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北上篇

趙構北上篇

24日,完顏宗翰西路軍攻破晉州平陽府。援軍劉琬不戰而退。之後,完顏宗翰將目光投向汾河東岸。再次從太原府出征,一路攻破威勝軍、隆德府、澤州,殺到黃河岸邊。

29日,种師道病死,時年76歲。

種家軍至此覆滅!祖孫三代人建立起的傳奇部隊,變成了一段往事。重新回顧下他們的名字:第一代種世衡、第二代種古、種諤、種誼、第三代種樸、种師道、种師中,他們有成功、有失敗,卻從來沒有過背叛或懦弱!放在任何一時代,他們都是優秀的軍人!

11月3日,趙構辭別宋欽宗,出開封城,暫留城北定林院等候冠服禮物準備完畢便前往金營。

5日,大宋涇原路懷德軍矢盡糧絕,最後陷於西夏。守將劉銓罵敵而死。通判杜翊世全家自焚而死。

康親王趙構帶着車輅來到東北的長垣縣,還沒出開封府,金國人又變卦了。7日,王雲從金營返回。金國的新要價是北方三鎮必須交出來,不然第一時間攻打開封城!於是趙構回開封城,知樞密院事馮澥被罷。

8日,針最對新開價,開封皇宮延和殿內百官雲集,分成兩大陣營,辯論交還是不交。一方是梅執禮、孫傅、呂好問、秦檜等36人組成的高官派,他們說不交。另一方以宰執唐恪、耿南仲爲首的大佬派70多人說要交。其中還有一個稀泥派的中書侍郎何慄,他說割讓三鎮是失河北民心、不割三鎮則太原、真定已失,中山、河間也很難保,我們就拖着,讓當地自生自滅吧。兩派在金殿上大吵大鬧了整整一天,其中最耀眼的是大佬派中的右諫議大夫範宗尹。他四肢着地、痛哭流涕,說爲江山、爲百姓、爲了廣大官員們的安全,把三鎮割出去吧…趙桓同意了。

12日,完顏宗翰的西路軍抵達黃河渡口。隔着中原大地上最大的河。河對岸是折彥質的13萬宋軍,換誰心裡都發怵…

金軍征伐百年。最大的弱點再次暴露:沒有水軍!自從崛起以來,女真人從沒在船上打過架,回想當年松花江畔,完顏阿骨打像神蹟一樣的率全軍騎馬渡河…現在想複製?純粹是做夢!這是黃河。不是松花江!

完顏宗翰頭疼之餘,找來了最強的那個人——女真戰神完顏婁室。他希望戰神能再創造一戰場奇蹟…

戰神面對滔滔黃河、13萬重兵,說了以下一番話“宋軍雖多,不足畏也。但這仗沒法硬拼,只能嚇人。我們找幾百面大鼓,讓大兵們死勁敲一晚上。明天或許會有奇蹟”

於是,中間隔着整條黃河。金軍敲了整整一夜的鼓。13日凌晨,戰神走到岸邊,向南邊看一眼,奇蹟讓他本人也驚呆了:黃河南岸一片開闊。一個人也沒。也就是說:金軍只隔着河敲了一夜的鼓,13萬宋軍居然全都跑光了!這是什麼樣的軍隊?出產這種軍隊的又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折彥質,你還是姓折的嗎?

當天,西路金軍安全渡過黃河,沒損一兵一卒、沒費一槍一箭。同日,四大道之一的西道總管王襄也棄城逃命,永安軍、鄭州都隨之投降。而鄭州東面60多公里就是大宋朝的首都開封!

