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派紛爭篇

黨派紛爭篇

從前君臣間雍容大度,哪怕討論生死大事,也都風度閒雅,別說是措辭不妥,哪怕聲音大了些,都會被人鄙視!可自從高太皇太后因蘇軾的事和言官們較量了後,大殿就變成了菜市場,太皇太后和言官們隔着片竹簾互相指責,高一聲低一聲,誰也不服誰,哪怕宰相呂公著、名臣範純仁這種等級的人來勸架都沒用…

4月23日,監察御史張舜民被罷,再次點燃了導火索。樑燾、王巖叟等一擁而上,力挺張舜民。結果是5月17日,樑燾被貶。22日,胡宗愈被任命爲御史中丞。

之後,王巖叟等人突然間消失了。太皇太后鬆了口氣,終於還是她贏了,就算再難,蘇軾也還是保下來了!哼!臣子就是臣子,怎可能較量得過她呢?不過這種快樂沒保持多久,因王巖叟等人的突然閃開是有預謀的,因爭吵重心轉移了,牛人登場!我們實在沒必要攪局。

聖人程頤奈不住寂寞,他有了新表現。先是四朝老臣、活化石級別的人物文彥博成了典型。文大佬這時82歲了,這數字在古代是個恐怖的存在,一般來說這年紀都可去冒充神仙了,可文大人發揮餘熱,放着洛陽超級大宅不享受,堅持陪在小皇帝身邊。他是真正的守禮伴君,以快90的高齡,只要小皇帝出現,他必定躬身站立、一絲不苟。時間長了,程頤的麻煩就來了。

因聖人很自尊,在給學生講課時,永遠都是坐着…當有人問他:文彥博以四朝元老身份都要站着時,你坐着合適嗎?

程頤有自己的解釋——他是四朝元老,必須得恭敬。我是個布衣百姓。不自重些,誰會把我當盤菜?

聽到這番話,很多人都搖頭。一年前程頤和文彥博還在洛陽稱兄道弟,這時轉眼間就不留情面。聖人的心,果然是海底針,誰也猜不透…

平心而論,程頤也有他的可取之處。如工作認真。他每天準時出勤,到班後不說笑、不打鬧,嚴格遵守規章制度。這本是很好的,可要命的是他還有另一條原則——推己及人。

夏天了,開封城裡很多人或中暑或傷風或腹泄,小哲宗這次也得了皮膚病。這實在太難受了,他是皇帝,只要出現必須全套穿戴,可全身發癢。穿不上哪!於是,小哲宗請了數天的病假…?? 從陳橋到崖山

聖人知道後當即暴走!他衝到了垂簾前,板起臉問“太皇太后,皇上病了您知道嗎”高氏很奇怪“我當然知道”

“哦,你知道?既皇上病了,太皇太后怎能單獨垂簾聽政呢”高太皇太后一下呆住了。她突然發現自己沒法回答。不管她有多彪悍,怎樣以母改子、以祖欺孫,她都不是宋朝的合法主人!所謂垂簾聽政。簾後邊必須是兩個人,她的位置不許超過小皇帝的龍椅!可她憤怒!程頤,虧你還是司馬愛卿推薦的人,居然這樣頂撞哀家?

太皇太后正在醞釀情緒,程頤已調轉槍口“宰相大人,對!說你呢,呂公著!別看別人,你知道你的問題嗎”呂公著有點懵“這裡還有我的事嗎”程頤冷冷盯着他“知道怎麼當宰相嗎?皇上生病了沒上朝,你知不知道?如不知,你是失職!知道而不問候。你是不忠!你自己說,你是失職呢還是不忠”呂公著不說話,整個大殿沒人能說出來什麼話…當天程頤威風凜凜地下殿走了。背後是片哭笑不得的目光…

8月,程頤被罷免帝師、趕出京城。聖人的京都生活結束了,留下了一大堆疑團,在學術界、政治界都惹起了經久不息的爭論。如他真的是推己及人嗎?他堅持真理,一絲不苟,於是也同樣要求別人?

