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二回合

公子圍入城了。戰場上,楚軍的主將旗消失,大多數楚軍按照戰場規則停止了戰鬥,向晉國人交出了武器,一些毫無價值的楚軍被晉國人直接放走,部分楚國貴族則向晉國人申明瞭身份,並與晉軍相互研討贖金的價格。

這是一場城下之戰,楚國被俘的貴族實在太多,一些不起眼的小貴族,在發誓之後,直接被晉軍放走,事後他們將依照誓言,來晉國軍營交納贖身金,而其中身份較高的貴族則被中行吳押解回營——按規矩,中行吳將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戰利品,向趙武獻俘。趙武接受一部分俘虜之後,那些俘虜交納贖金的對象就成了趙武,而其中一部分,趙武要轉手獻給國君,那樣的話,俘虜們就必須向晉國國君交納贖金了。

戰場逐漸平息。最後一隊楚軍向中行吳鞠躬,攜帶戰死同胞的屍體,依序退出戰場,中行吳駕戰車環繞戰場疾馳一圈,宣示自己對戰場擁有的主動權之後,衝城頭上觀戰的楚王鞠躬致敬,而後帶領所部士兵、陣亡將士遺骸,以及傷兵退出戰場。

春秋時代,兩個超級大國第一回合古典式交戰結束了,戰場上,士兵的遺骸已經清理乾淨,戰鼓第二次擂響,第二波交戰的士兵逐漸進入戰場,這一波交手,戰場的重心稍稍偏轉,與此同時,雙方派出了奴兵與僕兵,上剛纔的戰場清理戰車上丟棄的戰爭物資——第一通鼓,戰場的主導權在晉國人手裡,所以戰場上遺留的物資全部屬於晉國人,除了一些遺漏的楚軍屍體,上來打掃戰場的楚軍可以攜帶走,除此之外,連根柴火棍都屬於晉國人。

晉國上場的僕兵與奴兵都肩扛着小鐵鍬,他們乾得很認真,填平深深的車轍,剷除斷折的戟杆。將影響戰車行駛的物體一一清理出來,然後用雞公車運走,在他們清理過程中,晉楚雙方第二通戰鼓擂響了,在這片戰場稍左的位置,第二回合交手開始了。

第二回合,晉國人派出的是趙氏常備兵力,以及韓氏弓弩師,趙氏常備兵力主守,韓氏弓弩師主攻,他們推進的很緩慢,在推進當中,韓氏弓弩師用暴雨梨花般的密集弓弩,對楚軍進行無差別的覆蓋射擊。

這一回合的攻擊是煩悶的,節奏緩慢的很。楚軍被剛纔晉國人狂烈的進攻嚇壞了,他們上場以後,小心謹慎的向前試探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這種小心謹慎恰好落入晉國人的圈套,晉國的遠程打擊部隊活活將楚軍置於捱打不能還手的地步,用不計其數的弩箭反覆蹂躪着楚軍。

指揮車上。餘昧打了個哈欠,他指着步步爲營的晉國人,微笑的說:“看了剛纔中行氏狂烈的進攻節奏,我簡直不相信這支隊伍也是晉國的部隊,聽說趙氏武裝與魏氏武裝並稱爲晉國最鋒利的矛與盾,連貴國本國人都說不清究竟誰是晉國第一武裝,怎麼趙氏武裝的表現,連剛纔中行氏都比不上。”

趙武這時巴不得自己手裡有個小扇子,最好是袖珍型的那種,他可以打開這樣袖珍型的小扇,彷彿諸葛亮一樣的扇着風,得意洋洋的回答:“戰爭,拼的就是資源。富裕的國家用機械技術,用無窮盡的彈藥跟人拼,而窮國、落後國,只能拼人力資源。”

