他人慨一回,送與將軍了。”

項莊的眉頭頓時便蹙緊了,他敢肯定,這老傢伙就是尉繚,奈何人家不承認啊。

老話說的好,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老傢伙雖然隱居僻壤,可對天下大勢肯定也是多有關注,對楚國所面臨的困境多半也是知道的,這會死活不承認自己是尉繚,恐怕是覺得楚國已經沒有復興的希望了吧?

沉默了片刻,項莊又道:“先生是不是覺得楚國已經沒有希望了?”

男子淡淡地道:“將軍言重了,老朽就是一山野村夫,又豈敢妄言軍國大事?”

坐在下首的武涉忍無可忍,忍不住反駁道:“年前在下曾數次與先生談論兵法戰略,先生的許多見解都頗有獨到之處,在下也極爲佩服,爲什麼今日上將軍專程登門前來求賢,先生卻非要託辭推諉呢,這又是爲什麼呢?”

男子淡淡地道:“先生有所不知,那些兵法戰略都是老朽從老友著作裡看來的,並非老朽自己的見解,先生若真覺得那些見解有獨到之處,則不妨學學這《尉繚子》32篇,想必也能有所收穫。”

項莊心頭微怒,正欲發作時,一名親兵忽然神情沉重地走了進來,對着高初低聲耳語了幾句,高初頓時臉色大變,旋即上前湊到項莊耳邊低語道:“上將軍,斥候回報,漢將樊噲已經率領大軍過了曲陽縣,離壽春已經不到五十里了!”

“樊噲!?”項莊頓時心頭一凜,又道,“有多少軍隊?”

“至少三千,也許更多!”高初沉聲道,“而且,全是披甲執銳的精兵!”

項莊點點頭,又緩緩回頭盯着那男子,冷森森地說道:“先生,你是不是已經打定主意不承認自己是尉繚了?”

男子苦笑道:“老朽原本就不是尉繚,怎麼承認?”

“哼,那就別怪本將軍對你不客氣了!”項莊悶哼一聲,回顧荊遷道,“荊遷,把這老傢伙綁了,帶走!”

“啊?”武涉急阻止道,“上將軍,不能這樣!”

項莊卻根本不爲所動,荊遷更是點了兩個親兵虎狼般撲上前來,兩下就把那男子摁倒在地,又捆了個嚴實,那男子對此顯然也極感意外,一邊使勁掙扎,一邊抗聲高喊道:“有辱斯文,簡直有辱斯文……”

“斯文?老子本來就不是讀書人!帶走!”

說罷,項莊轉身就走,尉繚這老傢伙死不承認,只能強行綁人了。

雖說這麼做有失禮數,可是漢軍已經大兵壓境,項莊根本就沒時間學劉備三顧茅廬了,機會就這一次,錯過了可就錯過了,對於尉繚這樣的大兵家,項莊是絕對不願失之交臂的,至於尉繚是否願意替自己出謀劃策,這事以後再說。

反正,既便尉繚不肯替自己效力,也絕對不能讓他爲劉邦所用,劉邦已經有張良和陳平輔佐了,再加上個尉繚,還讓不讓人活了?

##########

項莊返回壽春時,桓楚、季布等人已經急得不行了,漢軍大兵壓境,上將軍卻不知道跑哪裡去了,這叫什麼事?

見到項莊,桓楚才長舒了口氣,說道:“上將軍,你可算回來了,剛剛斥候回報,劉邦麾下頭號猛將樊噲,已經率領數千鐵甲殺奔壽春來了!樊噲大軍肯定是衝着咱們來的,上將軍你說吧,這仗怎麼打?是守城,還是出城跟漢軍野戰?”

“守城?野戰?”項莊擺了擺手,說道,“不,我們棄城!”

“啊?”

“棄城?”

“不是吧,好不容易纔拿下壽春,怎麼說棄守就棄守呀?”

“就是,壽春城高溝深,樊噲大軍也不過三五千鐵甲兵,未必就能打進城來!”

桓楚、季布、蕭公角等大將頓時便炸了窩,鍾離昧雖然沒說什麼,可他對項莊的決定同樣不以爲然,壽春這麼一座堅城,不戰便要棄守,實在是太可惜了。

“傳令,全軍撤離壽春,往西北山區轉進!”項莊卻根本不爲所動。

與樊噲大軍野戰?那是找死!別說樊噲所率數千大軍全都是披甲執銳的精兵,既便只是輕兵或者雜兵,楚軍也是毫無勝算,楚軍殘部根本還沒有從垓下之戰的慘敗中恢復過來,軍心渙散,鬥志全無,拿什麼跟人家打?

更可怕的是,萬一兩軍對陣時,漢軍陣中突然挑起一顆人頭,而且是項羽的人頭,那時會是怎樣的局面?只怕三千多楚軍殘部頃刻間就會炸營!到時候,根本用不着漢軍打,楚軍殘部自己就瓦解了。

死守壽春?那叫坐以待斃!

壽春城雖然是城高溝深,樊噲大軍急切間要想攻下不太容易,可同樣的,楚軍殘部再想從壽春突圍也就難了,到時候,樊噲大軍只需要把四座城門一堵,三千多楚軍殘部可就真的成了籠中之鳥、甕中之鱉了!

那時候,既便樊噲大軍打不下壽春,不還有周殷的五萬叛軍麼?

既便周殷五萬叛軍同樣打不進壽春,不是還有劉邦的二十萬大軍麼?難不成三千楚軍殘部還真能在壽春把劉邦的二十萬大軍給一鍋煮了?

所以,與樊噲大軍硬碰硬是絕對不行的,楚軍唯一的機會就是智取!

樊噲雖然是劉邦麾下頭號猛將,也是整個楚漢時期僅次於項羽的二號猛將,但他基本上就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用計破他,應該不難。

桓楚、季布還想再勸,項莊卻冷冷地道:“違令者……斬!”

桓楚、季布凜然噤聲,旋即與鍾離昧、蕭公角同時作揖道:“諾!”

儘管桓楚等人心下還是不服,不過項莊的威信已經通過壽春之戰初步建立起來了,再加上此前斬殺項伯時,項莊的心狠手辣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只要不是事關楚軍生死存亡的大計,已經再沒人敢挑戰項莊的威信了。

命令既下,兩千多楚軍殘部迅即撤出了壽春城,早在此前,虞子期就已經領着五百多殘兵離開了壽春,在虞子期率部離開的同時,也將城中囤積的糧食偷偷運出了城,這會應該已經轉運進西北方向的深山老林中了。

第177章 馳援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415章 斬使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564章 廢立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77章 棋差一着第470章 黑冰臺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207章 刺殺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3章 四面楚歌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509章 賜死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80章 大勝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52章 奪兵權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40章 死戰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09章 衝突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60章 屠殺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241章 堅如磐石(上)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56章 當壚賣酒第233章 鬥智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25章 攻城第121章 疾馳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57章 陰謀?陽謀!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10章 公輸紙第186章 匈奴人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90章 棉花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304章 一線生機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565章 父子(上)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
第177章 馳援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415章 斬使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564章 廢立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77章 棋差一着第470章 黑冰臺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207章 刺殺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3章 四面楚歌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509章 賜死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80章 大勝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52章 奪兵權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339章 追殺韓信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40章 死戰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09章 衝突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60章 屠殺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241章 堅如磐石(上)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56章 當壚賣酒第233章 鬥智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25章 攻城第121章 疾馳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57章 陰謀?陽謀!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10章 公輸紙第186章 匈奴人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90章 棉花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304章 一線生機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565章 父子(上)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