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

隨着這麼多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型號立項研製,定型量產,整個航空工業的航空發動機產業也越來越大了,李軼提出的建議,從航空工業當中,將航發分離出去,成立航空發動機集團,得到了上面的重視,這個事情已經開始在醞釀當中了,不但如此,航空工業兩個集團,進行合併,也在討論。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的順利推進,讓軍方看到了未來戰略運輸機發展的希望,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二零發動機項目,也終於要立項了。

得到這個消息,李鐵也高興了幾天,渦扇二零發動機的設計方案他都做好了,就等着上面決定立項,作爲未來國產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二零發動機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它的推力也將非常大。

在李軼的設想當中,渦扇二零發動機,將分爲兩個發展階段,也就是兩個型號,第一階段是爲二百五十噸級的國產戰略運輸機,提供動力,這個階段的渦扇二零A型,最大推力達到二十噸,也就夠用了,下一個階段,國產三百五十噸級的超級戰略運輸機,那就要提高推力,到時候渦扇二零B發動機,將提高到二十四噸的推力,這樣對國產戰略運輸機來說,動力是非常充沛了。

國產三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對標的是鷹國的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要知道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也是現代化升級項目的成果,它換裝了先進的航電,還有新型發動機,這就是通用電氣的GE CF6-80C2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推力二十三噸,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達到一百三十噸,最大起飛重量三百七十九噸。

而國產三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還沒有C5M那種大,所以單臺二十四噸推力的渦扇二零B發動機,將會賦予它更好的飛行性能和起降性能。

對於二百五十噸級的國產戰略運輸機來說,單臺二十噸最大推力的渦扇二零A發動機,動力也絕對是要比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更好的。

要知道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採用四臺F117-PW-10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才十七點五噸,後來升級增加到十八點九噸,起飛重量達到了二百八十五噸,所以起飛重量更輕的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整機推重比要更大,這樣它的起降性能和飛行性能必然更爲優秀。

其實李軼已經有了國產戰略運輸機的腹稿了,首先一點就是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性能肯定要超過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雖然最大起飛重量要小一點,但是通過機體結構優化和複合材料的使用,機體重量肯定要輕一些,渦扇二零發動機也必然更爲省油,這樣油耗更低一些,用更少的燃油重量也可以飛同樣的距離,因此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可以更輕一些,達到C17戰略運輸機同樣的航程和載重。

並且還有一點,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在當時設計時,採用了侵佔貨艙的中央翼盒設計,這使得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阻力是變小了一點,但是貨艙的空間受到了擠佔,C-17的中央翼盒嚴重侵佔了內部貨艙,從而限制了運輸貨物的高度。

當然原來的運二零大型運輸機的中央翼盒設計,又太突出了,飛行阻力增加很大,如果取中間值,肯定要好得多,這就是李鐵的腹稿。

在李軼前世的時候,運二零還稱不上戰略運輸機,因爲它的載重量只有六十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雖然達到了二百二十噸,但是發動機推力太小,單臺只有十二點五噸推力,四臺加起來才五十噸推力,而且油耗比較高,因此整機推重比小,飛行性能不好,轉場航程才七千八百公里。

而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載重可是達到八十二噸,而且極限情況下可以達到九十噸,轉場航程達到一萬一千六百公里,遠遠超過運二零運輸機。

制約原來的運二零大型運輸機性能的是什麼?最大的制約其實就是動力了,在那時候兔子只能採購毛子的D-30KP-2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僅推力小,而且油耗高,因爲它採用的涵道比較小,僅2.42,要知道六十年代的T39渦扇發動機,涵道比就已經達到了8。

TF39是世界上第一種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也是唯一的將增壓壓氣機裝在風扇前的發動機, 1964年進行首次試車,它的涵道比爲8,它的涵道比保持的紀錄,直到一九九五年才被GE90渦扇發動機打破。

當然涵道比也並非越大越好,畢竟涵道比大了之後,對發動機的設計,材料的要求就越高,特別是風扇葉片的設計和製造,是非常高難度的。

所以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一般涵道比在五到九之間,這樣既可以做到比較省油,又能夠實現很大的推力。

現在渦扇二零發動機,終於要立項了,李軼怎麼能不激動呢!

原來那個時空的渦扇二零發動機,與C919客機的動力長江一千發動機,採用的是同樣的一個核心機,只是側重不同,渦扇二零發動機側重於增加推力,因爲最大推力達到十六噸左右,而長江一千發動機,側重於油耗和噪音,排放指標,所以最大推力爲十三噸。

在那時候空軍也想用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換掉毛子的D-30KP-2發動機,但是困難重重,在研製渦扇二零的同時,還在仿製毛子的D-30KP-2發動機,它就是渦扇十八發動機。

即便是換上了渦扇二零發動機,那時候的運二零,其實也提高不了太多,畢竟機身的設計都已經定下來了,要放大機身就等於重新設計,所以就算渦扇二零完成了,換國產發動機,也只能讓運二零增加幾噸載重,達到六十六噸,仍然比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差不少,同時也達不到戰略運輸機的標準。

毛子的D-30KP-2發動機不僅推力小,油耗高,壽命還很短,所以必須要搞出國產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來,這不但是李軼的決心,也是航空工業的決心。

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七十四章 渦扇15核心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機靜力試驗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二百八十五章 殲轟七B多用途戰鬥機立項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一樣的梟龍戰鬥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與龐巴迪和巴航正面競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二百五十章 讓九九式成爲世界最強坦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十九章 殲7MF戰鬥機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四十三章 正面競爭合資飛機制造商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原型機快下線了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通用航空協會分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目標直指噴氣式公務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一章 雙選會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機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型客機爭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國產坦克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四百四十六章 幫忙第四百一十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競標開始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發集團快成立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章 C909支線客機詳細設計評審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龍艦載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趕蒼蠅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
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七十四章 渦扇15核心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機靜力試驗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二百八十五章 殲轟七B多用途戰鬥機立項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一樣的梟龍戰鬥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與龐巴迪和巴航正面競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二百五十章 讓九九式成爲世界最強坦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十九章 殲7MF戰鬥機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四十三章 正面競爭合資飛機制造商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原型機快下線了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通用航空協會分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目標直指噴氣式公務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一章 雙選會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機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型客機爭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國產坦克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四百四十六章 幫忙第四百一十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競標開始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三百五十八章 航發集團快成立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章 C909支線客機詳細設計評審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龍艦載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趕蒼蠅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