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時代簡歷

崇禎時代簡歷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啓,在位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

13、神宗朱翊鈞,穆宗第三子。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長子。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

16、思宗朱由檢,光宗第五子,熹宗弟。

人物生平

基本資料

崇禎皇帝朱由檢,於公元1622年被冊封爲信王。明熹宗於公元1627年8月病故後,由於沒有子嗣,他受遺命於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爲“崇禎”。

個人功績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閹黨。明天啓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準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崇禎皇帝談笑間剷除了魏忠賢集團,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興的可能。

當時的明王朝外有後金連連攻逼,內有農民起義軍的烽火愈燃愈熾,而朝臣中門戶之爭不絕,疆場上則將驕兵惰。面對危機四伏的政局,朱由檢殷殷求治。每逢經筵,恭聽闡釋經典,毫無倦意,召對廷臣,探求治國方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同時,他平反冤獄,起復天啓年間被罷黜官員。全面考覈官員,禁朋黨,力戒廷臣交結宦官。整飭邊政,以袁崇煥爲兵部尚書,賜尚方劍,託付其收復全遼重任。與前兩朝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

失敗原因

朱由檢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爲。但因矛盾叢集、積弊深重,無法在短期內使政局根本好轉。朱由檢性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於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在與後金戰爭的緊要關頭,朱由檢中了後金皇太極的反間計,冤殺袁崇煥,使遼東防衛幾近崩潰。他又增加賦稅,增調重兵全力防範雄居東北的後金政權和鎮壓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

因對外廷大臣不滿,朱由檢在清除魏忠賢爲首的閹黨後,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給予宦官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鎮,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甚至派宦官總理戶、工二部,而將戶、工部尚書擱置一旁,致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矛盾日益加劇。無奈中,他不斷反省,四下罪己詔,減膳撤樂,但終無法挽救明王朝於危亡。

以死殉國

大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明軍在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兩線戰鬥中,屢戰屢敗,已完全喪失戰鬥力。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檢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

(也稱萬壽山,今北京市景山),遠望着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徘徊無語。回宮後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將他們分別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周皇后也哭着說:“妾跟從你十八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縊而亡。朱由檢轉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着拜別,也自縊。朱由忙又召來15歲的長公主,流着淚說:“你爲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傷她的右肩,她昏死了過去。朱由檢又砍死了妃嬪數人,並命令左右去催張皇后自盡。張皇后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自縊身亡。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朱由檢咬破手指寫了一道給李自成的血書,說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誤,現在死了也無臉到地下見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髮遮面,任你們分割屍身,只是不要去傷害百姓。他將血書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縊於壽皇亭。王承恩也在對面樹上吊死殉國。

明朝告亡。

李自成進城後,將他的屍體擡到東華門,搜出身上的血書,葬在昌平州。當地人民又將他合葬在田貴妃墓中。滿清軍入關後。將他移葬思陵,諡爲懷宗,後改諡莊烈帝。南明政權諡他爲思宗烈皇帝,後又改諡爲毅宗,史又稱崇禎。

崇禎帝卒後,南明弘光年間諡思宗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爲毅宗。後金改爲莊烈愍皇帝。廟號懷宗。葬北京昌平思陵。[1]

