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

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

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

在文章的開始需要說明四點,第一:在這篇文章中,關於漢朝少數民族騎兵的資料大多取自匈奴騎兵。第二:在一場大規模的戰鬥中,完全的步兵編制很少見,而完全的騎兵編制更少見,所以大家在看着篇文章的時候,請注意。第三:因爲時間關係,着篇文章中的很多地方是我直接摘抄的,所以並不屬於原創。

在我們詳細考察一下一支以騎兵爲主的軍隊和一支以步兵爲主的軍隊之前,有必要對騎兵與步兵進行分類,騎兵的分類,至少是分爲馬鐙時代和無馬鐙時代,因爲馬鐙能將騎兵與馬匹很好的結合成爲一個整體,使馬鐙時代騎兵的突擊能力大大增強.在《馬鐙和封建主義——技術造就歷史嗎?》譯文及評註中,有如下文字:‘馬鐙,除了由鞍韉和馳驅所提供的前後兩方的支撐之外,又加上了側面的支撐,於是有效地把馬和騎者溶合成爲足以發揮前所未見的強力的一個單獨的戰鬥單位。戰士的手不再直接用於打擊了,它只用來指導打擊的方向。馬鐙就這樣用馬力代替了人力,無限量地加大了武士損害他的敵人的能力。‘爲了在下文中便於敘述,暫不對騎兵進行更詳細的分類,而步兵則可以非常簡單的分爲輕步兵和重步兵,如果再細分一點,可以分出一類中裝步兵.而許多人也習慣將騎兵分爲輕騎兵和重騎兵,如果按史書上把重騎兵定義爲人馬都披甲,那所謂的重騎兵就不在我們所討論的範圍了,因爲東漢時期,開始在戰馬的胸部裝上皮革製成的“當胸”,(這個在《三國志。鮑永傳》裡有記載)。到了三國時期,開始出現比較完善的馬鎧,但是當時這種裝備非常的珍貴。曹操在《軍策令》中說到袁紹有三百具馬鎧,然後傷心的說自己的軍隊連十具也沒有。到了官渡之戰時期,袁紹上萬騎兵部隊加在一起還是隻有幾百具馬鎧,重騎兵的比率不過只佔全部騎兵的百分之三。這時的馬鎧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長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護甲。

那麼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在當時又是什麼樣的裝備呢?首先從戰馬來講,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因此,蒙古馬作爲草原戰馬更較其他馬種zhan有優勢。這些優良的戰馬再配上先進的御馬工具——馬籠頭和便於乘騎的馬鞍,大大增強了匈奴軍隊的戰鬥能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種“盡爲甲騎”,表明戰馬是匈奴軍事的重要組成元素。“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充分顯示了匈奴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再從兵器上來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爲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匈奴的弓多木質,上有華麗的裝飾構件,其長可達1.3米。匈奴箭鏃形制多樣,有銅、鐵和骨三種質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發信號用的匈奴鳴鏑。目前雖然還沒有發現可確認的匈奴鳴鏑,但我們可從稍晚的契丹族鳴鏑得到啓發。其他的作爲兵器的匈奴箭鏃出土數量衆多,尤其是在外貝加爾南部、蒙古北部和中部地區出土的箭鏃特徵鮮明,散發着懾人的力量。看着它們至今依然銳利的前鋒,再假以弩機或剽悍的神射手彎弓發射時的威力,人們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們巨大的殺傷力和穿梭於刀光劍影中生命的脆弱。匈奴刀劍多以鐵製成,還有少量的銅刀。刀大多安裝有木柄,分直背弧刃、弧背直刃、直背直刃等幾種形制,刀鞘帶有裝飾物。匈奴短劍多發現於鄂爾多斯地區,具有較明顯的鄂爾多斯式短劍的風格,雙刃,柄末端常裝飾有動物紋飾,有的爲鈴首或環首。長劍一般長1米左右,雙刃,有的有柄,有的無柄,多鏽蝕嚴重,難見其原來面目。匈奴墓葬中出土的斧、矛和戈應是對中原兵器的引進和借鑑。這些匈奴短兵器在遼闊的帝國疆域內表現出較強的一致性。

