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

稍停,齊策一聲嘆息:“這麼做”就是太廢木材了,爲了在入冬之前修好城牆,並修建足夠的房屋,我們建立了一百一十多座磚廠,可憐河間這片地方,千年以來少有人居住,可謂古樹森森,繁花似錦。但因爲這百餘座磚窯廠的運作,臨江一片地方的森林已經讓我們砍盡了。”

對齊策的感慨,趙武顯得無所謂:“反正我們在河間中心位置留下了一片古森林,,對了,我們抓捕了多少本地土人?”

齊策答:“約有千餘人,本地土人體力不行,這裡常年吃不到鹽,齊國的鹽他們吃不起,晉國的鹽此地人少,市場容量我晉國商人很少願意過來。本地土人因爲常年吃不到鹽,故而身材矮虛弱無力。

我們登岸後,土人都逃入叢林中躲避,這些天因食物缺乏,又偷偷走出森林,當地領主收容他們後,覺這些人不是幹活的材料胳膊上沒勁,稍重點的的體力活根本無法指望,而技術活嗎,,也指望不上。

所以,領主們對抓捕當地土人都失去興致,他們願意逃就逃吧,反正,隨着大路修建完畢,土人僅有的識路作用,也將消失。”

趙武哦了一聲,繼續剛纔的話題:“磚窯廠,燒陶燒瓷一以前我們看在範氏的份上,對陶器產業很少涉足。但我們其實擁有越範氏的陶瓷技術。別管了,就在當地開窯,

趙武並不知道,這片土地曾是中國四大高嶺土產地之一,而高嶺土正是陶瓷行業的重要原料。宋代著名的定窯,大約就在這片土地上。不過,趙武倒是記得,代國這片土地還有一個重要的出產鐵礦。記憶中,遷安、承德一帶就是中國四大鐵礦帶之一。

帶着回憶的神情,趙武慢悠悠的說:“我似乎聽代國人說過,他們這地方也出產能燃燒的石頭一也就是我們晉人常說的煤炭。另外,此地山中,應該還有鐵礦石儲藏,等我們佔領代國全境後,將煤、鐵的礦點尋找一番。那麼本地就有了充足的燃料,可以開製陶業、冶鐵業。

等這兩大產業展起來了,代國這片地方,或許會成爲我們重要的資源基地。”

齊策眺望了一下天空一這個時間,朝歌城白雪飄飄,翼城沒有下雪。但一樣寒風刺骨。

齊策目光從飄滿冰凌的江面慢慢滑過,回答說:“代國這地方水源充分,如果這片地方充分開出來,也許能成爲我們晉國的糧倉只可惜,這片地方氣候寒冷,一年當中只有半年能在田裡耕作。”

齊策停頓了一下,馬上又補充說:“如果本地能開出陶瓷業,那麼先期開代地的人就有了收益,陶瓷嘛,無非挖土燒烤。利用這份收益。他們可以將這片土地平整成農田,雖然不免要砍伐樹木,但砍下來的木材正好用於燒製陶瓷

趙武緊了緊身上的衣服,提醒說:“走吧,我該動身了,這片森林,樹木長得非常巨大,實在是造船的好材料該提醒一下他們,燒製陶瓷的時候,儘量選用不成材的木頭。等我們找見煤炭,則讓他們儘量用炭燒陶。炭的火力足,燒陶不浪費。”

正說着,趙丹從城牆下的臺階搖搖晃晃的爬了上來,自卜受寵的趙丹在營養上不免充足一點,他是趙氏家族唯一的胖子。十多歲的小孩長着一副圓滾滾的身材,披着小號的鎧甲,手裡拿着比匕長不了多少的小劍,稚聲稚氣的呼喚趙武:“父親,車馬已經準備了。”

趙武點頭:“策,你留在翼城幫我主持當地事務,一切拜託你了。”

齊策親自送趙武下城:“主上放心,昨天我接到報告:河間通向東海的環江大道已經修築完畢,主上順着這條道走向海邊,也好沿途巡視河間府的工作。”