大事年表

萬曆年間

崇禎帝-朱由檢年譜

萬曆三十八年(1610)1歲

十二月二十四日(立春日),生於紫禁城慈慶宮,爲第五子。父朱常洛(明光宗)時爲太子,母劉氏地位低微,於生產後失寵,移居冷宮。

萬曆四十二年(1614)5歲

生母劉氏於冷宮鬱疾而終。改由李選侍(西李、康妃)監護。

萬曆四十三年(1615)6歲

五月,“梃擊案”發,首次陪同祖父(萬曆皇帝)及父、兄召見朝臣,御史劉光復被當廷杖責,君臣不歡而散。

萬曆四十四年(1616)7歲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稱大汗。

萬曆四十六年(1618)9歲

後金以“七大恨”伐明,佔領撫順。

萬曆四十七年(1619)10歲

明金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

萬曆四十八年(1620)11歲

七月,神宗(萬曆)病逝,父常洛繼位爲皇帝。

八月,光宗(泰昌)病逝,兄朱由校(天啓)繼位。

接連發生“紅丸案”和“移宮案”,改由東李選侍(莊妃)監護。

天啓年間

天啓元年(1621)12歲

後金軍隊分8路進攻遼東,佔領瀋陽、遼陽等主要城市,遼東大部淪陷。

天啓帝信用乳母客氏及太監魏忠賢,委以大權。

天啓二年(1622)13歲

九月,受封爲信王。

天啓四年(1624)15歲

秋,東林黨人發起對魏忠賢的攻擊,失敗,魏忠賢開始專權。

天啓六年(1626)17歲

正月,努爾哈赤率軍攻寧遠,袁崇煥固守,後金軍不克而歸。

八月,努爾哈赤病故,八子皇太極繼位。

十一月,離開紫禁城,搬入信王邸。

天啓七年(1627)18歲

二月,娶王妃周氏,即周皇后,及庶妃田氏、袁氏。

八月,明熹宗(天啓)病逝,遺詔以皇五弟繼位。二十四日,即皇帝位,改元爲崇禎。

九月,冊周氏爲皇后。

十一月,籍沒宦官魏忠賢及熹宗乳母客氏,魏忠賢自殺。

裁撤各處監軍太監,並禁太監擅自出京,干預政務。

十二月,會推閣臣,以枚卜方式選任錢龍錫等6人爲內閣大學士。

崇禎年間

崇禎元年(1628)19歲

五月,焚燬《三朝要典》。

七月,召對袁崇煥於平臺,袁提出五年復遼。

八月,定製,每日在文華殿與輔臣共同處理朝政。

十一月,會推閣臣,溫體仁、周延儒同東林黨人發生激烈衝突。

是年,陝西等地大災,此後災害頻仍,出現全國性大饑饉。陝西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崇禎二年(1629)20歲

二月,長子朱慈烺生,明年冊封太子。

批准裁整驛站。

三月,定立魏黨“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

五月,以徐光啓主持用“西法”修定曆書,至崇禎8年修成《崇禎曆書》137卷。

六月,袁崇煥擅殺東江總兵毛文龍。

十月,後金軍第一次入塞,威脅北京。袁崇煥入衛京師,被逮,明年被殺。

十二月,周延儒入閣。

是年,江南學人團體“復社”在吳江尹山招集第一次大會。

崇禎三年(1630)21歲

春,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對農民軍剿撫並用,部分農民軍流動至山西。

五月,後金軍返遼東。

六月,溫體仁入閣。

十二月,加派“遼餉”153萬餘兩,合原加派“遼餉”共計680萬餘兩。

是年,東林黨人同反對派爲爭奪權力紛爭不已,東林派輔臣薛(火廣)等相繼罷去,錢龍錫被逮治,後遣戍。

御馬監太監龐天壽等受洗加入天主教,天主教開始進入宮廷活動。

崇禎四年(1631)22歲

正月,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爲主的政策。

八月,後金軍圍攻遼東前線重鎮大淩河,十月城降。

九月,楊鶴以召撫無效被逮治,召撫政策失敗,陝西、山西農民起義更熾。

復遣太監出京監軍,並以太監張彝憲總理戶、工兩部錢糧。

閏十一月,登州遊擊孔有德等叛亂,騷擾山東各地。

崇禎五年(1632)23歲

八月,皇三子朱慈燦生,後封定王。

崇禎六年(1633)24歲

六月,皇四子朱慈煥生,後封永王。

周延儒罷,溫體仁遂爲首輔。

十一月,農民軍大批渡過黃河,進入河南地區。

崇禎七年(1634)25歲

正月,以陳奇瑜爲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

七月,後金軍第二次入塞,蹂躪宣府、大同一帶。

八月,撤內監監軍、監部,此後旋撤旋復。

十一月,陳奇瑜以剿撫無效罷職逮治,改任洪承疇爲五省總督。

崇禎八年(1635)26歲

正月,農民軍克鳳陽,掘皇陵。明廷調集各省精兵7萬餘在中原進行會剿。

八月,以盧象升爲總理,與洪承疇分責東南、西北的剿除農民軍戰事。

十月,下詔罪己。

十一月,鄭(曼耳)案起。

崇禎九年(1636)27歲

年初,農民軍主力高迎祥等部縱橫於豫、皖、川、陝各省。

三月,工部侍郎劉宗周上《痛憤時艱疏》,對崇禎帝治國政策進行系統批判。

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七月,清軍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區。九月返回。