最後從鎧甲上看。在需要近身搏鬥的冷兵器時代,士兵裝備的堅實與否會極大地影響着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匈奴人深諳此道,非常重視士兵的保護,他們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爲甲騎”、機動靈活而又龐大的匈奴騎兵。出土的匈奴頭盔繼承了北方草原的傳統,與北京昌平西周白浮木槨墓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南山根出土的東胡族青銅頭盔形制相仿,匈奴的頭盔仍爲青銅質地,素面無沿,盔頂有方鈕,兩側護耳下方有系穿帶子的小洞,兩面開口,佩戴可不分前後。從其形制看,我們可以瞭解匈奴頭盔的系戴方式,同時也可體會到這樣的頭部防護在激烈的肉搏戰中對士兵所起到的良好保護作用。匈奴鎧甲比起頭盔來更少見,高勒毛都M32出土的匈奴甲殘片青銅製成,呈魚鱗狀密佈,顯得非常堅實。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利用匈奴青銅甲片復原了一件匈奴鎧甲,尺寸約爲65×50㎝,分前後兩片,由衆多的圓形青銅甲片組合而成。甲片之間原應用皮條連繫,但皮條已腐朽,因此只剩下甲片。

那麼說完了遊牧騎兵,再來看看東漢步兵的裝備。

鎧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製成的護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級一點是魚鱗鎧,幾千片鐵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漢代士兵的最好裝備,因爲鐵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說甲就不能不說盾,盾在當時更接近防禦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櫓大,都是一東西,一般是木製,出土的漆盾記得兩釐米厚。蒙皮鐵盾太重,除了對抗騎兵的時候一般不用。小盾也有,叫做“鉤鑲”,據說是前面帶有鉤子的小盾,能鎖拿敵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擊力。不過使用要相當技術纔可以。環首刀配合鉤鑲就是長兵器的剋星。不過想來這種兵也不容易訓練。至於大盾,是先秦時吳地的比較有名,所以也叫“吳科”,屈原楚辭裡有句“……操吳戈”有人認爲就是“吳科”之誤。

關於刀劍說,環首刀的環是纏布綁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長環首刀越難使。出土文物顯示孫吳士兵環首刀平均長度是70多CM。而蜀漢是120CM可見兩國士兵戰鬥力和鍛冶水平。長刀外還有隨身短刀,因爲貼大腿掛叫“拍髀”應該算是長匕首吧。

戟,三國的重頭兵刃,長短都有,規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騎兵的越長越厲害,不過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簡單的戟就是一橫一豎如“卜”形。三國出現“雄戟”橫上翹,豎加了個彎鉤。典韋死前發威使戟“一叉入十餘矛摧”就是用的這種雄戟。

矛槊,和戟長度差不多,就是一木棍插上各種頭。最長的有三丈,用來破騎兵的。

弓弩,計量單位分斤(0。2228公斤),鈞(三十斤),石(120斤與普通度量衡不同)三級,一般弓用斤,弩用鈞,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諸葛弩失傳,殘念。騎兵也有專用弩,實物已經出土。

至於劍當時基本不算兵器了,就是無聊文人裝風雅的東西,也就是曹丕、魯肅有錢有閒的才練。至於練好了好象也是門技術。

拋石裝置,曹操在官渡之戰使用一種拋石車,因拋石時聲音很大,所以命名爲‘霹靂車‘。爲史書中最早有記載的拋石裝置(資治通鑑:袁紹在營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樓,向曹營射箭,曹操建霹靂車,用巨石攻高樓。)。其原理是利用槓桿原理拋石來攻擊敵方城池或城防設施和人員。

如果一支以騎兵爲主力和一支以步兵爲主力的軍隊對抗,那麼我們可以不難發現:

1,騎兵對步兵的最關鍵的優勢:機動能力強,能迅速打擊對手的弱點。可以在關鍵時刻做猛烈突襲插入敵陣的中心起到極大的破壞的作用。騎兵一般是主要的突擊力量,騎兵從側後突擊敵人的陣勢,配合正面主力的進攻。

2.騎兵有速度和力量以及高度的優勢,馬匹的重量和速度加強騎兵的衝擊力和打擊力,是非常強悍的突擊力量,步兵在這方面明顯劣勢。

3.騎兵有氣勢和心理上的優勢,居高臨下看人讓人有成就感和優越感,相反的則讓人有自卑感和危機感.

