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

親竈的話讓趙武直皺眉頭一怎麼雜氏無人了嗎?竟讓這樣一位不通貴族禮節的傢伙當家族繼承人?

的這個詞。在春秋時代是哀悼的話,意思爲喪失,減少”當然,也有幸災樂禍的味道,比如現在雜竈說話的神態,真是要多幸災樂禍,有多幸災樂禍。

親竈不應該衝趙武說這話。趙武是誰。天下霸主的大管家,第一執政、天下兵馬大元帥。即使一位國君見到趙武。也要恭敬地、用隆重的貴族禮節向趙武問好,等把那套貴族禮儀程序走完之後,雙方纔能談正事。

沒見到一位貴族一上來,用如此玩味的口氣,與趙武交談。他的不恭讓隨行的齊國使者眉頭一皺,也讓出迎的齊軍正將炮國臉色沉了沉。

雜竈這是像顯示與趙武的親熱,以此區別於在場的齊國君臣。

培養一位貴族,真的需要三代。曲沃之亂後。能逃出曲沃的親氏遺族。都不是什麼正經的亂世嫡系。以先元帥範自的脾氣,雜氏嫡系血脈也不可能逃出他的天羅地網。

這年頭資源匿乏,一個貴族家族的教育資源肯定要向嫡系血脈傾斜。於是,非嫡系血脈受到的教育程度,也就是比普通人多一點點而已,考慮到親犀本人就是一副討人嫌的脾氣”趙武對雜竈的態度忍了。他衝後者微微點點頭。迎上來的炮國馬上吶吶解釋:“寡君”寡君…”

雜竈最快,拍着大腿幫鮑國說話:“我軍渡過黃河的時候,子尾(公孫蠻)去世了,剛剛我們又接到消息,子雅也去世了,真是悲哀啊,寡君難過的吃不下去飯。因此不能親自迎候執政”寡君正在大帳之內,等待元帥。”

齊景公的叔叔子雅(公孫竈)、子尾(公孫蠻)就是幫助齊景公發動兵變,驅逐慶封的那兩位公孫,沒想到兵變剛剛結束,兩位公孫相繼辭世一??自此,齊國君主的血脈變得更加孤單。齊景公既無兄弟,也無叔伯。姜姓血裔只剩下他了。

趙武馬上詢問:“子尾子雅都去世了,齊國國內誰在主持日常政務?”

炮國哆哆率嗦答:“司孫??…司徒猶在…”

趙武想知道的是:司徒是誰?

還是雜竈答話:“陳無宇啊,炮氏、雜氏、高氏都在此。國內只剩下陳無宇哦,晏嬰出使吳國了。”

陳無宇就是田無宇。田無宇先祖曾是陳國公孫,所以也被人用“陳無宇”作爲別名。

慶封出逃的時候,家臣曾勸他說“你這脾氣不改,逃到哪裡都無法安居”這句話用來說雜氏,也正合適。雜竈處處插嘴,完畢不顧齊軍統帥鮑國的態度。毫無顧忌的將齊國的秘密傾瀉而出。看來,齊國還會動亂。下一波動亂。肯定是雜氏滅亡。

可憐那位“春秋第一陰謀家”雜書,他要知道自己的子孫如此沒有政治家智慧,不知該什麼表情。

趙武跟雜竈不熟。雜氏曾策劃“下宮之亂”使得趙武成爲“趙氏孤兒”現在的趙武雖然對雜氏不特別仇恨,但晉國人一向睚眥必報,他身邊的趙氏家臣見到妾竈一而再,再而三的插嘴,臉上都有點不耐煩。其中,趙丹年紀最平常被人教育的像個春秋人,對雜氏一向懷有正常的晉國式仇恨。

他忍耐不住跳出來,揮舞短小的胖手。喝斥:“咄,未見其君,何說(遊說)其臣,行人何顛??引路!”

炮國皺了皺眉。不滿地看了親竈一眼,馬上又將不滿的目光轉向趙丹。趙武趕緊輕聲呵斥:小兒輩。退下!”

炮國忍了忍,閃開道路,單手一3:“請!”