高迎祥在陝西作戰失利,被俘。

崇禎十年(1637)28歲

年初,相繼發生告復社“敗壞風俗”、“以亂天下”的事件。

三月,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提出“十面張網”的對農民軍作戰計劃。

閏四月,加派“剿餉”280萬兩。

以熊文燦爲主理,主持“十面張網”會戰。

六月,溫體仁罷。

八月,閱城。

崇禎十一年(1638)29歲

六月,以程國祥、楊嗣昌等5人入閣,楊嗣昌仍兼兵部尚書。

七月,召對,理學大師黃宗周同崇禎帝亢直辯論。

復社諸公子發表《留都防亂公揭》,討伐閹黨分子阮大鋮。

九月,清軍第四次入塞,掃蕩畿南、山東。盧象升於十二月戰死。

是年,農民軍張獻忠等部相繼受撫;李自成部在陝西接連失利,此後潛伏於川、陝、楚交界山區。農民起義一度陷入低潮。

崇禎十二年(1639)30歲

正月,清軍克濟南,擄德王。

三月,清軍班師。明廷以“五大fa案”殺各級失事官員36人。

五月,張獻忠、羅汝纔在谷城、房縣再度起義。

六月,加派“練餉”730多萬兩。

七月,農民軍在羅猴山大敗明軍左良玉等部。

八月,以楊嗣昌爲督師,主持圍剿農民軍。

是年,催逼勳戚李國瑞等捐助,因皇五子朱慈(火真)死亡而停止。

崇禎十三年(1640)31歲

二月,張獻忠在瑪瑙山受到重創。

六月,首輔薛國觀罷,明年八月被殺。

秋,張獻忠、羅汝才部進入四川,攻克大批州、縣。

崇禎十四年(1641)32歲

正月,李自成部復振,攻克洛陽,殺福王。

張獻忠部出川,二月克襄陽,殺襄王。

二月,李自成部圍攻開封。

再召周延儒入閣,九月至。

三月,楊嗣昌悸怖死,丁啓睿繼任督師。

春,清軍對錦州實行包圍,明廷調集13萬大軍出山海關救援。

八月,明清鬆錦決戰,明軍大敗,主力部隊大部被殲,薊遼總督洪承疇等被迫困守於松山、錦州等4城中。

九月,李自成部於項城聚殲明軍數萬人,殺陝西總督傅宗龍。

十二月,李自成部再圍開封。

是年,周延儒主持閣務,東林勢力復興。

崇禎十五年(1642)33歲

新年,揖拜閣臣,再圖振興。

正月,以馬紹愉爲特使,同清朝進行談判。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敗明軍,殺陝西總督汪喬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繼破,洪承疇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圍開封。

七月,皇貴妃田氏病故。

對清和談機密泄露,兵部尚書陳新甲爲此被殺。和談徹底中斷。

九月,黃河堤潰,開封被水沖毀。

十月,李自成在郟縣大敗明陝西總督孫傳庭部。

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俘獲人口36萬多。

閏十一月,第二次下詔罪己。

崇禎十六年(1643)34歲

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

二月起,京師瘟疫流行。

三月,左良玉部變亂。

四月,清軍出塞去。

五月,張獻忠部克武昌,殺楚王,正式建立“大西”政權。

周延儒罷。

六月,第三次下詔罪己。

七月,吳昌時等案起,牽連原任大學士周延儒、吳(生生)。

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病故,幼子福臨繼位,改明年爲順治元年。

九月,李自成再敗明督師孫傳庭於郟縣。

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孫傳庭戰死。農民軍相繼攻克西安及陝西全省。

十二月,賜周延儒自盡。

崇禎十七年(1644)35歲

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隨即分兵兩路向北京進軍。

正月,以大學士李建泰爲督師,出京抵禦大順軍。行“遣將禮”。

第四次下詔罪己。

三月,李自成部兵臨北京城下。

十八日,下詔罪己,下詔“親征”。當夜酒宴後,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燦、四子永王慈煥逃離。

