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的插心劍

?現在。追捧趙城娛樂項目的已經不光是趙城本地人了,逐漸的,各國商人也喜歡過國都而不入,去趙城歇足。?

原先趙城裡數衛國商人多,這一年,又多了齊國商人、魯國商人流連。最近,連周王室所在地也有商人來往,他們毫不在乎價格的爭搶趙氏生產的瓷器與細絨布,還有毯子、氈子,但這些東西產量有限,每月只有兩三日對外發售。兩三日後,趙城整月的生產能力已經銷售出去,買不到貨的商人不得不留在當地,排隊等候下月的發售……?

客人來自五湖四海,自然也帶去了他們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而趙城自己獨特的娛樂設施——石頭浴,也被這些商人們帶往列國。商人們無法做到隨處挖一座噴泉,但他們可以建一座屋子,把燒紅的石頭扔到水裡加熱。於是,趙城裡浴室林立,來趙城排隊等候的商人都喜歡酒後泡一泡浴池,而後喚幾名女奴給自己踩踩背。按摩一下肌肉,鬆一下筋骨,並把這個視爲無上享受。?

所以,趙氏私兵急着趕回家,一方面是思鄉情緒濃烈,一方面是趙城讓他們覺得舒適自在。且不提城市裡整齊的石板大道,光說回到趙城,領足他們出戰期間欠發的各項配額,領到各種各樣的消費券,而後將這些配額送入酒館抵押,自己就可以像貴族一樣出入趙城各個娛樂場所……?

這種舒適是國都裡得不到,所以國都雖好,卻無法留住趙兵的心。?

趙武前腳才走,後續入城的人便密告欒書:“公子周在王野送給武子一架琴,兩人在王野相互唱酬,神態很是親密。”?

欒書不以爲然:“我聽說小武曾在周室停留,而後與孫周相識。這兩個都是小孩子,他們滾在泥地裡玩石球,練習用棒子打石球,……哈哈,不過是兩個孩子,玩的起興了,彼此把對方當作遊玩的夥伴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與此同時,已經出發前往魯國的晉厲公也接到類似報告,國君對這兩人當着全軍的面毫無顧忌交往很是不滿,但他終究還要打聽一下元帥的意思。便問左右:“元帥知道此事嗎?”?

有侍從將老狐狸欒書當時的話複述了一遍,國君點頭:“不錯,小武子平常不吭不哈,我以爲這人生性老成,沒想到他也有泥地裡打滾的一天……哈哈,我弟弟(孫周)真是個孩子,人武子好歹也是斬殺了‘天下第二’的英雄,他遇到這樣的人,不趕緊請教武子的軍略,反而與對方滾石球玩,這是幼稚。”?

國王說罷,把這事丟到腦後,國王身邊的嬖人長魚矯嘴脣蠕動,似乎想說什麼,但他看到郤犨冰冷的目光,又把話嚥了回去。?

郤犨侮辱過長魚矯,把他跟妻子、兒女綁到了車轅下。長魚矯原本想提醒國君,告訴國君小武這人不簡單,請國君不要掉以輕心,但看到郤犨的目光,他馬上想到:小武與三郤纔是生死仇敵。我若當着三郤的面說小武的壞話,郤犨不免會以爲我在討好他,會以爲我向他屈服了——哼!休想!?

郤犨自己腦袋有點轉不過來,但他看到長魚矯欲言又止,期待了半天,發現長魚矯東張西望,似乎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他遺憾的嘆了口氣,向國君告辭:“君上,那我就動身了。”?

晉國國君深深吸了口氣,催動車馬跟隨郤犨(chou)跨過邊境進入魯國。在此期間,郤犨一直注意觀察着國君的神態,看到國君表情裡充滿厭惡,但終究還是聽從他的話加快腳步,郤犨暗自鬆了口氣。?

