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

第二百六十十章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叔向帶領官員出迎到黃河岸邊,這個禮儀實在太隆重了,因爲此地距離新田城數百里,叔向帶着官吏們跋涉了十多天才趕到河邊,已經不是通常“出迎十里”的概念了。

叔向鞠躬,開口:“元帥,我等已經在河邊等了十多天,你可算回來了。”

趙武先公後私,詢問:“副帥的軍隊集結好了嗎?”

叔向回答:“已經集結完畢。目前軍隊已在韓氏領地待命,只等元帥與副帥舉行一個交接儀式,副帥便動身南下。”

趙武點頭:“楚國人反覆不定,我們必須保持對楚國的壓力”我馬上去見副帥,讓他提前南下。”

叔向拱手領命,馬上又接着說:“元帥的行程比預定日期拖後了十多天,不知元帥耽擱在哪裡?。

趙武回答的很輕鬆:“回來的路上。我去宋國與鄭國看了看,順便也看了看智盈的新領地

叔向馬上問:“宋國的政治穩定嗎?”

趙武回答:“宋國的子罕品行高潔。左師向戎尊重他的權威,我看宋國二十年內將政治穩定,從此不用擔憂他們了。”

叔向歪着頭,馬上接過話題:“元帥只說宋國不提鄭國,那就是說:鄭國的政治有點不穩”這可不好,宋國與鄭國將是我們的南方屏障,如果鄭國要發生政治動盪,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不知元帥可曾把這猜測預先通知了智氏。或者,元帥不打算動用智氏的力量平定鄭國一需要我們在國中預行準備?”

趙武回答:“前不久的大災中,宋國與鄭國的救援工作做得很好,鄭國的罕氏甚至在平民借貸糧食時不收借據,使得國內因災荒產生的危機很快過去。如今鄭國的罕氏、宋國的樂氏(子罕)深受國內庶民愛護。恐怕他們將是兩國最後滅亡的家族了吧?再且我認爲,兩家最終都將執掌國政!因爲民衆願意歸附他們。

兩相比較,宋國的樂氏(宋國司城、執政子軍)不以接濟他人爲自己的恩德,似乎要更勝一籌,估計這個家族恐怕將與宋國同在。而鄭國的伯有(良氏)驕奢,對待執政較爲無禮,印氏其次,這說明兩家族對執政心中並無尊敬,我猜,恐怕鄭國的動亂就在眼前,,叔向,你認爲我們是該坐觀動亂,最後收拾殘局好吶,還是在動亂初期就讓智氏插手,快速平定亂局?,小

叔向表示同意:“宋國與鄭國是我們伸向南方的兩隻拳頭,如果鄭國動亂,我們一隻拳頭就要癱瘓了,我認爲應該儘快秘密通知智氏,讓他們做好平亂準備雖然,我們霸主國直接插手別國內政,不符合禮法,但鄭國的事情事關我們南方邊境的安靜,我想,即使元帥不發話。智氏也不能坐觀成敗,所以小我們還不如讓智氏提早準備,以免智氏插手時,武力受到損害!”

稍停,叔向繼續彙報:“元帥還不知道吧。我們與秦國的盟約又出了岔子,秦景公似乎又想反悔小他中途將使者公子緘召回了國都,好笑的是,公子緘回國後待了不兩天。馬上又出逃了,他攜帶大量財物與家臣逃來我晉國,隨着公子緘的到來,秦國有許多大夫也紛紛出逃,紛紛來到我晉國。”

趙武眼睛一亮:“好機會!”

叔向老實的承認:“機會是好。但我們現在實在沒能力兩線同時開戰。”趙武沉思着問:“公子緘出逃的原因是什麼?我記得上次簽訂盟約,秦景公不聲不響,追隨楚國向我們開戰了。如今那份盟約只是一份休戰條約,秦景公連一份休戰條約都不肯給我們,難道他跟我想的一樣,都不願與鄰國休戰,,難道這次他想先動手?”