侯晉接過話題:“我的戰船停在河口,等主上到了河口,就可以轉乘我的海船,渡江抵達東津。”

此料,苕國國君正冒着風雪一路急趕。

老天似乎也在刻意爲難這位可憐的倒黴蛋,溼潤的寒冷空氣始終飄蕩在苕國國君頭頂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苕國國君走到哪,哪裡就下起了暴雪。大雪一直追隨着售國國君的行程,飄蕩到了齊策的領地。

早年間,齊策修建的那座大橋現在繁榮起來,苕國國君抵達的時候,江邊,一隊隊齊國人揹負着簡單的行囊,排隊等候過橋,這些人臉上充滿希望,準備前往河間掙足今年的零花錢,起碼也要讓自己今冬不再陷於飢餓。

江邊上飄浮着許多冰划子,無數商人用這種簡易小舟,藉助封凍稍晚的黃河南支流,從東海邊源源不斷的運來海量的肉食,準備通過這座大橋輸送往河間。而他們的同行、那些網聽聞河間賺錢的消息,從家鄉趕來的商人們,則隨身帶着家鄉的各種特產,站在橋邊的隊列中,等待輪到自己過橋,往河間尋找財的機會。

趙氏河間墾荒的消息正在酵。列國都且心氏富裕。衆次趙氏口氣僱用十萬齊國勞前只銷咒這十萬齊國勞工服務的人員,就過了二三十萬之衆。絡繹趕來的各國商人,都打算在這個冬閒的時候,前往河間尋找點充飢的食物。

趙氏富裕,僱用齊國勞工時,給的薪水豐厚。此外,河間開的任務由齊策主持,齊策本身就是一個陰謀家,面對十萬齊國勞工,不能一點心思都不起。故而,在他的安排下,大多數齊國勞工在河間享受的待遇,遠遠過他們在國內的待遇使是武士。

趙氏強大的運輸能力,是趙氏有能力提供充足的食物、外加充足的薪水。每月薪水後,三餐管飽的齊國勞工們手頭很鬆,於是,這十萬購買力旺盛的齊國工人就形成了一個大市場,他們幾乎能吞下所有的貨物。

先期進入河間府做生意的齊國商人因此賺足了錢,他們賣空隨身攜帶的貨物,立刻返到家鄉籌備更充足的貨物,帶齊更充足的人手,轉身又向河間狂奔而來。這些商人財的消息,先是被其家鄉人獲悉,緊接着,更多的商人向河間府涌來。不管以前做迂沒做過商人,是人現在就知道帶兩三枚針、一點小布頭,到河間販售,”結果,河間橋頭噪雜一片。

女齊先穩住苕國國君,然後拿着自己的麾節,與叔孫豹一起趕往橋頭與守橋的士兵交涉,苕國國君滿頭冷汗的站在一羣齊人當中,傾聽着周圍一片齊語。

“俺聽說,當地勞工開始放雪鹽代替薪水了,俺家鄉一位商人用貨物,從勞工手裡換購了雪鹽,運回鄉里就是十倍利息,很是賺了”

“沒錯,我也聽說了這消息。聽說是趙氏僱用的人太多,以至於手頭錢幣不夠,開始用雪鹽、陶瓷等製品,衝抵部分工錢,有的地方,領主已經開始放木器製品一都是趙氏工廠裡精細加工出來的木器,雖然沒有上漆,但收購回來後再刷一遍漆,就能賣上好價錢”只是木器體積太大,不好運輸。”

又一名齊國商人用鄙夷的口氣示:“傻了吧?木器雖然龐大,但如果江面化了凍,用船隻運輸,一船能運幾百件木器,貨船順着海邊航“行,一直能運到楚國去,沿途都不怕損壞。嗯,楚國的金幣可是好東西”

又一個話音打斷了這位聰明人的說法:“楚國現在還有臨海的土地嗎?我聽說吳國跟楚國打得特別兇,最近楚國又戰敗了一次,所以楚人已經派出使者,要求與晉人儘快結盟,以便騰出手來對付吳國。”

