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出兵篇

伯顏出兵篇

宋度宗在享受之餘,本職工作完成得也不錯。

趙禥天天泡在女人堆裡,生出好幾個兒子。除去已夭折的趙焯、趙憲、趙鍠之外,還活着的也有三個:楊淑妃生的趙昰5週歲多、全皇后生的趙xian(字太難。打不出也拆不出,音同顯)3週歲不到、俞修容生的趙昺2週歲半。

羣臣一致認爲:當此國難之際,當立長君:建國公趙昰。但賈權臣一錘定音“立嫡”於是不到3週歲的小孩子、嘉國公趙xian登基坐殿,成爲南宋第7位皇帝,史稱宋恭帝。由宋理宗的皇后謝道清垂簾聽政。軍國大權仍落在賈似道手中。

10日,封皇兄、建國公趙昰爲吉王;皇弟、永國公趙昺爲信王。賈似道依北宋文彥博故事,獨班起居。

12日,尊謝道清爲太皇太后、全氏爲皇太后。

京湖制置使汪立信,這人難得生就一顆理智平常心。在如此亂世中、當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看得清、理得順天下大事。他給賈似道提出三條建議,以應付危局:

1將內地,包括江南及原兩淮區域的兵力盡量抽調至長江北岸,組建一支50萬人的抗元大軍。這些軍隊在長7000裡的長江防線上劃地防守,百里一屯,屯有守將。十屯一府,府有總督。要害之處,以三倍的兵力加強防守。無事則泛舟長淮,往來遊徼。有事則東西齊奮,戰守並用。刁斗相聞、饋餉不絕,互相應援,以爲聯絡之固。選忠良能幹的宗親大臣爲統制,分蒞東、西二府。這是上策。

2禮送郝經回國,按鄂州之戰所答應的歲幣給付。哪怕算上這些年的陳欠加利息,也要乾脆利落地付清!以圖延緩戰期,贏得時間。這是中策。

3投降。雖是下策。但戰敗而降和不戰而降的待遇還是有差別的,儘量往好裡爭取吧!

身在局外,每個現代人都能看出汪立信這三條建議的好壞。身在局內,作爲賈似道來說,汪立信這個人就太壞了!不識擡舉,念喪經!

汪立信有一隻眼睛是壞掉的,賈似道一把摔了汪立信的信,破口大罵“瞎賊,竟敢如此胡說”汪立信立即下課!

17日,朱禩孫被任命爲京湖、四川宣撫使兼江陵知府。

江南的領導人因口彩吉利的問題把重要幹部罷免了。而在遙遠的漠北。元帝國領導人任命了平滅江南的重要幹部。

每一位劃時代人物都有一共同特點:識人!伯顏能帶給元世祖忽必烈的絕不是每一個蒙古人都能做出的貢獻。可以說,伯顏在某種程度上是忽必烈的微縮版!兩人都不嗜殺!

21日,元朝滅宋的最高統帥伯顏陛辭出征,忽必烈叮囑他:要學宋初平定江南的曹彬,不許濫殺無辜!

8月4日,史天澤上奏“荊湖、淮西各置行省,勢位既不相下,號令必不能一。後當敗事”忽必烈接受其建議,改淮西行中書省爲行樞密院。以伯顏領河南等路行中書省。所屬並聽節制。史天澤隨即又告老稱病,上表請奏:滅宋之事專任伯顏。

伯顏將南征大軍分爲兩路。一路由他本人和大將阿術率領,由水路從漢水入長江,前鋒是南宋降將呂文煥。一路由中書右丞博羅歡、參知政事董文炳率領。從陸路由京湖東攻兩淮,前鋒是南宋降將劉整。

二位先鋒官都是南宋頂級將領,深知地理、通曉佈防。由他們帶路,實是最好的選擇了!

10日。中書省上奏“江漢未下之州,請令呂文煥率其麾下到各城下諭降,令彼知我善遇降將。亦策之善者也”忽必烈從之。

四川總帥汪惟正上奏“蜀未下者僅數城耳,今宜舍之,而併力攻臨安!根本既拔,此將焉往!願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峽,與伯顏會於錢塘”忽必烈優詔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誰託!你還是留在蜀地。異日蜀平,功豈在伯顏下耶”

本月,太保劉秉忠去世。忽必烈聞之驚悼,謂左右曰“秉忠事朕三十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佔事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它人不得與聞也”

9月10日,伯顏大軍集合於襄陽。從此地將進漢江、入長江。13日,伯顏把自己這路大軍又分成三路:一路由棗陽趨司空山、一路自老鴉山趨荊南、一路由伯顏自己與阿術水陸並進,殺奔郢州。前鋒是著名的蒙籍華人張弘範。

張弘範這一年36歲,由他打頭陣不止是看中他的能力,更因對手、南宋的郢州守將是“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這兩人是族兄弟,張世傑還曾在張弘範老爹張柔手下幹過幾天。蒙古人這些年收降的漢人軍將太多了,覺得有這層關係在,郢州有可能不戰而降?

