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本書主角的父親

歷史上本書主角的父親

春秋東周楚國太子,楚平王長子,初被立爲楚國太子。??χ???5?手5?5打ち羋氏,姓熊名建。太子建之子,羋氏,姓熊名勝,歷史上稱爲白公勝。(注:本書的主角就是以假熊勝爲藍本述說,請不要與歷史掛鉤,謝謝!)

年少時楚王封伍奢爲和費無極爲他的老師,但因太子建一直不喜歡費無極,而親伍奢,於是費無極的心裡一直忌恨太子建,總想離間他們父子,可始終沒想出什麼好主意。一天,他向平王建議說:“太子已經長大了,爲什麼不給他成親呢?想求婚,沒有比秦國更好的了。秦國是個強國,和咱們楚國也很和睦。如果兩個強國結了親,那咱們的勢力就會越來越大了。”平王聽從了他的意見,就派他到秦國去爲太子求婚。

秦哀公把大臣們都召來,商量是否答應這門親事。大臣們都說:“以前咱們秦國和晉國世代結親,如今和晉國好久沒有交往了,而楚國的勢力正在強盛,這門親事不能拒絕。”秦哀公就派人去楚國回聘,答應把大妹妹孟嬴嫁過去。平王又命費無極帶着金珠彩幣,到秦國去迎親。秦哀公很高興,當即命公子蒲送孟嬴到楚國,還帶了上百輛車的嫁妝,幾十名陪嫁的侍女。費無極在迎親的途中,打聽到孟嬴是個絕代佳人,又看見陪嫁的侍女中,有一個長得很端莊秀麗。暗地裡一查訪,這女子本是齊國人,從小隨着在秦國作官的父親,後來被選到宮裡,當了孟嬴的侍女。費無極打探清楚後,等到了館驛,就派人悄悄把這個齊女叫來,對她說:“我看你有貴人之相,有心要擡舉你,做個太子正妃,你要是能按我說的去做,保你將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齊女低着頭不說話。

費無極提前一天到了楚國,趕回宮裡報告平王說:“秦女已經到了,離這兒還有一百來裡。”平王問:“你有沒有看見她的相貌如何?”費無極知道平王是個酒色之徒,正要誇張秦女的美貌,以招惹平王的邪念,平王這麼一問,正中下懷,就回答說:“臣下見過的女子多了,可從來沒見過像孟嬴這麼美的。小x說s屋5$5整?5理不但咱們楚國的後宮沒一個比得上她的,就是從古至今相傳的絕色美女,如妲己、褒姒,恐怕也是徒有虛名,不及孟嬴之萬一!”

平王聽他這麼一說,禁不住臉上通紅,半晌說不出話來,愣了半天才慢慢嘆了口氣說:“我枉自稱王,沒遇上這樣的絕色美女,真是白活了一輩子!”費無極請平王叫侍從們退下,然後悄悄對平王說:“您要真喜歡孟嬴,何不自己把她要過來?”平王說:“既然已經說好嫁給我兒子做媳婦,這麼辦恐怕有傷人倫。”

費無極說:“沒關係。孟嬴雖然聘給太子,可還沒進東宮,您把她接過來,誰又敢說別的?”平王說:“大臣們的嘴可以堵上,太子的嘴又怎麼堵得上呢?”

費無極說:“臣下看見陪嫁的侍女當中,有個齊國的女子才貌不凡,可以冒充秦女。您可以先把秦女接到王宮,再把齊女接到東宮,囑咐她別泄漏機密,兩邊都隱瞞好了,就百美俱全了。”平王心花怒放,叮囑他一定要把事情辦得滴水不漏。

費無極回來後就對公子蒲說:“我們楚國的婚禮,和別的國家不一樣,要先進宮拜見公婆,然後再舉行婚禮。”公子蒲說:“一切聽從貴國的安排。”費無極就吩咐手下人,用有帷幕的小車,把孟嬴及陪嫁侍女都送到王宮,然後留下孟嬴,讓齊女出宮。又命宮裡的侍妾扮成秦國的侍女,陪着假孟嬴一起到東宮和太子成親。滿朝文武和太子,都不知道無極在裡邊做了手腳。孟嬴問:“齊女去哪了?”回答說:“已經賞給太子了。”後人有一首詠史詩寫道:

