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順手牽羊

營寨裡戰鬥還在繼續,許軍膽戰心驚的挪動腳步,接近柵欄缺口。

幾名徐軍士兵顫顫抖抖的通過豁口向裡眺望,恰好看到一小隊晉軍正在圍殺一隊楚軍。

那隊楚軍當中有一名高級將領存在,他憤怒的吼叫着,指點着身邊幾名侍衛,高聲命令他們如何佈置防禦,但他話音才落。兩柄戈杆伸了過來,向他所指點的那兩人身邊刺去。那兩人觀察到魏兵突刺的方位離他們身體還有一段距離,便把注意力移到了自己砍來的兩柄戈上。

那兩人才擋住魏兵迎頭的橫砍,突然感到腿上一痛,緊接着天旋地轉 原來,兩柄向他們身邊突刺的戈杆,在刺到方位之後橫的一拖,用戈的橫枝勾住了他們的腳。

那名楚軍將領咆哮着,想上前攔阻,猛然間,一名趙兵揮舞着明顯比楚軍青銅劍長大的武器,兇猛的當頭砍來,楚將揮劍一迎,當御一聲,青銅劍斷折,對方的武器繼續撲面而來。

楚將盡力後仰。躲避對方的劍,因爲用力過猛,他失去平衡跌倒在地。然後,他看見無數的戈杆像一片烏雲衝他落霞川”

許國將領向身邊的同僚遞了個詢問的眼色:“看情形。我們該上

旁邊那名許國將領隨口答應:“看來是該上了,晉人的勝利已經毫無異議,按楚人的性格,他們遇到這等逆境,也該逃跑 我們上,去打敗楚國。”

旋即,那名許國將領時自己的話嚇了一跳:“打敗楚國。咱許國也有機會打敗霸主。”

幾名許國將領被這句話激動地渾身發抖,爲首的將領知道的事情多一點,他回答:“咱許國一 今後咱還能做許國人嗎”,唉。下令衝鋒

許國軍隊加入了。楚人的恐慌愈發厲害,這時,彭名還在大帳裡跟軍官們相互瞪眼。有士卒來彙報:“許國人攻入了塞牆;森林裡還不斷涌出晉國甲士,大約是晉國的右軍增援了。趙國兵將已經攻擊到離此不遠的地方,彭大人,請趕快下達指示。”

這時,彭名盼望那個的人終於出現了,他大聲彙報:“大將,我們沒有退路了,卑職奉命去南路查探,發現回國的道路上有趙氏單騎。

彭名站起身來。嘆氣:“趙氏單騎昔日曾追擊王上一本將沒有使趙氏單騎回避的本事,現在唯一之策就是退往頓國。頓國那方面雖然有陳國軍隊在,但他們絕不敢攔截我們。退往頓國後,藉助堅城守衛,我們既可以保全實力,也不算“遇敵退卻

此時,帳外傳來趙武囂張至極的大喊:“彰名哪兒?快給我找彭名,兔崽子們,眼睛尖一點,我要活捉他,誰給我射死了彰名,小心我揍他。

旁邊響起魏舒那儘量憋住笑的聲音,他勸解:“軍將,這裡是楚國中軍,彭名一定在附近,你這麼大聲嚷嚷,他還不聞風逃竄。”

彭名確實聞風逃竄了趙武囂張的話音才落,被提醒的彭名一貓腰竄入帳後。其餘的楚軍高級將領連片刻猶豫都沒有,立刻尾隨。而趙氏武士看到楚國大股高級軍官竄出營帳,向營塞後方逃竄,正打算追趕,趙武突然摸摸腦袋,想起來了:“我們這次突擊,好像沒有向對方打招呼。”

在春秋時代,不宣而戰是很沒有品味的事情。魏舒驚愕地瞪大了眼睛,問:“我以爲你已經通知了對方。”

趙武嘿嘿笑着。回答:“我們兩國一直就處於戰爭狀態 說我們停戰了?我們一直在交戰,所以無需每次通知對方“開戰”多少年前我們已經宣戰過了,不是嗎?”