20日,大軍來到距郢州城20裡的鹽山。張世傑拒絕元軍的勸降,決心抗戰到底!郢州是襄陽的後院,是從漢江入長江的又一道障礙。張世傑在此精心備戰,這裡成了一非常類似襄樊的軍事要塞。郢州在漢江之北、新郢州城在漢江之南,兩城夾江而建,城牆都以江畔巨石累起,堅固無比。江水間遍立木柱,鐵鏈密佈,間雜以數量龐大的戰船,兩岸再廣佈弩炮…從各項配置上看,這裡比襄陽、樊城的雙子城結構還要可怕!

元軍如按原計劃進軍的話,會比啃襄陽、樊城的難度少點但有限!那樣對南宋來說,彌足珍貴的時間就會再贏得不少!

可惜的是:某個被阿術抓來的當地百姓給蒙古人出了個點子:爲什麼要強攻郢州呢?可以先打下游的黃家灣堡嘛!黃家灣堡西有條大溝直通藤湖,從大溝拖船入湖,再走三裡水道就能繞過郢州、重新繞回漢江,之後再出漢江入長江…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伯顏馬上命李庭、劉國傑兩人率軍火速攻陷黃家灣堡。在此盪舟由藤湖入漢江…等到張世傑發現時早已晚了!10月,他派趙文義率2千精騎追趕元軍。伯顏、阿術回軍迎擊。在泉子湖,趙文義力戰敗死,宋軍戰死五百人,餘衆皆潰。

23日。章鑑被任命爲同知樞密院事、陳宜中爲籤書樞密院事。

伯顏的元軍繼續沿漢江而下,來到荊門軍與復州交界的沙洋。和郢州一樣,伯顏先派降卒持黃榜檄文入城招降,被南宋守將王虎臣、王大用斬使焚榜。伯顏再派呂文煥前往招降,又被拒絕。沒辦法,只能攻城了。

24日黃昏,伯顏乘着大風,命軍士順風放砲縱火。頓時煙焰張天,迷人耳目。元軍乘勢登城,王虎臣、王大用兩人皆被生擒。沙洋陷落。

之後,呂文煥將王虎臣等沙洋俘虜押往新郢州城下,要南宋守將邊居誼投降,邊居誼不答。次日又至,邊居誼說“請呂參政來面談吧”呂文煥大喜,以爲邊居誼是要投降了,當即馳馬臨城。卻遭遇伏弩亂髮!呂文煥右臂中箭、坐騎也被射死!城中伸出好幾根長矛來鉤呂文煥,險些得手。經元兵齊來相救,再改乘它馬。方纔脫險!

元兵奮怒攻城,邊居誼督衆堅守,雙方相持不下。卻不料城中黃順、任寧爲呂文煥所惑,相繼出降。其部曲亦多縋城隨出。邊居誼大怒,悉數驅入,全部斬首!呂文煥乘隙攻城,又被邊居誼以火箭射退。27日。李庭率元軍攻破外城,諸軍蟻附而上。邊居誼自知不支,欲拔劍自殺。偏鋒鈍不能斷喉,乃赴火死。所部三千人皆力戰而死,邊居誼全家也殉國。新郢遂陷。王虎臣、王大用兩人也隨後被殺。

本月,忽必烈第一次東征日本因遇暴風雨而遭致慘敗!10月5日,元軍在日本對馬島附近出現。對馬守護代宗助國父子率80騎攔阻,詰問上陸理由。卻被毫不留情地全殲。14日,元軍登陸壹岐島,壹岐守護代平經高初戰不利,退入嬰城內固守。次日元軍佔領全島,平經高以下百餘人戰死。16日元軍再攻肥前國沿岸島嶼。當地豪強松浦氏率一族數百人英勇抵抗,卻都成了元軍箭下之鬼。此後元軍大肆屠殺,並將下一目標直指筑前國博多灣的太宰府!狼真的來了!儘管日本方面對元軍入侵已有思想準備,但這畢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軍隊進攻日本本土。藤原經資在得知元軍出現在對馬島的情報後便已不敢怠慢。邊急報朝廷和幕府,邊召集九州島所有御家人向博多灣聚集。博多決戰在即!