炮國身子轉動的時候,將雜竈遮擋在路邊,惱怒的親竈本想與趙丹理論一番,見到炮國如此作態,他深深吸了口氣,閃到了炮國身後,附和說:“元帥,請!”

趙丹雖然人他說的確是正理:我們是來與齊國軍隊會合的,論道理我們該與你們君主相見,然後才與臣下溝通。如今沒見到你們君主,一個臣下攔在路邊遊說不停小是什麼道理?外交官來,趕緊上前履行職責。引我們去見你們國君。

齊國處處想與晉國爭雄。如今齊國正卿被一位晉國小孩咱斥,不管對方說的是否有理,身爲齊國正卿。炮國都要維護齊國的面子,不過他腦筋遲鈍。還沒想出駁斥趙丹的話,趙武溺愛的輕聲呵斥來了”炮國只能忍下這口氣,爲了不讓雜竈再跟晉人起衝突,他用身體遮蔽的了雜竈。而雜竈本來就不佔理,炮國的身體語言他領悟後,只能閃開道路,尾隨在晉人身後。

趙武並肩走在鮑國旁邊,隨口問:“齊國大軍傾巢而出,國內爲什麼只留下陳無宇,晏嬰出使吳國做什每?”

炮國吶吶不言,雜竈也不敢亂插嘴了。趙武目光一閃,馬上想到了答案:“是爲了慶封!”

吳國國君餘昧收容了慶封,並把他封在朱方(鎮江附近)。齊國這是仗着與晉國盟國的身份,二吳國好好溝通番。能不能討回慶封暫且不說。系撈國被慶封利用。

只可惜,吳國的行動不是晉國所能控制的,吳國實際上比楚國更桀驁。

冉一時間,晏嬰已經穿越了魯國,進入鍾離。前方不遠便是大江(準河),此時,晏嬰也接到了子雅逝世的消息,他發出了與親竈相同的感慨::。咦,又弱一個!可惜!子雅也不能夠倖免。現在真是危險了!姜(齊國姜姓)族全都弱了,而奶(陳國公孫妁姓。這裡指田無宇)姓必將昌盛。子尾、子雅存在,國君有所幫襯,田無宇還有顧忌。現在兩人一起死了,姜姓危險了。齊國恐怕要變天了”。

晏嬰身邊的隨從高寨不解: “難道無可挽回了嗎?”

怎麼挽回?大災之年,田無宇在國內四處賑濟,民心已經向田氏靠攏。與此同時,國內的貴族卻限於內訌,無法對田氏形成制衡。而國君”即使國君想跟田氏爭奪人心,國君有這個財力嗎?即使國君有這個財力,喜歡穿黃金鞋的國君。有這個慈悲嗎?

晏嬰沉默片刻,突然對剛纔建議的高察說:“你回國吧。我不再需要你了”。

高察大驚,問:”主,你這是什麼意思?”

晏嬰沉默片刻,回答:“我是個不中用的人,正如彎曲的木頭需要墨繩來取直,斧頭來砍,刨子來刨,才能作成有用的器具。高察你在我身邊三年,雖然做事謹慎小心,從未犯過錯誤,但你看見我的過錯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何用?所以你走吧,我辭退你了

隨從一片默然,高察等了一會兒,看到晏嬰沒有改變主意的意思。他跪下口了個頭:“主,吳人一向自大無禮,如今新勝楚國,恐怕愈發傲慢,主此去吳地。窮山惡水,臣下不能伺候你了,請主多保重”。

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例“老闆炒蛇魚。的先例出現了,高察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辭退的員工。

高案走後,有隨從建議說:“案本是高姓旁支,跟隨主上三年知道不少隱秘,比如主上剛纔對田氏的擔憂”現在主上辭退了他,我恐怕他會向田氏告密

晏嬰淡然回答: “若田氏因此警懼,我齊國姜姓也將拖延滅亡的命運,這不是很好嗎?。

晏嬰猜錯了,高察並沒有返回齊國,又着又愧的他走到一條不知名的江邊,覺得無顏回去面對父老小拔劍自利。

稍後,晏嬰繼續前行,渡過準水後,齊人的使節團從楚國昭關進入吳國,有隨從擔憂這支使節團被楚人知道行蹤後,返程的路上楚人會找茬。晏嬰不以爲然:”我們在鍾離的時候。聽說楚君正在鄭國求聘段叔的女兒。我猜想。等我們回程的時候,楚已經顧不上招惹我們了一??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去楚國

隨從訝然:“爲什麼?”