只是很奇怪,他在區別自己和文彥博間的不同時,表現得很世俗啊!他很清楚怎樣給自己爭地位,那時可看不出他和凡人有什麼不同?通過這件事可看清所謂理學的根本『性』質——說一套做一套。對己寬、對人嚴。

洛黨的一號干將賈易隨着他的師傅、黨魁也一起被趕出京城,洛黨勢力一下子崩盤了。回頭再說賈易的被貶。他死死咬住了蘇軾,由蘇軾咬到蘇轍,在二蘇之外,重點打擊對象是御史臺的同事呂陶。怎麼打擊呢?賈易仔細蒐集了下蘇家兄弟身邊的四川籍同僚,湊了些人數後,歸納出一響亮的名稱“蜀黨”這詞出現後,呂陶立即落荒而逃。7月16日,呂陶主動辭去言官職位,連京城都不呆了,申請調到外地工作。在他來想,這樣他所謂的蜀黨身份,連帶着蜀黨是不是存在都不言自明瞭吧?怕了你!不玩了,我躲行不?

賈易說:不行!你就是蜀黨!哪怕到地方上當官,離着蘇軾十萬八千里,你也是蜀黨!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欺負人也要有個限度。當朝資格最老的元老文彥博、宰相呂公著、前代名臣范仲淹之子範純仁,這3位最有號召力的人出面,勸賈易適可而止,差不多就行了…

這樣大的面子,換誰都能滿足了吧?可賈易不!他轉身回家寫奏章,文彥博、呂公著、範純仁都是蜀黨的幕後老大,就是他們在攪風攪雨,讓宋朝不得安寧…

鬱悶的是,宋朝最大的這3位大佬就此默默無聲退了下去,他們忍了,隨便賈易想怎樣就怎樣…很奇怪吧?爲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蜀黨”這2個字上…

說實話,賈易他做了件劃時代的事。在這之前,習慣上人們總說王安石爲首的是新黨,司馬光爲首的是舊黨。但這只是習慣上的,官方不認可、當事人也不認可。往前推幾十年,慶曆新政時也提出過結黨問題,可爭來爭去都只是些名詞解釋——誰是君子,誰又是小人?就算呂陶爲蘇軾說話,提出了籍貫問題。也只是隱約透『露』了點官場潛規則——鄉土社火。可沒想到賈易借題發揮,突然間提出了黨派劃分!

黨派,是宋朝最忌諱的東西!誰沾上了邊,就是自絕於人類社會。以范仲淹之賢、歐陽修之名、韓琦之威,也落得灰頭土臉!所以大家有多遠躲多遠,哪怕吃了虧、惹了氣,都拒絕再玩!

賈易爽了。他在開封城裡達到目空一切、滅佛殺神的境界,以一介言官做到這樣,終於讓終極大boss看不下去了,以黨派爲護身符,也只有皇權才能出面制裁!高太皇太后親自下令嚴懲!這時宰相呂公著爲賈易說了幾句好話,不值得爲區區一個賈易壞了優待士大夫的祖宗家法。

於是8月2日,賈易被從輕發落。只是貶職、趕出京城而已。但賈易被貶到懷州後依舊不依不撓,東坡先生真不知前世做了什麼壞事,這輩子惹到了這位老哥。被一封封來自懷州的彈劾公文搞得焦頭爛額。反駁吧?賈易求之不得,下一封彈劾信的理由有了。沉默吧?更讓人抓狂,堂堂當代文壇盟主,居然被人罵得低頭不語,實在太憋屈了!時間久了,蘇軾筋疲力盡。他也要求外放,到地方上躲清靜。

賈易的努力終於有了成績,所謂的蜀黨垮了。黨魁離京出走。只是在成功之餘,他也給自己和他的老師程頤爭取到一名稱——“洛黨”下場比蘇軾的蜀黨要慘,蜀黨還有蘇轍在京城裡,不久後升到了宰執位置,成爲元祐名臣。洛黨全體離京不說,還得罪了整個朝廷,直到北宋滅亡,再沒翻身機會!?? 從陳橋到崖山