4,步兵由於機動上的劣勢一般是處於防守地位.一般無法主動進攻及追擊,在追擊作戰中如果沒有大量騎兵投入,難以取得很大的戰果。

5,在叢林、山川以及攻城與守城作戰時步兵又zhan有優勢,騎兵在狹小的地帶無法發揮其機動等優勢。所以在我國南方水網密佈地帶,騎兵難以有所作爲,同時,在西方的意大利半島,伊裡比亞半島(現在的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巴爾幹半島(主要是以前的希臘,馬其頓,色雷斯),大量的騎兵同樣難以有用武之地,騎兵由於對地形條件的要求比較高,在很多地區不能發揮其戰鬥力,我想已經形成共識,在本文中就不詳細探討了。步兵的正面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但是在其側面與後面則非常之薄弱,做個簡單的模型,如果我軍擁有步兵一萬名,那麼如果我們的正面擁有200人則側面只有50人.

那麼步兵的優勢又在那裡呢?

無論是對於重甲騎兵還是騎兵射手,步兵戰勝他們的殺傷利器都在於強弓硬弩。因爲在作戰中,步兵缺乏戰術機動能力,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只有比騎兵的機動更快同時必須是遠程(因爲爲了形成戰鬥力,步兵必須保持嚴整的陣型),纔能有效戰勝騎兵,而這種武器的特徵正是強弓硬弩所具備的。如果我們考察一下東方人和西方人對於強弓硬弩的態度,我們會很容易的發現,以輕騎兵爲主力的蒙古人對於強弓硬弩憤恨之極,一怒之下,居然下令廢除強弩的製造技術(呵呵,看到蒙古人這麼豪爽的行爲,我現在還想廢了核武器呢!);在歐洲中世紀,出於對於騎士地位的尊重,也曾下令禁止使用強弩,因爲一個地位低下的農民就可以用一把強弩殺死一位勇敢的騎士!當然,僅僅憑藉強弓硬弩是不能戰勝騎兵的,還記得我們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的長達三丈的矛嗎?四個經過短期訓練的戰士,在騎兵突擊前,在自己的前方樹起高3米,寬1.5米的櫓,三個戰士半跪在地上,用頭和肩膀支撐櫓(櫓自己本身就有支架,用戰士支撐是爲了對抗騎兵的衝擊)另外一個手持環首刀站在側面,用以斬殺落馬的騎兵,至於矛是通過櫓中間的一個小孔透出的,末端插在地上用於支撐。那麼是不是騎兵在衝擊的時候面對的第一層阻力就是這些巨盾士兵呢?答案是否定的,在這些巨盾戰士的前面還有一道木製拘馬構成的防護線,而拘馬前面還有寬2米,深1.5的壕溝,在壕溝前面還有大大小小內製鋒利木刺的陷阱和鼠洞般大小的拌馬。

OK,到了這裡相信大家經過如此繁複的介紹,對於當時的騎、步兵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那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後勤補給。