晏嬰回答:“晉人與楚人爭鬥了兩百餘年,好不容易制服了楚人,如今楚人竟想走迂迴道路,去秘密拉攏鄭國 無論如何,晉人不會坐視自己失去鄭國,所以,晉人的軍隊會來的很快”韓起修建盟誓臺,大約已經建好了吧。晉人會點起國內所有人馬。再度兵臨楚國。

估算時間。晉國人抵達的時候,恰好我們返回。然後,我們可以用參加盟會的藉口。直接進入楚國,”

此時,北方,博野附近。

燕國的使者已經抵達晉齊聯軍本部,他們帶來了針對性的豐厚財物:晉人不求財,他們就用兩萬燕國奴隸賄略晉國;齊人喜歡財富,燕人以珠寶鼎彝等厚禮賄賂齊國;齊景公除了愛財之外,還貪圖美色,燕人送來一名皮膚奶白的“燕姬”嫁給齊景公。

這一措施果然奏效,晉國軍隊止步於博野,齊軍停頓於曾經的貌國舊土(今保定市高陽、蠢縣間)。稍後,晉齊聯軍與燕國會盟於濡上(今安新、任丘間),承認了燕國擁立新君的現狀。復立簡公之事不了了之。

解決了燕國時間後,趙武向國內一路狂奔,同時,他派出使者通報列國君主,宣佈晉國已經修建好了盟誓臺,命令列國諸侯整軍南下,盟誓與楚。

趙武回到新田的時候,晏嬰已進入吳國請求面見吳國國君。

這天清晨,晏嬰在吳國官員的引導下來到吳宮中,等候在階下準備竭見吳君餘昧。

不一會兒。侍從從吳宮丘頂傳下令來:“天王召見。”

晏嬰怔了。吳王什麼時候變成“王”了?

現在周天子雖已名存實亡,但諸侯各國仍稱周王爲“天下共主。”“唯一的王。”而且,最近連桀驁的楚國都被晉國打服,開始向周王稱臣了。吳國原本是晉國人養大的一條狗而已。他也開始稱“王”了。

這年頭,狗都可以稱王,真是末世啊。

恍然間,晏嬰馬上反應過來。這是吳國在向他炫耀國威。

想到這一點,晏嬰又好氣又好笑。

齊國是什麼國家,一流大國。連晉國人都不敢高 呼二、隨意指揮的等強國不討眼屎大的地盤。才甘滅過不少類似的國家,現在,他們居然”

於是,晏嬰閉上眼睛,站在吳國宮殿的臺階下(陛下)閉目養神。吳國人嚷嚷什麼。對他來說像是蒼蠅飛舞,不值得關注。

吳國侍衛再次高聲重複:“天王召見。”

晏嬰依舊無動於衷。

吳國侍衛沒有辦法,徑直走到晏嬰跟前,一字一頓地說:“天王請見”天王請見啊”啊!”

晏嬰故意裝作驚詫的樣子,反問道:“臣受齊國國君之命,出使吳國。誰知晏嬰愚笨昏聵。竟然搞錯了方向,走到周天子的朝廷上來了,實在抱歉。請問,何處可以找到吳君?”