國君是個沉不住氣的人。郤至在路上藉故在路上殺了他的嬖人孟張後,國君一回到國都新田,第一件事就是與其親信的計劃對付三郤。以頑劣態度玩弄政治的小國君,壓根沒想到對此事保密,結果,國君在王宮商議對付三郤,宮外的三郤已經聽到風聲,他們馬上召開緊急家庭會議,討論對策。?

會上,郤錡首先發言:“國君要對我們不利了,我的意見是,馬上召集我們全家族和同黨的力量,羣起而攻之。即使不能勝利,也要讓國君面臨危險,如何?”?

三郤中最傑出的郤至跳出來反對:“我不同意!人所以立身世上。靠的是信、智、勇三條。有信者不會背叛國君,有智者不會不害民,有勇者不會作亂。拋棄了這三條,誰還會幫我們呢??

如果我們現在作亂,必然連累更多無辜的人和我們一起喪命,即使想保全自己,可能嗎?還是等待國君的處置吧。我們郤家是受到國君的恩惠才建立了黨羽,有了黨羽反過來又和國君拼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罪了!”?

三郤當中,掌權家主是郤錡,郤至是家族難得的英才、智者,而郤犨之所以官位列於郤至之上,不是因爲他的智商,而是因爲他的輩分——他是郤至的叔叔。故此,在郤至、郤錡發言後,郤犨決定聽從這兩人的安排。那就是:耐心等待國君,不做任何反擊。?

智者郤至提出這個建議,不是因爲他的愚蠢,而是因爲他的自信,他認爲國君終究是封建人,晉國終究是法治社會,國君想要依法處置封建領主,不能不他們之手——郤家掌管司法。而雙方真要對薄公堂。郤家自認沒有過失:比如他們屠滅趙氏是根據前任國君的命令;射殺孟張,依據的是封建法。郤家處處依法辦事,有什麼可怕??

果然,國君在王宮召開會議後,對付三郤的事再無聲息。似乎在國君的寵臣當中,意見也不統一……此後,各項重大國事接踵而來,國君似乎忙的沒空組織殺手了。但郤犨也不放心,他這一路都在細心觀察着國君的神態,希望能找見蛛絲馬跡的預兆。?

其實,三郤之所以同意郤至的主張。是因爲他們的貪婪,他們認爲自己在這位子上多坐一天,就可以多勒索附庸國一天,多壓榨國內中小貴族一天,而三郤以往獲得的巨大利益使他們不願早早放棄,他們忘記了利益爭奪背後的血跡,所以國君現在沒有大動作,他們寧肯如此僵持下去,也好繼續收穫利益。?

郤犨動身了。?

同日,趙城。?

趙武在全城百姓翹首企盼中進入城中,當時,幾乎所有的庶民都涌出了自己的房門,站在街道邊用搜尋的目光看着入城士兵,當看到趙氏私兵中大多數人都能回家後,他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隨即,呼兒喚女聲響成了一片,百姓們呼喚着隊列中親人的名字,確認他們的完好歸來。?

城門口放着一尊大鐵鼎。?

在趙武出戰的這些日子裡,趙城的刑鼎終於鑄成。但師偃沒有采用趙武的建議,在石頭上刻下刑律而後製作成石壁公示,他覺得如此不夠莊嚴。但真要鑄造青銅鼎器,身爲小領主又顯得不符合禮制,於是師偃就採取了一種變通方法:鑄造了一隻鐵鼎。?

這尊鐵鼎不方不圓,鼎壁非常單薄,整體形狀與其說像傳統的鼎,不如說更像一口四足鐵鍋。師偃就用這種方法打了個擦邊球,而後將趙城刑律銘刻在鼎身,實現了封建的最後一步:封地司法權的統一。?

如今,鐵刑鼎下燃放着熊熊大火,鼎爐內堆着燒紅的炭。在寒冬裡,鐵鼎熱氣騰騰,讓人不可逼近。師偃就站在鼎邊迎上趙武,他遞上一份文書,這就是趙城年度釋放奴隸的文件。趙武接過文件,想也不想,接過硃砂筆,在竹簡上打了個勾。?

