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在職碩士研究生

沈歡和林妙語,都雙雙的通過了在職碩士研究生考試,並且都考入了中海交通大學,兩人都選擇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不過林妙語選擇的是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方向,沈歡選擇的是輪機工程及自動化方向。

到了開學的日子,沈歡和林妙語一起來到了中海交通大學。

沈歡站在中海交通大學門口,感慨道:“沒想到咱們也能進入中海交通大學這樣的名校,想當初,其實我是很想考進中海交大來着,可惜成績差得太遠了。不過現在能在這裡上課,感覺很幸運!”

林妙語的眼睛也有些溼潤了:“是呀,當年我要是沒有考砸,也許就能考進這所心儀的大學了。只是那樣的話,或許我們還不能認識呢!”

沈歡拉着林妙語的手,兩人一起走進了這所全國最著名的交通大學,在這裡有全國最頂尖的船舶工業方面的教授。

兩人都是得到了單位領導的同意才能來這裡上學,當然在職研究生,不用天天到學校來上課的,卻也會佔用他們不少的時間,但是學成之後,那就不一樣了,畢竟沈歡作爲一個重生者,知道未來學歷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現在的職務和本科學歷已經有些不相稱了,所以他必須要及時的補上這一個短板,林妙語同樣是如此,畢竟她也是主任設計師了。

當然另一方面也是要及時充電,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在這方面,中海交通大學的教授可以給他們。

開學典禮過後,新生們就要接受新生教育了,沈歡見到了他的導師,陽懷民教授。

對於這位教授,沈歡也是仰慕已久。陽懷民,生於一九五八年,今年才四十六歲,可謂是正值當年,他在一九八八年就獲得了中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後又赴腳盆流體技術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一九九七年被聘爲教授。同時現在也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副院長,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陽教授長期從事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推進、船舶操縱等科研和教學工作,發表論文近百篇。主持承擔並完成三十多項國家和高官重大研究項目以及工程應用項目,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沒想到見面時,陽教授卻是呵呵笑道:“沈歡同學,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沒想到你會成爲我的學生,這真是緣份吶!”

沈歡連忙道:“陽教授,您可別這樣說,我哪有什麼大名,現在我就是您的學生。要說大名,那也是我一直仰慕您的大名,在高中的時候,我就想考進中海交大,成爲您的學生,可惜那時候,考得太差了,根本上不了重本,不過現在也不晚,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陽懷民呵呵笑道:“對,不晚,一點兒也不晚。你也是太謙虛了,當時高考一定有什麼意外吧,要不然以你的悟性,怎麼能考不上重本?你的事蹟,我可是學習過的哦,說起來慚愧,我現在雖然是你的老師,可是要論在船舶方面的成就,我還不如你呢!”

沈歡忙誠惶誠恐道:“陽教授您太謙虛了,您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我是非常清楚的,我自己這點兒水平,跟您比差太遠了,我就是一個小學生。您千萬別再這麼說了!”

陽懷民哈哈笑道:“這可不是我所瞭解到了沈歡吶!其實我本來早已經不招碩士生了,我帶的都是博士生,不過呢,當我看到你的名字,我知道人才難得,所以就大膽的收下你這個弟子了!”

沈歡當然清楚這一點,陽懷民教授的確早就不收碩士研究生了,他這可算是破了例,不過這也說明陽教授對他的看重,他連忙道:“謝謝陽教授,我一定會認真學習,不辜負您的厚愛!”

陽懷民笑道:“你知道嗎?你寫的論文,我都看過,並且我有兩篇論文,還引用了你的論文。當然了論文不算什麼,真正讓我看重的是,你的創新精神,無論是脈動式生產線,還是增材製造技術,你都走在了所有船舶行業技術專家前面,這一點是讓我最佩服的,沒有過人的眼光,是不可能做到的!”

沈歡忙道:“老師,您過獎了,我就是運氣比較好而已!”

陽懷民忽然道:“沈歡同學,你對咱們國家目前的船舶行業發展現狀,是怎麼看的呢?”

沈歡把胸口一挺,自信地道:“陽教授,我認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中國船舶工業的競爭力,已經是比較強了,我們的船舶訂單和完工量,也躍居世界第三位,並且我相信用不了幾年我們就能實現世界第二的目標。當然這只是造船完工量,在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時,我們在高附加值船型的拓展方面,也開始進入一個良好的快車道,我相信我們實現世界第一造船強國的目標,實現的一天不會太遠!”

陽懷民皺了皺眉頭道:“那麼在人才資源方面,你覺得咱們中國的船舶人才有沒有什麼問題?”

沈歡想了想道:“我認爲我們國家的人才資源肯定是比國外要有優勢的,只是這個優勢,要如何發揮出來?要如何培養更多的造船人才,這是關鍵。所以像中海交大這樣的在船舶方面有着相關專業的大學,咱們國家也有八所,還有很多的大學,爲船舶工業間接培養大批專業人才,再加上更多的船舶技校,爲船舶工業培養一線技術工人,同時隨着船舶工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面發展,還會不斷引進國外的高端人才進入,我們的船舶工業人才資源優勢是有的,只不過相比起來,在船舶工業的技術前沿,我們還需要加大發展力度,這方面的人才不足!”

陽懷民點了點頭道:“是啊,這正是我擔心的,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外國人笨,甚至我們有着勤勞聰明的傳統,可是在科技水平上,我們還是相對發展落後,無論是航空航天,還是汽車船舶。就船舶工業來說,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具備高技術附加值,高技術含量船舶的設計建造能力。比如大型LNG船,比如深海鑽井平臺,豪華郵輪,等等。有的即便我們能造,很多關鍵技術和設備也要從國外引進,我們的自主能力還沒有。作爲一名大學教授,我經常自責,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船舶專業人才來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內心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五百一十三章 近鄉情更怯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樂回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二百零一章 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澆築船塢底板混凝土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統第一百八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兄弟終於在一起了第四百四十章 增材製造與航母模型第八章 校花打CALL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章 重啓一九九七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二十五章 老總點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樁錘選擇有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視改編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四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戰遊戲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十八章 切割機故障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訪問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獲獎感言第六十七章 學術研討會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強國就是沈歡的最高目標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接受採訪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內心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五百一十三章 近鄉情更怯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樂回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二百零一章 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澆築船塢底板混凝土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統第一百八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兄弟終於在一起了第四百四十章 增材製造與航母模型第八章 校花打CALL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章 重啓一九九七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二十五章 老總點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樁錘選擇有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視改編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四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戰遊戲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十八章 切割機故障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訪問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獲獎感言第六十七章 學術研討會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強國就是沈歡的最高目標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接受採訪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