雜魚都下線了,剩下的纔是精英。這期間,王巖叟和他的同志們一直很安靜。當然這只是假象,他們的屬『性』是與衆不同的,從宋帝國誕生時起就一直牢牢佔據着官場統治地位。他們被稱爲“朔黨”朔泛指北方。具體是黃河以北。在這片廣大土地上,從秦漢隋唐直到宋朝,都是士大夫階層的老根據地。無數官僚士紳組成了無邊無際的關係網,牢牢把持了歷朝歷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權力。直到王安石變法,格局才被打破。大批南方籍官員北上,以王安石爲中心,呂惠卿、章惇、曾布、蔡確、李定等爲骨幹,在15年期間統治了宋朝中心。老實說,這是北方士族前所未有的恥辱和危機,千多年的壟斷被打破,托拉斯帝國的憤怒可想而知!

在這一點上,就決定了他們和洛、蜀兩黨在本質上的區別!洛、蜀兩黨想的是恩怨鬥氣,朔黨要的是重返巔峰!所以朔黨是真正的實力派。其中劉安世老兄是老混蛋的得意門生、關門弟子,在司馬光活着的時候就十分囂張,人送外號“殿上虎”(介紹一下朝內的各黨派:首相:元老文彥博;次相:呂公著;朔黨:劉摯、樑燾、王巖叟、劉安世;洛黨:程頤、朱光庭、賈易;蜀黨:蘇軾、蘇轍、呂陶;無黨派:呂大防、範純仁、範祖禹)

巔峰?前黨魁司馬光的確把新黨擊敗了,可效果僅僅達到了削弱。他本人和王安石同年死亡,算是互相抵消。新法在民間、在官場,影響都還在,呂惠卿、蔡確、章惇、曾布…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要怎樣才能把他們制於死地,徹底根除呢?這個命題是很難的,可絕對是必要的。王巖叟和他的同志們非常耐心的尋找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洛、蜀兩黨鬥得水深火熱時,機會終於來了…

朝內黨派紛爭,邊境烽煙重燃。無論是西夏人還是吐蕃人,對老混蛋的還地通好之舉都不以爲然。西夏小樑後、樑乙逋兄妹、吐蕃贊普阿里骨紛紛造反,挑戰元祐年間的大宋!6月,阿里骨命大將鬼章襲據洮州。7月上旬,西夏入寇鎮戎軍,被劉昌祚擊敗。8月22日,西夏又寇三川寨,再被擊退。28日,種諤之弟種誼收復洮州、生擒鬼章。9月10日,西夏再寇鎮戎軍。11月12日,鬼章被押上開封皇宮崇政殿服罪。元祐3年(1088)1月24日,吐蕃贊普阿里骨奉表謝罪、重新稱臣。3月28日,西夏入寇德靜寨,被擊退。

4月5日,元老呂公著和文彥博一樣,拜司空、平章軍國重事。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由呂大防實際擔任、尚侍郎由範純仁實際擔任。6日,任命孫固爲門下侍郎、劉摯爲中書侍郎、王存爲尚書左丞、胡宗愈爲尚書右丞。8日,高太皇太后問韓川、劉安世“近日這番宰執人員之任命,外界議論如何”劉安世對曰“此數人皆朝廷所望。惟胡宗愈一人,公議以爲未可也”因朔黨干將‘殿上虎’劉安世的屢屢彈劾,元祐4年(1089)3月,胡宗愈被罷。同月,蘇軾帶着‘蜀黨’的頭銜自請出外,被任命爲杭州知州。

在洛、蜀兩黨鬥得兩敗俱傷之時,朔黨重返巔峰的機會終於來了!歷史『性』的機會由一官場異類創造。這位異類名叫吳處厚,出身是很正規的進士,出名方式卻獨一無二,和宋仁宗生不出兒子有關。皇帝生不出兒子,在古代決不是醫學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品道德問題。以此爲準,像宋仁宗這樣幾十年生不出一健康兒子的,那麼道德上力度就要加大!