叔向解釋:“公子緘的出奔,一方面是由於秦君曾撕毀了前一份盟約。使得盟約簽訂人公子緘很難堪,而這份盟約,秦君又再度想反悔,更讓公子緘如坐鍼氈。但另一方面。公子緘的出奔卻是因爲秦國國君與他之間個人衝突,,我已經打聽了,秦國國內還沒有集結軍隊的兆頭。原本秦景公準備攻擊巴蜀,這次因爲公子緘的出奔,也暫時停頓了。”

趙武好奇的問:“不僅僅是因爲反悔盟約,使盟約簽訂人公子緘難堪,那麼,公子緘是爲何而出奔?”

叔向咧嘴一笑:“元帥,你也是贏氏宗族的人,居然還不如我瞭解贏氏宗族裡的事此前那位贏頌是公子緘家族裡的人。”

趙武晃了晃腦袋:“我看不集這裡面有什麼奧秘?”

叔向回答:“公子緘是國君的同母兄弟,因行爲乖巧,深受秦君母親寵愛。而贏頌是公子緘的庶生子。被公子緘扶持登上宗正的位子。贏頌溝通了我晉國,當然,主要是溝通了趙氏,藉助趙氏的貨物,公子緘在秦國積累起龐大的財富。

因爲手頭富足,公子緘上下結交,以至於秦國卿大夫多出於公子緘門下。

某日也就是公子緘來晉國簽訂盟約前,秦君設家甘女潰弟弟公子緘,酒席就擺在秦宮城內的長壽亭裡。泣長公甲心幹秦國宮城後花園內,據公子緘說,長壽亭後有假山,前有湖泊,旁有參天古樹和四季不敗之鮮花,依山傍水。涼風習習,花香遍地,中人慾醉。

當時,秦君與公子緘高談闊論。酒酣耳熱,秦君見地上有一隻爬蟲爬過,便對公子緘道:“弟可知這是什麼蟲子?,

公子緘細看了半晌,無法認出,只好回答:“弟不知”

秦君解釋說:“此蟲名叫螟懶(“這名字是秦景公杜撰的。後來柳宗元曾因此寫過《螟懶傳》,而現在人公認,這種小蟲純屬杜撰,但其習性疑似屎殼郎),善負重,好攀爬。背上常累物而不下。而此蟲又好爬高,不達最高處不罷休,日積月累,常常被壓得爬不起來。如有人不忍替它拿下背上的重物。它必還會再繼續往背上背,直至疲憊而死!,

說完這話,秦君盯着自家兄弟,鄭重說:“我們之中也有這樣的人啊!他財富唯恐不多,官職唯恐不高,爲積累財富與官職還常常採取一些歪門邪道,積之壘之,以至於喪家敗命,遺臭萬年!此蟲正是我們做人的鏡子啊!,

公子緘當時冷汗直流,俯首回答:“哥哥的教,弟一定銘記在心。絕不敢貪財!,此後,公子緘回府,有好長時間不敢再繼續積累財富,但時間久了。見秦君不再提起此事,公子緘自覺:“或許那只是巧合,大哥當時並不是說我的”

想至此,公子緘又漸漸開始鬆動。重新關心起家中店鋪經營與貨物往來。這次來我晉國簽約,公子緘攜帶了龐大的商隊,他待在我晉國等待簽署盟約期間,自家商隊卻沒閒着。將攜帶的秦國貨物銷售一空之後。他派家臣採購了大量晉國的貨物運回國中沒想到,商隊纔回國。秦君就召喚公子緘回國。

據公子緘敘述,他回到秦國找兄長詢問消息,纔到國君府門外,突然聽秦君喊道:“終於抓到你了。你這個叛徒,竟敢私通外敵,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公子膩聽罷,只嚇的屁滾尿流,慌忙倉皇逃出。他直接逃到府內。收拾行李細軟與金銀珠寶。以及各種珍奇寶貝,帶了家眷,連拉了一千輛車財寶,徑直逃來我晉國

