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

當然這是一架較早期的原型機,所以並沒有前翼。在最初試驗的時候,T10K-3號機雖然可以在航母上降落,卻由於加強的飛機的結構,使得空重比蘇二七重了百分之十左右,使得它的外掛重量只有四噸,如果增加重量,就要增長滑跑距離,不然就無法從航母上起飛。

所以,從05號機開始,蘇三三開始有了前翼,形成了三面翼的氣動佈局。

雖然這架原型機並不是三面翼的佈局,但是對中國的飛機設計師來說,一樣是寶貝。除了可動的前翼結構,它的其餘部分結構和定型的蘇三三是一樣的。

說到三面翼就不得不說,蘇三三雖然只是增加了一個小小的前翼,卻起到了極大的增升作用。

這個小小的前翼,可以偏轉的角度也是很大的,雖然不能差動,但是通過這個小小的前翼,與邊條共同作用,在飛機機翼上面形成了一個有利的可控渦系,使得升力係數比蘇二七又高了零點二左右。加上數字化電傳操縱系統,它的短距離起降能力十分強悍。

這種三面翼的氣動佈局,和鴨式佈局飛機有所不同,但都是充分利用前翼形成有利的渦流來提高升力和俯仰控制性。鴨式佈局在中國西南的飛機設計所,搞得很出色,後來的殲二零戰機採用的就是鴨式佈局,只不過主持殲十五艦載機的是北所罷了,北所最擅長的就是三面翼佈局,這些都是在吃透了蘇二七的基礎上來的,所以在新一代隱身重型戰鬥機的競標當中,北所的方案就是三面翼佈局。

沈歡記憶中,九八年對於中國航空工業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不但國產化的蘇二七,殲十一戰鬥機首飛成功了,而且正是第五代隱身重型戰鬥機競標塵埃落定的一年。

當然還有中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一種國產三代戰鬥機殲十,也是在今年三月首飛成功!

沈歡也是從相關文獻中可以推斷出,提出研製高機動隱身重型戰鬥機的時間是九一年左右,接着國內的幾家設計所開始提出氣動方案,各自拿出最後優化過的氣動佈局,而在這其中,章洪總師所在的設計所也參與了,只是沈歡不知道他有沒有參與,不過這些應該都是保密的,沈歡也不會去問。

沈歡雖然是一個造船工程師,不過因爲身在軍工單位,他對軍用航空工業也是很感興趣,並且有過研究的。

借鑑了蘇三三艦載機的殲十五艦載機,當然也只是一種過渡型的艦載戰鬥機,有了殲二零這樣的隱身戰鬥機,那勢必要搞出一款中國的隱身艦載機來。畢竟在未來的海上作戰當中,中國的航母艦載機編隊面臨的是國外的F35戰鬥機,那可是米國搞出來的先進隱身戰鬥機。

殲十五雖然厲害,可畢竟落後了一代,機動性雖然很強,可是在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方面,是無法與五代機抗衡的,在面對F35戰鬥機的時候,它的作戰交換比能達到十比一就不錯了,也就是十架殲十五對一架F35。

所以沈歡這一次就讓章洪來做這個事情了,如果能夠讓中國提前幾年把蘇三三原型機搞到,那麼將來研製艦載機的進度也會加快很多,這樣的話殲十五就可以儘量少造幾架,畢竟它只是過渡機型,將來的主力還是新一代的隱身重型艦載戰鬥機。

當然在隱身戰鬥機的方案裡面,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就是北所和西南所了。北所的方案是網上流傳的一種新九三型佈局方案,以及一種加上了前翼的三面翼佈局方案,就跟蘇二七和蘇三三的關係是一樣的,因爲北所就是在吃透蘇二七的氣動基礎上搞出來的方案。

南所就是搞的雙發雙垂尾機腹進氣鴨式佈局的方案。這也是南所一直致力研究的鴨式佈局的終極版本了,通過殲十戰鬥機的研製,南所真正的掌握了這種先進氣動佈局,最終的結果當然就是南所的方案獲得了認可。

北所的新九三方案由於作戰能力不強,以及資料泄密,應該是最早就被淘汰了。當然三面翼佈局也由於隱身問題,以及超音速機動能力不足而被淘汰了。

而蘇二七系列戰鬥機包括蘇三三艦載機,都有着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隱身問題,這個系列的戰鬥機雖然機動性超強,但是雷達反射面積卻也是最大的。據稱蘇二七戰鬥機的雷達反射面積達到了十二平方米,同樣級別的F15戰鬥機卻只有三平米左右。而殲二零爲零點零五平方米左右,米國的F35與殲二零相當,而F22可以達到零點零一平方米左右。

蘇三三艦載機由於加了前翼,同時爲了提高方向安定性,垂直安定面高度比蘇二七略有增加,所以它的雷達反射面積更大。

所有這些就註定了借鑑了蘇三三的殲十五艦載戰鬥機,只能是一個過渡機型。

這架原型機能不能順帶着弄回去,就要看章洪,看代表團領導的了,反正沈歡是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這第一天的參觀訪問,還是讓沈歡大開了眼界,現在他才知道了爲什麼毛熊能夠跟米國一較高下,因爲人家的實力太雄厚了!

光是留在武克蘭這麼一個並不大的加盟國的軍事工業,在很多領域就比中國要強很多。

當然最強的還是發動機方面了,無論是天上飛的,海里遊的,還是陸地上跑的,在武克蘭都可以找到很強的產品,而這些中國現在根本造不出來,所以到武克蘭來撿寶,也成了中國最樂意乾的一件事情了。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中國從二毛這裡引進GT25000燃氣輪機,徹底解決了中國主力驅護艦的心臟病問題。另外還引進了主戰坦克用的柴油發動機,這纔有了新一代的國產主戰坦克。

航空領域則是從二毛這裡引進了K8教練機用的無加力渦扇發動機,以及獵鷹教練機用的渦扇發動機。當然戰鬥機用的渦扇發動機,則是從大毛那裡引進的了。

不過中國從二毛這裡除了引進裝備和技術外,還引進了不少的人才,正是那些失些的二毛軍工企業的技術人才,到中國之後也大大加快了中國軍工的技術進步。

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光無限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九十七章 十二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二百一十一章 拍賣瓦良格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鋁合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號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柔性支撐技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山村迎來洋媳婦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奇葩的論文第一百一十五章 考上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內心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七章 可恨的棒子船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訪問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四百九十七章 兩座730就足夠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術的三重境界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三十七章 工藝副組長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八十九章 降噪工藝優先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五百六十章 虧了也值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三百三十八章 億大力面和雙慶小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好戲弄一下對方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十九章 切割車間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一十章 送上門的女“演員”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電磁彈射,這可能嗎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
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光無限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九十七章 十二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二百一十一章 拍賣瓦良格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鋁合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號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柔性支撐技術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山村迎來洋媳婦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奇葩的論文第一百一十五章 考上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內心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七章 可恨的棒子船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訪問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四百九十七章 兩座730就足夠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術的三重境界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三十七章 工藝副組長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八十九章 降噪工藝優先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五百六十章 虧了也值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三百三十八章 億大力面和雙慶小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好戲弄一下對方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十九章 切割車間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一十章 送上門的女“演員”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電磁彈射,這可能嗎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