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

七日後.

因爲大禹神人一般的身份,這次熊槐足足在會稽的宮殿中齋戒了七天,然後才帶着羣臣以及軍隊前去城外的會稽山祭祀大禹。

這一天的早上,熊槐與羣臣會面之後,便準備帶着羣臣前去會稽山,還沒有離開宮城,就聽到城中傳來一片嘈雜之聲。

等熊槐王車離開宮城後,透過車窗,看到道路兩旁全是人,不由微微一愣。接着,熊槐微微挑起車簾,見道路兩旁全是越人裝扮,正在行禮的百姓,不由感慨萬千。

八日前,他來會稽之時,路上沒看到一個百姓。結果,現在百姓一聽他要祭祀大禹,百姓就全都出來了。

不得不說,這祭祀活動果然是定人心的大善之舉,也難怪世人都說,國之大事在祭在戎。

軍事自然不用多說,祭祀一事最重要的就是禮,而禮又延伸出行爲規範以及準則,準則衍生法律,而法律正是治國的根本。

不僅如此!

此時熊槐將車簾放下,臉上露出一陣笑意。

人有三大疑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同樣,由人組成的國家,也有三件根本大事:過去,現在,未來。

而祭祀活動,所象徵的正是一個國家的過去,或者說是一個國家的歷史。

歷史越長的國家,過去越悠久的國家,其凝聚力也就很強。

曾經的波瀾壯闊,過去的愛恨情仇,歷史上曲曲折折,都很容易激起向望之情。

當知道過去祖先受辱時,感同身受,恨不能提三尺利劍爲祖先掃蕩不平。當知道祖先報仇雪恨時,同樣心中心生快意酣暢淋漓,當知道祖先讓他國之君來朝時,心中驕傲之情頓生。

如此種種,過去纔是凝聚人心的先天因素,不言而喻,不說而明。

人是國家的基石,歷史同樣也是國家的基石,歷史越悠久,則國家基石越重,根基越深。

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則是國家最容易崩塌的時候,稍稍出現一點波折,很容易就會國滅家完。

而國家建立的越長,則越不容易遭到突發意外而衰亡。

而一個國家歷史上最絢麗的篇章,過去最亮麗的閃光點,無疑就是國家的英雄人傑,他們是那個國家所有人的驕傲。

讚揚他,會讓國家所有人自豪,貶低他,則會讓所有人憤怒。

對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家而言,它已經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他唯一還有的,那就是過去。

未來虛無縹緲,現在迷茫不解,唯有過去,纔是實實在在。

祭祀他過去的英雄,無疑最能激發他們的共鳴,最能讓他們聊以**,得到他們的認可。

所以說,祭祀活動,是凝聚人心的不二法寶。

就像現在這樣,雖然越人對楚人感到很懷疑,對楚人也很畏懼,但是,一聽楚王要祭祀越人的祖先神人一般的存在大禹,即便心中對楚王有着種種不滿,但他們還是從家中走了出來,出來觀禮,出來一探究竟。

馬車緩緩而行,王車在軍隊的護送下,很快就出了會稽城,直奔會稽山而去。

路上,熊槐透過車窗,見路上兩旁的百姓絡繹不絕,不由感到奇怪。

會稽城沒這麼多百姓吧?怎麼城外也有這麼多的百姓。

想着,熊槐衝車外侍奉的人輕輕喚了一聲:“請刺史令來見寡人。”

“唯。”

不久,熊槐看着剛剛上車的陳軫問道:“刺史令,周圍的越人百姓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呢?”

陳軫笑着應道:“大王有所不知,在大王齋戒的這七日,周圍的越人一聽大王要祭祀大禹,便從四面八方趕來會稽山,想要一觀祭祀盛況。

如不是司馬見勢不妙,提前封鎖了會稽城的城門,不準外地的百姓進城,恐怕會稽早就人滿爲患了。”

“呃!”熊槐輕笑了一聲,然後喜道:“好好好,看來大事成矣。”

······

會稽山上。

熊槐爲了表達自己對大禹的尊敬,特以兩太牢祭祀大禹,待最後的祈福儀式也完成後,熊槐轉身看着後方的羣臣,清了清喉嚨,大聲道:“寡人來會稽也快十日了,這些天,寡人一直都在聽說,越地的百姓心中懷疑,寡人這次巡狩江東,是來遷移越地百姓的,甚至還有人說,寡人率軍前來是爲了奴役越地百姓,乃至是爲了屠殺百姓。

這種駭人聽聞的荒謬的謠言,寡人不知道是誰傳出的,但是,即便寡人比桀紂之君還要殘暴,也幹不出這種屠人國這種喪盡天良的惡舉。”

頓了頓,熊槐繼續道:“那麼就有人要問了,既然寡人不是爲了這些而來,那是爲什麼來江東的呢?

現在,寡人告訴爾等,寡人這次來江東,主要的目的又兩個,其一是仰慕大禹的功業,前來會稽山祭祀大禹的,現在,這個目的完成了。”

說着,熊槐看了看人羣中的越地貴族,然後繼續道:“這第二個目的,乃是江東新附,羣臣百姓不知寡人之德,故而寡人來此,是爲寡人的仁德散步於江東,讓江東的百姓也沐浴在寡人的仁德之下。”

“···”越地勳貴詫異的看着楚王。

楚王來江東一月有餘,楚王的仁德他們還沒有感受到,但是楚王的威嚴與殘暴,他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

不久前,越地勳貴被楚王滅了一半,嚇得他們連大門都不敢出,只能老老實實呆在家中做人!

若不是楚王宣佈刺殺案結案,若不是楚王說是要祭祀大禹,恐怕現在他們還在家中呆着,不敢出門溜達。

難道這就是楚王的仁德?或者說,這就是楚王對越人的仁德?

此時,熊槐見越地勳貴沒有半點反應,知道他們還在懷疑。

於是,接着道:“或許你們就要問了,寡人來江東這麼長時間,寡人的仁德是什麼?現在,寡人就可以當着大禹的面,當着天地神靈的面告訴你們,寡人這次來江東,爲了能讓江東的父老兄弟也能沐浴在寡人的仁德之下,將會做兩件事。”

說着,熊槐笑了笑,然後加高了聲音大聲道:“其一,爲了能將以德治國的風範擴散到越國各地,寡君現在下詔,江東二十六縣,每縣縣尹務必在一月之內推舉道德、仁孝各一人,寡人爲推薦以德治國,號召百姓行道德,必不吝賞賜。

其二···”

頓了頓,熊槐看着越地貴族並沒有多大激動,於是,用更大聲的道:“爲了能表達寡人對越地百姓不偏不倚之心,爲了能將越地賢人爲國效力,爲了不讓野有遺賢,寡人決定每縣必須在兩月之內舉賢良一人。同時,所有江東的有爵位的貴族,都必須要舉薦一人。

兩個月後,寡人將在會稽城中進行考覈,根據考覈結果酌情予以官職。卿、大夫、郡守、縣尹,只要才堪配備,寡人必不吝官職。

就跟上次寡人在郢都所做的一樣。”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