躲在吳宮丘頂的餘昧聽到侍從氣喘吁吁的趕來報告,無可奈何傳令:“吳君請見。”

吳國的宮殿處處仿效中原建築,也是一座數重山丘的丘城,侍從站在丘頂扯着嗓子一宣佈,臺階下的晏嬰立刻聽到。他整了整袖子,正了正帽冠,特地仔細疏理了一下深衣上的玉佩,這才一板一眼,雙臂舉至齊眉,深鞠躬,用標準貴族強調行禮:“萎姓呂氏,公爵杵向,問候吳候。”

晏嬰這是欺負人。

齊國是姜太公後裔,呂氏,齊景公名叫杵向,公爵。而吳國。按照晉國替吳國僞造的歷史淵源,他們姬姓,是周太王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流浪到江南,自創的國度。最早叫自吳、工吳或攻吾。等到周朝建立,周武王封吳國爲侯爵,這才讓勾吳改名爲“吳”國。

比尊貴,齊國始祖是周武王的老師姜太公;比爵位。齊國是公爵。吳國是侯爵;比熟知貴族禮儀”餘昧才從慶封那裡獲知了全套中原禮節,正感到學無止境吶,晏嬰給他現場演示了一下標準版“炎黃禮儀”

晏嬰行的是諸侯之禮,是時臣竭見諸侯時當行的禮儀,不是葬見“王”的禮儀。

春秋時代,兩個人的便宜不能佔,因爲誰也不能從這兩人身上佔到便宜:一個是齊國晏嬰;一個是鄭國子產。小

自命不凡的吳君餘昧,本想利用剛學到的禮儀知識,難爲一下能言善辯的齊使,結果自討沒趣,好不尷尬。但他仍不死心,便故意裝作非常誠懇的樣子,對晏嬰說:“一國之君要想長久保持國威,守住疆土,該怎麼辦?”

晏嬰不加思索地答道:“先人民,後自己;先施惠,後責罰;強不欺弱,貴不凌賤,富不傲貧。不以武力威脅別國國君,不以勢衆兼併他國。這是保持國威的正當辦法。否則,國家就很危險了。”

吳君餘昧畢竟第一次接見中原大國的高官。心裡有點怯場。晏嬰說的冠冕堂皇,卻處處與吳國現在實行的國策不相符,吳君不知道該如何挑刺一??他其實沒完全聽懂晏嬰的話,他從師慶封不久,中原語言,尤其是中原貴族語言那種隱晦。婉轉,他還沒學會,所以晏嬰把他說愣了,他張嘴結舌,說不出答詞來。

其實,他只要反問一句,就可以讓晏嬰啞口無言??你們齊國只這麼強國的嗎?你們齊國不以武力威脅別國國君,不以勢衆兼併他國嗎?

在這個春秋末世。誰都不清白,都別故集裝兇

可是晏嬰就是來裝的,依仗自己文化底蘊深厚,晏嬰繼續說:“《詩》雲:哥饃定命,遠猶辰告。敬慎威儀,惟民之則(把宏偉的規劃審查制定,把遠大的謀略宣告於衆。尊敬的使用合適的禮節。讓百姓效仿)

晏嬰最後哪句話,意指吳國國君使用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禮節,要求外國使臣覲見。吳國沒有階級區分清楚,以後必將陷入內亂…但可惜,吳國國君聽不懂這樣的彎彎繞。

被晏嬰的滔治不絕斥的昏昏沉沉餘昧。好不容易抓住一個空擋,趕緊問:“卿言甚佳,餘昧受教了“你出使吳國,所爲何來?”

晏嬰昂然回答:“外臣爲吳國的強大而來!”

“吳國怎麼強大?,…哦,好像吳國現在已經很強大了,你們中原人無可奈何的楚國,現在被我們打得直喘氣,我們吳國這樣,算不算強大?”

“不算一一如(齊)袒公尊王攘夷,帥諸侯朝貢,這是一種強大;如晉國。自文公稱霸一來屢次盟會天下,那時諸侯如果有糾紛,必然想到晉國會替我們伸冤。這是一種強大!如(周)武王舉兵伐紂,建立大周,這是一種強大!”

晏嬰連續舉了兩位霸主、一位開創周國的“王”來表述強大的概念,這三位人物都是吳君餘昧只能仰望的人物。餘昧嚥了一口吐沫:“盟會,,啊,我明白了,等到有一天,我也弄一場盟會。”

晏嬰馬上問:“諸侯伐楚,吳君也參加了,如今盟誓臺已經建好,晉國正在召集天下諸侯盟誓,吳國會參加嗎?”(

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255章 驚人的秘密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
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255章 驚人的秘密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48章 第二回合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