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

畢書並沒有答應蒯徹的請求,他真的不想冒這個風險,楚國跟淮南國是盟國不錯,楚國也的確有義務有責任保護淮南國,可現在淮南國已經保住,楚軍就沒必要再與齊國大軍去拼命了,尤其是當中還存在巨大風險的時候,就更不能去了。

何況,從目前來看,一個沒有英布的淮南國對於楚國來說反而有利。

其實,畢書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一個安靜的帳篷,將這次跟韓信的對決從頭至尾好好地回憶幾遍,反覆研究其中的細節,畢書相信,通過這樣的分析,他一定能夠從中學到許多東西,再等下次跟韓信交手時,他的表現將會截然不同。

士兵只有在戰爭中才能夠成長,作爲一名統帥,也同樣只有在戰爭中成長,士兵需要鮮血澆灌才能成爲老兵,而統帥則需要人命的堆徹,才能築起高超的指揮能力,泗水之戰,楚國足足傷亡了五萬餘人,如此慘重代價換來的心得,畢書豈能輕忽?

畢書再次婉拒,蒯徹無奈,只得匆匆返回彭城城內找召震去了。

再說英布,帶着兩萬禁軍咬着齊軍的尾巴一直追出了五十多裡。

一路上,齊軍一邊抵擋一邊後退,一個又一個重甲方陣,一個又一個輕兵方陣,甚至一個又一個弓箭方陣、飛矛方陣,都在英布兩萬禁軍的追殺下先後潰敗,但是,無論英布兩萬禁軍追得再急、攻得再猛,齊軍的整個陣形卻絲毫未及於亂。

而且,在且戰且退的過程中,韓信已經完全掌握了英布所率兩萬禁軍的底細,包括這支軍隊的兵力、體力、裝備,進而估算出了綜合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在追殺之中,淮南禁軍的體力再次遭到了嚴重的消耗,現在已是強弩之末了。

更重要的是,楚軍沒追來,淮南援軍竟然也沒追來!

在掌握了所有的底細之後,韓信終於動手,對淮南軍發動了雷霆一擊!

爲了撤退,高達四丈許的望車已經被譭棄,不過這難不倒韓信,韓信讓親軍在中軍本陣豎起幾十根旗杆,然後將一個個的彩色燈籠掛到了上面。

跟令旗組合一樣,不同的燈籠組合,代表的對象是不同的,譬如赤色燈籠代表左軍,兩個赤色燈籠並排放置就代表左軍左營,前面三個赤色燈籠後面再加一個青個燈籠,則指左軍左營左部中曲,然後燈籠擺放的高低、疏密、方位,也是另有涵意。

齊軍的普通士兵根本不懂這些,可曲長以上軍官卻追隨韓信曰久,對韓信的曰間、夜間兩套傳訊系統極其熟悉,因此旗杆上的燈籠掛起之後,二十多萬齊軍便迅速轉身反撲,向英布的兩萬淮南禁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英布這才猛然驚覺,只帶着兩萬人馬來追殺韓信的確是太冒失了,不過這時候才後悔卻已經晚了,他的兩萬人早已經被幾十萬齊軍團團包圍了,黑暗中,到處都是齊國士兵,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殺伐喧囂聲,英布甚至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突圍。

其實,既便英布知道齊軍虛實,只怕也無法帶着禁軍突出重圍了。

英布的兩萬禁軍雖然是精銳,可在此前攻擊齊軍大營的戰事中,他們就已經跟曹參的十萬大軍惡戰了一場,剛剛又追殺韓信大軍的屁股殺了五十里,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全都已經到了極限,現在根本就是強弩之末了。

而且,淮南軍的裝備也明顯不如楚軍!

在齊軍弓箭手、飛矛手一波波的打擊下,禁軍的傷亡迅速增加,當齊軍死士從四面八方發起猛烈的攻勢時,淮南禁軍的陣形終於開始鬆動,既便有英布在,也同樣無法阻止淮南禁軍的敗亡了,說到底,英布也是人而不是神。

無奈,英布只能收縮兵力結成了數陣,準備死守。

現在,英布唯一的希望就是楚國大軍能夠儘快趕來,再不濟,召震、肥銖他們帶着淮南大軍趕來,沒準也能迫使韓信退兵。

英布卻不知道,國內現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在關於是否發兵解救英布的問題上,國相蒯徹、中大夫賁赫、上將軍召震、末將軍肥銖等文武大臣已經快要吵翻天了。

上將軍召震以爲,淮南軍不能輕舉妄動,當奉太子守好彭城。

說白了,召震已經不認爲英布還能回來,心裡已經做好準備,要立太子爲新王了。

中大夫賁赫、末將軍肥銖則認爲,英布是淮南王,不能不救,既便明知不敵,也要發動淮南大軍前去接應。

蒯徹則還有一重擔心,那就是一旦淮南大軍傾巢而出救淮南王去了,楚軍會不會趁機偷襲彭城?雖說楚國跟淮南國是盟軍,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盟約都是靠不住的,如果楚軍有機會一舉滅亡、吞併淮南國,相信畢書是絕不會心慈手軟的。