頓時。半個城市歡聲雷動,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師偃一揮手,整籮筐整籮筐的“丹書(奴隸證書)”被投入鼎內的大火中。?

火焰騰起老高,熊熊火焰中,許多人悄悄鬆了口氣。?

今年的“釋奴令”釋放了一萬名奴隸,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釋奴數量,是因爲趙城新近又增加了許多蔡國、楚國、鄭國奴隸。使得奴隸的數量數倍於高於城中的自由民,而此時,趙城家族武士出兵在外,城中只剩下老弱不堪的城衛軍,這種安全形勢讓城中百姓感到惶惶不安。故此,師偃才迎在城門口,請趙武在入城時首先簽署釋奴令,以緩解趙城的緊張情緒。?

隨着釋奴令的簽署,原先因爲城主遲遲未歸而沒得到及時釋放的奴隸們,再次確信了城主的信用。那些新來的奴隸則因爲將來生活有了企盼,反抗心理稍稍削弱。與此同時,趙氏主要武力的迴歸,更令城中百姓覺得輕鬆起來。?

趙武隨後在家臣的簇擁下進入自家院子,他身後,奴隸們開始狂歡。緊接着,城中的自由民也加入到歡樂的人羣中。原先他們因爲大量的奴隸變成與自己身份相同的平民,而感到自尊受到威脅,產生了少許不滿,但重見親人的喜悅讓他們暫時忘記了不快,隨即融入歡騰的人羣中。?

當天,趙城的果酒敞開供應,整個城市醉了。?

回到家中的趙武先在前院見了三名夫人,師偃抱起長子趙成,齊策也抱着幼子趙午,高興地語不成句:“主上,臣爲趙氏賀,臣爲主上賀,從此我趙氏不再是孤兒一支,我們有了兩個傳人……自從夫人生下孩子後,趙城官員人心大定。就是主上征戰在外的日子,官員們幹起活來也是信心百倍……”?

師偃這話說得讓趙武一陣惡寒——敢情我比那三位生孩子的女人都不如,我在戰場拼命吶,他們居然說不在乎,還“人心大定”……什麼玩藝??

趙武從齊策、師偃手裡接過孩子,左手抱一個右手一個,感覺疼愛不過來,此時,三名夫人依戀地貼了上來,荀姬膩聲說:“夫,一走這麼久,想得緊啊!”?

中行姬站在智姬身邊,瞪大眼睛看着趙武,似乎後者很陌生。智姬過來拉起趙武一隻袖子,低聲解釋:“中行姐姐生下孩子後,似乎記憶出現了空白,她全部記得自己懷過孩子,甚至不記得自己嫁過了……夫,我沒替你照顧好姐妹,請你責罰。”?

趙武愛戀的拍了一下智姬的臉蛋:“辛苦了,我們都不容易啊,說這些見外的話做什麼……”?

恰在此時,趙武眼角瞥見趙巧人躲在幾名宮娥身後,她的目光沒有望向趙武,正在目不轉睛地、癡迷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名義上是智姬的兒子,也唯有這樣,那孩子纔有記入家族譜系的身份。?

趙武招手讓趙巧人上前,也拍了拍對方的臉蛋,說:“你辛苦了……咦,那女孩呢?”?

智姬連忙招呼女奴們抱來自己的女兒,這女孩雖然是她生的,但因爲是女子,身份低,竟然沒資格迎接趙武。但趙武不講究這些,他逗弄着女孩的小手,慈愛的說:“這可是我家嬌小姐,原本你生在甲午日,我給你命名爲‘午’,沒想到讓弟弟搶去了這個名字,沒關係,今後你就叫‘藍’吧,你母親喜歡藍色,但願你像藍天一樣陽光燦爛。”?