衛宣作俑是新臺,蔡國*長逆胎。??χ???5?手5?5打ち

堪恨楚平倫理盡,又招秦女入宮來。

平王惟恐太子知道孟嬴的事,就禁止太子入宮,不許他母子見面。自己一天到晚和孟嬴在後宮宴飲作樂,不理國政。外邊沸沸揚揚,不少人對這事有懷疑。

費無極生怕太子知道這事,惹出災禍,就對平王說:“晉國之所以能久霸天下,原因就在於他們接近中原。從前靈王大戰陳蔡,以鎮中華,就是爲了爭奪稱霸的基礎。現在楚國仍退守南方,怎麼能夠光大霸業?不如讓太子出去鎮守城父,打開北方的通路,大王專門治理南方,咱們就有希望得天下了。”

平王猶豫了半天沒回答。費無極又附到平王耳朵邊說:“和秦女成親的事,時間一長,難免泄漏出去。如果把太子送到遠外,豈不兩全其美?”平王恍然大悟。於是命太子建出去鎮守城父,又任用奮揚爲城父司馬,吩咐他說:“你侍奉太子一定要像侍奉我一樣!”

伍奢一猜就知道是費無極出的壞主意,就要上殿勸阻平王。費無極知道了這事,又跑到平王那兒攛掇,讓伍奢到城父去輔助太子。太子走後,平王就立孟嬴爲夫人,把蔡姬趕回鄖地去了。直到這時,太子才知道孟嬴讓父親給掉換了,可是也無可奈何了。孟嬴雖然受到平王的寵愛,但是見到平王年紀大了,心裡也很不高興。平王自知原來就不是嫁給他的,也不敢多問。過了一年,孟嬴生了個兒子,平王愛如珍寶,於是就給他取名叫珍。

珍一週歲以後,平王才問孟嬴說:“你自從入宮,多愁嘆,少歡笑,這是爲什麼呢?孟嬴說:“我奉了哥哥的命令,到這兒來侍奉您。原以爲秦楚相當,青春相配,直到進宮以後,才知道您已經是這樣的年紀了。小x說s屋5$5整?5理我並不埋怨您,只怨自己生的不是時候啊!”平王笑着說:“看來這也是前世的姻緣。你嫁給我雖然晚了幾年,可是你當王后卻早了幾年呀!”

孟嬴聽了這話有點兒迷惑不解,仔細盤問宮女,宮女見實在瞞不住了,才把這事的前前後後告訴她。孟嬴悽然淚下。平王看出了她的心思,變着法兒討她喜歡,又許願把珍立爲世子,孟嬴這才慢慢定下心來。費無極始終爲太子建的事擔憂,生怕將來他繼承了王位,自己就要遭殃,於是又找個機會在平王面前講他的壞話:“臣下聽說世子和伍奢有謀反之心,暗地裡派人勾結齊晉兩國,大王不能不防備。”

平王說:“我兒子素來柔順,怎麼會有這種事?”費無極說:“他因爲孟嬴的事,已經怨恨您很久了。如今在城父秣馬厲兵也有些日子了。從前穆王就曾辦過這種廢立的事,才能安享楚國,子孫繁盛,請您效法他。如若不然,臣下這就辭官,逃往別國,以免將來被害。”平王本來就想廢建立珍,又被費無極說動了心,乾脆不信也信了。馬上就要傳令除掉太子建。費無極又說:“世子在外邊掌握着兵權,要是現在傳令把他廢了,那不是激他造反嗎?太師伍奢是他的謀主,您不如先召回伍奢,然後派兵拿世子,大王的禍患就可以除掉了。”平王聽從了他的奸計,當即派人召伍奢回來。

伍奢回來以後,平王問他:“建有背叛之心,你知道不知道?”伍奢一向爲人剛直,就回答說:“大王把兒媳婦據爲己有,已經夠過分的了!現在又聽小人的讒言,反而懷疑自己的親生骨肉,您心裡落忍嗎?”

