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

陶城會盟簽訂的盟約傳回楚國,熊槐第一時間召見了左尹甘茂。

殿中,熊槐將昭雎送回來的盟約交給甘茂,等甘茂看完,問道:“左尹,這次各國合縱,率六十萬大軍伐秦,以卿對秦王以及秦國的僚機,不知卿以爲秦國會如何應對?”

甘茂之前在秦國呆了十幾年,而且還在秦國做了多年的丞相,對秦國知之甚深。

此刻聽到楚王詢問,甘茂略一沉吟,便應道:“大王,秦國核心之地在關中,秦國北地隴西需要防備義渠以及胡人,南鄭需要防備楚國漢中,蜀地需要防備巴充兩國以及楚國巫郡。

所以,現在秦國能動員的地方,也就只有關中河西兩地。

而僅憑這兩地,秦國正常能調動二十萬大軍,滿負荷能調用四十幾萬大軍,再多就會傷及秦國元氣乃至根本。

再加上不久前秦國奪取魏國河東,然後將河東的田地大量封給立功的將士,這就讓秦國的國力被河東牽制了不少。

所以,按照臣對秦王以及對秦國國力的判斷,面對這次各國伐秦,秦國最多就只能出動二十萬大軍。”

說到這,甘茂見楚王微微點頭,便拱手道:“大王,韓國雖然已經屈服秦國,但是這是被迫無奈的權宜之計,所以,秦國極難從韓國哪裡獲得支持,甚至還得防備韓國的偷襲。

如此一來,秦國以二十萬大軍面對各國六十萬大軍,還要防備後路被韓國截斷。

這種情況下,即便吳起在世,也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

是以,臣推斷,這次秦國必定會避免與各國開戰,直接退回函谷關,坐等各國聯軍退走。

只要各國聯盟一散,秦國就會再次出兵要挾韓國,然後以秦韓之力威逼魏國。待魏韓兩國臣服,秦國便可挾魏韓之力,說服趙國背叛齊國,然後與齊國爭奪天下霸主的地位。

這就是利則出兵東向,不利則退保關中。”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後笑道:“多謝賢卿指點,寡人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甘茂離開後,熊槐又沉吟了片刻,然後吩咐道:“傳令,請朝中重臣前來議事。”

大殿中,熊槐看了看羣臣,然後將目光放在太子橫身上:“太子,令尹與各國簽訂盟約,這次各國伐秦,我楚國需出兵十萬,不知太子你以爲,這次我楚國當以何人爲將?又從何處調兵?”

太子橫一聽,立即胸有成竹的道:“父王,秦國司馬錯、魏冉、白起都是當世名將,尋常之人率兵前往,可能會爲秦國所趁。而我柱國亦是當世名將,戰功顯赫,故而臣以爲此時伐秦救韓,當以柱國爲將。

至於將士,那就更容易,柱國麾下還有十萬久經訓練的精銳之師,就在壽郢南部屯田。爲了避免徵召百姓節省民力,爲了展示我楚國的誠意,直接讓柱國率麾下大軍去救援韓國便可。”

熊槐聞言,當即面無表情的看了太子橫一眼。

這話太子竟然也能說出口,讓唐昧率壽郢南部的十萬大軍去,這不是別有用心嗎?

他之所以敢深居後宮,而讓太子監國,並且還敢讓太子的人漸漸在朝中佔據高位。

所爲者何?

其一,朝中有昭雎、屈原、甘茂三個輔政大臣在一旁牽制太子。

別看現在太子黨在朝中聲勢浩大,一呼百應,但其實現在掌握國中內政的,還是正在主持各地變法的屈原,發往各郡縣的政令還是從屈原那裡出,而各郡縣大部分的丞、尉,還有近一半的郡守、縣尹,基本上也是變法派的成員。

只要有屈原在,太子就難以在各地郡縣哪裡插手,對於這,昭雎與左尹甘茂也是如此,全都在地方插不上手。

所以,朝中的混亂,並不會影響各地。

其二,便是唐昧率領的在壽郢屯田並訓練的十萬大軍。

正是這十萬大軍,纔給了熊槐足夠的底氣。

只要有着十萬大軍在,那壽郢就不會亂,壽郢不亂,楚國就不會亂。

若是按照太子橫的建議,讓唐昧率領這十萬大軍去韓國,那壽郢之地就剩下州侯麾下專門守衛壽郢的兩萬大軍,還有司敗司馬翦手中的數千將士,以及城外龐爰率領的近衛軍。

如此,一旦太子有異心。

那他就有翻車的危險。

雖然憑藉他對太子橫的瞭解,現在太子還不會公然反叛,就算反叛了,憑藉司馬翦與龐爰兩人,加上城中百姓,他還能鎮壓下去。

但···這種明顯的破綻,他是不會露出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熊槐也打算趁這次機會,給那些之前納糧出兵救國而獲得爵位,但爵位無法傳承給後人的那些貴族子弟以及商人豪強,給這些人一個立功的機會,讓他們成爲新法的收益者,讓他們站在新法那邊,以增強變法派的底蘊。

可以說,這後一個理由是最重要的,不容他人阻攔。

想着,熊槐看着太子橫搖頭道:“太子的建議的確萬無一失,能保證我楚國不會戰敗,而且還能宣揚我楚國之兵威。

但是,這次各國伐秦的盟主乃是齊國,而齊國的主將乃是觸子。

觸子只是後起之秀,乃是晚輩,如何能與我楚國名將柱國相比。若是寡人讓柱國帶着我楚國最精銳的大軍去參與會盟。

如此,各國聯軍是聽觸子的,還是聽柱國的。

若是聯軍聽柱國的,那麼觸子十有八九便會帶着齊國的三十萬大軍回國。若是聯軍聽觸子的,那寡人還有柱國全都丟不起這人。

所以,這次出兵救韓,令尹、柱國、司馬都不能作爲主將,這次的主將人選,當選以爲軍中後起之秀。”

此時,臺下的太子橫快速瞄了臺上的父王一眼,暗歎道:“父王果然已經對我戒備甚深了,不會露出半點破綻。”

另一邊,熊槐則吩咐道:“本次伐秦救韓的人選,寡人決定以方城守襄成君疾爲主將,近衛軍統領龐爰以及將軍屈恢爲副將。

至於大軍,從柱國麾下調五萬大軍,並方城、上蔡兩地五萬大軍,共十萬大軍,以伐秦救韓。”

太子橫一聽自己否決了自己舉薦的柱國唐昧,然後換上跟他又滅門之仇的襄成君疾。雖然他知道襄疾跟韓王幾瑟關係莫逆,情同兄弟,用襄疾作爲主將,可極大的表達楚國對韓國的善意。

但他心中還是忍不住一寒。

散朝後,熊槐又留下司馬景缺,然後將朝中大臣的那些有同大夫爵的貴族子弟徵調入伍,讓他門加入軍中,參與伐秦救韓行動。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