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

九月中,曹操帶着大軍日夜兼程,從兗州陳留郡南下,經豫州樑國、沛國趕到徐州彭城。

留駐彭城的任峻出城迎接,得知聯軍在中原大敗,平陽亭一戰折損十萬人馬,不禁目瞪口呆,滿臉驚駭。

“徐州的情況怎麼樣?北疆軍可有攻擊跡象?”曹操不想再提中原傷心之事,馬上問到徐州近況。

“北疆軍已經開始攻擊了。”任峻勉強平靜了一下情緒,把陳宮和臧霸兩路大軍同攻徐州的事稟報了曹操,“現在子和(曹純)和伯寧(滿寵)正在留城阻擊陳宮,仲權(夏侯霸)和子臺(劉勳)率軍急赴東海郯城,打算把臧霸的軍隊擋在即丘一帶。”

“臧霸這麼快就打到了開陽?”曹操吃驚地轉頭看向荀?等人,“他長翅膀飛嗎?按時間推算,他如果和陳登一起渡河打到了冀州甘陵國,現在最多不過剛剛接到我們在中原打敗的消息。難道……”曹操驀然想到什麼,遲疑了片刻,“難道他沒去打冀州,一直在北海待着?”

“他肯定一直在北海,根本沒去打冀州,我們上當受騙了。”荀?不假思索地說道,“陳登要麼中計死了,要麼被臧霸抓起來了。”

“大人,立即出兵東海,遲恐不及。”郭嘉也急切說道,“臧霸早有攻擊徐州的準備,夏侯霸和劉勳兩位大人未必能擋住。我們剛剛拿下彭城和下邳,其它郡縣並不知道徐州已經易主,一旦東海、琅琊國兩地的徐州軍知道了真相,臨陣倒戈,臧霸可能會長驅直入,直殺彭城。”

曹操想了一下,沒有立即下令軍隊支援東海,而是讓曹洪帶着大隊人馬急速殺向了留城。陳宮的軍隊就在一百多裡外,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先解決了。

曹操進城後,派人把關羽請進了府衙。關羽到了彭城就發現事情不對了,簡雍和徐州府的大吏一個都沒看到,出城迎接曹操的竟然是任峻,顯然徐州已被曹操的人控制了。看來曹操早在中原決戰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伺機奪取徐州的準備。關羽此刻勢單力薄,只能強忍着憤怒,一言不發。

曹操當着關羽的面,直言不諱,把自己和袁紹之間的衝突說了一遍。“我爲了生存,於是決定乘機拿下徐州。我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想佔據徐州,把玄德和你們趕走,而是想阻止袁紹吞併徐州。中原大戰一旦聯軍贏了,袁紹實力倍增,我也罷,玄德也罷,還有荊州劉表,遲早都要被他逐個吞併。我和玄德首當其衝,大戰結束後馬上就會成爲袁紹誅殺的目標。但是,如果我搶先拿下了徐州,袁紹就無法在近期內橫掃江淮,更不敢誅殺玄德。相反,他會幫助玄德攻打我,收復徐州。”

“只要玄德回到了徐州,我就把徐州還給他。然後我到九江去,到揚州找一塊生存的地方。揚州的閻象現在算是袁紹的人,我擊敗閻象奪取九江和廬江兩郡後,不但能打擊袁紹的實力,還能和荊州的劉表,和玄德老弟一起再建三家聯盟,和袁紹抗衡,以便阻止他篡奪大漢社稷。”曹操把當日在浚儀城勸說劉表出兵攻擊北疆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這件事劉表大人和使君大人(劉備)都知道?”關羽被曹操說得頭暈腦脹,尤其是此事竟然牽扯到袁紹可能篡奪大漢社稷一事,更讓他覺得錯綜複雜。

“知道。”曹操用力點點頭,非常坦然地說道,“雲長如有疑惑,可以急書劉表大人和玄德老弟以求證實。”

