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十路伐漢

“什麼?”聽完內侍的急報,劉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趙王張敖退位,楚軍已經進駐邯鄲?趙國上將軍白宣也被殺了?!”

陪在劉恆身邊的竇漪房也是驚得花容失色。

這變故也太大了吧?前幾天剛還聽說楚軍在河北遇到了麻煩,被趙國的舉國血戰逼得退回了鄴縣,怎麼才幾天功夫,邯鄲就發生了恁大的變故?

“這,這不可能。”劉恆臉色蒼白,喃喃低語道,“一定是黑冰臺弄錯了。”

內侍躬身退了出去,竇漪房望着已經變得有些神經質的劉恆,柔聲勸道:“大王,趙國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故,必然會導致整個戰局完全逆轉,當下要考慮的已經不再是牽制楚國救援趙國,而是如何保全大漢了,還是趕緊將丞相從漢中召回來吧。”

“對,若非王后提醒,寡人險些誤了大事。”劉恆聞言如夢方醒,當即手書一封,急令內侍付與御林衛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漢中。

шшш▪TTkan▪C〇

數日之後,洛陽楚王宮。

雖然已經是深夜了,可上書房裡卻還是燈火通明。

楚王項莊、上將軍畢書、太師百里賢、令尹項他、太尉項佗、桓楚、季布、鍾離昧以及虞子期等徹侯全都齊聚一堂,而且一個個都滿臉紅光、神情振奮。

最近這幾天好消息是連續不斷,先是太子項政以趙地兩百萬百姓做要挾,迫使懦弱的趙王張敖主動讓位,張景繼承王位後,當即撕毀連橫盟約轉而加入了合縱同盟,而且張景的根基不穩。爲了鎮壓國內的反對勢力。主動邀請楚軍入駐邯鄲城。

數天前,太子項政的十萬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進駐了邯鄲。

緊接着,趙國左將軍趙登在玄衣衛的幫助下成功擊殺剛剛大破燕軍的白宣。十萬趙軍大部投歸張景,餘部則冰消瓦解,趙國的局勢得以迅速平定。

最讓人意外的是。燕王藏荼竟也在奔歸無終的半道上咳血而亡,且二十多萬燕軍在漁陽被趙軍打得土崩瓦解,加上燕太子藏衍已經先於藏荼死於膠東安丘,燕太孫藏息尚在襁褓之中,燕國的大權一下便落入了蒙氏父子的掌控之中。

緊接着,韓王韓信又譴來使者,表示願意加入合縱同盟!

短短不到十天,天下大勢便由最初的混沌不清急轉直下,向着楚國的急劇傾斜。現在大舉伐漢的時機成熟,延綿二十餘年的楚漢之爭終於要分出勝負了!

“大王,大舉伐漢的時機已然成熟了!”百里賢以手中羽扇虛指面前地圖。朗聲道。“臣有平漢二策,供大王參考。”

“其一。盡起江東、荊襄、巴蜀之兵,再糾集韓國、趙國、燕國、魏國、齊國以及北貂國之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強攻潼關、直入關中。”

“此策的好處是可以集中絕對優勢之兵力,於潼關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摧毀漢軍,以儘可能地保全關中元氣,利於三秦大地儘快恢復;不利之處在於漢軍可以憑藉雄關而守,我軍從正面強攻勢必會付出數倍於漢軍的慘重代價。”

“其二,兵分十路、從各個方向同時伐漢!”

話音甫落,上書房裡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聲。

顯然,在場的文官武將們都被百里賢的“十路伐漢”給驚到了,項莊也有些好奇,當下揮手壓下衆人的私語,示意百里賢繼續往下說。

百里賢微微一笑,接着說道:“第一路乃伐漢主力,由上將軍領兵二十萬攻漢中;第二路,魏國公高初引兵五萬攻潼關;第三路,世子項治引蜀兵兩萬出金牛關、側擊漢中;第四路,護羌校尉龐錚引羌邸兵兩萬,擊隴西;第五路,秦國公蒙殛引北貂騎兵出塞,徑由陽山南擊九原;第六路,太子項政領兵五萬,過壺關、經蒲阪擊臨晉,威脅潼關側後;第七路爲韓軍,經離石擊上郡;第八路燕趙聯軍,過雁門擊雲中;第九路爲水軍,溯河水、渭水直叩咸陽抄截漢軍之糧道;第十路爲月氏人,可令其側擊北地!”

寂靜,整個上書房霎時變得死一般寂靜,靜至落針可聞。

項莊、畢書沉吟不語,其餘項佗、項他、桓楚等文武大臣卻是目瞪口呆,都以無比吃驚的眼神看着百里賢,那情形就像看着個怪物,大王平時常說太師智計過人,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他們還不怎麼信,不過今日卻是信了。

這不,太師只是動動嘴皮子,便出現了十路伐漢的驚天佈局!

十路大軍齊頭並進,從不同的方向對漢國發起攻擊,漢國丞相白墨縱有通天之能,也是絕對難以招架了。

咸陽,未央宮。

周冠夫按劍大步上前,指着懸掛在木架上的地圖對白墨說道:“丞相,根據黑冰臺提供的情報,楚國治下江東、巴蜀以及荊襄各郡府兵都在進行大規模的集結,韓國、趙國、燕國還有西邊的月氏人也在暗中集結兵馬,似有不軌之舉。”

漢王劉恆大驚失色道:“怎麼月氏人也跟楚國攪到一起去了?”

