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妙兒定親

比如徐五郎爆料出徐四郎平時看着酷酷的,可睡覺的時候卻非要抱着一個枕頭(大家可以YY成他是抱着一個布娃娃),否則他就會睡不着;

還有就是徐四郎十分愛睡懶覺,於是每每丁氏叫他起牀、他處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中時,爲了賴牀他竟然會向丁氏撒嬌!要知道平日裡徐四郎清醒時,可是酷到從沒和丁氏撒過一回嬌!

最搞笑的是徐四郎小時候因長得太白淨了,還曾經被幾個嬸孃惡趣味的套上小女娃穿的衣裙,然後散了頭髮梳了兩個圓包包,最終被徹頭徹尾的打扮成一個粉雕玉琢、人見人愛的俊丫頭!

這些可是徐四郎最不爲人知的一面,可偏偏大嘴巴徐五郎、把他的這些糗事都給一一抖了出來,讓妙兒聽了後忍不住嘖嘖稱奇———原來徐四郎還有這麼可愛的一面啊!這和他平日裡的形象可真是不相符!

不過徐四郎可不樂於自己的另外一面被妙兒知曉,因此他很快就追着徐五郎滿院子裡跑,一直到把徐五郎狠狠的揍了一頓,他才面色鐵青的避開妙兒那充滿探究的目光,躲回自個兒屋裡打死都不肯再出來了。

妙兒本想纏着徐五郎,讓他帶着她到屋子裡去繼續看徐四郎的笑話的,但尤氏卻從堂屋出來喊了妙兒一聲,說是讓妙兒來和徐天光以及丁氏道別。於是妙兒只能依依不捨的放棄取笑徐四郎的機會,乖乖的回到堂屋和徐天光夫婦道別。

妙兒進屋後見徐天光夫婦和尤氏俱都笑眯眯的盯着她看,便猜到徐張兩家結親一事應是已經都談妥了,後參與的丁氏應該也同意兩家結親。否則徐天光夫婦也不會拿看準媳婦兒的目光看她,且還塞了不少零嘴糕點給她,尤其是徐天光還送了套小巧的文房四寶給妙兒,並叮囑妙兒要好好跟着張大郎讀書識字。

且才一出了徐家大門踏上回家的路上,尤氏就迫不及待問了妙兒一句:“妙兒喜歡徐家的兩個小哥哥嗎?”

妙兒知道尤氏想問什麼、也想讓她安心,於是妙兒便乖巧的順着尤氏的心意答道:“喜歡!妙兒喜歡和兩個小哥哥一起玩!”尤其是玩那能打擊徐四郎的遊戲。

妙兒的問答讓尤氏心裡一定,隨後她又小心翼翼的問了句:“那兩個小哥哥,妙兒喜歡哪個多一點?”

“妙兒比較喜歡小四哥哥,小五哥哥老是很吵。”妙兒老老實實的答道,雖然徐五郎和她一起捉弄徐四郎讓她很高興,可她還是不能接受一個唐僧當她的夫君啊!

而妙兒的回答也正是尤氏心裡所期盼的,隱藏尤氏聽了妙兒的回答頓時心裡大喜,畢竟雖然她已經和徐家把兩家結親一事議得差不多了,但她潛意識裡卻還是希望妙兒也能喜歡徐四郎,這樣這門親事便更完美一些了。

因此尤氏很快就笑眯眯的看着妙兒,言語裡也帶着一絲誘惑:“那把我們妙兒許給小四哥哥,讓小四哥哥一直陪妙兒玩好不好?”

妙兒聞言在心裡悄悄的嘆了一口氣,一邊暗歎尤氏騙小孩子的手段不太高明,一邊心想該來的事總歸還是來了!

妙兒雖然對北宋這種包辦婚姻有些反感,但一來她眼下還小、將來會怎樣她自己都不知道;二來妙兒見尤氏的臉色一日差過一日,曉得尤氏的時日恐怕已是真的不多,眼下她是因有未完成的心願才硬撐着。

而妙兒的親事就是尤氏眼下心裡唯一的心願,因此爲了不讓尤氏再繼續操心下去,妙兒最終選擇答應了尤氏的安排:“妙兒都聽孃親的!”