“不過,現在中原大戰失敗了,袁紹和我們一樣,都遭到沉重打擊,我們需要建立更加牢固的聯盟以對抗河北,因此先前的計策不能再用了。曹純等人雖然還是按照原定計策拿下了徐州,但徐州依舊是玄德老弟的。只要玄德老弟回來了,徐州安然無恙了,我就帶着軍隊到九江去。我絕對不會違背誓言,主動挑起內訌,傾覆社稷,這一點請雲長務必放心。”

關羽將信將疑。這些事太複雜了,有些朝廷內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一時間他也無法確定曹操說得是真是假。乘着關羽恍恍惚惚的時候,曹操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臧霸騙了我們,陳登凶多吉少,如今琅琊國那邊形勢極其危急,我需要雲長立即趕到東海、琅琊國一帶重整徐州軍,和劉勳、夏侯霸一起把臧霸打出徐州去。”

這個要求對關羽來說,可以接受。現在雙方共同的敵人是河北,是北疆軍,不管曹操是否有心佔據徐州,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雙方首要之務是齊心協力守住徐州,否則大家一起完蛋。

“我要先見到憲和(簡雍)。”關羽說道,“要想守住徐州,僅靠軍隊是萬萬不行的。”

曹操見關羽答應了,非常高興,“好,我和你一起去見憲和。”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尤其中原大戰失敗,各方都面臨生存困境,社稷也岌岌可危。在這種危急情況下,雙方當然是盡釋前嫌,聯手共擊北疆軍爲上上之策。簡雍是個明白人,所以他在得到了曹操的誓言後,相信了曹操,當即出面召集徐州府各級掾屬,一方面給大軍籌措糧草,一方面遍告徐州諸府,暫時由丞相曹操代領徐州軍政,雙方齊心協力共守徐州。

曹操讓荀?、簡雍和傷勢漸漸恢復的夏侯?留守彭城,讓程昱、夏侯淵帶着三千人馬急赴下邳,屯兵淮水。讓毛?攜帶書信趕到壽春,向揚州刺史閻象討要糧草。如果閻象拒絕不給,那就正好有了攻打九江的藉口。曹操這種部署,在一定程度上也贏得了簡雍和關羽的信任。

安排好了彭城的事,曹操隨即親赴留城。關羽帶着五千新卒,急赴東海會合曹豹重整徐州。

陳宮看到曹操親自殺到,急忙撤軍。自己兵力不足,根本打不過曹操,只能放棄攻擊徐州之策。陳官急告大將軍李弘,請求援兵,以防曹操乘機反攻兗州。

九月下,臧霸攻擊東海受阻,退守琅琊國的開陽。關羽、劉勳因爲糧草原因,沒有繼續攻擊,而是屯兵即丘,和青州軍遙相對峙。

九月下,河南。

北疆軍爲了讓胡騎儘快返回大漠。其步卒大軍推進的速度非常快,但隨後各戰場上的戰鬥便逐漸停了下來。

袁紹在劉表率軍急赴豫州後,因爲兵力有限,士氣低迷,只能命令三萬多人堅守在管城、滎陽和敖倉一線。

北疆軍的疲憊之師面對堅固的城池,既沒有充沛的體力和充足的糧草軍械,也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只能放棄進攻。不久,顏良率軍退守原武和陽武。呂布退守中牟、浚儀。

麴義和閻柔會合後,率軍一路南下,連克開封、陳留、雍丘,然後沿着浪湯渠南下,直殺許昌。

此刻劉表和荀諶已經在許昌會合,兩人集結了大約三萬多人,屯兵於洧水河北岸的鄢陵城。

麴義猶豫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放棄進攻,率軍退回到了陳留。

九月下,定陶。

大將軍行轅遷到定陶後,李弘隨即帶着兩府大吏進駐行轅。

賈詡在定陶行轅第一次軍議上,對中原大戰的得失成敗做了分析和總結,其中他提到了一件讓衆人覺得非常幸運的事。

荊州大將劉磐在逃亡過程中,被公孫續的手下擒獲,他在和賈詡的交談中,說到了閻柔將軍率鐵騎偷襲許昌的事。那次偷襲,北疆鐵騎燒了許昌的糧草大營,讓聯軍陷入了糧草危機。雖然袁紹和劉表把這件事隱瞞了,但其後劉表擔心大軍全線潰敗,一反常態,積極尋求決戰。換句話說,我們即使沒有誘騙聯軍燒掉故市和烏巢兩地的糧草,聯軍也會發動決戰。

