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

“咱們的時間啊,更多了。”從首都開完會之後,回到了工廠,只剩下一件事了,就是將這個殲七CP的方案做出來,秦風也跟着忙活,這一轉眼的時間,就到了1984年的年底,大家都在期待1985年1月,和巴基斯坦方面的繼續會面呢,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巴基斯坦方面要推遲了!

“賈瑪爾將軍去美國了,應該是商談美國的F404發動機的購買問題,只要他們能夠幫咱們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其他方面,咱們就好說了。”屠老說道:“而且,他們已經把雷達的資料給咱們拿來了,現在,咱們要商議一下,雷達方面,咱們該如何的選擇。”

本來預定一月份的時候要和巴基斯坦方面進行碰頭的,現在時間又充裕了不少,屠老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一款戰機,主要分成三大件,機體,發動機和航電,這款飛機是大改的型號,機頭要改成兩側進氣的方案,這樣,機頭就可以空出來安裝大口徑的雷達了。

雷達的具體型號,對飛機的研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僅僅要考慮雷達的重量,就是一個方面,不同的重量,對飛機的重心影響是不同的,這是要首先確定的。現在大改,機頭多重,更是一個重點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蘇-27系列飛機栽跟頭最大。

本來計劃上平板縫隙雷達的,結果呢?蘇聯人的技術搞不出來,被迫把米格29的雷達給搬上去了,這直接導致了系統的增重,本來計劃五百千克能搞定的事,結果那巨大的N001雷達,足足有一噸的重量,這下,飛機就超重了,就要減重,減重到最後,甚至直接在大梁上打孔,又造成了飛機的軟骨病,結果,一直到蘇35上才克服了,如果當時蘇聯人有先進的平板縫隙雷達的話,絕對不會走這麼大的彎路。

想想在這個時代,大家還在208雷達上下功夫,無法解決呢,而現在,己方的這款外貿飛機,已經有世界一流的雷達來裝配了。

“巴基斯坦方面給我們提供的資料很簡單,比外界公開的資料,稍稍多了一點點而已”屠老繼續說道:“靠着這些資料,我們能夠推斷出來個大概,足夠我們設計飛機使用了。”

資料,僅僅是一張紙而已,沒錯,一份雷達一張紙,上面只大致說明了體積,重量,功率等等,只要給留出來就可以了。

雖然在最初的構想中,肯定是由己方來組裝的,那些先進的發動機和航電,應該是能落到132廠的手裡的,大家就有機會拆開研究的,但是,實際上,當項目走到後期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不確定了,所以,屠老拿着資料,心裡是各種滋味都有的,他望着大家:“現在,我們先大致地瞭解一下,看看哪款雷達更適合我們,然後我們再和巴基斯坦方面確定下來。”

秦風也拿過來了一份,反正就幾張紙,但是,抱着這幾張紙,他看得很認真。

三款雷達,第一款,就是APG-66,這款雷達,是給F-16戰機配備的雷達,反正巴基斯坦已經有了F-16,所以進口這樣的雷達,裝備在他們的改型殲七上,也不算什麼泄密,屬於他們能夠得到的。

這款雷達,各種基本數據都在下面標註着,天線尺寸,74乘48釐米。

一般都以爲,雷達天線是圓形的,國內現在的鍋蓋雷達,也的確是圓形的,但是,人家美國的雷達,早已經採用平板縫隙雷達天線,不一定非得是圓形的了,尤其是F-16,機頭是扁的,所以,它的雷達,也是一款橢圓形的發射天線。

這種天線,是比較大的,無法裝進己方的機頭內,畢竟,己方的戰機肯定是圓形的,口徑60釐米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方案。