說話這功夫。彭名已經逃遠了。

趙武摸摸腦門。不好意思的說:“雖然如此,但終歸見了楚國的人有點不好意思,“來人,對這羣楚國大將不要過分逼迫,只要驅趕他們進入頓國,那就行了。”

如果只是這麼說。那趙武確實是一片善心,證明他確實是一個厚道人。但趙武又畫蛇添足的補充了一句:“派遣騎兵追擊他們,並命令騎兵壓住腳步,掌握好時機。”

魏舒聽了這話。立玄明自:“你要重演攻破許國那一楚軍入城之際奪取頓國國門?”

“怎麼不可以?”趙武笑嘻嘻的說。在沒有廣播電視的時代,一招鮮吃遍天下是完全可能的事,因爲信息傳遞並沒有那麼快:“雖然我們用這方法攻破了許國,又把數萬許國俘虜帶到前線,但我們爲什麼就不能故技重施?知道許國國都淪陷真相的有幾個人?不過是當時在城門的那幾個人。

那些人當中。許國貴族已經被我們全部送回國內處置,許國小兵看到了整個過程,但以他的語言能力,能把過程完整敘述出來嗎?即使他們做到了這點,有哪個貴族願意傾聽一名小兵的言論,徐國失陷的真相又怎能傳到頓國人的耳朵中?”

魏修馬上點醒兒子魏舒:“口口相傳的事情,傳到最後總會變了樣。頓國與楚國兵將不可能親自來前線傾聽小兵的談論,即使他們能聽到人人口口傳說的內容,也會與真實的情況相距太遠 我們幹,”可惜我軍沒有戰車。”

趙武指點:“我們沒有戰車,但楚軍有。”

魏舒在一旁立刻插嘴,顯示他也是一個聰明人:“楚軍逃得快,他們丟棄了大部分裝備。其中也包括戰車,我們可以駕上楚國的戰車追擊楚人。”

衛敏提出異議:“只是楚國人的戰車跟我們趙氏戰車相差太遠,比如楚國的戰車,駕車的還有牛,移動速度緩慢,用於追擊嗎,恐怕,

其實,按照春秋的慣例,駕駛戰車的本來就是牛。按規定,每輛戰車需要四頭牛,兩匹馬駕駛之所以,要動用四頭牛,是因爲當時的戰車沒有軸承系統,僅憑戰馬的力量,拉不動沉重的戰車當車上重甲裝備的三名武士,所以必須動用牛。

用牛拉車就牽扯到一個問題,車速緩慢。

“車速慢不怕。我們是驅趕楚軍,並不是直接追殺。所以我們的戰車,作用是搭載步兵。讓士兵在追擊戰中保持體力”趙武回頭問魏修:“魏兵尚能戰否?”鞏淵司話是仿照,“廉頗尚能飯否的語句魏繹回答也跟廉悔功四答樣,他跳下戰車。舞動一下戰戈,大氣不喘的簡潔回答:“能戰!”

魏兵素來堅韌。他們編入新軍後,跟着趙兵一起加大了練強度,在持久能力上跟趙兵不相上下,所以趙武對魏修的回答並不感到意外:“我們還等什麼,命令許國軍隊接管楚軍營塞,命令船伕立刻撥羅楚軍戰船,並駕船去對岸接過聯軍 告訴對岸聯軍六個字:錢多、人傻、

,,至於我們,立刻給楚國戰車套上牛馬,全軍追擊楚軍。”

彰名在奮力逃竄,逃出營寨的時候,晉人追得太緊,彭名來不及去尋找自己的御戎,並架上自己的戰車,他甚至連多餘的武器都沒有拿,只在手裡提着一柄短劍。

彰名出了營寨。跑了很久,纔有幾名楚人粵着戰車追上了,這幾名楚人處在營寨的偏遠處,沒有遇到晉人的正面攻擊,所以還有機會召集自己的人手。駕上戰車。

這幾輛戰車就成了楚人僅有的戰車一春秋時衡量兵力是由戰車數量決定的。所以楚人現在的兵力是:車四乘。

彭名坐在戰車上,剛剛喘了幾口氣,就有楚兵大喊:“晉人追來

彭名聽到聲音。回頭眺望,只見遠處煙塵大起,煙塵前方是整齊排列的數百輛兵車。但奇怪的是,兵車與兵車之間並沒有隨行的步兵,然而,因爲晉軍規矩大,即使沒有步兵存在,那些兵車兩兩之間的距離,依舊按照標準排列,這樣一來,晉軍兩個兵車之間的空隙就顯得很大。

