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

換髮動機,好換嗎?

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換髮動機,絕對是傷筋動骨的大工程!

首先就是發動機的粗細問題,這個必須是精確到毫米的,只要粗細不同,就會帶來很多問題,這點在F-16上就出現過,F-16最開始用的是F100發動機,由於是渦扇發動機,所以比較粗,後來呢,爲了出口,決定換成J79發動機,這是渦噴發動機,比較細,結果呢,直接塞到後機身裡面,在外面人爲地包裹了一圈黃銅,這導致了額外的增重,讓這種發動機嚴重拖累了戰機的性能,推力降低,耗油率增加,還額外增加了死重,所以最終都沒有賣出去。

其實,現在殲十的設計,依舊是按照預定的渦噴15來進行的,這畢竟是現在國內能拿得出手的,宋老當然也知道渦扇十研發的難度很大,所以,他雖然想要渦扇,卻依舊是按照渦噴15來設計的。

這兩種相比,蘇27戰機用的AL-31F發動機,雖然是渦扇發動機,理論上耗油率更低,但是呢,它的橫截面積要比渦噴15大,這樣,後機身就必須要加粗,加粗之後,阻力就增加了,這就可能會讓推力的增加被抵消掉。

甚至,會更差!畢竟,由於發動機的體積不同,後機身的油箱可能也會被佔用掉,這樣航程也就沒法保證了。

這樣,就得重新設計後機身,這幾乎和重新研製差不多了,不僅僅是後機身,還有進氣道的問題。

不同的發動機,需要的進氣流量是不同的,渦扇發動機用的進氣流量肯定要比渦噴大得多,那麼,己方的前面的進氣道,也得修改,現在用的是類似F-16的橢圓形的進氣道,爲了增加進氣量,恐怕得把橢圓形的放大成爲矩形的,這樣也會導致本來設計的強度就不夠了。

增加了進氣道的面積,進一步增加了阻力,就可能把渦扇發動機的優勢更加地擠壓掉的,再說了,這款戰機必須要有傑出的高速攔截能力的,渦噴15的整體性能,其實還是不錯的。

如果用外行的觀點來看,發動機不給力,我就換個大號的發動機,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這就像是屠老他們搞的超七項目一樣,本來就打算在殲七的機身上改進,把F404發動機塞進去的,結果呢,幾經周折,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項目了,再也看不到殲七的影子了,直接換髮動機,哪裡有那麼容易的!

再看看老陸,設計的強六,就是計劃採用渦扇六發動機的,後來,強六項目下馬前,領導曾經找老陸談話,問他能不能換成己方庫存的斯貝發動機,立刻就被老陸給否決了,這怎麼可以?設計出來之後,再換髮動機,那絕對是亂彈琴啊。

現在,殲十已經進入詳細研發的過程,很快就能凍結圖紙,開始製造首架原型機了,現在如果像秦風說的這樣,用蘇27戰機的發動機來換,那幾乎就相當於要推倒重來了,後機身要全部重新設計,進氣道要重新設計,只有機翼和機頭還能保留了。

如果拖延的時間太久,這個項目,說不定會面臨挫折的啊,就和殲九項目一樣,哪怕是殲七3項目,不就是因爲拖延的時間太長,最終導致技術落後,然後空軍不要的窘境的嗎?

宋老爲此而深深地擔憂,秦風是個優秀的試飛員,見識很多,但是呢,他並不懂飛機設計的所有細節啊,現在,他這麼指點江山,說起來是過癮了,這可是給我們出難題呢啊!

宋老正在思考着這個問題,就看到林將軍已經來勁了:“是嗎?沒錯,蘇27是重型戰鬥機,它的發動機,也是瞄準美國人的F100來的,而且,蘇聯人的裝備的優點,就是結實耐造,反正我們的渦噴15,也是蘇聯人的,乾脆,就直接上蘇27的發動機好了。”

發動機對戰機的研發意味着什麼,在場的人心中都是清楚的,這些年來,一個個的項目的流產,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因爲沒有發動機啊,殲八能夠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它用的發動機,是兩臺殲七的發動機,這樣就不會有心臟病的問題了,殲轟七的成功,也是因爲有兩臺合格的斯貝發動機啊。

己方已經上馬了渦扇十項目了,這個項目的核心機,其實是模仿CFM56,這是民航用的發動機,是法國人和美國人共同研製的,這款發動機的核心機,與F16裡面裝備的F110發動機的核心機是一樣的,這樣可以明顯地降低研發的難度,不過即使是這樣,想要把渦扇十搞出來,保守估計,也得十年的時間,空軍根本就等不起啊。

聽到了林將軍的話,宋老的心中是百感交集的,林將軍這個外行,居然也是格外地推薦換髮動機,這對己方來說,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不過呢,林將軍既然這麼說,那也證明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雖然現在空軍向着對外購買戰機,但是呢,空軍也並沒有放棄國內的項目,沒有放棄十號工程。

宋老最擔心的,就是空軍把所有的資金都用在對外軍購上了,這樣的話,那殲十的研發沒有了支持,就危險了。

畢竟,外面的再好,那也是外面的,只有自己研發的,那纔是自己的東西啊!林將軍說用蘇27的發動機來換裝,那自然也是爲了讓殲十項目能夠儘快走下去,聽到了這句話,他應該是放心的纔對。

“林將軍,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引進的事情吧?至於我們的十號工程用什麼發動機,至少要等到蘇27有機會買回來,然後再說吧?”宋老說道。

現在討論殲十,實在是太早了,一切都是空口說白話啊,蘇27的購買,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等到蘇27能購買回來了,再討論發動機的問題再說吧。

再說了,AL31F在蘇27上是雙發,己方的殲十是單發,雙發換單發,機匣什麼的,肯定是需要變動,這些,得人家配合才能做到,人家肯給改裝嗎?

這個,不確定性太大了。

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F-16-79第七百六十一章 送禮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二百零八章 一片狼藉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問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一百零四章 金翅鳥越境偵查(加更)第六十七章 能飛到兩萬五嗎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酒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蘇27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情誼第八十九章 認輸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五百五十五章 繞道172廠第五百六十三章 期待和擔憂第三百三十二章 還有個好消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就是奸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有條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八2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軍的急迫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七百六十二章 會議主講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二百七十章 經得住考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六十章 最後一個訪問的國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來啊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二百七十章 經得住考驗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這個模型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聯名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飛行表演隊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單的首飛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八十七章 我來飛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二十章 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的差距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好基礎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雞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
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F-16-79第七百六十一章 送禮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二百零八章 一片狼藉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問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一百零四章 金翅鳥越境偵查(加更)第六十七章 能飛到兩萬五嗎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酒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蘇27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情誼第八十九章 認輸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後幹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五百五十五章 繞道172廠第五百六十三章 期待和擔憂第三百三十二章 還有個好消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就是奸商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有條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八2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軍的急迫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七百六十二章 會議主講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二百七十章 經得住考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六十章 最後一個訪問的國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來啊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二百七十章 經得住考驗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一百三十章 啓動問題完了是喘振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這個模型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飛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聯名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飛行表演隊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單的首飛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八十七章 我來飛第三百六十九章 蛻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二十章 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的差距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好基礎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航空人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雞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