平王被他說得惱羞成怒,喝叫軍士把伍奢拿下關了起來。費無極又火上燒油說:“伍奢當面罵您霸佔兒媳,對您的怨恨還不明白嗎?太子要是知道伍奢被關起來了,能不動手嗎?齊國晉國的軍隊,不好對付啊!”平王說:“我想派人去殺世子,派誰去合適?”費無極回答說:“別人去,太子一定會反抗。不如密令司馬奮揚,讓他找機會刺殺太子。”平王就派人密令奮揚:“殺了太子,重賞;放了太子,處死!”

奮揚得到密令,當時就派心腹偷偷去報告太子,叫他:“速速逃命,一刻也別耽擱!”太子建大吃一驚。這時齊女已經生了一個兒子叫勝,太子建於是攜妻帶子連夜逃奔宋國。奮揚得知太子已然逃走,便讓人把自己捆了,押到郢都,來見平王,說:“世子逃跑了!”平王大怒說:“密令出於我口,入於你耳,還能有誰告訴他呢?”

奮揚說:“臣下把實話告訴您。大王曾經命令我說:‘侍奉太子一定要像侍奉我一樣。’臣下一直牢牢記着這句話,不敢有二心,因此就把密令告訴他了。後來一想這罪過可能會落到我身上,後悔也來不及了!”

平王說:“你既然私自放走了太子,怎麼還敢來見我,難道不怕死嗎?”奮揚回答說:“既然不能完成您後來交給我的任務,再怕死不來,那不是二罪歸一嗎?況且沒瞧出世子有背叛的跡象,殺之無名,倘若能保全您兒子的一條性命,臣下死了也是值得的。”平王聽了這話心裡很悲哀,也有些慚愧,半天才說:“奮揚雖然違抗命令,但卻忠直可嘉!”於是免了他的罪,還讓他當城父司馬。後人有詩稱讚奮揚說:

無辜世子已偷生,不敢逃刑就鼎烹。

讒佞紛紛終受戮,千秋留得奮揚名。

事後,平王立孟嬴生的兒子珍爲太子,任命費無極爲太師。費無極又對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伍尚,一個叫伍員,都是才能出衆的人。如果讓他們逃到宋國,必然是楚國的禍患。何不以免除伍奢的罪名爲誘餌,把他們騙來?他們愛自己的父親,必然一叫就來,來了就一齊殺掉,後患就可以免除了。”

平王就叫人把伍奢從牢房裡押來,給他紙筆,對他說:“你鼓動太子謀反,本該斬首示衆。念你祖父對先朝有功,我不忍心判你的罪。你可以寫封信,叫你的兩個兒子回朝,封官給他們,讓你回家鄉養老。”伍奢心裡明白這是平王設的圈套,想把他們父子一網打盡,就回答說:“臣下的大兒子伍尚,慈溫仁信,我一叫準來。可小兒子伍員,小時候習文,長大了練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還能含冤忍辱,成就大事。像他這樣有先見之明的人,怎麼肯來呢?”平王說:“我只要你聽我的話,寫信去叫他們;來與不來,和你沒關係。”伍奢覺得這是君父的命令,不敢違抗,只好寫信,信裡說:

書示尚員二子:吾因進諫忤旨,待罪縲紲。吾王念我祖父有功先朝,免我一死,將使羣臣議功贖罪,改封爾等官職。爾兄弟可星夜前來。若違命延遷,必至獲罪。書到速速!

伍奢寫完了,呈上來讓平王看了一遍,封好了,仍舊把伍奢送回牢房。平王派鄢將師爲使者,駕着四匹馬拉的車,帶着書信印綬到棠邑去。沒想到伍尚已經回城父了,鄢將師又趕到城父,一見伍尚就說:“我給你賀喜來了!”

