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烈火烹油(下)

山東,濟南

夕陽如血,落日熔金,暮雲合璧。複製網址訪問

大清之君、八旗之主皇太極,正身穿一襲新制的明黃色龍袍,肅然站立在濟南齊川門的城樓上。

而在城門之外的官道上,赫然可見一支八旗兵馬正在凱旋歸來。

這是奉命追擊明朝山東巡撫朱大典殘部的鑲白旗主多鐸貝勒,在大功告成之後得勝回城。

下一刻,鼓角齊鳴,城門大開,將士進城,歡聲雷動。

緊接着,便有一員身披重甲、身材高大的女真驍將,在一陣歡呼聲之中快步走上城頭。仔細看去,此人雖然是相貌粗豪,虯髯盤繞,可實際上年齡卻很是年輕,說起話來的語氣更是大大咧咧,毫不在乎。

“……啓稟大汗,末將多鐸幸不辱命,現已攻破臨沂,擒獲明狗山東巡撫朱大典,斬敵六百,其餘一千餘人盡數被俘,只可惜走了明狗的德王!末將拷問遍了在臨沂俘獲的官吏,也沒問出那廝的下落!”

只見多鐸拱手草草作了個揖,向皇太極如此稟報說,又命人押來一個髮髻散亂、衣衫襤褸、戴着手銬腳鐐的中年文士,赫然就是明朝山東巡撫朱大典。雖然此時形貌狼狽,但依舊對皇太極怒目而視。

去年深秋的“大沽口人口貿易市場”上,從轄地內驅使大批流民來向穿越者換取軍糧的,不僅有英明神武的皇太極大汗,還有這位殺伐果斷的山東巡撫大人在明末頹世之中,他也已是少見的能臣了。

依靠着用上萬流民換來的軍糧和兵器,以及膠東登州陳新大帥提供的少量援助物資,根據崇禎帝流亡朝廷的抵抗命令,朱大典巡撫奇蹟般地拉起了一支勉強能戰的軍隊,用於抵禦即將到來的八旗大軍。

總之,面對開春之後的清兵南征,不依不饒的朱大典堪稱是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先是在德州跟皇太極的前鋒部隊大戰了一場。隨後又在省府濟南堅守了兩個月。待到城破突圍之後,頑強的朱大典還蒐羅地方鄉勇,在泰安、萊蕪等地輾轉挪騰,對進山追擊的八旗兵發動了幾場伏擊戰,一度小有斬獲……可惜終究還是大勢已去,最終在魯南的臨沂,因爲一支地主團練武裝的倒戈出賣。導致了朱大典巡撫的兵敗被俘。

隨着這位大明忠臣的最終兵敗,至此。明廷在山東的殘餘力量,已經被徹底掃蕩一空。

“……嗯,所有俘虜即刻押進軍營,嚴加看管,擇日甄別改編!這朱大典雖然一直與我大清天兵爲難,但好歹也是一條響噹噹的漢子,須得以禮相待方可,帶他下去梳洗一番,再上酒肉款待吧!”

皇太極對左右如此吩咐了幾句。就伸手拉着多鐸,滿面都是笑容,大笑着說道:“……呵呵,走了那德王算得了什麼?一個酒囊飯袋而已!不必放在心上!十五弟,今日爲兄替你等設宴慶功!”

這邊君臣對答寒暄未畢,那邊又有一騎從大街上火速奔來,將一份前線奏報送上了濟南的齊川門城樓。原來是奉命攻略豫東、豫北的多爾袞前來告捷。報稱已經拿下開封之前,因爲手中缺乏火炮等破城利器的緣故,雖然多爾袞一路裹挾了十幾萬饑民,反覆蟻附攻城,但開封畢竟城高牆堅,還是久戰不下。

於是。多爾袞便借鑑古人的故智,轉而掘開黃河大堤,水攻開封,終於成功地打在了開封城的軟肋上滔天的黃河水灌入開封,一夜之後城內水深已達一丈,數十萬軍民葬身魚腹,連城牆也垮塌了好幾段。少數百姓爬到了城牆上。但卻糧食斷絕,很快就開始吃起了人肉……

當多爾袞命令八旗兵扎木筏攻城的時候,明朝河南巡撫樊尚燝投水自盡,周王朱恭枵則絕望投降。

隨着省府開封的陷落,明朝在河南再也沒有了成規模的兵力,更重要的是完全喪失了抵抗八旗兵的信心,豫東各府縣旋即傳檄而定。加上之前的關寧舊將吳襄已經從山西南下,攻入了被崇禎帝放棄的洛陽,所以除了南陽一帶據說是被流寇盤踞、依然“不服王化”之外,整個河南都已經變成大清國的疆土了!