晉軍的兵車揚起的煙塵格外大,使得兵車後方煙霧彌天,看不清有多少人隱藏在那飛揚的塵土中。彭名觀察片刻,說話有點結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是怎麼把如此數妾的兵車在我們眼皮底下運過江

一名楚國弓兵將領眼神好,他眺望半天,滿臉古怪的回答:“似乎是我們的戰車。只是打着晉人的旗幟而已,奇怪?”

彰名明白了:“這麼說,追擊我們的不是晉人的右路軍,依舊是他們的前茅軍。他們這是俘虜了我們的戰車,並用它們來追擊我們”那麼,來的還是趙兵與魏兵 你說他們也不嫌累吶?我們光走路都累成這樣,他們從早晨戰鬥到現在,就不想着歇一歇腳?!”

晉軍不嫌累。

楚軍這座大塞,總共擁有兵力“五百乘。”加上一些備用戰車。總的戰車數量達到了六百餘輛。趙武與魏繹挑選其中性能最好的戰車,有特意留下部分戰馬,讓部分人變成騎兵追擊。最終,追擊兵力是:車五百乘。

只不過。對於晉人與楚人的兵力描述都稍稍有點差異,晉人是有兵車沒有協同作戰的步兵,楚人是協同作戰的步兵數量太多,但只有四輛兵車,而逃出營寨的楚軍還有四萬士兵。

士兵! 彰名望着身邊的士兵苦笑:“這些人還能叫做士兵嗎?大多數人逃出的時候,連鞋都沒有穿。更不要說還記得拿上武器。沒有武器的士兵,還叫士兵嗎?”

彭名有點失魂。旁邊的武將建議:“大將,我們趕快整理隊伍吧,萬一晉人追上來。我們也好組織抵抗。”

彰名翻了個白眼:“抵抗?”

他指指身邊與他同樣失魂落魄的楚國士兵,責問:“指望這麼一羣被嚇破了膽、手中沒有武器的人抵抗?”

稍停,彰名心灰意冷的說:“通知士兵不用拼命奔跑 一武子是個守禮的人,昔日他見到王上,能遵循禮節主動後撤,今天他不宣而戰,偷襲了我們的營塞,一定不好意思繼續煎迫。他這是在驅趕我們啊,他想要我們遠離自己的營寨,只要我們方向明確,直奔頓國,他一定不會過度追殺。

通知下面人,要保持我楚軍的儀態,要不慌不亂緩緩而行”

那名楚軍弓兵將領身體動了一下,又停下身子,小心提醒:“昔日,武子追擊我王,養由基大人曾提醒說:武子詭而不正。後來,武子的戰績連續傳來。養由基大人評價說:武子戰鬥的方式酷似吳國人,兇狠而無所不用其極。”

彭名不以爲然:“這裡畢竟是中原,還是遵守禮儀的,我聽說武子攻破許國國都,包圍許國王城,卻不讓士兵踏入許國國君的地盤,他與許國國君的致辭文雅而有禮貌。這樣的人,做事總要顧點面子。”

這會兒輪到楚軍將領翻白眼了,他們心說:“這裡是中原,武子做事要顧面子。難道武子以前與人交戰不是在中原?他的過往戰例,不是在中原打的?他遵守禮節 你忘了,今早是誰不妄而戰把我們趕出營塞的?”

然而,楚軍將領雖然在肚子裡質疑,他們都沒有把這話說出來,因爲他們心中也懷着同樣的願望:希望趙武能講禮貌一點,再講禮貌一點。

趙武果然是君子啊!