趙武剛說完,師偃顯得不耐煩了,他將兩個孩子奪過,遞給身邊的女奴,而後板起臉來訓斥:“主上出戰一年,趙城百事等待決斷,主上不應該如此貪戀家事……下臣懇請夫人們迴避,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彙報,並請主上做出決斷。”?

趙武怒氣勃發……但他轉念一想,氣又緩緩地平了:按春秋人的脾氣,師偃這是真把他當做家主,才如此不客氣,否則的話,一把毒藥能做到的事,他何必態度如此激烈吶。?

師偃就是用這種不客氣的態度,在向趙武表示臣服啊。?

智姬看到師偃發怒,她橫了一眼趙武,使了個眼色,趙武微微點頭,智姬立刻眉開眼笑:“好吧,夫主要跟家臣談正事,妹妹們,我們先回去。”?

早已等待一旁的鑄劍師薰立刻奉上一柄寶劍——這柄寶劍中間還保持着銅色,但兩邊劍刃呈現青色,青黃相間,令寶劍顯得很醒目。?

薰等趙武欣賞完這柄寶劍,得意的解釋:“相劍術士曾說:‘白所以爲堅也,黃所以爲韌也,黃白雜則堅且爲,良劍也(青銅劍含銅多發黃,韌性足;含鉛錫多發白,較鋒利;黃白相間,這樣的劍既有韌性又鋒利,好劍啊)。託主上這裡工具完善的幫助,我薰潛心一年,終於製造出這柄絕世寶劍,還請主上命名。”?

趙武望着那柄寶劍,不知所以然的望向齊策,齊策連忙解釋:“這柄劍的劍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劍脊和劍刃判然異色,正如相劍術士所言,是把好劍。兩色相雜,因此稱之爲‘兩色劍’。又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稱之爲‘銅鑲劍’或‘插心劍’。?

這種劍因爲劍脊含銅多,所以它擁有銅的韌性,劍刃含錫多,所以又擁有青銅的鋒利,並且不容易斷折,真是好劍啊。”?

這下子趙武明白了,原來是在一種劍中,根據劍的部位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含錫比例,使整柄劍既保持了鋒利,又不容易折斷。?

趙武拎起寶劍,掂了掂,感覺這柄劍很沉重,他琢磨了一陣,反問:“我看到城門口你們鑄造的鐵刑鼎,看來自我走後,趙氏的鑄鐵技術已經有了大突破。不過,這次我親身上陣,經過實戰交鋒,對我們趙氏的武器也有了新感觸。?

比如這楚國戰戟,就設計的十分高明,在鄢陵之戰中,我看到郤家兵使用戈,很有啓發——戰戈只有是豎刃,士兵可以揮舞戈,用橫枝鉤住戰車,而後由其餘人上前格殺戰車上的人。因爲是豎刃,當戰鬥結束的時候,持戈的士兵只要輕輕抖一抖手腕,就可以把戈刃從戰車上拔出來,繼續戰鬥。?

我耍了小聰明,將我們戰戈變成戰戟,戟的橫枝變成了小鉤子,但因爲我們有了這鉤子,當趙兵鉤住戰車後,再把兵刃從木頭裡拔出來顯得很困難,如果戰鬥場面再激烈點的話,我家士兵恐怕來不及從戰車上拔出長兵器,只能揮舞貼身短劍戰鬥。?

所以我想,我們今後還是恢復戰戟的設計,所有的長兵刃都用戰戟,戟的橫豎刃直上直下,比較好……不過,我趙氏缺銅,將大量的銅製作兵刃,我恐怕養不起那麼多的軍隊,所以,我的意見還是用鐵來代替——薰剛纔給我展示了‘插心劍’的技藝,我就想了,能不能把相同的技術用於製作鐵製兵刃……?