中原大戰完成了預定目標,在歷時七個月的戰鬥中,北疆軍先後投入六萬南北兩軍,八萬冀州七大營步卒(其中一萬人是用於補充軍隊的新卒),二萬青州軍,十一萬漢胡鐵騎,共二十七萬大軍。至今天爲止,步騎士卒傷亡大約五萬多人,殲敵大約二十萬,其中俘敵四萬五千人。

爲了這場大戰,朝廷前後徵調了大約一百八十萬民夫,七萬多部輜重大車,三千多艘船隻,糧草牲畜軍械等各類物資的消耗更是龐大。

傅幹接着把各戰場的兵力部署和戰況做了稟報。

十萬鐵騎返回大漠和邊塞後,中原戰場上的兵力只剩下了十二萬步騎。

如今河南戰場上有麴義、呂布、閻柔、顏良、趙雲、姜舞的六萬五千步騎大軍。河內戰場上有文丑、王當、張遼、彭烈、穆斯塔法的三萬步騎大軍。兗州南部郡縣有高順、徐晃、管亥、昌?、吳敦的兩萬五千人馬。

在河南戰場上,由於雙方都已筋疲力盡,戰事已經基本上停了下來。

在河內戰場上,文丑、王當等指揮大軍正在攻擊,目前已經攻克懷城。但在攻擊平皋過程中,由於受到兵力、糧草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約,大軍嚴重受阻。目前看來,在十月初之前全取河內是不可能了。

在徐州戰場上,我們的兩路攻擊大軍全部受阻。曹操撤到徐州的速度非常快,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料。九月中,陳宮、吳敦撤回任城。九月下,臧霸攻擊東海受阻,不得已退守琅琊國。

“子俊(文丑)可有最新戰報?”李弘聽完傅乾的稟報後,馬上問道。

“文大人請求援兵。”傅幹看了李弘一眼,見他臉上並沒有惱怒之色,於是把河內戰場上的情況解釋了一下,“河內戰場上有劉備的徐州軍,有高幹的豫州軍,還有高柔和朱靈的河內軍,三支軍隊加在一起至少有兩萬多人。我們在兵力上並沒有優勢。雖然中原大戰我們打贏了,聯軍士氣低迷,但丟失河內,意味着洛陽處在我們的攻擊之下,無論是袁紹還是叛軍其它將領,都知道此刻河內不能丟。所以劉備退到平皋後,在黃河對岸叛軍的支援下,據城堅守,非常難打。”

李弘轉頭望向玉石。“那四萬俘虜什麼時候能用?”

玉石在平陽亭大戰後,即開始負責整編俘虜。他搖了搖頭,“安全起見,這些俘虜還是暫時不要用爲好。”

李弘皺皺眉,“無論如何要在冬天來臨前拿下河內。諸位大人有何對策?”

“如今袁紹堅守在河南,劉表堅守在豫州,曹操堅守在徐州。叛軍兵力分散,糧草不足,對我們已經無法形成威脅。”張燕稍加沉吟後說道,“從河南戰場上抽調兵力支援河內。”

李弘想了片刻,點了點頭,“那就讓子善(顏良)去。”接着他手指玉石說道,“俘虜裡,兗州士卒有多少?”

“大約有七千多人。”玉石擔心地問道,“大將軍想把他們派到河內戰場?”

“不要怕,大膽用。”李弘笑道,“兗州現在在我們手上,你無須擔心他們臨陣倒戈跑到洛陽去。另外,叫何儀帶着五千九江軍隨同前往。”

“那我親自率軍前往河內。”

“不,你還是和文長(魏延)一起留在定陶訓練降卒,去河內打仗的事,我看……”李弘笑着看向坐在一側的司馬懿,“仲達,這一萬兩千人交給你怎麼樣?”

司馬懿愣在了那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將軍,你是……說我嗎?”