此後的事件發展,正在朝彰名預測的方向快步前進一 楚軍的速度緩了下來,各級軍官開始整理隊伍,後面追擊的晉軍也如斯響應,他們默契的放慢了戰車的行駛速度,始終與楚軍保持一箭之地,緩緩尾隨。

浪漫多情的楚軍看到晉軍如此配合,他們來了精神。這支丟失了營塞,丟棄了大部分軍械武器的楚國軍隊,居然在追擊之下開始慢條斯理地整理隊列。然後,他們在晉人的目瞪口呆中,排出了不亞於晉人的整齊陣型,雄壯的空着雙手、丟盔卸甲的滿懷凌雲壯志,雄赳赳一潰千里。衝頓國國都一 “轉進”。

戰車上,趙武與魏修都是滿臉愕然。

這次追擊出來的匆忙,新軍沒有帶軍鼓指揮行軍步伐,衆人互相約定戰車排成一字橫排,以趙武與魏待的馬頭爲準,隊列不可超越(超乘)。而所謂的以“馬頭”爲準,就是那句著名的成語:唯馬首是瞻。

在這種情況下。向來以隊列整齊文明各國的晉軍,在這次行軍隊列比賽中,完敗給了向來浪漫而不遵守紀律的楚軍。

這讓楚軍更加趾高氣昂,讓晉國新軍更加愕然。

新軍兵力少。趙武這次沒有擺出傳統的“五陣”只擺出一個,“三不個三陣後來叫做“三才陣” 三陣當中,趙武自己統領中軍,潘黨是副手,徹頭徹尾都是趙氏武士;魏兵擔當左矩;而右矩統領是衛敏,副手是英觸,徹頭是林虎,徹尾稍不知名。

爲了便於跟魏家兵協調,趙武的兵車在自己的陣型里居左,魏綺在兵車在他的陣型里居右於是,兩人的戰車網好並排處於全軍中線、稍稍偏左的位置,接近並排行駛。

兩人的戰車雖然幾乎並排行駛,但仍然相距五六十米的模樣,原本這個空隙是由隨車步兵佔據的。現在則空空蕩蕩,以至於趙武不得不扯着嗓子與魏修談悄悄話:“楚軍這是瘋了,居然在行進中整理起隊列。如果我們趁他網開始的混亂,給他狠狠一擊,那又如何?”

魏修也用同樣的嗓子回答:“那你就要丟失頓國了。”

趙武點頭:“沒錯,咱就要那君子風度維持到頓國城下,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善良,要讓這支楚軍安全的抵達頓國城門。”

在那之後呢?趙武沒說。他用實際行動回答。

楚軍距離頓國也就是半天的路程陳國與頓國之間也就一百公里的距離。

走了牛日,眼看就要日落了。有左翼的楚兵來彙報:在他們行軍隊列的南方,原先佈置在那裡、準備攔截楚人歸國之路的趙兵單騎靠了上來,不過,他們似乎很愛惜馬力,沒有擺出衝鋒姿態,很多騎兵反而下了馬,用手牽着馬慢慢靠近楚兵。

“武子這是怕我逃啊”彭名把弄着手中的青銅劍,輕鬆的說:“他這是不瞭解我們楚國,本將奉命討伐陳國,打不打是我的問題,但要撤回國,那就是“敗軍之將我們楚國也是有法律的。”

眼看陳國都城在望,地平線上已經隱隱看到頓國城牆的輪廓,楚將們都覺得願望已經實現,符合的輕鬆笑起來。

彭名下令:“命令士兵走的精神一點,讓頓國人看看,我們可不是被打敗了逃回來的”嗯,我們是聽說陳國攻打頓國,特地來幫頓國來守城的。”

頓國城牆上,頓國國君目瞪口呆的望着城牆外的原野,他是接到大軍逼近的消息,慌張的上城觀察敵情的,原本他已經發出指令,動員百姓上城牆防守,等看到來者是友軍,他稍稍放鬆了緊張心情,但緊接着,晉國人出現了。排列着整齊的戰車隊,戰車後面煙塵彌天。