20日,元軍大規模登陸博多。依照日本戰爭慣例,兩軍列陣完畢後方可擊鼓進攻。於是等元軍登上陸來,擺好陣勢。日本武士鼓譟而進。突然聽到天崩地裂的轟然巨響,原來是元軍數門回回火炮同時發射!日本武士從未見過火炮,嚇得心神不定。戰馬也在原地打轉。元軍乘勢掩殺。日本武士狂奔一陣後終於穩住陣腳。藤原經資身先士卒,率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102000人馬再次進攻。當日軍逼近時,元軍中間分開,任其進入,再兩端合圍,對口袋內的日軍加以殲滅。但日軍悍不畏死,前赴後繼,給元軍也造成很大壓力。29歲初次上陣的竹崎季長率5騎人馬奮勇爭先。藤原經資之弟藤原景資以暗箭射傷元將劉復亨,元軍士氣大衰。

此時激戰已整整一天,損失慘重的日軍撤到一巨大水壩前重新佈陣。元軍因怕遭日軍夜襲,返回船上進行休整。他們不會料到:即便日軍的夜襲或許會令他們損失慘重。但今晚退到船上的這一決定所付出的代價,將是連忽必烈都無法承受的!

主帥忻都在船上召開軍事會議。白天的兩軍對決是以元軍勝利而告終的。元軍以寡擊衆,已獲大勝,且已佔領博多灣的灘頭陣地。但主帥對日本武士的勇猛頗有餘懼,且對方有多少敵人也心中無數,已無信心再戰,提出退兵。高麗將領金方慶建議背水一戰,一鼓作氣攻下太宰府,固守待援。忻都卻堅持次日班師。不曾想就在陰曆10月20日當晚,風雨大作,波濤洶涌。元軍船隻傾覆200餘艘,數萬元軍溺亡大海。心生恐懼的忻都迫不及待的連夜拔師退回高麗國。“文永之役”戲劇性的在一場暴風雨中以日軍不勝而勝結束。最後輾轉回國的元軍只剩13500餘人。

21日晨,日軍來到海岸邊,觸目所及盡是一些破碎的木片與浮屍。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已經勝利!直至抓到留在志賀島的一艘敵船,除了投海而死的之外還生擒120個元軍俘虜,才確認了這一天賜的好消息,急忙遣使進京報捷。龜山上皇大喜,立即在朝廷舉行祈神運動,一方面感謝神風的幫助,另一方面也祈禱元軍不要再來。北條時宗則在冷靜分析形勢後認爲這次戰役不會對大元帝國造成重大損失。依元世祖的脾氣,他必會第二次東征!於是北條時宗一方面增強西國的守備力量。另一方面舉全國之力,在博多灣沿岸修建起東起箱崎、西至今津,5尺高1丈寬,蜿蜒數十公里的一條石壩。整個石壩修築工程歷時5年,恰趕在忽必烈第二次東征前夕的1280年完工。它爲加強無險可依的海灘防衛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爲探測敵情、震懾高麗,北條時宗還不斷派出小股武士騷擾高麗南部沿海…

11月,“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登上歷史舞臺!被李庭芝闢置幕下,任淮東制置司參議。

14日,經賈似道建議,王龠被任命爲左丞相兼樞密使、章鑑爲右丞相兼樞密使。

本月,楊文安率元軍從夔州路的達州出發,進趨雲安軍,至馬湖江。連拔雲安、羅拱、高陽諸城堡。

伯顏大軍進逼復州,南宋復州知州翟貴開城投降。伯顏拒絕了諸將請點視其倉庫軍籍的提議,下令諸將不得入城,違者以軍法論。

阿術派阿里海牙來問伯顏何時殺入長江,伯顏不答。次日又來,伯顏還是不答。阿術於是親自來問。伯顏對他說“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餘人知之乎”兩人秘密定下日期。23日,元軍大舉進至漢陽軍的蔡店,前面就是漢江入長江之口的漢陽軍城。25日,伯顏派人先往查看漢口形勢。

當時,南宋的淮西制置使夏貴正率萬艘戰艦分據各要害。京湖宣撫使朱禩孫率遊擊軍扼住中流。王達則守衛號稱“江鄂屏障”的陽邏堡。夏貴,論資歷堪比餘玠、論戰績不下於高達…由他與元軍爭勝,是這時的不二人選!