“竟有這樣的事?”趙武詫異的說。想了想,他也就理解了:“公子緘現在富可敵國瞧那些追隨他逃來晉國的秦國大夫,我就知道原因了!你不是說,隨公子緘出逃的有很多嘛,想必秦國的國君覺得弟弟扶持同黨,自己君位受到威脅,所以才指桑罵祝,敲山震虎的警告自己的弟弟,,幸好公子緘覺悟的快。他要留在國內,恐怕死無葬鼻之地了

叔向回答:“隨後逃來的那些秦國大夫,是害怕受到公子緘的牽連。所以纔不得不出逃的,但據他們說,國君對弟弟的出逃很詫異,到現在不明白原因,所以對追隨者的出逃絲毫不加攔阻。”

趙武笑了:“他很詫異?怕是裝出來的吧?”

叔向點頭:“我猜也是這樣。沒準秦君正偷着樂呢,所以他纔不阻攔公子緘追隨者的出逃。”

睿智的叔向這次真的猜錯了。在公子緘出逃這件事上,秦君是真的很冤枉。

當時,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原來秦景公養了兩條碩大的藏糞。這藏奏狀若獅虎,兇猛異常,景公非常喜愛。兩條藏獎一雌一雄,雄者名嘯天,雌者名吠地,均是純種的喜馬拉雅山奏種。

這藏奏遂系青梅竹馬,兩無猜,從小在一起長大,但公奏嘯天卻似瞧不上母奏吠地。直到兩冀都長到兩歲了,公糞嘯天還是對母類吠地待答不理,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

秦景公養下這兩條藏奏。一公一母。就是想讓它們繁衍後代,爲他生下一羣純種喜馬拉雅藏糞,不成想這公奏卻一直不情,這令他非常着急。

這一日,這公獎嘯天卻突然不見,他動了秦國君隊,找遍了他所想到的所有地方,也沒有找到,這件事情讓他很沮喪。

沒成想,過了兩個多月,這公奏嘯天竟然突然回來了。不但回來了。還給秦景公地回來一條母藏糞!這條母藏妾美麗高貴,渾身雪白。沉穩優雅,端得是讓人喜愛!

景公見到嘯天失而復得,真是又愛又恨,忍不住罵了它幾句,卻不想把自己的弟弟罵的跑到了晉國!

當然這件事,秦景公到死也沒鬧明白,公子鹼也一直矇在鼓裡。

既然這件事當事人都陰差陽錯的弄不明白,也不怪趙武與叔向弄不懂是這樣一來,趙武匆匆回國的目的也完全落空了,主持盟約的公子緘出逃,好面子的秦國人無論如何不會重談盟約的事情了。而且秦國人是出名的倔強,即使現在楚國屈服了,秦國也不會重談盟約。

想到這裡,趙武嘆具:“我雖然總想推脫與秦國的盟約,但現在”雖然達成目的,可時機不對啊,錄本沒有做好向西攻擊的準下午,到讓秦國人打咀川腳。”

稍停,趙武嘆息:“如此說來。收容公子緘,實在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叔向笑了:“怎能說得不償失呢。這位公子緘帶來了很多秦國商人。而且公子緘本人才能卓著,他一到晉國,馬上獻策,建議修築黃河大橋。我們趙城學宮研究了許久,籌備了許久,也不過修建了兩座試驗的橋樑,這位公子緘一入我國。馬上獻上一份詳細圖紙,打算在蒲坡夏陽津(今陝西韓城縣南)替我國修建一座黃河大橋。”

“哦?”趙武感興趣的詢問:“圖紙你看了嗎?趙城學宮是否進行了論證,他設計的圖紙是否可行?”