同日,東路金軍屯兵趙州慶源城下,想走筆直向南的最捷徑渡過黃河,但聽說就在正南方250公里的黃河北岸浚州、南岸滑州,範納以5萬精兵駐守,於是完顏宗望決定換個路線,準備往東南去打恩州,之後在大宋的北京大名府渡河…

14日,趙構、王雲緊急出京,奔向前線的完顏宗望,企圖用三鎮及各種車子、頭銜去拖住女真人…

但15日,完顏宗翰的使者王汭來開封城了。針對眼前的形勢,他不再談什麼北方三鎮,而是索要全部河東、河北路的土地…首相唐恪再一次同意了,要中書侍郎何慄附議。何慄大駭“不是說三鎮嗎?現在怎麼要全部兩河了?算了!這戰時宰相,俺當不了,俺辭職。唐恪你就一個人玩吧”

當天,完顏宗翰率軍在汜水關渡過洛水。京西提刑許高、河北提刑許亢,本率兵在洛口防守,現望風而潰。消息傳到開封城,開封城終於實行了堅壁清野,並命馮澥、李若水去見完顏宗翰議和。

16日,中書侍郎何慄被罷。尚書左丞陳過庭改任中書侍郎。

這一天,兵部尚書孫傅在習慣性地翻書,突然間神蹟出現!一首丘浚的《感事詩》落進了他眼裡“郭京楊適劉無忌,盡在東南臥白雲”臥白雲的都是神仙!宋朝從趙光義開始、經趙恆發揚光大、到趙佶達到鼎盛,幾乎每件國之大事,都能和道士、神仙沾邊…就連斧聲燭影之夜,都有道士的身影出現過…

那現在異族入侵,這樣的生死大事,怎能把神仙排除在外呢?孫傅感覺自己之所以在這種時刻看到了這首詩,本身就是神仙的暗示!

於是,開封城大街小巷各顯眼處都貼上了尋神仙啓示:神仙。男,相貌不知、體態不詳、職業不定,近期以郭京、楊適、劉無忌等名字出現,有知情者歡迎舉報,有重賞。同時熱烈盼望神仙們集體大白天下凡…

神仙很快就被找到了,軍方大佬、殿前司老大王宗濋在禁軍的龍衛兵裡找到了一叫郭京的人。

此人完全附合神仙的標準,他能撒豆成兵,兵能隱形,能用六甲之法活捉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金軍魁首,能掃蕩10萬金軍,解京都之圍…而做到這些,他只需集結7777個人。當然這些人也不是一般人,他們都是身有仙緣、非同凡響的,同樣也是神仙下凡而不自知的。他們有些共同特點即生日時辰。找出他們,只要附和條件,哪怕他們是販夫走卒,也會讓宋朝起死回生。讓金軍瞬間崩潰…

這些話,趙桓、何慄、孫傅都相信了…

於是郭京火箭升官,從副都頭升到武略大夫、兗州刺史,他積極工作。在京城內飛速集結起了六甲神兵。兵源成分嘛?如一叫薄堅的是在街頭耍棍棒賣藝的、一叫傅致臨的還俗僧人、一賣藥的叫劉宋傑。較突出的是一叫劉孝竭的。他很有創意,把神兵們細化了。神兵們分出了兵種卞丁力士、北斗神兵、天闕大將等等…他們成了神秘的一羣人,與外界隔離,留給開封城內的是各種各樣離奇的猜想…

其中不乏一些懷疑者,覺得這太兒戲、太天真、太荒誕了。根本就是騙人嘛,把國家民族的生命交在這種人手上,純粹是自殺行爲!

對此兵部尚書孫傅怒不可遏。他發了這輩子最大的怒火,痛罵他們沒知識、不懂歷史、把宋朝的傳統都忘光了!在他看來,郭京的出現,還有他的身份及能力,都是最正確、最正常、最無可質疑的真理…因早有先例!

時光回溯140年。宋太宗趙光義剛剛登基時,根據一張畫聖吳道子的作品《長壽仙人圖》,在現實中找到了長得一模一樣、時任御龍弓箭直都虞侯的戴恩…之後戴恩就平步青雲,啥事不做就升到了平遠軍節度使。這說明了什麼呢?聯繫到郭京。兩者同樣都是禁軍成員、同樣都被皇帝挖掘,那麼郭京就定是神仙!你說不是?你蔑視先帝,罪該萬死!