現在場上交戰的情形就彷彿趙武這番話的註解,戰鬥場面雖然不激烈,但楚軍的傷亡比剛纔中行氏進攻時造成的傷亡更加慘重,甚至可以說慘不忍睹。在韓氏不計代價的覆蓋式射擊下,晉國人射出的弩箭彷彿田地裡的韭菜,密密麻麻,非常茂盛,一名楚兵身上如果沒有插上一二十根箭,他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楚軍的鎧甲非常有名,地大物博的楚國人很富裕,他們用生絲串聯鐵片,縫在皮甲上,製成類似後代魚鱗甲的組練甲,但並不是每名楚軍都有資格穿上這種昂貴的組練甲。大多數楚軍步兵也就是一身麻衣,單薄的麻衣擋不住密集的弩箭,在韓兵層層推進下,大多數對射的楚國弓兵,已經被密集的弩箭紮成了血葫蘆,隨着晉國人的推進,射程裡的楚軍彷彿大風吹過的麥田,麥稈齊齊的倒伏下去。

楚軍還想進攻,城牆上戰鼓擂動無數通,這時,趙兵發威了,傳自潘黨的連珠射、急促射連續出手,他們射擊的距離也許比不上韓氏的弩兵,但他們的射擊頻率,簡直讓人難以想象,那是一陣密如爆豆,彷彿機槍掃射一樣的密集射,趙氏士兵在一口氣的時間,急促的將整整一壺箭射了出去,而後他們疲憊的只剩下喘氣的力氣。

稍停,稍事休整的韓氏弩兵接上茬了,他們繼續開始綿綿不絕的三段式射擊,天空中的弩箭彷彿梅雨季節的雨絲。無窮無盡,永無止息。等韓士兵射完了一壺箭,趙氏兵再度上陣,開始了又一輪的急促射。

這一波上陣的主將是子強,此時,子強身邊已經交織着紛飛的弩箭,這說明晉國弩弓的射程已經涵蓋到了他的指揮席所在,子強猶豫了一下,下令降下自己的主將旗:“遷延之役中,魏氏追隨欒氏撤出戰場,晉國的元帥中行偃(荀偃)並沒有因此責備魏氏。如今晉國兵臨城下,我們楚國人流的血已經足夠多了,我需要保留足夠的兵力,應付晉人隨後的攻擊,就讓我學習公子圍的撤退吧,想必大王也不會因此責備我。”

子強是戰爭進行到一半,中途撤出戰場的,按規矩他可以帶走部分軍隊,於是,楚軍後續軍隊隨着子強一起轉身,向城門洞撤退,剛開始,楚軍還能保持撤退的秩序,隨着晉國人的推進,楚軍的隊列彷彿巨錘錘擊過的雪團,轟然四散,潰逃的楚軍不再講究隊列,不再講究秩序,他們爭先恐後的逃入城中,而後躲在城牆後面,瑟瑟發抖。

一百多年前,春秋記錄的“曹劌論戰”篇章,講述的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那時戰爭規模小,列國只有三軍,雙方交戰的時候排列的陣型是三陣,所以用三通鼓決定戰場的勝負。如今戰爭規模擴大了,列國都具有五個整編軍,即使沒有五個整編軍,他們也喜歡排列出“五陣”,進行五輪攻擊,以決定戰場的勝負。

如今的情形就是五陣,輪到雙方第三回合交手了,這第三回合交手不再是雙方最後一戰,所以不存在“三而竭”的事態,相反。第三陣被認爲是“承先啓後”的最重要節點,這一陣,雙方都將派遣主力上場,爭取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楚軍最先亮相的是兩輛兵車,這兩輛兵車並排駛出郢都的城門洞,左側兵車上打的將旗是一隻火鳥,右側兵車上打的將旗是一隻鳥首怪獸——這大概是鳳凰最早版本。

亮相的這兩隻兵車是楚王的親衛隊:左廣、右廣。

楚國自認爲是祝融氏的後代,崇尚火,左廣上的旗幟應該是後來所稱的神獸朱雀,右廣上的旗幟則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據說楚莊王繼位後,連續三年沉靜在玩樂當中,臣子彈琴規勸,唱的歌就是:“鳳兮鳳兮,三年不鳴,所待若何?”