在宮中砍殺妻妾、女兒,幼女昭仁公主死,長女長平公主臂斷。周後於坤寧宮自縊。

十九日凌晨,自縊于禁苑煤山。

順治年間

順治二年(1645)

長平公主請求出家未遂,清廷命嫁於周世顯。出嫁未足一年,公主在哀怨中死去。

北京“崇禎太子案”結束,太子被清廷處死。

南京“崇禎太子案”,太子於弘光政權覆滅後亦被清廷處死。[2]

后妃子女

后妃

莊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明亡之際依思宗命自盡而死。清順治帝,諡周後曰莊烈愍皇后,與帝同葬田貴妃寢園,名曰思陵。

貴妃袁氏,1644年明朝亡國之際,依思宗命自諡卻未死,清朝入關後因其爲明思宗最後的遺孀,得到清廷之哀憐與尊重,並由清廷贍養其終身。

恭淑貴妃田秀英,1643年病死。諡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葬昌平天壽山,即思陵也。

順妃王氏,原爲選侍,生長平公主後病死,追封爲順妃。

獻愍太子朱慈烺,母莊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李自成封爲宋王,李敗退時不知所終。

懷隱王朱慈烜,母莊烈愍皇后周氏,早殤。

定哀王朱慈炯,母莊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終。

永悼王朱慈炤,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1644年不知所終。

悼靈王朱慈煥(1633年—1708年),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後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爲罪名遭處死。

悼懷王,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二歲殤。

(無名),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三歲殤。

坤儀公主(名不詳),母莊烈愍皇后周氏,早夭。

長平公主朱徽娖(1629-1645),王順妃所出,由周皇后撫養(《明史》稱爲周皇后所出,但同年周皇后生朱慈炯,蓋誤),駙馬周顯,1645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詳)(1639-1644),1644年被思宗殺死。

餘三女皆早逝,無考。[3]

崇禎六次罪己詔

第一次罪己詔

崇禎八年(1635)正月,在中原數省範圍內流竄奔襲經年的陝西農民軍突然揮師南下,出其不意地一舉攻克明朝中都鳳陽,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龍興之地,掘朱元璋祖輩之明皇陵並焚燬之,熊熊大火和彌天煙霧持續了數日之久。隨後,朝廷匆忙調集各省精兵八萬餘人在中原地區進行會剿。八月,洪承疇負責督剿西北,盧象升負責督剿東南,剿滅農民軍暴luan之戰事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帷幕。十月初,崇禎帝走出了令他的自尊十分難堪的一步,即第一次向全天下頒佈“罪己詔”,向天下臣民首次承認朝廷的政策失誤及天下局勢的險惡。

詔雲:“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虜猖寇起。夫建州本屬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撫御得宜,何敢逆我顏行。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無奈誇詐得人,實功罕覯,虜乃三入,寇則七年。師徒暴露,黎庶顛連。國帑匱絀而徵調不已,閭閻凋攰而加派難停。中夜思惟,業已不勝愧憤。今年正月,復致上幹皇陵。祖恫民仇,責實在朕。於是張兵措餉,勒限責成,佇望執訊殲渠,庶幾上慰下對。又不期諸臣失算,再令潰決猖狂。甚至大軍辱於小丑,兵民敢於無上。地方復遭蹂躪,生靈又罹湯火。痛心切齒,其何以堪!若不大加剿除,宇內何時休息!已再留多餉,今再調勁兵,立救元元,務在此舉。惟是行間文武,主客士卒,勞苦飢寒,深切朕念,念其風餐露宿,朕不忍安臥深宮;念其飲冰食粗,朕不忍獨享甘旨;念其披堅冒險,朕不忍獨衣文繡。茲擇十月三日避居武英殿,減膳撤樂,除典禮外,餘以青衣從事,以示與我行間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以寇平之日爲止。文武官也各省察往過,淬勵將來,上下交修,用迴天意,總督總理,遍告行間,仰體朕心,共救民命。密約聯絡,合圍大舉,直搗中堅,力殲勁寇……。”對於一向十分孤傲自負的崇禎帝而言,能下這樣一份措辭深切自責的“罪己詔”,實屬不得已之舉。假如再聯想到他即位之初的中興之夢和躊躇滿志,則更體會到崇禎親自御筆撰寫此詔書時的痛苦而矛盾的複雜心境溢於言表,可謂危局使然之,實出於亡羊補牢之憂患。