吳處厚有本事把力度加大到穿越時空,從北宋一下返回到春秋戰國。在那時的晉國,曾發生過一件事,這件事很有名,幾千年間一直流傳,在近代更衍化出京劇裡著名的一齣戲《趙氏孤兒》。很老舊的一件事,吳處厚給出了新解釋。他認爲程嬰、公孫杵臼2人不僅僅是忠義的代表,更是愛護幼兒的典範,其巨大愛心足以穿越千年保佑趙宋皇子。於是宋朝應先給他們立廟、隆重祭祀,之後就可預備慶典,迎接仁宗的太子誕生了…

亡國君臣篇天災人禍篇理宗登基篇光宗發病篇餘玠登場篇耿京起義篇侂胄權臣篇同文之獄篇處機西行篇姐妹相殘篇西征收尾篇苗劉兵變篇祥興改元篇丁謂霸道篇理宗登基篇宋金亂戰篇首輪談判篇高宗禪位篇南宋內政篇趙構再逃篇大遼內鬥篇新黨成員篇仁宗駕崩篇祥興改元篇安石登場篇高宗禪位篇北伐開始篇濮議之爭篇上開封之戰篇遼金首戰篇大難臨頭篇北漢亂象篇瀟灑撤軍篇狄青罷官篇向氏登場篇襄樊陷落篇天書降臨篇孟氏皇后篇天災人禍篇清明上河篇平夏築城篇司馬復出篇仲淹三光篇宋遼激戰篇淮西兵變篇兩路北伐篇兵臨城下篇丁謂霸道篇採石前奏篇太子冊立篇國之少年篇最高國策篇西夏轉折篇幽州收復篇大金立國篇李全攻宋篇蒙古草原篇皇業肇基篇郭逵徵南篇開封城破篇金軍南征篇景炎內訌篇遼金議和篇哲宗成長篇光宗發病篇純仁回朝篇孝宗禪位篇蒙古草原篇允文之死篇新政失敗篇金國內亂篇天聖亂相篇宗弼崩潰篇南宋紛紛篇戰局轉折篇趙構北上篇孟珙之死篇李全之死篇淮西之戰篇蒙金決戰篇哲宗廢后篇僞楚登場篇杭州行在篇蒙哥之死篇遠征幽燕篇採石大捷篇南宋平叛篇君子結黨篇宋金議和篇仁宗駕崩篇榮耀三川篇朱熹被罷篇西征東伐篇海上之盟篇隱相登場篇宋軍完勝篇新政解析篇陳錢獻土篇海陵被弒篇大戰前奏篇
亡國君臣篇天災人禍篇理宗登基篇光宗發病篇餘玠登場篇耿京起義篇侂胄權臣篇同文之獄篇處機西行篇姐妹相殘篇西征收尾篇苗劉兵變篇祥興改元篇丁謂霸道篇理宗登基篇宋金亂戰篇首輪談判篇高宗禪位篇南宋內政篇趙構再逃篇大遼內鬥篇新黨成員篇仁宗駕崩篇祥興改元篇安石登場篇高宗禪位篇北伐開始篇濮議之爭篇上開封之戰篇遼金首戰篇大難臨頭篇北漢亂象篇瀟灑撤軍篇狄青罷官篇向氏登場篇襄樊陷落篇天書降臨篇孟氏皇后篇天災人禍篇清明上河篇平夏築城篇司馬復出篇仲淹三光篇宋遼激戰篇淮西兵變篇兩路北伐篇兵臨城下篇丁謂霸道篇採石前奏篇太子冊立篇國之少年篇最高國策篇西夏轉折篇幽州收復篇大金立國篇李全攻宋篇蒙古草原篇皇業肇基篇郭逵徵南篇開封城破篇金軍南征篇景炎內訌篇遼金議和篇哲宗成長篇光宗發病篇純仁回朝篇孝宗禪位篇蒙古草原篇允文之死篇新政失敗篇金國內亂篇天聖亂相篇宗弼崩潰篇南宋紛紛篇戰局轉折篇趙構北上篇孟珙之死篇李全之死篇淮西之戰篇蒙金決戰篇哲宗廢后篇僞楚登場篇杭州行在篇蒙哥之死篇遠征幽燕篇採石大捷篇南宋平叛篇君子結黨篇宋金議和篇仁宗駕崩篇榮耀三川篇朱熹被罷篇西征東伐篇海上之盟篇隱相登場篇宋軍完勝篇新政解析篇陳錢獻土篇海陵被弒篇大戰前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