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

李弘的目的非常明確,以最快的速度,最強的陣容沖垮楊鳳的阻擊,迫使他動用包抄部隊參加防守。

李弘率領黑豹義從,玉石帶着胡族騎兵,他們瘋狂地沿着敵軍陣地向縱深衝擊。他們砸開敵人一個又一個的密集隊列,就象一個巨人掄起大斧,劈倒一棵又一棵的大樹,雷霆萬鈞,一擊而成。

楊鳳已經忍受不了血腥的刺激,親自帶着親衛營殺了上去。如果褚飛燕的部隊再不趕到戰場,他要把最後兩萬人投入戰場了。

風雲鐵騎,勢不可擋。

===================

五鹿一口氣喝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稀粥,大手抹了一把鬍子上的水漬,衝着白繞笑道:“現在可以拉上你的精衛營了嗎?”

白繞端着碗,一邊搖晃着,一邊不緊不慢地說道:“兩萬人打完了?”

“當然沒有。”五鹿看看淹沒在風雪之中的戰場,大聲說道:“但總要讓他們歇一下。現在你的人馬精力充沛,正是發起凌厲一擊的時候。”

白繞瞥了五鹿一眼,輕聲說道:“東門正在激戰,我們是不是稍稍等一下,看看形勢的發展。”

“怎麼,你懷疑燕子和九頭鳥吃不掉豹子?”五鹿驚訝地說道,“十幾萬人,吃不掉一萬多人?”

白繞冷冷一笑,問道:“平原作戰,最適合騎兵衝殺了。你見過騎兵衝殺嗎?”

五鹿搖搖頭。

“我見過,所以我知道厲害。十幾萬人?十幾萬人怎麼樣?他們照樣來去自如。”白繞苦笑道:“九頭鳥根本就沒有準備,幾萬人首當齊衝,立即就會被沖垮,剩下燕子獨木難支。豹子要突圍,那是輕而易舉的事。他連夜奔襲,糾纏不休,無非要趁着下雪,解癭陶之圍。我看,爲了大師的將來着想,還是暫時緩一緩吧?”

五鹿看着他,臉上的神情有點不自然,“你不看好?爲什麼不看好?現在,無論是拿下癭陶城,還是擊敗豹子,我們都算贏了。”

白繞輕輕地喝了一口粥,望着面前燃燒的火堆,緩緩說道:“褚帥一直在北面做準備,他挖了數條壕坑,佈置了上千輛大車的車陣,動用了巨型盾和排樁,準備用來對付豹子。結果豹子不上當,跑去打九頭鳥。打折了九頭鳥,這個合圍的計劃基本上就泡湯了。”

“如果豹子的騎兵和他們在東門打到下午,今天我們就沒有足夠的人馬攻打癭陶。到了晚上,天冷上凍,城牆就會結冰。明天……”白繞苦笑道,“明天我們就沒有辦法攻城,只能撤退了。”

“所以,這場戰鬥的勝負,還有三個時辰,我們就可以知道結果。如果豹子輸了,我們贏了,我們至少還有十萬人可以攻打癭陶,天黑前就能拿下。但是豹子如果一直拖着他們,主力陷在東門,我們攻城的力量就不夠,今天就無法打下癭陶。今天打不下,明天就打不了,後天就沒有口糧了,不撤退怎麼辦?”

五鹿沉默不語,神情不安。

“我們手上差不多還有四萬人,大師認爲你有把握拿下癭陶城?城裡的馮翊比誰都精,他好象把東門,北門的部隊全部調過來了。大師難道沒有發現,我們現在連城牆都上不去了嗎?”

“其實我們的戰鬥任務已經完成。我們用陣亡一萬多人的代價吸引了癭陶城大部分的防守力量。只要褚帥和楊帥參加攻城,東門和北門的防守力量不足,此城立時可下。你難道看不出來?”

五鹿的表情越來越難看。

“假如這次我們失利,大師的部隊打完了,大帥即使把大首領的位子傳給你,你沒有實力,沒有部隊,這個位子你能坐多久?大帥這一招以退爲進的做法,無非就是希望你我合力,幫他打下癭陶。將來他的實力恢復了,你還能做得住這個位子?”