這樣的大帽子砸下來,誰都沒話了…於是開封城裡憑空出現了7778個神仙,每個人都有些盼望,不知這些“神仙們”會做些什麼。但又不敢盼得太急了,因神仙說了:除非天崩地裂、萬劫不復的危險時,要不然別去煩他們…

趙構、王雲等一行16日來到開封府長垣縣,百姓們攔住了趙構,說他們願意奮起報國,卻不願看到大宋的康親王去金營受辱。17日,趙構的生母韋氏被封爲賢妃、趙構則加封安國、安武軍節度使。同日,趙構來到滑州。之後渡過黃河,19日來到磁州。21日,他見到了磁州知州宗澤。

現年67歲的宗澤已是位標準的老人了。他起步還是不錯的,31歲那年考中了進士。這是難能可貴的,第一他家世代務農,首次有人考中。第二,剛過而立之年就成爲歷史上最幸福的宋朝文官,他有着無比光明的未來,可宗澤就能把自己搞得無比悽慘…

考中的當時,悽慘就發生了。他的策論讓考官很爲難。不取吧?寫得真好;取了?危及頭上烏紗。宗澤的策論抨擊時弊,把當時元佑年間新舊兩黨的錯誤都列了出來!這還了得?考官無奈,只得在宗澤的出身上加了一個字,就噁心了宗澤一輩子。進士變成了“同進士”堂堂正正考來了功名,降到和花錢買官的廢料們一個等級!

揹着這恥辱,宗澤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簡單說:一直被壓在底層,20多年過去,一直都是個縣令。眼看着快退休了,正趕上宋朝決定聯金滅遼,這事爭得不可開交,全國不管誰,都有發言權。於是宗澤說話了,他反對聯金滅遼,這是和如日中天的六賊們唱對臺戲!以他這樣芝麻小官,根本不用六賊出手,賊子賊孫們就把他撂倒了…

縣令也不要當了,去看守道觀!宗澤失望了,他主動辭職,想在東陽山谷裡結廬讀書,終老此生。

但此時金軍入侵,他又升官了,被委任爲磁州知州。前面說過:當時太原失守、真定府危急,大家都急着往黃河南岸跑,宗澤卻逆着人流,走向河北,迎向了金軍…

這是宗澤一生的寫照,他總在做着與整個官場截然不同的事。他在磁州遇到了要去金營和談的趙構。

宗澤勸趙構別去送死了,沒人會在這種優勢下同意什麼和談。趙構想了想,決定聽宗澤的,且由此對宗澤很有好感。這是一良好開端,如能繼續下去,那麼中國歷史很可能會改寫。但它偏偏拐彎了!因趙構的副使王雲。

磁州人認得王雲,他不久前就當過出使金國的使者,當時路過磁州時曾要求磁州堅壁清野,把老百姓、財物等都運到城裡,不留給金軍。平心而論,這出發點是好的,可惜磁州百姓也因此被折騰得夠嗆…這時他再來,磁州人立即火冒三丈。事有湊巧,有人在他行李裡發現了幾件和金國服裝相似的“皁裘”由此,磁州百姓們認定了他是金國奸細!當時整個兩河地區的百姓怒火沖天,只要和金國粘邊,連宰執人員都敢砍成肉醬,一小小給事中能算什麼?

百姓們一擁而上,王雲也成了肉醬…事情過後宗澤才知道,他只能硬着頭皮去報告給趙構。趙構沒說什麼,只是很快離開了磁州,去了南面的相州。

好多年後,宋高宗趙構纔在一次偶然裡提起了這件往事,他認爲是宗澤殺了王雲,在他最危險時殺了他身邊的親信…宗澤,從此讓趙構不敢去信賴。而大宋國運也就此拐彎,如趙構能一直留在宗澤身邊,那以後的歷史定不會是那個樣子…

而相州?相州的知州也鼎鼎大名,他叫汪伯彥。

完顏宗望的使者楊天吉、王汭再次來到開封城,要宋朝把河北、河東全部割給金國。這一次,趙桓同意了。他緊急派自己兩大親信,也就是主張割地的兩大先鋒門下侍郎耿南仲、同知樞密院事聶昌去配合金軍,到兩河大地上去解除宋軍武裝。一開始他們都不願意,一個以老辭、一個以親辭。中書侍郎陳過庭自告奮勇前往,趙桓流淚嘆息,嚴令耿、聶2人上路,耿去見完顏宗望、聶去見完顏宗翰。這兩個衰人沒辦法,只有上路。