刊才那位聰明商人強辯說:“吳國也很繁華呀,到了吳國就可以抵達長江口,順着長江一路可以航行到楚國。吳、楚兩國最近在江面上打得很兇,根本無法攔截商船

售國國君聽得入神,已經忘了害怕,這時,女齊領着幾名晉**官返回,向苕國國君彙報:“君上,我們已經通報了守橋士兵,請跟我來,他們將給你騰出橋面,讓我們先通行。”

等戰戰兢炮的過了這座橋,苕國國君回身眺望着大橋,情不自禁的感慨:“真雄偉啊,這座橋是人力修建的嗎?”

女齊漫不經心的回答:“這座大橋修了五年,早先的時候,武子不知道橋對面的狀況,幻想用這座大橋溝通晉國,而本地領主齊策或許知道江對面的情況,但他不會說。

大橋修到一半的時候,趙武知道了橋對岸是荒涼的無主之地,他的心冷了,隨後,大橋的修建拖拖拉拉,直到最近兩年,齊策着手加快了修建工程,纔將大橋完工。

不過,因爲這座大橋的修建一波三折,所以橋樑的後半截工程遠不如前半截精緻。”

女齊說的並不完全正確。

春秋時代,大多數人並沒有地理概念。齊策當時只知道這條河流是黃河,過了河就是黃河北岸,雖然北岸比較荒涼,但對於晉國人來說,北岸到底是個什麼狀況、河間地區與黃河北支流的北岸有什麼區別,他們也不十分了算,只知道都非常荒涼,只零星散落着幾個夷秋的小國。

趙武跟齊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動工修建大橋的。當初修建這座橋的目的,除了溝通晉國之外,另一個目的是震懾齊國,讓齊國人見識到晉國人那難以想象的創造力,從而屈服在晉國人的腳下。所以大橋的南岸、鄰齊國的地方,修建的非常精緻雄偉:比如臨江的巨大塔式堡壘,它一方面用於固定橋索,一方面用來看守橋樑。修建這座圓形石堡時,趙武曾不惜工本的從泰山運來花崗岩,採用了許多現代技術,將巨大的花崗岩一塊塊的用混凝土整體澆築起來,爲了使石堡開起來更唬人,趙武還模仿魔幻電影中的場景,用巨大的石塊一左一右堆砌出兩座石像,厚厚覆蓋了固定橋索的石樑。

這兩座石像是名武士造型,他持劍而立,背依大江,面朝齊國。使得巨型石堡顯得氣勢雄偉,更加鬼斧神工,完全不像是人類技術所能建造的。

大河滔詣,走在搖晃的橋板上,

驚膽顫的傾聽着腳下的江水,一邊在驚心動魄的、提膽滯腦剛心境下走過大橋。當人腳踏河堤之後,難免有一種突然的輕鬆感,在這種極端的輕鬆感下,一路的觀感被放大,回望河對岸的雄偉塔樓,自然而然的被這座大橋所征服這就是趙武想達到的效果。

但其實,橋北岸非常簡陋。工序進行到最後,趙武已經撤除了家族對造橋的財政支持。全憑齊策本身的力量支撐造橋,顯得非常吃力。原先的設計草案,北岸也是一座相對應的石堡、石像。但因爲財力匿乏,被大大削減了,此後小一切建築格局以實用爲主,能省儘量省,能縮減儘量縮減:石堡依舊在,但只有高度厚度,卻沒有相應的房屋。無法駐守士兵。石像則乾脆取消,導致橋的懸索只能固定在光禿禿的石樑上。

對比大橋南岸,會覺得北岸的建築非常簡陋。尤其是剛剛經歷一番心靈震撼,再看北岸建築,只覺得心裡特別添堵,堵得讓人想火。

當這座大橋開始動工的時候,趙武就曾提出過一個論點,用建築征服人心、威懾人心。

如今,晉國副帥韓起正帶領晉國最傑出的工匠,在楚國國都附近修建着巍峨的盟誓臺,這項工程依舊是實踐趙武的策略。而女齊作爲外交官,知道趙武這套理論一不管這套理論是否符合實際,它都是晉國執政的論調。女齊都要維護它。所以他格外耐心地向苕國國君解釋江北岸的狀況,試圖消除苕國國君心中的添堵感覺。