五鹿侷促不安地捏着自己的手,兩眼緊緊地閉着,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大帥的作戰目的我們已經幫他完成,只要適當保持對城內守軍的壓力就可以了。我們無須猛攻,徒找傷亡而已。等吧,等到中午,形勢就明朗了。豹子被消滅了,我們就可以繼續保持攻擊節奏,拖着防守敵人,攻城的活就讓褚帥和楊帥去幹吧。豹子如果還在和他們激戰,我們就要適當減少進攻次數,保存實力,準備隨時退回太行山。”

五鹿慢慢睜開眼睛,嘆了一口氣,說道:“人老了,有時候也糊塗了。幸好還有你這個朋友在身邊。”

白繞出勁喝了一口粥,無所謂地笑道:“我沒有武功,不能上戰場殺敵,只好坐在這裡胡思亂想。”

那名渾身血跡的軍司馬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大聲問道:“大師,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五鹿把手上的空碗遞給他,微微一笑,說道:“再給我添一碗。

===================

褚飛燕的阻擊部隊在陣前佈下了兩排車陣,又長又厚。車陣之後是用手臂粗的大樹紮成的排樁,排樁的頂部都被削得尖尖的,一排排的凌空而立。排樁的後面是一排排的巨型盾,每個巨型盾的後面都是手執六丈長矛的士兵,長矛犀利的矛頭架在盾牌的頂部,斜指向空。

褚飛燕一馬衝出,望向遠處殺聲震天的戰場。

楊鳳那邊的情況非常不好,戰場混亂不堪,黃巾軍根本沒有陣形,已經全部給豹子的騎兵衝散了。士兵們在戰場上鬼哭狼嚎,狼奔豕突,成片成片地被橫衝直撞的戰馬肆意地踐踏,衝撞。

風雲鐵騎的威力的確不同凡響,楊鳳的阻擊部隊三萬人馬在不到半個時辰之內就被打散了。阻擊部隊已經潰敗,正在返身奔逃。原來準備包抄圍殲敵人的部隊,現在已經衝上來,以五千人一個的密集陣列防禦敵人的衝鋒。豹子的騎兵啃到了一個大大的骨頭,速度明顯降了下來,但他們緊緊壓制着黃巾軍的活動範圍,楊鳳想從容變陣,指揮部隊實施包抄合圍,已經絕無可能。

褚飛燕擡頭望望天空,緩緩伸出左手,十幾片雪花晃悠悠地落到他的手上。

豹子李弘再次佔據了先機。這個人的用兵天馬行空,無跡可尋,運氣又格外得好,實在難以找到下手的機會。血戰,又要血戰。

褚飛燕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收回手,看着手掌上的雪花慢慢地融去。

“狗兒的部隊還要多長時間趕到?”褚飛燕低聲問道。

“回褚帥,他們從北門戰場上撤下,正一路急行而來,估計再有半個時辰就到了。”他的侍從大聲回道。

褚飛燕皺着眉頭,凝神觀望對面的馬陣。

“可知道對面是誰的戰旗?”褚飛燕目不斜視,小聲問道。

侍從也不知道,立即找後面的斥候問。

“褚帥,是幽州刺史府功曹從事鮮于輔的戰旗。”

褚飛燕點點頭,臉上突然顯出一絲笑意。把驍勇善戰的騎兵當步兵用,這是他第一次看見。豹子李弘的騎兵這麼富餘嗎?這是他的無奈之舉還是別有用心?

自己化盡心思設計的幾套對付騎兵的辦法,竟然不能用上,實在遺憾。李弘用騎兵衝擊沒有防禦措施的楊鳳部,卻命令鮮于輔帶着騎兵阻擊自己的精銳步兵,都是以強對弱。戰場上的事就是這樣變幻莫測,瞬息萬變,誰都決定不了形勢的發展。

“大軍以蟹形佈陣,互爲支援,穩步推進。”

“命令前軍爲蟹頭,以重型防禦器械爲前隊,強弓營隨後策應,快速推進,向戰場中間擠壓敵人。”

“命令後軍和左翼部隊,中軍和右翼部隊分別爲左右大鉗,快速向前直線推進。”

“傳令各部軍司馬,保持陣形,務必保持陣形。只要我們和楊鳳的部隊會合,依舊還有重擊敵人的可能。”

“擂鼓……”

戰鼓聲轟然響起。

====================

田重站在鮮于輔旁邊,大聲讚道:“好小子,這些東西都是對付騎兵的。我們在廣寧訓練的時候,也做過這些武器。這小子好聰明。”

鮮于輔望着對面的黃巾軍,神色凝重,大聲問道:“騎兵怎麼對付他們?”

田重看了他一眼,笑道:“騎兵做步兵,就象你們的燕趙部曲。”

對方的戰鼓驀然響起,鼓聲震撼。隨即各色戰旗紛紛搖動,黃巾軍開始進攻了。

鮮于輔和田重立即撥馬回頭,飛速穿過馬陣。五曲部隊,三千人,早就列陣集於馬陣之後,正在等待攻擊的命令。酈寒,顏良,伏強,文丑,張郃五個軍候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擂鼓……”

鮮于輔在馬上高舉鐵戟,縱聲狂吼。

====================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