我彷彿記得,將鐵與木炭混合在一起進行冶煉,就能冶煉出非常鋒利的高碳鋼,這種鋼雖然鋒利但是脆,如果像插心劍一樣,我們將劍的刃部弄成高碳鋼,是不是更好??

對了,我還記得鍊鋼過程中要摻一些石灰,用於脫去鐵礦中所含有的雜質……總之,我的記憶也不完整,你們試着按我說的方法自己去摸索,我希望明年開春,給家族武裝全部換裝……”?

趙武說完,看到薰臉上全是懊惱,師偃臉上全是憤怒,他忽然想起自己的經歷,馬上又補充:“當然,薰研究出了插心劍技術,是大功,要賞,要重賞。師偃,賜薰五里之地作爲食邑,如何?如果他還能在鐵器上研究出插心劍技藝,我們再加倍賞賜。”?

薰興高采烈,感恩不盡的跪下:“我薰本是賤人,憑技藝在列國尋一口飯吃,從沒想到自己能擁有封地,成爲貴族。趙氏賜予我的恩情……沒說的,我薰一定把插心鐵劍研究出來,讓主上儘快裝備武士。”?

師偃猶豫:“管子(管仲)彷彿也沒有這樣厚賞匠人……不過,主上既然決定了——下臣遵令!”?

齊策立刻展開地圖,以便對師偃吩咐:“既然這樣,你快拿土地典測來,給薰劃地……主上你看甲氏那片沼澤。甲氏開墾計劃,我們事先已籌劃了一年,現在主上終於把甲氏拿到手,明年我們就派出墾荒隊——薰的封地不如就賞在甲氏,如何?”?

那位好龍的葉公現在進入趙城學宮,專門教授繪圖技巧——趙武要求對方主要研究繪製地圖的技巧。有這樣以爲春秋名畫師,雖然因此被葉公浪費的紙張不少,但趙地的藝術修養爲此提高了不少,比如齊策,他現在的繪圖手法更進步了。眼前這份地圖上,齊策已開始學習陰影畫法,將甲氏整個盆地的山樑湖泊形狀,描繪的栩栩如生。?

這份地圖展開後,另幾位家臣都興沖沖的圍了上來,指點着甲氏發表自己的意見。趙武拿起一根竹簡,指點着周圍的山形,感慨說:“這地方真是一片易守難攻的伏地,四周都是大山,兩端峽口很小,在峽口各自築一座大城,我們就能將整個盆地攬在懷裡……”?

齊策否決:“主上的計劃過於宏偉,真要按主上的計劃,我看我們一百年也不能把甲氏開發出來。我認爲,初期我們不妨低調點,將屯墾點散步的很近,到時候這些屯墾點開發完善,將它們彼此串起來,就是一座大城,以此逐步推進,蠶食那片土地,我估計,三十年後我們能看到成效——想想看,這速度,我們這一代人就能見到開發結果了。”?

趙武興致勃勃,他彷彿迷上了這種建設遊戲,用竹簡指點着周圍的山形說:“我們初期的佈局要好,甲氏四周都是大山,不妨在山腳下修一連串的堡壘當作屯墾點,而後以堡壘爲牆逐步向盆地中央推進。?

如此一來,將來發生戰爭,對方的大軍才翻過山樑,就會遇到頑強阻擊——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修建石堡的技術,不是嘛?修建出的石堡至少能屹立五百年,所以我們的規劃要暢想到五百年後……”?

齊策再次搖頭:“五百年太遠,我們一旦將甲氏開發出來,首先要防備國中的卿大夫的眼紅,所以我還是建議採用逐步推進的策略,從峽口開始,先設囤殖點,下一步跳往盆地中央,再下一步跳往這,這裡是通向衛國的山口——等這條路一旦貫通,我們與衛國的商路就建立起來了。”?

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216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305章 齊國第二綠帽的下場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110章 七重門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281章 戰爭的啓動資金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
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216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305章 齊國第二綠帽的下場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110章 七重門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281章 戰爭的啓動資金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