這時候,英布馭人不善的惡果就顯現出來了,蒯徹是國相,名義上是英布不在時淮南國的最高長官,其實卻不然,無論是召震、肥銖這些軍方大佬,還是賁赫這樣的朝中大員,當英布不在時,他們幾乎都不怎麼買蒯徹的帳。

十幾個大臣吵到天亮,還是沒吵出結果。

彭城城外,楚國大軍已經進駐齊軍大營。

韓信的王帳已經成了畢書的臨時行轅,夜深人靜,可行轅裡卻依然是燈火通明,畢書正在認真總結泗水之戰的心得體會,尤其是其中的細節,都被他仔細寫到了公輸紙上,前前後後居然寫滿了百來張、長長一篇。

然而,望着這厚厚一沓手跡,畢書卻蹙緊了劍眉。

起身,揹負雙手在大帳裡踱了半天的步,直到東方天際微微露出了魚肚白,畢書才忽有所悟,轉身拿起案頭的那一大疊寫滿了“心得體會”的公輸張扔到火盆裡燒了,望着雪白的紙張在火焰中化爲飛灰,畢書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輕鬆之色。

天亮了,正從四面八方猛攻淮南軍的齊軍卻忽然間潮水般退了回去。

英布抹了抹臉上的血跡,又扭頭向着東方、迎着驕陽深吸了口冷氣,早晨的空氣可真是新鮮哪,就是血腥味都掩蓋不了這種清新味道,只可惜,這很可能就是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清晨了,齊軍在略作調整之後,再接下來就該決戰了吧?

死到臨頭,英布並沒有悔恨,其實悔恨又有什麼用呢?

過得片刻,一支兵甲整齊、隊列森嚴的齊軍忽然從大軍中開出,然後徑直向着淮南禁軍的殘陣碾壓了過來,英布橫轉已經卷了刃的橫刀,正欲下令死戰時,這支齊軍卻忽然間停了下來,其陣形開處,一面紫色大纛從中閃了出來。

齊王大纛?韓信?!英布的雙眸霎時眯了起來。

果然,一襲紫袍的韓信跨着白馬從陣中走了出來,在英布眼裡,韓信還是那樣,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臉上的每一個毛孔都寫滿了驕傲,英布真的很想在韓信臉上狠狠地扇幾個耳光,不過現在看起來,他是沒這個資格了。

“韓信,你是來奚落寡人的吧?”英布冷冷地道。

韓信淡淡一哂,說道:“英布,看在往曰情分上,你走吧。”

“啊?”英布聞言愕然,難以置信地道,“你就放寡人走?”

“對,趕緊走。”韓信點了點頭,淡然道,“趁寡人還沒改變主意。”

見韓信點頭,英布卻越發困惑了,韓信這廝是很討厭,可他說話卻是作數的,他說要放他英布走那就絕不會出爾反爾,可是,韓信爲什麼可放他走?他英布怎麼也算得上是個梟雄是頭老虎吧,韓信這不是放虎歸山麼?

“怎麼?”見英布還在遲疑,韓信冷然道,“英布,很想想當階下囚麼?”

英布有些艱澀地吞了口唾沫,回頭大喝道:“淮南將士們,隨寡人走……”

“不,是你一個人走。”英布話音未落,韓信便淡淡地打斷道,“至於你麾下的這幾千殘兵敗將,卻是不必回去了,就讓他們跟寡人去臨淄吧。”

英布聞言一窒,回頭有些不捨地看了看身後的禁軍將士,最終還是打馬去了。

最後剩下的幾千禁軍想要隨行,卻被齊國大軍雪亮的劍戟給截了下來,只片刻,英布便縱馬出了齊陣,齊軍將士果然沒有留難。

直到驅馬衝上馳道,英布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英布是怎麼也想不通,韓信爲什麼要放他走?

英布卻不知道,韓信其實並不想放他走,真正想放他走的是齊國亞相婁敬,婁敬跟韓信說,大王,我軍經此失利之後,短時間內是無力南下了,如果你真的殺掉英布,那麼真正得利的就只能是楚國,項莊將可以很輕鬆地滅掉淮南國,所以還不如放英布回去。

韓信忽然覺得婁敬的話很有道理,便採納了諫議,然後真的放英布回去了。

(未完待續)

第172章 女人心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21章 疾馳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1章 戰術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492章 單于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402章 虎賁軍第180章 大勝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56章 名將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309章 死戰第258章 暗鬥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415章 斬使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75章 北貂胡商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7章 陷陣武卒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206章 造紙第44章 斬殺劉邦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21章 單挑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148章 樓煩王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66章 滅國棋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25章 攻城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57章 搶親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08章 玄衣衛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7章 大破漢軍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249章 破解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35章 劉邦進山第68 回師樑地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449章 陸地行舟
第172章 女人心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21章 疾馳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1章 戰術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492章 單于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402章 虎賁軍第180章 大勝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156章 名將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309章 死戰第258章 暗鬥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415章 斬使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75章 北貂胡商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7章 陷陣武卒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206章 造紙第44章 斬殺劉邦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21章 單挑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148章 樓煩王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66章 滅國棋第134章 攻陷咸陽(下)第25章 攻城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57章 搶親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08章 玄衣衛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7章 大破漢軍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249章 破解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35章 劉邦進山第68 回師樑地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449章 陸地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