一日之間,雙喜臨門,在濟南追隨皇太極御駕的文武百官,自然是歡聲雷動、阿諛如潮: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我大清已得中原,這一統天下還會遠嗎?”

“……逆明昏庸無道,故而失卻山河!我大清如日方升,必將定鼎神州!”

“……爲陛下賀!爲大清賀!萬歲!萬歲!萬萬歲!”

……

面對着臣子們的一片歡呼,皇太極自然也不會拂了他們的好意,當即就連連點頭微笑,還表示要重賞多爾袞這位征服中原的功臣。不過,他的臉上雖是笑容可掬,眼神卻是深邃得可怕,看不出絲毫的喜色……

深夜,被臨時闢爲行宮的原山東巡撫衙門裡,皇太極正手持一盞油燈,對着掛在牆上的地圖若有所思。

那是一幅囊括了整個大明疆域的地圖,不僅用蠅頭小字標註着一個個府縣城邑,一道道山川河流,還根據最新打探到的各處軍情動向,用炭筆畫出了天下各方勢力的版圖。

從地圖上看,如今這個誕生不足一年的大清王朝,正是一副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鼎盛氣象。

在大清的東線戰場上,皇太極御駕南征的八旗軍主力,已經殲滅了明朝在山東的全部兵力,佔領了除膠東登州鎮之外的山東省全境。而多爾袞率領的那一路偏師,也攻下了開封,控制了河南東部各府。

在大清的西線戰場上,則是以倒戈的關寧軍爲主力。其中,祖大壽所部的關寧軍,已經初步掃平了山西全省的抵抗力量,又攻取了大同重鎮,殲滅了這裡的明朝邊軍。而吳襄所部的關寧軍,更是南下渡過黃河。佔據洛陽,一口氣席捲豫西,連潼關也是不戰而下,從而打開了通往關中和隴西的大門。

至此,大清已經佔領了北直隸、山西兩省的全部,山東、河南兩省的大部,昔日大明天下兩京十三布政司。已有四分之一入手。如果再加上遼東故地的話,就跟兩宋時代那個完顏氏大金國版圖的差不多了。

但是。作爲這個嶄新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太極陛下如今的心情卻是一點都不輕鬆。

大清王朝版圖的迅速擴張,不僅意味着舊日宿敵的土崩瓦解,也代表着嶄新敵人的相繼出現,

比如,昔日困擾大明朝廷多年的陝西流寇,在中原江山易主之後,卻變成了大清的禍患。

然後,在擊敗了明國山東巡撫朱大典。奪取山東大半之後,皇太極的地盤就跟登州鎮叛軍接壤,必須要對付那個在去年剛剛反出大明的陳新總兵,還有站在他背後的“海外髡賊”和天下第一名將黃石了……回想起昔日在遼東戰場上,一次次被黃石用各種方式吊打的悲慘經歷,皇太極就忍不住一陣頭暈肝顫。

而傳聞之中的澳洲大鐵船,更是讓皇太極完全想不出半點對策幸好這鐵船終究上不了岸。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類更加嚴重的憂患,則潛藏於大清王朝的內部……

首先,如今天下皆知,女真八旗這一回之所以能夠如此輕易地奪取北京,乃至於入主中原、問鼎神州,逼得崇禎皇帝狼狽奔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賴於關寧軍的倒戈獻關。

爲了酬謝他們的巨大功勞,皇太極也是極爲慷慨,不吝封賞,比如祖大壽就剛剛被封了晉王,吳襄則是封了周王,再下面封了公候爵位的將領也有十餘人。如今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全境。還有剛剛易幟的洛陽一帶,都只是在名義上劃入了大清的版圖,實際上卻是關寧軍的獨立王國,儼然彷彿晚唐的藩鎮一般。

不是皇太極沒想過卸磨殺驢、過河拆橋,而是女真八旗如今的力量實在有限,不算附庸漢軍的話,最多也就是能動員起五萬多人的野戰軍團,而且女真權貴多半隻知憑藉武力逞兇,卻不懂文治之道。如果皇太極不竭力籠絡漢人官宦和軍閥的話,大清國根本就沒法在中原地界上站穩腳跟。

事實上,在目前這一階段,皇太極根本沒敢把關寧軍當成自家的奴才臣僕,而只是把他們看作是跟女真八旗聯手征服天下的盟友,以及帶領八旗打進中原的領路人,就如同蒙古的科爾沁部落一般。