聶昌跑得較快,他帶着詔書,馬不停蹄越過黃河,趕到絳州,在金使注視下,聶昌高高舉起聖旨,命守城宋軍放下武器、全體投降。

仲淹三光篇劉整降蒙篇風雨欲來篇宋金激戰篇嘉定和議篇風雨欲來篇彌遠之死篇君臣和諧篇新政失敗篇狄青平叛篇澶淵前奏篇李綱登場篇柴榮北征篇向氏登場篇西征前奏篇高宗禪位篇德昭之死篇大遼慘案篇永樂築城篇吳璘撤軍篇太后撤簾篇神宗崩潰篇韓琦求戰篇天災人禍篇趙昀登場篇魏勝首戰篇熙河開邊篇平夏前奏篇仲淹三光篇最高國策篇亡國君臣篇秦檜罷相篇張浚之死篇陳錢獻土篇皇業肇基篇彌遠之死篇親征揚州篇柴榮託孤篇北伐前奏篇出兵南唐篇狄青罷官篇議和失敗篇轉移視線篇開封城破篇海上之盟篇亡國君臣篇皇帝護短篇李璮叛亂篇張浚勤王篇南北開戰篇熙河開戰篇熙河開邊篇禪位前奏篇太后撤簾篇大金立國篇曲端貶職篇種姚敗亡篇瀟灑撤軍篇新政解析篇北伐前奏篇元僖之死篇襄樊陷落篇淮西兵變篇魏勝首戰篇劉整降蒙篇光宗被廢篇北伐大勝篇蘇氏遭難篇金國遷都篇處機西行篇海陵被弒篇海上之盟篇局勢急轉篇陳錢獻土篇舊黨罷免篇純仁回朝篇議和前奏篇秦檜罷相篇戰局轉折篇皇帝反覆篇張浚亂搞篇孝宗禪位篇局勢透析篇皇帝護短篇世宗自立篇釣魚之戰篇青苗新法篇大金亡國篇北伐大勝篇南宋立國篇宋金議和篇宋金儲君篇開封城破篇局勢動盪篇童貫使遼篇遼金議和篇苗劉兵變篇一徵收官篇澶淵之盟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
仲淹三光篇劉整降蒙篇風雨欲來篇宋金激戰篇嘉定和議篇風雨欲來篇彌遠之死篇君臣和諧篇新政失敗篇狄青平叛篇澶淵前奏篇李綱登場篇柴榮北征篇向氏登場篇西征前奏篇高宗禪位篇德昭之死篇大遼慘案篇永樂築城篇吳璘撤軍篇太后撤簾篇神宗崩潰篇韓琦求戰篇天災人禍篇趙昀登場篇魏勝首戰篇熙河開邊篇平夏前奏篇仲淹三光篇最高國策篇亡國君臣篇秦檜罷相篇張浚之死篇陳錢獻土篇皇業肇基篇彌遠之死篇親征揚州篇柴榮託孤篇北伐前奏篇出兵南唐篇狄青罷官篇議和失敗篇轉移視線篇開封城破篇海上之盟篇亡國君臣篇皇帝護短篇李璮叛亂篇張浚勤王篇南北開戰篇熙河開戰篇熙河開邊篇禪位前奏篇太后撤簾篇大金立國篇曲端貶職篇種姚敗亡篇瀟灑撤軍篇新政解析篇北伐前奏篇元僖之死篇襄樊陷落篇淮西兵變篇魏勝首戰篇劉整降蒙篇光宗被廢篇北伐大勝篇蘇氏遭難篇金國遷都篇處機西行篇海陵被弒篇海上之盟篇局勢急轉篇陳錢獻土篇舊黨罷免篇純仁回朝篇議和前奏篇秦檜罷相篇戰局轉折篇皇帝反覆篇張浚亂搞篇孝宗禪位篇局勢透析篇皇帝護短篇世宗自立篇釣魚之戰篇青苗新法篇大金亡國篇北伐大勝篇南宋立國篇宋金議和篇宋金儲君篇開封城破篇局勢動盪篇童貫使遼篇遼金議和篇苗劉兵變篇一徵收官篇澶淵之盟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