趙武並不知道,這位公子緘是“中國第一造橋人”他建造的黃河大橋被譽爲“世界第,橋”而他也是中國史上,第一次有史可考的、在黃河上建造大橋的造橋大師。他建造的蒲津橋,隨後屢經修繕重建,使用年限一直維持了勸年,堪稱爲“世界第一長壽橋。”

這樣一座在現實世界中就存在的造橋方案,自然,比趙武憑空想象出來的造橋方案更符合當時的春秋生產力,而且更是低成本運作。

叔向回答:“趙城學宮的學者很是誇獎公子緘的造橋方案,他們已經開始籌備材料,打算動工興建

蒲津橋是一座鐵索懸浮橋,它的形狀就是萬里長征中那座著名的滬定橋。而事實上,滬定橋就是仿照春秋時代的蒲津橋修建的,這份蒲津橋造橋方案屬於春秋獨創,從春秋這個科技大爆發的時代之後,我們的造橋技術再也沒多大的突破。

公子緘獻出的這份造橋方案。其技術一直延續到民國時代由此可見其實用性。

趙武欣然點頭:“那就讓他們儘快動手吧如果造橋方案切實可行。按照我們的規則:誰發明誰受益。這座橋的通行費將由公子緘收取。另外,我還打算多多修建幾座橋,過橋費由集資建橋人予以收取。但其中收入的十分之一,將交納給公子緘,以獎賞他的設計

叔向笑了:“牛人就是牛人。都哪裡都是!如此一來,公子緘即使到了我晉國,也不至於坐吃山空,依舊能成爲一位富可敵國的大富豪一

哈哈,公子緘當初獻上造橋方案。曾表示要獨立掏腰包建造蒲津橋。那時他還不知道我們有規定:誰建造的橋。由誰收取過橋費。當時,他獻上的建橋方案,只是純粹地想求取一席之地而已,沒想到甩禍成福。

趙武笑着相應:“他獲得的,可不止之地”

叔向馬上回應:“我晉國獲得的,又豈止“一席之地,?原來有說法:惟楚有才,晉實用之。

現在,“秦才,也爲我用,列國聞之,怎麼不爭相朝晉,今後我晉國怎會不越發強大?”

趙武回首南方,補充說:“如果他的造橋方案可以實行,那麼,我們南方的領地將不再是飛地一我們收穫的,確實不止是“一席之地”那將是整個天下!”

叔向長長鬆了口氣,一臉開心的說:“有老師在,日子真好!至少我處理起政務,再不用提心吊膽,擔心有所缺失老師路上轉去了鄭國。恐怕還不知道吧,楚康王已經去世了,謐號“康,,對了,他現在應該叫楚康公了

趙武身子一傾,關切的問:“繼個者是誰?”

叔向笑了:“是楚康公的兒子郟敖。”

“教。這個詞在楚國是一種尊稱。類似於現在的“先生”。從字面上翻論,它的意思是:酋豪。發音等同於“豪。”所以,楚君郟教這個名字全部意思是:名叫郟的大首領。按現代意思表述,就是“郟先生。”

趙武微微一愣:“我聽說楚共公(王)曾經立下規矩,要求楚國君位在兄弟之間進行傳承,爲此,他還在宗廟裡埋藏了一塊玉璧,搞出垮璧、當璧、肘璧等等把戲,怎麼康公的兒子繼位了。公子圍有什麼表示?。

叔向微笑的回答:“中行吳曾去楚君宮中,參加了新君繼位的典禮。他彙報說:楚國新君繼位的時候,公子圍站在臺階之下,對楚國的卿大夫說:“自古道兄終弟及。我兄弟爲楚國立下如此功勳,卻讓一個黃毛小兒搶去了,我哥哥真是糊塗

趙武急忙問:“楚國大臣如何應對?”叔向回答:“中行吳記述說:當時楚國大臣漠然以對。公子圍憤憤良久,纔在司馬子哲的勸解下,向新君行禮。楚國大臣見到公子圍行了禮,對讓郟教坐楚君並無異議,也只好上前祝賀。且祝賀的比誰都熱烈!”

趙武拍手稱讚:“太好了,我原本擔心鄭國內亂,會讓楚國佔了便宜。現在看來,楚國也有一場內亂在等着他們,這下好了,我可以全心經營西方了()

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89章 他來了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138章 叛亂是種傳染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
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338章 美食大比拼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89章 他來了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138章 叛亂是種傳染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