第二次罪己詔

崇禎十年閏四月,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餓殍遍野、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舊逼糧催科、盤剝百姓,多處地方亦然民怨沸騰、乾柴烈火、一觸即燃,面對這樣的危局,崇禎帝頭腦十分清醒,可是又無可奈,山高皇帝遠,朝廷中樞對於基層吏治的腐敗也是鞭長莫及、望洋興嘆爾!爲此,崇禎帝在久祈不雨時的《罪己詔》上痛切地說道:";張官設吏,原爲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爲身謀,居官有同貿易。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餘。甚至已經蠲免,亦悖旨私徵;才議繕修,(輒)乘機自潤。或召買不給價值,或驛路詭名轎擡。或差派則賣富殊貧,或理讞則以直爲枉。阿堵違心,則敲樸任意。囊橐既富,則好慝可容。撫按之薦劾失真,要津之譭譽倒置。又如勳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鄉宦滅棄防維,肆侵凌於閭里。納無賴爲爪牙,受奸民之投獻。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詳見《明季北略》卷十三)

第三次罪己詔

崇禎十五年(1642)新年伊始,崇禎帝在奏對朝臣時格外謙卑地揖拜閣臣周延儒等人,希翼君臣齊心協力、再圖振興國事之舉。正月,在崇禎帝的默許下,朝廷派馬紹愉爲特使,同關外清庭進行談判,以期減緩明朝腹背受敵的軍事壓力。二月,闖王李自成所部在襄城大敗明軍,殺害陝西總督汪喬年。三月、四月,關外松山等城相繼被清軍攻陷,遼薊總督洪承疇被清軍俘虜,後歸降清廷。五月,李自成所部三圍開封。七月,賢淑聰慧的田貴妃病故,崇禎帝悲痛欲絕、日不思飲、夜不成寐、痛不欲生。八月,對清庭議和機密被朝臣泄露,朝廷輿論大譁,迂腐言官大肆抨擊,崇禎帝惱羞成怒,情急之下,竟將無意泄漏國家機密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問斬,明清之間的和談徹底破滅。九月,在李自成所部圍困開封期間,黃河堤潰,開封城被滔滔洪水沖毀,導致幾十萬開封百姓無端喪命,釀成明末巨大人道災難,李自成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十月,李自成所部在郟縣擊敗明陝西總督孫傳庭部。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東腹地,俘獲人口三十餘萬人丁,殺害官吏數百人。閏十一月辛丑,崇禎第三次下罪己詔,詔曰:“……比者災害頻仍,干戈擾攘,興思禍變,宵旰靡寧,實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寬。自今爲始,朕敬於宮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視事,務期殲hu(胡)平寇以贖罪戾……”云云。

第四次罪己詔

崇禎十六年(1643)年初,闖王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二月起,京師瘟疫流行。三月,左良玉部譁變。四月,清軍進犯出塞。五月,張獻忠部攻克武昌,楚王遇害(被張獻忠殘忍地打入囚籠沉入長江溺死),張獻忠正式建立“大西”政權。隨後,內閣首輔周延儒被罷官。六月,崇禎痛心疾首、欲哭無淚,悲憤地向天下官紳百姓第四次下罪己詔,譴責自己的失德和過失導致生靈塗炭、社稷遭殃,希望天下官民士紳能夠振聾發聵、共赴國難,鼎立拯救危機重重、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