如果這些人在某一天因爲更大的利益而豎起旗子造反,皇太極一點都不會因此而感到奇怪。

其次,除了日漸尾大不掉的關寧鐵騎之外,在女真八旗的內部,同樣存在着讓皇太極深感不安的隱患。

說起來,皇太極屁股底下的這個大汗之位,從一開始就有些來路不正的感覺。

當年努爾哈赤死掉的時候。本來是屬意讓多爾袞繼承汗位。皇太極當時是全靠着聯合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幾位掌握實權的大貝勒,硬是逼死了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這才以實力登上了汗位要知道,在女真和蒙古這些蠻荒民族裡,都非常講究一個子以母貴。而阿巴亥所屬的家族正好血統高貴、勢力龐大。皇太極逼着阿巴亥給努爾哈赤殉葬之後,年幼的多爾袞才失去了登位的可能。

但另一方面,這種憑着實力強行奪位的做法,對女真政權內部的凝聚力,同樣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爲了團結八旗,防止內戰,同時酬謝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人的功勞,皇太極不得不推行八王議政、四大貝勒平起平坐,任何事情都是八旗討論後才執行,自己從不擅自做主,類似於所謂的“原始部落民主制”。

當然,任何雄才大略的帝王,都無法長期容忍這種大權旁落的尷尬狀態。所以等到皇太極在汗位上逐漸坐穩了之後,就開始對幾個兄弟動手,先是圈禁了阿敏,又在去年設計弄死了莽古爾泰,同時藉着一些小罪,逼得代善服軟。然後一步步的推行漢人的帝王制度。試圖確立自己在八旗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問題是,八王議政和四大貝勒平起平坐的制度,皇太極可以一步步設法推翻,但努爾哈赤定下的八旗制度,卻是輕易更改不了的所謂的八旗,本來就是努爾哈赤使用武力,把建州女真和其他各部女真強行融合起來的雜糅勢力。除卻女真八旗之外。又有蒙軍旗、漢軍旗等等分別。當初之所以要劃分開來。就是因爲各個旗、各個民族之間差異巨大,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合到一起。

儘管努爾哈赤讓自己的兒子和侄子都當上了各旗的旗主。企圖把八旗變成愛新覺羅家的私產。但問題是,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當愛新覺羅家的諸位小輩們成爲了旗主之後,就不得不開始爲自己的旗爭取利益。從努爾哈赤起兵到皇太極繼位的這些年裡,八旗之間的內鬥傾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當崇禎皇帝爲朝廷黨爭而苦惱不已的時候,皇太極又何嘗不是爲了平衡八旗勢力而絞盡腦汁呢?

因此,在跟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較量的過程之中,爲了制衡兩紅旗、兩藍旗這些根深蒂固、傳承以久的老勢力,皇太極不得不借力打力。反倒是不斷擡舉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兄弟的兩白旗。再加上多鐸和阿濟格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多爾袞又是多謀善斷的智者,所以兩白旗便不斷的壯大起來。等到皇太極終於鬥倒了其他三大貝勒之時,兩白旗也已經一步步地發展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對此,皇太極不是沒有想過要下手對付兩白旗的多爾袞兄弟,可多爾袞的勢力龐大,地位高貴。行事作風又十分恭謹,分派給他的差事也做得不錯,而且各旗的親貴,甚至是兩黃旗的年輕親貴們,也都是願意和多爾袞交結,皇太極根本找不到什麼合適的理由來對付兩白旗和多爾袞兄弟。

更何況。幾乎就在皇太極最終擊敗其他三大貝勒之時,也正好趕上了大明朝廷的土崩瓦解、關寧鐵騎的獻關倒戈。面對這等百年難遇的幸事,皇太極自然捨不得因爲八旗內部的權力傾軋,而放棄了入主中原的絕佳時機於是,打壓兩白旗的事情,就這樣拖了下來。而多爾袞三兄弟名下的兩白旗勢力,也在這一年多來的大擴張之中愈發膨脹。在女真八旗的內部,對皇太極構成了跟關寧軍一樣的藩鎮威脅。

事實上,皇太極之前派遣多爾袞率領少量偏師攻打河南,本來就是存在刻意刁難找茬的心思,所以才故意沒有撥給多爾袞攻城重炮,想讓他在開封堅城之下碰個釘子,以便於設法治罪。不料居然給多爾袞想出了決堤水攻開封的法子,反倒是成就了他的一場大功勞。而山東這邊的多鐸,也擒獲了山東巡撫朱大典,哪怕是爲了維持最基本的公正名聲,皇太極也必須重賞兩白旗才行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儘管因爲計劃落空而有些惱火,甚至兩白旗已經有了功高震主的跡象,但皇太極也始終沒有動過火併兩白旗的主意。畢竟女真八旗總共就只有這麼些人,實在是損失不起。如果八旗自己內鬥得太狠了,不能把勁都用在漢人身上,那麼就會有被漢人反推回去的危險。

更何況,兩白旗的多爾袞三兄弟,固然因爲母親被逼着殉葬,而深深恨着皇太極。但換成八旗裡面的其他人,難道就忠誠可靠了嗎?阿敏現在還被圈禁着,莽古爾泰全家都被皇太極設計弄死,代善剛剛被皇太極削了不少權柄,濟爾哈朗的父親舒爾哈齊死在努爾哈赤的手裡……對於皇太極來說,這些傢伙個個都是狼崽子,絕對養不熟的,只要坐在汗位上的自己稍微一懈怠,他們準會張開血盆大嘴咬上來!

