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張燈結綵

正當王皇后還是同藍承羨夫婦二人說話時,不少過來拜見她的嬪妃也都來了,王皇后自然不可以失了身份,就道二人先去太子哪裡吧。

藍承羨夫婦二人還禮後就離開了翊福宮,來到了東宮,因爲早些時候,太子和太子妃也早早的拜見過了宮內的長輩,其實也就是太后平慶帝和王皇后了,此時則在東宮內接受自己下屬的朝拜,基本都是他的近臣,雖然爲大臣的少,不過來往東宮的人也挺多的。

藍承羨夫婦二人進了東宮的主殿,給太子以及太子妃行禮拜見後,太子則拉着他們去了東宮後院,讓太子妃陪着楚王妃一起聊一聊,藍承羨見此,知道太子要詢問一些細節了。

本來作爲宗室的他,自然沒有機會天天都進來皇宮,像是佳節,宮內自然有召,他們才能來的了這皇宮,當然也可以自己來叩請入宮。

“你給我的密信我看了,看來他們真的所謀非淺了!”太子有點擔憂。

“皇兄,咱們雖然明白,可是又不敢向父皇挑明,這麼下去可不行啊!”藍承羨見他首先沒有提素寧衛的事情,心裡也穩定一下,在太子心裡,還是其他的比較重要一點啊。

“你私底下去接觸一下各個公侯們,看看他們的反應,想來,有素寧衛的幫助,見他們一面應該沒多大難度,倘若他們都有異樣,那就算父皇最後要廢立太子,我也要將事情說出!”私底下太子還是不太注重身份,和藍承羨說話也是推心置腹。

“皇兄,目前看來,還沒有這麼糟,放心只要發現了什麼,我自當親自向父皇稟明情況!”藍承羨負責任的說道,太子叫他和自己一條心,心裡也是覺得舒坦和高興。

“好好,你我兄弟二人,可斷不能讓皇族蒙羞!”藍承羨也是點頭稱是,然後又聊了一會,太子說道既然對方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行事,說明他們要麼準備充分了,要麼就是狂妄自大到了一定程度,是誰咱們就不要追究了,慢慢等他們露面就行了,現在首要的就是要明白這些掌握着一定兵權的勳貴們,是否還對皇帝忠誠,否則萬事都沒得談。

藍承羨覺得也是如此,並承諾自己會想辦法去見一見各位勳貴們,藍承羨說的全然沒考慮後果了,要明白勳貴集團最忌諱的就是與皇子結交,如此他們想幹嘛?如果是在大安王朝之前的王朝,因爲儲位的不確定性,一個勳貴家族支持一個皇子再正常不過了,不過大安朝自然不同,太子位置很穩固,除非他們想逼迫皇帝讓位。

這要是讓人知道了,藍承羨這個王爺也就到頭了,不過顯然此刻不知道藍承羨是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太子則沒有提醒,估計兩人都覺得,最重要的時候,這些隱形的忌諱就先不管了吧。

這次出宮並不是東宮的打太監周奎相送,很快藍承羨二人就上了自己的王府馬車,回府的路上,藍承羨有點沉悶,陶矜柔見此,挽着他的手臂問道“夫君,可是有什麼不妥?”

“哦,沒什麼,對於太子妃,你覺得她怎麼樣?”藍承羨不想讓嬌妻也知道這些惱人的事情,自然就隨便轉移了一下話題。

“太子妃自然是皇室貴位,達明大禮一應如是,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不過妾身覺得她還是太過於謹慎了,每句話裡都是一張一合的,讓妾身覺得好生生分!”陶矜柔說着自己的感受。

“哦?恐怕也是剛入宮內,不敢有絲毫不對,丟了自家的臉面,也讓人覺得她這個太子妃不稱配吧!”藍承羨也回道,又摸了摸了自己妻子的臉蛋,有點冷,不過自己雙手倒是熱乎,並雙手握住了她的臉龐,給她一點溫暖。

“喔……夫君鬆開,妾身倒是覺得像是太子妃這般好生無趣,每件事每句話都是一板一眼的樣子,估計對於太子殿下也是相敬如賓的!如此還不如普通家裡的夫妻呢!”陶矜柔將他的雙手拿走,坐直了身子,臉上的冰冷也因爲藍承羨的雙手捂了一會,有了溫和的感覺,心裡也是覺得高興甜蜜。

想着自己楚王府裡沒人管着,就算是宮內的嬤嬤們,也不太管教她們的禮儀,楚王府裡兩位主人可謂是想做什麼即做什麼,無拘無束的,夫妻之間也是琴瑟和鳴,又考慮道自己夫妻二人之間的緣分,想着也是自己的福氣,不免有些得意。

“好了,不管別人過的怎麼樣?咱們過好自己的就行!”倒是藍承羨說了句應景的話,讓陶矜柔也是回神過來,點頭稱是,卻更加認同自己心中所想了,一雙美目也是盯着他看了許久,眼神裡也是神采異常。

……

時光如隙,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因爲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當晚也是天宮賜福的時候,所以大多數人家都會燃燈火,街道上自然也是張燈結綵,從正月初八開始,街上的燃燈既一直點着了,街上行人如織,各種燈謎也擺在了街邊,還有雜耍,彈唱,戲曲,應有盡有,到處都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樣子。