反正現在讓尤氏高興是最重要的事,至於以後是不是真要嫁給徐四郎,妙兒覺得那時候再考慮和想對策也不遲……

尤氏自是不曉得妙兒心裡的盤算,她只因妙兒的話而感到十分欣慰,於是一回到張家,尤氏就率先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老爺子。張老爺子對妙兒的親事本就不太關心,因此只略微問了尤氏幾句、便點頭準了這門親事。

張老爺子點頭後,尤氏才象徵性的通知了張光一聲,這徐天光乃是張光的好友,張光自然也不會反對這門親事了。

因此接來下來尤氏便開始忙着籌備妙兒定親一事,徐張兩家也按照北宋閩地風俗,先是起了草帖子走了個過場,兩家相互允許後再起細帖子,寫明家中上下三代人的名諱,議親之人的身份、田產及官職之類。

因徐家還未分家、徐四郎也還沒分到應得的田產家產,加之徐四郎如今才九歲、前途未明,因此最後兩項田產、官職之類俱是空着,妙兒的妝奩要根據徐四郎今後的身份來衡量,因此眼下也暫時控制。因但凡定娃娃親的人家都是這樣,因此徐張兩家對這一點都沒什麼異議。

起完草帖雙方交換細看過後,緊接着徐家要備一擔子許口酒,以花絡罩着酒瓶,並飾以大花八朵、彩色羅絹或銀白色的花勝八枚,還要用些花紅纏系在擔子上。此舉宋人稱之爲“繳檐紅”,是男女定親、男家需送與女家之物。

女家接受男家送來的那擔子許口酒後、必須按照規矩回禮,取許口酒酒瓶二瓶,內盛入淡水、並放入活魚三五條,筷子(箸)一雙,備齊後送與男家,此舉宋人稱之爲“回魚箸”。

走了前頭這幾道儀式後,接下來徐張兩家便湊到一塊兒,商量什麼時候下小定、什麼時候下大定,以及徐家是不是要親自相看媳婦兒等事宜。

這妙兒和徐四郎眼下都還小,因此下定自是不着急,加之妙兒比徐四郎小了四歲,因此徐張兩家商量過後、決定等妙兒過了十二歲再逐一下定。至於相看媳婦兒,眼下妙兒還小、看不出張開後的模樣,因此自然也就暫時不用相看了。

雖然徐張兩家定的是娃娃親,可要操辦的瑣事卻也有不少,加之隨後便迎來了繁忙的年關、兩家都要忙着籌備過年的大小事宜,因此這門親事一直拖到正月過後、雙方彼此交換了定親信物,事情纔算是辦妥了……

也就是說,妙兒最終在六歲這一年,和十歲的徐四郎定了親,兩人成爲了未婚夫妻。

而尤氏安排好妙兒的親事後、才徹底的鬆了口氣,心想只要兩個大兒子和妙兒今後能夠過得好,那年紀最小的幺兒、張四郎就可以依靠他們了。因此尤氏並沒有替張四郎安排好以後的路,畢竟張四郎今年才三歲,尤氏就是想安排也安排不了多久,還不如索性把他託給兄姐照顧。

哪知張家卻突然出了一件大事,打亂了尤氏的計劃、讓她不得不也替張四郎操了一番心……

話說張四郎被張大郎接回家後,就被尤氏強行留在了身旁。初始張老爺子和張光都有些不悅,擔心張四郎會剋死哪個親人,或是給家裡帶來厄運。不過尤氏提出張家要是不養張四郎,她就要把張四郎送回尤家給孃家人養,張老爺子怕被人取笑說連孫子都養不起、要讓媳婦兒的孃家出力,於是最終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尤氏把張四郎留在身邊。

所幸的是這年一過完、張四郎也就三歲了,算是平平安安的度過命最硬的頭三年,此後也得以繼續留在張家、不必再送去窮親戚家寄養了。

————————————————6.19號第二更奉上——————————————————

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十六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八章 賣妾第三十五章 砍價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十八章 重逢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五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二章 巧娘(二)第一章 偷親記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十六章 打賭第十九章 謀官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八章 賣妾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十九章 謀官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十九章 機會出現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一章 偷親記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一百零一章 妙兒定親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十九章 謀官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三十四章 憂慮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五十九章 忘恩負義(下)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二十七章 密謀
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十六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二十七章 狠賺一筆(一)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八章 賣妾第三十五章 砍價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十八章 重逢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五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二章 巧娘(二)第一章 偷親記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十六章 打賭第十九章 謀官第三章 極品嬸孃第八章 賣妾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三十三章 討厭被圍觀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十九章 謀官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三十九章 天熱地旱(下)第十九章 機會出現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章 撲賣螃蟹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一章 偷親記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一百零一章 妙兒定親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十九章 謀官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遺願(一)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十章 對症下藥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三十四章 憂慮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五十九章 忘恩負義(下)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二十七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