當然,換成那些漢軍旗、蒙軍旗的人,恐怕也是一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屁股底下的寶座安穩,最好的辦法還是親自揮師出征,打敗更多的強敵,用無可爭議的赫赫軍功來震懾一切野心家……想到這裡,皇太極又舉起油燈,琢磨起了地圖上的戰局。

眼下,明國山東巡撫朱大典已經就擒,大半個河南也已經望風而降,八旗兵的附近再也沒有了明朝的官軍,只剩下了東面的登州鎮叛軍和南面的聞香教妖人這兩個新對手。

關於陳新大帥的登州軍,女真八旗曾經在戰場上跟他們打過交道,知道這是一塊不好啃的硬骨頭。如今又有黃石這個老冤家給登州軍做後盾,似乎就更加難打了之前在多鐸南下追擊朱大典的同時,皇太極也試探着派遣了兩黃旗的小股兵馬,在萊州府和青州府跟登州軍交鋒了幾次,全都是鎩羽而歸。

而南邊的聞香教,則是一個更加陌生的對手。皇太極只知道他們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很有些妄自尊大,居然派遣過使節到關外來封自己當他們的什麼“九尾大護法”!在天啓年間,前任聞香教主徐鴻儒曾經在山東掀起過一場大亂,甚至還稱了帝,不過僅僅幾個月就被明朝官軍平定,可見那會兒的戰鬥力必然不強。但這一次,聞香教的反賊兵馬,卻在江淮之間縱橫馳騁了一年之久,似乎變得能打了一些?

至於接下來究竟該先攻打哪一個對手,皇太極一時間還猶豫未定登州軍是一塊硬骨頭,但畢竟地盤小,兵馬也不會太多;而聞香教的情況則是一無所知,貿然打過去的話,或許就是一場豪賭了。

然後,隨着一則緊急軍情的傳來,他終於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6章 阿虛同學的回憶三什麼是民國範兒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20章 走進印度(中)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93章 英倫浩劫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6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下)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123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下)第17章 祖國需要你們的子宮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6章 必要的取捨第8章 衝突世界:同室操戈第534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下)第21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下)第72章 墨爾本之冬(中)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22章 走進印度(續)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第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九)第172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31章 亡靈天災(中)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18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續)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74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第75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上)第25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下)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14章 公元前的繭居族少年第36章 見怪不怪(中)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190章 澳洲的中華城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1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三)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18章 金髮巨乳是好物第23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上)第6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87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下)第159章 南京!南京!(上)第163章 兩個皇帝共用一個朝廷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63章 兔兔撿屍隊番外十世界的唯一第6章 懦夫之城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第93章 時代的融合第1章 這古老而又年輕的世界第179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五)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91章 瘋狂動物城(中)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第24章 驚現T病毒!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41章 會寧的毀滅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21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下)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四絕對不健康的貴族飲食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64章 南海鐵道紀行(四)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56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下)
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6章 阿虛同學的回憶三什麼是民國範兒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20章 走進印度(中)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41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93章 英倫浩劫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6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下)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123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下)第17章 祖國需要你們的子宮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6章 必要的取捨第8章 衝突世界:同室操戈第534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下)第21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下)第72章 墨爾本之冬(中)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32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22章 走進印度(續)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第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九)第172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下)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31章 亡靈天災(中)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18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續)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74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第75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上)第25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下)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14章 公元前的繭居族少年第36章 見怪不怪(中)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190章 澳洲的中華城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1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三)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18章 金髮巨乳是好物第23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上)第6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87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下)第159章 南京!南京!(上)第163章 兩個皇帝共用一個朝廷第120章 王秋的選擇(上)第63章 兔兔撿屍隊番外十世界的唯一第6章 懦夫之城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第93章 時代的融合第1章 這古老而又年輕的世界第179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五)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91章 瘋狂動物城(中)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第24章 驚現T病毒!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第41章 會寧的毀滅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21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下)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四絕對不健康的貴族飲食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64章 南海鐵道紀行(四)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第167章 風中的女王(中)第56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