趙國、韓國先後背盟投靠楚國,這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現如今,楚軍早已經分兵進駐無終、邯鄲以及安邑,韓、趙、燕國事實上已經變成了楚國的附庸國,所以,這三個國家會出兵伐漢,劉恆並不驚訝,但月氏人就有些超出他的預料了。

坐在下首的白墨嘆了口氣,說道:“月氏人會跟楚國勾結,早在臣的意料之中,大漢國即將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危機,是生是死,皆在此一戰了。”

劉恆神色蒼白,顫聲說道:“相父,局勢如此,該如何應對?”

白墨起身走到木架前,指着地圖說道:“大王,韓、燕、趙國迫於楚國威壓,縱然出兵也未必會盡全力,不足慮,月氏人近在臥榻之側,威脅極大,不過臣已命人在河西遍築烽火臺,可令驃騎將軍引騎兵三萬駐北地,月氏人來,則擊破之。”

劉恆輕輕頷首,周亞夫卻蹙眉道:“丞相,末將想守上郡。”

兩個多月前在齊地,周亞夫在楚太子項治手下連連吃虧,導致連橫同盟內部因爲分髒不均而出現了齷齪,這纔有了不久之前的韓國背盟,韓國背盟,漢國一下就失去了東部的最大屏障,九原、雲中以及上郡各郡便直接暴露在了敵軍的兵鋒之下。

漢國如今的外部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惡劣,周亞夫要負很大的責任。

周亞夫回國後,漢王劉恆、丞相白墨都沒有苛責,但越是這樣,周亞夫便越是愧疚,心中更萌生了強烈的洗雪前恥的念頭,這次聞聽楚太子項政正在邯鄲集結兵馬,其攻擊方向直指蒲阪、臨晉,周亞夫便萌生了在上郡再跟項政一決高下的念頭。

“不行。”白墨斷然搖頭道,“以你現在這心態,不宜跟項政對陣。”

“丞相!”周亞夫聞言大急,白墨鄧不由分說道,“你不必多說了,你的任務就是守好河西,絕不能讓一騎月氏胡騎進入北地。”頓了頓,白墨又對劉恆說道,“大王,至於臨晉的防禦,臣以爲還是交給李左車將軍爲好。”

李左車自從十六年前回到關中後,便失去了劉邦的信任,此後一直賦閒在家,既便是伐楚的沔水之戰,李左車也未隨軍出征,不過白墨卻知道李左車爲人還算忠義,而且老成持重頗有謀略,可以說是鎮守臨晉、迎擊項政的不二人選。

“就依丞相所議,由李左車老將軍鎮守臨晉。”劉恆頓了頓,又道,“不過,楚太子項政的大軍多半隻是偏師,寡人以爲伐漢的楚軍主力必然是潼關、漢中兩路,卻不知道相父又有何應對之策?”

白墨道:“大王英明,臣也同樣以爲進犯潼關、漢中這兩路楚軍纔是其主力,而且,臣更可以斷言,領兵進犯漢中的必然是臣那師弟畢書,漢中乃關中最大之屏障,漢中失則關中亡,所以,臣決意親領大軍前往漢中迎擊。”

“至於潼關,乃屏護咸陽要衝之地,非絕世猛將不足以鎮守。”說到這裡,白墨又將目光投向了周冠夫,接着說道,“潼關就拜託冠軍侯了。”

周冠夫當即拱手作揖道:“丞相放心,只要我周冠夫還是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一個楚兵越過潼關!”

劉恆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白墨卻又說道:“大王,相比漢中、潼關,臣其實更擔心九原!”

劉恆的心頃刻間又提了起來,急道:“相父,九原難道也會遭到攻擊?”

白墨點了點頭,道:“韓、燕、趙軍即便進犯雲中、上郡,臣絲毫不擔心,但北貂騎兵若是從漠北越過陽山陷九原,則可直抵咸陽。”頓了頓,白墨又道,“北貂國與燕、趙、韓國的情形畢竟不同,北貂大將軍蒙殛根本就是楚國的將軍!”

劉恆大驚道:“相父,蒙殛若真引北貂騎兵從九原毀關入塞,沿直道十日間便可疾馳咸陽城下,這便如何是好?”

白墨嘆息一聲,道:“大王,說不得只能引狼入室了。”

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405章 免戰牌第504章 姒貴妃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21章 疾馳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233章 鬥智第544章 滅火第565章 父子(上)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65章 紅鸞劫第45章 王的號角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272章 長談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184章 騎射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20章 哀兵必勝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278章 禮賢下士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59章 大魏公主第397章 冠軍侯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72章 疾馳第540章 反間計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157章 搶親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539章 遷徙第71章 去意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66章 項羽?!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94章 意外發現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65章 背盟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5章 劉邦進山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57章 陰謀?陽謀!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83章 結盟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123章 殘月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劉邦進山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1章 項氏宗族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115章 張良計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458章 瘟疫(下)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70章 遍地狼煙第558章 對峙第282章 借人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69章 亞父?!第219章 添丁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
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405章 免戰牌第504章 姒貴妃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21章 疾馳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233章 鬥智第544章 滅火第565章 父子(上)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65章 紅鸞劫第45章 王的號角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272章 長談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184章 騎射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20章 哀兵必勝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278章 禮賢下士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59章 大魏公主第397章 冠軍侯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72章 疾馳第540章 反間計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157章 搶親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539章 遷徙第71章 去意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66章 項羽?!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94章 意外發現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465章 背盟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35章 劉邦進山第176章 秦軍之怒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57章 陰謀?陽謀!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83章 結盟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123章 殘月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劉邦進山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1章 項氏宗族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115章 張良計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458章 瘟疫(下)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70章 遍地狼煙第558章 對峙第282章 借人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69章 亞父?!第219章 添丁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