伯顏選擇從漢口突破,夏貴擋住了;再選擇從陽邏堡西面的沙蕪口突破,夏貴擋住了。這時伯顏採納阿術部將馬福的建議,用聲東擊西之計,進圍漢陽軍,揚言將從這裡渡江,夏貴火速調沙蕪口守軍衝過去…

結果,漢陽軍很安靜,半個元軍都沒。沙蕪口卻空了!12月4日,阿喇罕奉伯顏之命,奇襲沙蕪口,沙蕪口陷落!這是必然的結果!久守必破,誰也禁不住沒完沒了的調動!

9日,伯顏率元軍大舉自沙蕪口入長江。

元佐發瘋篇世祖繼位篇新政解析篇侂胄權臣篇遍地烽火篇宋金轉型篇宗弼撤軍篇奔赴西北篇川陝再戰篇元昊稱帝篇太祖流浪篇安石罷相篇處機西行篇戰爭準備篇諸國分合篇夷簡罷相篇拖雷借道篇包拯登場篇西征收尾篇趙禎誕生篇平夏大捷篇雍熙慘敗篇蒙古內鬥篇哲宗駕崩篇天聖亂相篇青苗新法篇邊疆烽火篇兵臨城下篇三度爲相篇元佑更化篇天聖亂相篇宋遼定盟篇趙普罷相篇最後南侵篇成吉思汗篇議和前奏篇新黨掌權篇奔赴西北篇西征收尾篇南宋內政篇澶淵之盟篇宗澤之死篇允文之死篇嘉定和議篇交趾入侵篇岳飛被罷篇蒙哥登基篇開封城破篇收復河湟篇擅移皇陵篇耿京起義篇孟氏皇后篇秦檜暴走篇汝愚罷相篇哲宗成長篇邊疆烽火篇李綱登場篇蒙古叛亂篇天災人禍篇太宗駕崩篇父子矛盾篇邊疆烽火篇祥興改元篇王厚再戰篇世忠阻敵篇號令天下篇陝西淪陷篇劉整降蒙篇孟昶暴斃篇趁火打劫篇文人之春篇吳曦被誅篇金軍退師篇餘玠治蜀篇治河失敗篇世祖繼位篇岳飛撤軍篇紹述紛爭篇濮議之爭篇下世忠北伐篇宋金議和篇開封之戰篇滁州大捷篇光宗被廢篇風捲殘雲篇舊黨罷免篇岳飛被罷篇奔赴西北篇金國敗盟篇亡國君臣篇新黨成員篇君臣和諧篇趙普罷相篇幽州收復篇亡國前奏篇開封之戰篇首輪北伐篇遼金議和篇青苗新法篇淮西之戰篇
元佐發瘋篇世祖繼位篇新政解析篇侂胄權臣篇遍地烽火篇宋金轉型篇宗弼撤軍篇奔赴西北篇川陝再戰篇元昊稱帝篇太祖流浪篇安石罷相篇處機西行篇戰爭準備篇諸國分合篇夷簡罷相篇拖雷借道篇包拯登場篇西征收尾篇趙禎誕生篇平夏大捷篇雍熙慘敗篇蒙古內鬥篇哲宗駕崩篇天聖亂相篇青苗新法篇邊疆烽火篇兵臨城下篇三度爲相篇元佑更化篇天聖亂相篇宋遼定盟篇趙普罷相篇最後南侵篇成吉思汗篇議和前奏篇新黨掌權篇奔赴西北篇西征收尾篇南宋內政篇澶淵之盟篇宗澤之死篇允文之死篇嘉定和議篇交趾入侵篇岳飛被罷篇蒙哥登基篇開封城破篇收復河湟篇擅移皇陵篇耿京起義篇孟氏皇后篇秦檜暴走篇汝愚罷相篇哲宗成長篇邊疆烽火篇李綱登場篇蒙古叛亂篇天災人禍篇太宗駕崩篇父子矛盾篇邊疆烽火篇祥興改元篇王厚再戰篇世忠阻敵篇號令天下篇陝西淪陷篇劉整降蒙篇孟昶暴斃篇趁火打劫篇文人之春篇吳曦被誅篇金軍退師篇餘玠治蜀篇治河失敗篇世祖繼位篇岳飛撤軍篇紹述紛爭篇濮議之爭篇下世忠北伐篇宋金議和篇開封之戰篇滁州大捷篇光宗被廢篇風捲殘雲篇舊黨罷免篇岳飛被罷篇奔赴西北篇金國敗盟篇亡國君臣篇新黨成員篇君臣和諧篇趙普罷相篇幽州收復篇亡國前奏篇開封之戰篇首輪北伐篇遼金議和篇青苗新法篇淮西之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