第五次罪己詔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日,闖王李自成在西安稱帝,立國號“大順”。李自成隨即分兵兩路劍鋒指向北京進軍。正月,朝廷拜大學士李建泰爲督師,出京抵禦大順軍,爲了鼓舞士氣,崇禎帝隆重地在平臺爲即將代帝出征的李建泰舉行“遣將禮”。不料,風雲突變,三月,李自成大軍即兵臨北京城下。十八日,崇禎於倉促之中第五次下詔罪己,崇禎帝在罪己詔中寫道:“……朕嗣守鴻緒十有七年,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託付之重……朕爲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爲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穢,貽羞宗社,致疚黔黎,罪非朕躬,誰任其責?所以使民罹難鋒鏑,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積成丘,皆朕之過也。使民輸騶挽慄,居送行賚,加賦多無藝之徵,預徵有稱貸之苦,又朕之過也。使民室如懸磐,田卒污萊,望煙火而無門,號泣風而絕命,又朕之過也。使民日月告兇,旱潦存至,師旅所處,疫蔓爲殃,上幹天地之和,下叢室家之怨,又朕之過也。至於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前鼠而議不清,武將驕懦而功不舉,皆朕撫馭失宜……忠君愛國,人有同心,雪恥除兇,誰無公憤!……”。緊接着,崇禎帝又在罪己詔之外痛心疾首地寫下了下列文字,同樣令人讀罷之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痛心之感:“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業,下臨億兆於萬方,十有七載於茲。政不加修,禍亂日至。抑聖人在下位歟?至於天怒,積怨民心,赤子淪爲盜賊,良田化爲榛莽;陵寢震驚,親王屠戮。國家之禍,莫大於此。今且圍困京師,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間不容髮。不有撻伐,何申國威!朕將親率六師出討,留東官監國,國家重務,悉以付之。告爾臣民,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醜類。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云云。崇禎言辭是夠沉痛中懇,也真正有負疚懺悔的誠心,奈何天下糜爛、敵軍壓境、軍心渙散、大勢已潰,一切爲時晚矣。

第六次罪己詔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絕望無助的崇禎帝強打精神舉行了最後一次家宴,當夜酒宴罷後,崇禎帝即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燦、四子永王慈煥逃離皇宮。隨後,崇禎帝在宮中親自持劍砍殺妻妾、女兒,幼女昭仁公主致死,長女長平公主斷臂重傷,一生賢德的周皇后於坤寧宮自縊。十九日凌晨,天將曙明,崇禎揩御筆太監王承恩離開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樹下自縊身亡,時年33歲。死時“以發覆面,白袷藍袍白細褲,一足跣,一足有綾襪”,衣上以血指書,崇禎帝的臨終遺詔這樣寫道:“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公元1644甲申年的3月19日這一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統治華夏中國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的亡國祭日,每逢此日,黃宗羲、顧炎武等明末遺民必沐浴更衣、面向北方、焚香叩首、失聲慟哭。往事如煙,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後世人當憑弔之。