凡是軍隊出發,(怎樣)在敵人那裡得到糧食,是最要緊的事務了。運糧不但開銷大,而且情況不容許走遠路。有人曾經計算過,一個人背40公升米,一個士兵自己帶五天的乾糧。一個民夫負擔一個士兵的軍糧開銷,一次可以走18天;(40公升米,1個人每天要吃公升米,兩個人一起吃,18天就吃完了。)如果把回程算在裡面,只能往前走九天。兩個民夫負擔一個士兵的軍糧開銷,可以走26天;(80公升米,3個人每天吃4公升,8天以後一個民夫背的米吃完了,給他6天的糧食讓他回去,後18天兩個人每天吃公升米加乾糧)。如果把回程算在裡面,只能往前走13天(前8天每天消耗4公升,後5天和回程中,每天吃公升加乾糧).3個民夫負擔1個士兵的軍糧開銷,一次可以走31天(120公升米,前6天半4個人每天吃公升,然後減去一個民夫,給他4天的糧食,後面17天三個人每天吃4公升米,又減去一個民夫,給他9天的糧食;最後18天,兩人每天吃公升米加乾糧)把回程算在裡面,只能往前走16天(前6天半每天吃公升米,中間7天每天吃4公升,後面11天和回程每天吃公升加乾糧)3個民夫負擔1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如果出兵十萬,輜重部隊要佔去三分之一,能真正參加戰鬥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已經要用30萬人運糧了,再要增加就難了。(途中回去的民夫要有士兵護送,因爲運途中有死亡和生病的,人數會略有減少,而且所減掉的人數所少消耗的部分糧食,正好給護送士兵用)。運糧的時候每人背40公升米,這是用總數來算的。其中隊長不背米,管打柴和汲水的要減半,這些人的部分就要平攤在其他民夫身上。如果(途中)有死亡和生病的(民夫),他們所背的米,又要平攤,所以每人所背的量,常常要超過40公升。所以軍隊裡不能有人吃白飯,多一個吃白飯的,就要有兩三個人爲他負擔軍糧,還有可能會不夠。如果用牲畜車輛來運糧,那麼駱駝可以運201公升,馬和騾子可運100公升,驢子可運67公升。比起人運來,雖然運得要多而消耗要少,但是(路上)不能按時餵養和照顧,牲畜很容易消瘦死亡,一頭牲畜死了,那麼就要連它所背的糧食一起扔掉,比起用人運糧來,好處和害處各居一半。騎兵就更多,因爲還要加上戰馬的草料,在作戰期間,戰馬是絕對不能放養吃粗料的,那麼每匹馬3斤/天的草料,獸醫所需的補給,和馬匹的給水(自己去算算費用吧,看了我寫的這麼多,也該勞動一下了)。

好了,本來打算把騎兵作戰中的一般流程也寫出來的,但現在忽然失去了寫的熱情(上面的文章連寫帶抄用了3個多小時,達到極限了),下次再說吧。

最近一直在追看猛子的《大漢帝國風雲錄》,記憶裡面這還是本人第一次對一本小說如此關注。這篇文章也是特意爲此書寫的.所以除了除了猛子,謝絕其他人轉稿,謝謝。

補充:長戟,漢代最主要的格鬥長柄兵器,騎步都離不開它。而與長戟同樣重要的,還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經

是鋼鐵製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劍,出土的鋼劍中有的可長達124CM,刀是漢代開始興起的,戰國時期還未出現,

漢初時鐵劍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現後,就逐漸的把劍排擠出去了,成爲廣泛使用的兵器。漢初的防具主要仍是

鎧甲和盾牌。盾牌有木製、皮製和鐵製,常見的樣式爲底緣齊平,上端由兩重弧線組成葫蘆形,中脊隆起的形狀,大約

相當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後來在鐵盾上再安裝上上下兩個利鉤,就成了一種新型兵器--鉤鑲,可攻可

守。漢代的甲冑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鐵鎧,它逐漸完善並排擠了傳統的皮甲,由甲片鑲嵌而成,而當時所使用的

鎧甲片可以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大型長條甲片(某出土的高,寬),也稱甲札,其高度隨着時間的推移

逐漸變短;第二類甲片比第一類小得多,形狀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寬2.7~,重10克),一般下緣

較爲平直,上緣兩角成圓弧狀;第三類,體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這種甲片的另一種

樣子是作成槐葉或柳葉形狀。用上面三種甲片可編成兩類鎧甲,就是由大型長條甲札編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編成的

魚鱗甲,另外札甲中又有無披膊和披膊之分,騎兵大多使用無披膊的。皮甲成爲鐵甲的配角,但仍作爲重要的輔助性防

具。

[本帖最後由穆斯塔法於2006-5-2011:53PM編輯]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正視歷史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正視歷史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