伍尚說:“我父親剛被囚禁,有什麼喜可賀!”鄢將師說:“大王誤聽了小人的讒言,把令尊關了起來。如今羣臣保舉,說你家三代全是忠臣。大王因爲慚愧,反拜令尊當了相國,封你爲鴻都侯,封伍員爲蓋侯。令尊關了這麼久剛放出來,很想見見你們哥倆,所以又親筆寫信,派我來接你們。你們一定要早早啓程,好叫老人家安心。”

伍尚說:“父親被囚,我們心如刀割,如今被免罪已經是萬幸了,怎麼敢再貪圖封賜呢?”鄢將師說:“這是大王的命令,您就別推辭了。”伍尚很高興,就把父親的信拿到內室,去告訴弟弟伍員。

第55章 越水河畔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79章 篩選甲士第54章 離別情濃第81章 故人來信第63章 隨性風流第64章 美人垂青第61章 公子夫差第35章 同車交談第78章 百里封地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71章 吳師出征第34章 當廷挑戰第82章 心存猜疑第95章 陳蔡歸一第59章 吳城姑蘇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62章 奴隸商行第69章 拜訪伯嚭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53章 過河拆橋第75章 吳越之恨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7章 兩小心事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89章 春光乍泄第7章 兩小心事第54章 離別情濃第46章 比武前奏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3章 落魄太子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7章 王宮之論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30章 商討盟約第58章 西施之心第85章 天降橫財第33章 官位之爭第99章 名將樂寧第71章 吳師出征第90章 硝煙再起第5章 拜師學藝第37章 文種歸國第53章 過河拆橋第82章 心存猜疑第24章 閒情逸致第55章 越水河畔第60章 少年老成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77章 王宮之論第53章 過河拆橋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58章 西施之心第2章 緣起春秋第93章 藍藍公主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78章 百里封地第75章 吳越之恨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7章 挑逗公主第21章 太子勾踐第10章 旖旎清晨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89章 春光乍泄第41章 後宮春色第103章 密謀顛覆第74章 傳位夫差第3章 落魄太子第69章 拜訪伯嚭第98章 淮南立國第61章 公子夫差第84章 生財之法第68章 身份無憂第21章 太子勾踐第96章 郡縣制度第40章 禁宮波瀾第97章 聯吳擊楚第49章 越王歸天第82章 心存猜疑第61章 公子夫差第3章 落魄太子第63章 隨性風流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章 太湖雷雨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41章 後宮春色第6章 小隱於野第97章 聯吳擊楚第3章 落魄太子第20 挑燈夜戰第38章 驚聞鉅變第96章 郡縣制度第68章 身份無憂
第55章 越水河畔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79章 篩選甲士第54章 離別情濃第81章 故人來信第63章 隨性風流第64章 美人垂青第61章 公子夫差第35章 同車交談第78章 百里封地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71章 吳師出征第34章 當廷挑戰第82章 心存猜疑第95章 陳蔡歸一第59章 吳城姑蘇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62章 奴隸商行第69章 拜訪伯嚭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53章 過河拆橋第75章 吳越之恨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7章 兩小心事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89章 春光乍泄第7章 兩小心事第54章 離別情濃第46章 比武前奏第15章 坦誠相待(一)第3章 落魄太子歷史上本書主角和其父親等事蹟第81章 故人來信第77章 王宮之論第85章 天降橫財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30章 商討盟約第58章 西施之心第85章 天降橫財第33章 官位之爭第99章 名將樂寧第71章 吳師出征第90章 硝煙再起第5章 拜師學藝第37章 文種歸國第53章 過河拆橋第82章 心存猜疑第24章 閒情逸致第55章 越水河畔第60章 少年老成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77章 王宮之論第53章 過河拆橋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58章 西施之心第2章 緣起春秋第93章 藍藍公主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78章 百里封地第75章 吳越之恨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7章 挑逗公主第21章 太子勾踐第10章 旖旎清晨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89章 春光乍泄第41章 後宮春色第103章 密謀顛覆第74章 傳位夫差第3章 落魄太子第69章 拜訪伯嚭第98章 淮南立國第61章 公子夫差第84章 生財之法第68章 身份無憂第21章 太子勾踐第96章 郡縣制度第40章 禁宮波瀾第97章 聯吳擊楚第49章 越王歸天第82章 心存猜疑第61章 公子夫差第3章 落魄太子第63章 隨性風流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章 太湖雷雨第104章 楚國之王第41章 後宮春色第6章 小隱於野第97章 聯吳擊楚第3章 落魄太子第20 挑燈夜戰第38章 驚聞鉅變第96章 郡縣制度第68章 身份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