藍承羨夫婦二人大年初二回了陶府,初三又去給徐言老爺子拜年了,其他的宗室沒有過深的交情,多是以信代替祝福了,當然了王府內也收了不少禮物信物。

到了今日元宵節,藍承羨覺得難得這麼的日子,就帶着大家一起出門鬧元宵了,諸人都覺得很期待,尤其是幾個貼身婢女喜於神色,都嚷嚷着快點走呢。

就這樣,藍承羨帶着一衆漂亮婢女佳人出了王府,向大街上走去,後邊藍承羨則讓人跟着,自己和羅少成走在一塊,最前邊的則是秋兒夏禪以及羅佩青三人,楚王妃陶矜柔則是慢步的和花魁娘子蘭詩詩走在後邊,不時的有公子哥路人看着她們一羣女子,回頭看望的,打探情況的,還有想上前搭訕的,不過在王府侍衛以及家丁的轟跑之下,也沒人敢上去打擾了,只遠遠的看着在多數。

……

“錢兄,咱們可得好好讀書,這元宵節雖然熱鬧,可是也得好好在監舍裡備考了,再過一個月就是春闈,今年可是咱們最後的機會,不然就得回老家了!”街道上一個年輕的少年正在抱怨着什麼,旁邊的同伴手裡拿着的吃食正在吃着。

“唉,我說俞兄,咱們雖然背井離鄉來到這京城國子學研讀,本就是難事了,怎麼可以一直窩在監舍裡,再說這春節你我都沒回家與父母相聚,可謂一大憾事了,今日難得元宵佳節,我可不想再在監舍無聊的呆上一晚。”

原來這二人是舉監進入的國子學的學生,一個名叫錢舉名,一個名叫俞渙,二人俱是十七八歲少年的樣子,卻是頭戴璞巾的讀書人,這國子學的舉監卻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每三年過地的優秀的秀才纔有機會被當地的學政舉薦,名額有限,國子學的監生有直接參加會試的機會,這是不同於其他讀書人的特權。

所以想進入國子學的寒門學子也是許多,而且在大安王朝初期,也就是太祖太宗皇帝期間,國子學肄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封官的,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王朝每三年錄取的進士雖然有限,但是官員位置也是有限的,國子學能候補入官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到現在基本還得是過獨木橋,能不能去參加會試,首先得通過國子學的考覈,然後纔是春闈能不能上榜,其中難度不比同爲鄉試裡殺出來的舉人們差多少。

這錢舉名和俞渙看上去就是外省人士,而且聽着俞渙的說法,好好在監舍裡讀書即可,出來荒廢光陰纔是不好,不過錢舉名卻還是在勸說着他,不必要太過於在意了,出來放鬆一下也是好事,不時的將手中的吃食遞給他,又指着某處的表演嘖嘖稱奇,俞渙見此,也覺得出都跟着出來了,見好友如此,也就不再糾結了,放開了心跟着錢舉名遊玩起來。

這街道上的行人多,各式各樣的人也多,俞渙雖然不是初次來到京城,卻也被這繁榮景象看的眼花繚亂,兩人俱是少年心性,雖有君子之言伴身,可是也是開心的不管身外了,不過此時的俞渙卻是真的看見了什麼似的一動不動。

等錢舉名回過頭來時,卻見俞渙還站在後邊呆呆的望着某一處,順着他的眼光看去,卻是兩個佳人,一個身着富麗服侍,卻是婦人打扮,一個卻是娥娜翩躚、俏麗多姿的少女打扮,兩位佳人旁邊還有三位女子圍繞着,“喂?看中人家哪位姑娘了?”

作爲好友的錢舉名自然知道俞渙雖然是書呆子,卻並不愚鈍,只是爲了家裡人,他努力讀書就是爲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娶上一房美妻就是他的願望。

“嗯?你說什麼?”俞渙此時卻還是沒反應過來,反問了一句。

“喂,別裝了,走過去看看,似乎幾位小姐在猜燈謎,哈哈,這會你就發揮的餘地了!”卻是錢舉名帶頭走了過去,“誒……!”俞渙有點着急,剛想喊住他,卻見他已經走了過去,沒辦法,賴着心思也得跟上去。

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二百四十四章 世道不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鮮花着錦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清緣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望不着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師妹第七十九章 大案了結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四百五十章 牽線搭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四百三十八章 樂天謹言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零一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運第六十七章 第一才子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難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四百三十七章 明下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議名迎份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四十五章 觀見諸親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一百六十一章 臺家公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出定京第二百零四章 撲朔迷離第二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四百三十四章 馬下城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查缺補遺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印子錢由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樂天謹言第九章 炎炎夏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聲奪人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五十六 再次支持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二十五章 輔政閣老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據足林東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一百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恣意尋歡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一百九十章 陸鳶歸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貴重辰禮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憐父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沒落望族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彈劾爲止第二十九章 家長裡短第九十章 京師衛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查缺補遺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六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
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二百四十四章 世道不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鮮花着錦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清緣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望不着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師妹第七十九章 大案了結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四百五十章 牽線搭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四百三十八章 樂天謹言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零一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運第六十七章 第一才子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難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四百三十七章 明下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議名迎份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四十五章 觀見諸親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一百六十一章 臺家公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出定京第二百零四章 撲朔迷離第二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五十六章 大雪時日第四百三十四章 馬下城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查缺補遺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印子錢由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樂天謹言第九章 炎炎夏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聲奪人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五十六 再次支持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二十五章 輔政閣老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據足林東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一百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恣意尋歡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一百九十章 陸鳶歸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貴重辰禮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憐父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轉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沒落望族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彈劾爲止第二十九章 家長裡短第九十章 京師衛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查缺補遺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六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