楚莊王回答:“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這就是成語“一鳴驚人”的來歷。

楚莊王稱霸後,便將自己的右廣換上了鳳凰作爲標誌,與原先的左廣朱雀旗交相輝映。

朱雀與鳳凰兩大神獸齊出,趙武的臉上出現凝重的神情,他望了望左右,呼喊:“給我披甲,讓我帶武衛軍親自上陣。”

餘昧熱血沸騰,他站起身來,大聲邀戰:“我吳國視楚國世仇,長兄陣亡在楚國人手裡,次兄被楚丘所刺殺,餘昧沒有其它的本領,願與楚王親衛拼死一搏,請元帥扶着戰車的轅木,觀賞我與楚將的相戲。”

剛剛回到中軍的中行吳也躬身勸解:“元帥身負指揮重任,不能輕出。我阿吳剛纔只不過下場熱了熱身,請讓我再下場去搏殺一番。”

齊策突然插話:“可以讓吳軍出場,吳軍是我晉國姻親,由吳君出場,不算輕慢楚王。吳軍人少,可以位中央,左右各放武衛軍一個師,而武衛軍第三師殿後,作爲攻擊預備隊,如此,最爲穩妥,吳兵力弱,我們不妨先行‘授兵(分發鐵製兵器)’。”

趙武慨然應諾,吳君餘昧慷慨激昂的走上戰馬,等他的戰車進入戰鬥位置,吳王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新武器,一陣冷風吹來,他忽然恍然大悟:“趙武子剛纔說什麼,他說戰爭拼的就是資源,還說富國依靠軍械跟人拼,而窮國、落後國家拼的是人力。現在晉國人拿出武器來授給我們吳人,我吳人流血,晉人消耗武器,這算不算一種資源拼搏?”

由不得吳君多想了,這次楚王的親衛隊左廣、右廣首先發起進攻,連續的失敗讓生性浪漫的楚人感覺到羞辱,他們捨身忘死的衝面前的死仇吳人殺去,戰鬥一開始,場面激烈的無以復加,大多數楚國士兵忘了躲閃,忘了格擋,幾乎一命換一命,與吳人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相互以命搏命。

吳人的兇性也被楚人的狂烈激起來了,他們瘋狂的叫吼,毫不猶豫的與楚人爭鋒相對,比拼誰的骨頭更硬,吳楚兩軍的態勢彷彿兩枚雞蛋迎面相撞,劇烈的碰撞下,誰也不能倖免碎裂的下場。

指揮車上,趙武說着風涼話:“楚國人怎麼不與我晉國人以命換命,他們如果跟我們採用這種打法……”

軍法官祈午緊張的看了一眼慘烈的搏殺,他情不自禁回答:“我們的鎧甲堅固,如果楚人用這種打法跟我們晉國人交鋒,恐怕他們……”

中行吳不滿的打斷了談論,厲聲說:“吳人在爲我晉國流血,現在談論這點,太不恭敬了吧。”

正說着,分列在吳軍兩翼的武衛軍開始向戰場中心聚攏,趙武剛纔談論的事情應驗了,依仗着鎧甲堅固,武器鋒利,體格雄壯的武衛軍像一柄鋒利的餐刀割入了奶油當中,毫不費力的刺穿了楚軍的陣線。

北方人本來就比南方人個子高,體格魁梧,這是由於環境造成的。在寒冷的北方,雄性性成熟比較晚,會有更長的發育時間,因此他們的身高普遍都比炎熱地區要高大。而寒冷的冬天,也意味着動物體內要儲存更多的脂肪,才能抵禦寒冷的氣候,因此,北方人普遍都身材魁梧。

在原本的時空中,戰國時代的魏兵其體格成爲天下各國之首,連一向兇悍的秦兵,面對高大的魏國人,一時之間都要連連吃敗仗。此刻的晉國,經過趙武的刻意經營,選拔出的武衛軍士兵,無論從體格上,營養上、訓練水平上,以及裝備水平上,都遠遠超過南方楚國人,不久前武衛軍這三個師曾給楚國人以深刻的教訓,這次他們重新上場,即使是楚王的親衛隊,精銳的左廣右廣,也難以占上他們的便宜。

更何況左廣右廣的兇悍氣息剛剛與吳軍消耗了,而且晉國人是從側方發動側擊的,趙武本身就是春秋時代側擊無敵的存在,諸多因素加起來,那羣武衛軍士兵彷彿大熊闖進了羊羣……

戰役進行到此處,晉楚雙方打了個三比零,繼續拖延戰爭進程似乎毫無意義,楚王爲了挽救他的精銳部隊,不停的將軍隊投入戰場,聯軍方面,趙武也不得不逐次添加兵力,最終,第三輪攻擊變成了一場大混戰,楚軍所有的兵力都出動了,趙武最後也動用了附庸國的軍事力量。