可惜啊,這款雷達不行,體積上就不合適,而且,它沒有連續波照射器,無法引導中距的麻雀導彈,對巴基斯坦來說,很明顯,絕對是有中距攔射的要求的。

秦風盯着數據,反反覆覆地看了三遍,然後才放下了,看第二張。

APG-69.這是第二款雷達。

不是說型號越靠後,性能就越先進,否則的話,殲十三也比殲十先進了,型號的命名,是有歷史的。

這款雷達雖然叫69,卻比代號66的那款要落後多了。

雷達的天線是48釐米的,正合適!但是,雷達的處理器等系統,都是落後的了,這款雷達,是用在F-5戰機上的。

F-5戰機,是諾斯羅普公司的一款暢銷機型,這款機型完全是外銷的,美國空軍沒有裝備,完全是外銷的,但是卻打開了不錯的銷路,成爲國際市場上的一個暢銷機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對沒有第二款有這般風光的機型了。

不過,這款飛機的雷達,只是以前的雷達的一個改進而已。

最初採用的是AN/APQ-153,這只是一部最簡單的測距雷達。後來,研製了改進型AN/APQ-159雷達。通過將天線改爲隙縫平板天線,採用頻率捷變進行雜波抑制,從而大大擴展了測距能力,並實現了離軸截獲與跟蹤。

這就是美國的先進技術,哪怕是落後的雷達,別的不換,僅僅把天線換了,就能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後來,他們又擠牙膏一般地,將這種APQ-159繼續改進,就成爲了現在的AN/APG-69雷達,這種雷達,只能說是夠用而已,性能很差,巴基斯坦是不會看上的。

所以,只剩下最後的這款了,APG-67,這款雷達,是在F-20上用的,F-20,就是F-5戰機的改款,將尾部的兩臺渦噴發動機,換成了一部F404發動機,大小和己方的殲七差不多,而爲了讓他的性能有所提高,也用了最新的雷達,就是這種APG-67.

這種雷達是最新研製的,採用美國最新的設計思路,比如採用了模塊式硬件,普遍採用標準的3/4ATR電路板。使用標準電源和符合MIL-STD1553B的數字總線,用微處理機控制接口等等。

哪怕是現在,這種雷達依舊是在發展之中的,還沒有完全定型,除了口徑不如APG-66之外,它的各方面性能都不錯,尤其是空戰最重要的什麼邊掃描邊跟蹤的功能等等都有,甚至還裝有連續波照射功能,完美地引導麻雀導彈。

還用說嗎?三款之中,肯定是這款據說要到1985年才能定型的最新雷達了!

“屠老,我們通過這個項目,接觸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一定要反哺到我們國內的技術上去,纔是最好的啊。”秦風不由得提出了這個想法。

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六百一十章 寫遺書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大洋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黃金峽谷第三百零二章 一打導彈就停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殲十表演請大家從32章重新閱讀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七十九章 法國人真夠意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七十章 六次重啓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六百五十二章 來找秦風第七百零二章 一連串的動作第五百章 參觀火焰工廠第六百四十章 座艙蓋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三百一十章 生意人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三十四章 一起飛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導彈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七百零八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一百五十三章 瀋陽的故宮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四百一十三 即將首飛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定要爭取時間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機的歷史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櫃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二章 絕對不會放棄飛機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風險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七百四十章 很先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換髮動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裝渦噴-15的殲-13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
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六百一十章 寫遺書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七百八十九章 啓動發動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大洋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黃金峽谷第三百零二章 一打導彈就停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殲十表演請大家從32章重新閱讀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七十九章 法國人真夠意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七十章 六次重啓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六百五十二章 來找秦風第七百零二章 一連串的動作第五百章 參觀火焰工廠第六百四十章 座艙蓋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三百一十章 生意人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三十四章 一起飛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導彈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七百零八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一百五十三章 瀋陽的故宮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四百一十三 即將首飛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定要爭取時間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機的歷史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櫃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二章 絕對不會放棄飛機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七百二十九章 歷史責任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瀋陽,再見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風險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七百四十章 很先進第三百七十九章 換髮動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裝渦噴-15的殲-13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