第470章 慶祝勝利的遊園活動第34章 戰事1638第371章 終於訂婚了第585章 自毀第528章 會談第449章 翔龍——攔截失敗第126章 養心殿議事(五)第33章 崇禎的擔憂第348章 最後的殲滅戰開始了第80章 十方幽泉第330章 喜慶第733章 元華帝國第639章 一天是兄弟,永遠是兄弟第477章 蔚藍出品——地球、地球第21章 千里走單騎只爲佳人笑(七)第35章 家底第668章 大戰時空星域第493章 蔚藍科技完全版第40章 戰事起第6章 穿越就是那麼回事第666章 出來吧,裁決之光第652章 時空星域大戰第433章 紫晶風暴第543章 我們都是地球人第610章 來自卡西拉蟲族的智者第63章 靜寂第462章 翔龍——“潘多拉魔盒”開啓第376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05章 義診第420章 插上一腳第402章 事件的重演第85章 驚異的發現第573章 李大少第38章 朝廷在哪裡第510章 即將到來的索亞卡羅蒂星域第81章 新式武器第643章 阿莫特克大決戰(上)大太監第566章 炮灰第529章 軟禁計劃第614章 捕捉進行時第689章 茉莉小妞第437章 張家會議第742章 鬼混也不是那麼好混的第36章 御駕親征第39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69章 簽定代表勝利的“十二新約”第55章 愛發呆的凌冰兒第547章 親愛的姐姐第426章 開啓終極進化第28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第733章 元華帝國第603章 蟲族?飛天族?第76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39章 牆子嶺第542章 借兵第401章 得瑟的刑明第594章 星空對峙第509章 小東西——哈巴第455章 翔龍——洞穴激戰第640章 追擊還是阻擊?第690章 聖域來人第12章 北斗七星現第120章 一字並肩王少林牆子嶺第753章 伊斯卡帝國會議第103章 商談第434章 卡巴拉爾獸第540章 絕密第2章 魔酋伏首第702章 雷科拉就是規則第623章 三雄論辯第621章 計劃出籠第663章 夜斕VS暗夜琉璃(上)第408章 第二次開始第748章 冥第555章 遴選結束一百零八將第395章 好大一艘航母啊第657章 夜斕的春天第670章 飛天來襲第649章 滅亡之前奏第25章 陳年舊事第526章 雪影軍團——神化武裝第513章 信物第130章 接聖旨(一)第425章 毀滅吧第659章 夜斕點琉璃第96章 論戰(二)第593章 三個星期的等待第356章 迴歸第41章 埋伏第580章 戰?或是談判?第70章 李少白論戰第103章 商談第706章 第一次與南宮的對話第619章 癢癢氣第438章 藍冰凝進化第700章 女王加冕儀式(中)第689章 茉莉小妞
第470章 慶祝勝利的遊園活動第34章 戰事1638第371章 終於訂婚了第585章 自毀第528章 會談第449章 翔龍——攔截失敗第126章 養心殿議事(五)第33章 崇禎的擔憂第348章 最後的殲滅戰開始了第80章 十方幽泉第330章 喜慶第733章 元華帝國第639章 一天是兄弟,永遠是兄弟第477章 蔚藍出品——地球、地球第21章 千里走單騎只爲佳人笑(七)第35章 家底第668章 大戰時空星域第493章 蔚藍科技完全版第40章 戰事起第6章 穿越就是那麼回事第666章 出來吧,裁決之光第652章 時空星域大戰第433章 紫晶風暴第543章 我們都是地球人第610章 來自卡西拉蟲族的智者第63章 靜寂第462章 翔龍——“潘多拉魔盒”開啓第376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05章 義診第420章 插上一腳第402章 事件的重演第85章 驚異的發現第573章 李大少第38章 朝廷在哪裡第510章 即將到來的索亞卡羅蒂星域第81章 新式武器第643章 阿莫特克大決戰(上)大太監第566章 炮灰第529章 軟禁計劃第614章 捕捉進行時第689章 茉莉小妞第437章 張家會議第742章 鬼混也不是那麼好混的第36章 御駕親征第39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69章 簽定代表勝利的“十二新約”第55章 愛發呆的凌冰兒第547章 親愛的姐姐第426章 開啓終極進化第28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第733章 元華帝國第603章 蟲族?飛天族?第76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39章 牆子嶺第542章 借兵第401章 得瑟的刑明第594章 星空對峙第509章 小東西——哈巴第455章 翔龍——洞穴激戰第640章 追擊還是阻擊?第690章 聖域來人第12章 北斗七星現第120章 一字並肩王少林牆子嶺第753章 伊斯卡帝國會議第103章 商談第434章 卡巴拉爾獸第540章 絕密第2章 魔酋伏首第702章 雷科拉就是規則第623章 三雄論辯第621章 計劃出籠第663章 夜斕VS暗夜琉璃(上)第408章 第二次開始第748章 冥第555章 遴選結束一百零八將第395章 好大一艘航母啊第657章 夜斕的春天第670章 飛天來襲第649章 滅亡之前奏第25章 陳年舊事第526章 雪影軍團——神化武裝第513章 信物第130章 接聖旨(一)第425章 毀滅吧第659章 夜斕點琉璃第96章 論戰(二)第593章 三個星期的等待第356章 迴歸第41章 埋伏第580章 戰?或是談判?第70章 李少白論戰第103章 商談第706章 第一次與南宮的對話第619章 癢癢氣第438章 藍冰凝進化第700章 女王加冕儀式(中)第689章 茉莉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