帳內衆人齊齊把目光投向了年輕的司馬懿,有讚許,有懷疑,有羨慕。在北疆軍中,能以二十歲的小小年紀統率萬人大軍的,除了年輕時候的趙雲外,只有今天的司馬懿了。

“你去統軍吧,不要留在我身邊了。”李弘衝着激動的司馬懿揮揮手,“河內戰場上,顏良、文丑、王當、張?、高覽、張遼、張繡等諸位大人都是百戰悍將,跟着他們好好學學,你會終生受用不盡。”

司馬懿翻身跪倒,想說幾句感激效忠的話,但因爲太激動了,腦中一片空白,把想說的話都忘了。

“起來,起來……”李弘招招手,“明天就出發。到了河內,好好領軍打仗,凡事都要想得周全一點。你現在一舉一動直接關係到一萬兩千將士的性命,所以你千萬不要再任性而爲了。”

司馬懿再拜受教。

軍議結束後,董昭、田疇等朝中大臣和楊奇、陳宮、張超等兗州大吏齊聚大帳,商議有關安撫和穩定兗州郡縣的事。

“明天,飛燕、奉先(呂布)、子玉(閻柔)、文和(賈詡)、公仁(董昭)、子泰(田疇)等六位大人將返回晉陽,向天子和朝廷稟奏中原大戰的相關事宜。”李弘對楊奇說道,“幾位大人如果有遞交朝廷的奏章,就讓飛燕他們一起帶回去吧。”

楊奇詫異地看看張燕等人。

董昭和田疇是尚書檯重臣,他們兩個在中原決戰結束後,當然要返回晉陽。張燕和呂布是朝中九卿大臣,一個是光祿勳,一個是衛尉,閻柔是鎮北將軍。這三個人如果在大戰後也返回朝廷,那說明中原大戰就到此結束了,不打了。

“大將軍,今年不打洛陽了?”

“如果你能在十月秋收後,給我籌足十萬大軍半年用的糧草,我就在十月底發動攻擊洛陽的大戰。”李弘笑道,“老大人,你能幫我做到嗎?”

楊奇哈哈一笑,“大將軍,兗州今年如果能自給自足,不要朝廷調撥賑濟,我就立大功了,我哪裡還有糧食給你吃?”接着他臉色一振,鄭重其事地說道,“河北財賦告竭,這我們都知道,但大軍如果不能乘勝攻擊洛陽,讓袁紹喘過氣來,將來的仗就非常難打了。畢竟洛陽是大漢京都,還有八關險隘,沒有幾十萬大軍是打不進去的。當年袁紹率二十多萬大軍討伐董卓攻打洛陽,打了一年多都沒有打進去。如果後來不是你出兵關西威脅洛陽,董卓根本不會退守關中。”楊奇嘆了一口氣,“大將軍,你現在不打,等到明年再打,事情就麻煩了。”

李弘無奈苦笑,“你讓我怎麼辦?糧食不足,軍械也不足,我也是一籌莫展啊。如果能打,我會停在虎牢關外止步不前嗎?”

“關中呢?關中那邊情況如何?”楊奇隨口說道,“我們如果能在冬天來臨前打下關中,那袁紹就沒有喘氣的時間了。”

“打關中有個麻煩。”李弘淡淡地說道,“我們必須先和韓遂商量妥當,否則……”

“有什麼好商量的?”楊奇花白的眉毛猛然揚起,“如果他要關中,我們是不是把關中給他?他縱橫西陲十幾年,是個老叛逆了,你能滿足得了他的慾望?”

李弘沉默不語,心如重鉛。

九月下,洛陽。

袁紹回到了洛陽,心情悲憤,鬱鬱不樂,躺在榻上三天沒起來。

第三天晚上,袁微神色驚惶地跑到了袁紹府上,“本初,大事不好。韓遂、馬超突然出兵關中,攻佔了長安。”

袁紹大驚,從榻上一躍而起,剛想說話,只覺眼前金星飛舞,頭昏目眩,身軀晃了兩下,一頭栽倒在地。

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地理環境因素與漢末三國曆史進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讖緯與白虎通義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
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地理環境因素與漢末三國曆史進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讖緯與白虎通義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