場中心還在鏖戰,隨着軍鼓聲,鄭國與宋國軍隊出場了,鄭國軍隊素來逃跑第一,他們的軍隊上陣,幾乎對戰局毫無影響,而這時,宋國與鄭國的外交關係極爲密切,宋國人雖然以不屈著稱,但因爲有鄭國軍隊的伴隨,他們不願打的過於精彩,使自己的友好國家過於難堪,所以這兩國軍隊一上場,非常有默契的擺出了燕形陣……

跟現代人的認知不同,在古代,在戰車是戰場主力的時代,燕形陣意味着:我是來打醬油的。

鄭國與宋國的軍隊不約而同的將指揮旗位於自己陣線中心,以國中猛士當做排頭兵,整個陣線斜斜的向外張開,排在最先鋒的那些國中勇士們不是向正前方突擊的,他們斜斜的向兩軍側翼進發,以至於這兩國的進攻陣線,隨着攻擊羣的推進,呈現出一個外“八”字形狀,越走,這個“八”字扯的越開——這種陣型也是通知楚軍:我是來打醬油的,別跟我認真,咱到戰場上,就是來看風景的,你們側後的風景非常美,連個戰鬥人員都找不見,我軍就喜歡這樣的風景。

宋鄭兩國士兵越走越輕鬆,越走“八”字扯的越開——在他們的“八”字底端,是參戰的魯軍。

魯軍跟宋軍、鄭軍不一樣,魯國是禮儀之邦,非常知道感恩圖報,他們依賴晉國的保護在大國夾縫中生存下來,而且最近一場戰役中,晉國人爲他們大大的流血了一次,使得他們不僅把失去的領土收了回來,而且新佔領了許多齊國的領土,使得他們的國土面積反而超越了世仇齊國。魯國人感受到這種恩惠,戰前的時候,趙武對魯國的不思進取又非常不滿,話中嚴厲的斥責了叔孫豹,叔孫豹回去後,把他所遭受的羞辱轉告了魯軍,魯軍上下全體感受到了這種羞辱。

晉國對魯國有大恩,魯國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趙武對魯國的傾力支持,如今晉國爲魯國的出工不出力而發怒了,他們感覺自己過去爲魯國流淌的鮮血白費了,魯國人怎能忍受這種輕蔑。

臨上陣前,叔孫豹已經做着戰死的準備,爲了澄清晉國對魯國的誤解,爲了挽回晉國對魯國的失望,叔孫豹準備流自己的血,來洗刷這份恥辱,所以他上陣的時候,連鎧甲都沒有披,在楚國的初冬天氣裡,叔孫豹一身白色葛衣(穿這種衣服,在春秋中是弔喪),他連頭盔也不戴,拎着寶劍坐在車上,吩咐自己的車右:“別爲我擋箭,晉國人需要我魯國的血,就讓我替魯國流血吧,只有我流了血,魯國才能用更少的鮮血,換回晉國的尊重。”

吩咐完自己的車右,叔孫豹又叮囑自己的御戎:“你其他的不用管,只管往楚軍縱深衝擊,我是去求死的,等我戰死之後,你把我的屍體獻給武子,這樣,武子會看在我的面子上,更加的愛惜魯國,我魯國有了晉國的關注,今後五十年不用擔心齊國的欺辱。”

一身葛衣的叔孫豹坐在戰車中當先衝擊,這種視死如歸的氣概極大地感染了魯軍,魯軍士兵相互談論着:“執政這是想流自己的血,以便讓我們安然回家,我等都是男兒,怎敢丟下執政,獨自含羞忍辱的回國,就讓我們戰鬥吧,但願我們死在執政的面前,省得回國後遭受家鄉父老的羞辱。”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在宋鄭兩國懶洋洋的攻擊當中,不要命的魯軍一旦上場,立刻讓戰場的形勢改觀——

ps:抱歉,最近出差,此前用定時發佈連發數章,沒想到漏發了其中一章,抱歉了……今日連發兩章補償,抱歉了!

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95章 得隴望蜀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
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95章 得隴望蜀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