其實,就女齊自身渡江的經驗看,似乎趙武這一套建築征服人心的理論,很有點小道理。比如他自己渡江的時候,就感覺到了那種強烈心靈的震撼。而就身邊的叔孫豹看,那廝的臉色也很不正常,這麼久了,居然說不出話來。

好吧,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當女齊艱難的穿過河間新修的大道,抵達翼城的時候,得到消息說趙武已經趕往東津”女齊看着漫天的風雪,忍不住想罵街。女齊的主要使命是去魯國,交代魯襄公,讓後者幫杞國修建城牆。他一路陪伴苕國國君趕來河間,不過是順路看一下趙武,表達一下對執政的關心而已,而女齊本身是個嚴格自律的人,公私分明的他走到這裡,不能再陪苕國國君繼續走下去,他必須返回魯國,監督魯國國君動工修築杞國的城牆。

“到此爲止吧,君上,我已經陪伴你到了河間,這裡已經屬於軍事管制區域,執政就在這片區域,你”

一路面色蒼白的叔孫豹插話解圍:“齊策在這裡,你讓齊策接待,上大夫女齊的任務就算完成了。而我”上大夫要去魯國聘問拜訪寡君,我只好陪上大夫同行了。”

於是,接下來的行程,宮國國君只好冒着風雪,獨自一人繼續向東行走一這裡所謂的“獨自一人”是指“獨自一個貴人”苕國國君身邊的侍從不少,齊策又特地給他增添了護衛,有了這些護衛陪同,重要的是,腳下踏着晉國的土地,讓苕國國君很安心,他到此時,纔有了欣賞景色的心情,於是,沿途的大風雪對他來說不再是苦難,反而是一種別緻的旅行經驗。

當然了,這種心情唯有“貴人”才擁有,爲了服侍這個苕國國君,在風雪中不停奔忙的侍從們,卻是沒有心情感慨大雪的潔白。

潔白一片大地,確實如趙武此時正站在東津的鹽田上,無數個巨型鹽池將海水引入,然後利用風車逐級將高濃度的滷水送往濾清池、乾燥池等等。海岸的最高處是蜿蜒數十里的結晶池,站在結晶池的堤壩邊,放眼望過去,腳下一片潔白。

“聽說東部區域下大雪了,爲了防止雪融化鹽池內的鹽,這裡,是否該收鹽了?”趙武滿意的打量着周圍的白色鹽粒,詢問陪伴的侯晉。

在鹽、鐵專賣法下,鹽就是可以兌換錢幣的奢侈品。趙武對河間的開,最近有點“貨幣供應量”不足,不得不用鹽與製成品支付工資,,當然了,十數萬勞工,一人一個銅板,就是十萬枚。先不說十萬枚銅板有多重,光是事先籌備事後清點這十萬枚銅板,就是一個大工程。在春秋時代,年度鑄幣數量有多少?趙氏家族再富裕,讓他按月支付十萬枚銅板,連續數月,誰都承受不了。

於是,春秋時代常見的以物易物交易,也出現在趙氏。這一現象是趙武執掌家業以來次,趙武不得不像“萬惡的”工廠主一樣,用產品來支付工人薪水。但,,或許是出於補償心理,或許是出於春秋時代貴族的心態,趙武折算產品價格時,不是按照該商品的出售價格折算,而是按照批價打八折計算。

結果,他僱用的勞工們非常滿意趙武所折算的食鹽價格。東津的食鹽一船一船的送往河間,大量的需求讓侯晉的倉庫都空了,不得不加快生產以滿足需求。

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92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95章 得隴望蜀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
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92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57章 我現在“販售”戰爭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95章 得隴望蜀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