直到此時,頓國國君才發現:雄赳赳氣昂昂、排列着整齊的隊伍、邁着大步前進的楚軍前方只有孤零零的四輛兵車,許多楚兵雖然頭昂的高高的,但他們雙腳沒穿鞋子,空着雙手,手中沒有任何武器。

就在這些人身後,整齊排列的整整五百兩兵車,但兵車上的士兵似乎沒有楚兵那麼嚴肅,他們都相互扯着嗓子,與鄰近兵車上的武士交談着。

煙塵彌天,原本晉國新軍那身整齊的鎧甲,會讓頓國君臣多少感覺到一點威武,但現在,那身漂亮的鎧甲上蒙上一層厚厚灰塵,以及血跡與汗清,反而顯得有點破舊。

兩軍這種狀況頗令頓國君臣納悶:“瞧這情形,晉國人彷彿跟楚國人打了一仗,究竟誰是勝利者?論精神面貌,似乎楚國人勝了,所以才顯得趾高氣昂,而晉國人卻顯得神態散漫,,

但這不對啊!明明晉國人才是追擊者啊;明明追擊的晉國人有五百輛戰車,而楚國人才有四輛車;明明楚國人已經丟盔卸甲,怎麼追擊者反而比被追擊者還情緒低落?

誰能告訴我,這是個什麼世界?”

頓國執政勉強解釋:“楚國人雖敗,但兵力還在。君上你瞧。楚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還保持完整。這個隊列還算雄壯。而追擊的晉國人,雖然兵車數量多。但是沒有步兵跟隨,而且人數少。

這種狀況或許表明:第一。晉軍在剛纔的戰鬥中傷亡慘重,楚軍再給予了晉人很大的殺傷後主動撤退,所以楚軍雖敗猶榮,晉人雖然勝利,但卻損失慘重。晉人不甘心,只好用武士與兵車輕身追擊,但可惜,因爲兵車沒有步兵配合,所以晉人只能一路尾隨,不敢發起衝擊。

如果以上猜測不對,那麼就是第二種:晉人發起攻擊,卻沒有什麼收穫,他們的步兵渡河困難,楚軍再利用撤退引誘晉人的前茅遠離大部隊,遠離河岸,並在持續的反擊中,讓晉人吃了很大的虧,晉人現在有苦說不出,所以晉人沮喪,楚人高興。”

頓國國君表示贊同:“無論何種情況,都說明楚國人沒有吃虧一至少沒有吃太大的虧,而晉國人損失了所有的步兵,或者他們主動丟下了所有的步兵,“開不開城門吶?”

頓國國君最後一問,是因爲戰場又起了變化,隨着晉軍的號令,戰車上的晉國人,都取出了弓箭,在統一的號令下,向楚人射箭了。

這是在整個追擊戰中,晉人發起的首輪攻擊,唯一遺憾的是,由於晉軍與楚軍相距太遠,這輪箭都遠遠落在楚軍後面。

接着,號角聲持續響起。晉人加快了腳步,戰車上的御戎揮動馬鞭,驅趕戰車湊近楚軍,期望達到射程之內。

戰車上,彭名笑了,問:“左翼情況如何?”

楚國軍官回答:“左翼趙兵的單騎又重新上馬了,他們也開始整理弓箭,似乎打算湊近了射擊。”

彭名輕鬆的笑着:“武子這是擔心我在城外過夜,使他不能安心接受我營寨裡的物資,所以想驅趕我入城啊 傳令:通知頓國國君,打開城門,迎接我楚國大軍入城。”

接下來,彭名遭遇的一切可謂不堪回首:楚國的軍隊前鋒剛剛進入城門,側翼的趙氏騎兵突然發動,他們不跟楚兵糾纏,只是一股勁的操縱戰馬,用最粗俗的野蠻撞擊手法,撞開沿途的楚國士兵,而後一堵住頓國的城門大打出手。

頓國人想緊急關閉城門。可是城門洞裡塞滿了擁擠的楚國士兵”

以:一晃眼,一百章了”嗯,能給點票鼓勵一下嗎,拜謝了!(,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下)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08章 傑出的耀眼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344章 我的衣帶不太寬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
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下)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08章 傑出的耀眼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344章 我的衣帶不太寬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