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

[天御迴廊?]

張煌吃驚地望着周遭的一切,不知爲何,他隱約有種自感渺小的錯覺,一股莫名的大氣、肅穆的氣勢,讓張煌的心不由得七上八下。

“那……那是什麼?”

張煌指着無數像振翅的飛鳥一樣翱翔着的書卷,嗓音略顯沙啞地問道。

第五宮元並沒有向張煌解釋,而是一揮衣袖。伴隨着他這個舉動,一卷彷彿活物一般的書卷頓時飛入了張煌的手中。

[看吧。]

第五宮元用眼神示意着張煌。

“……”張煌驚詫地望了一眼第五宮元,旋即又望了一眼手中那書卷,略一遲疑之後,便將其打開,仔細翻閱起來。

【王銘,男,延熹五年生於幷州雁門郡武州縣,在家中弟兄排行第六,又稱王六。……幼時頑劣,遭村鄰所忌。光和元年,娶鄰村女趙氏,次年誕下一男兒,名爲王興。光和五年時入伍幷州衙門郡武州縣兵,因殺南匈奴一名巡邏騎隊長而受到嘉獎,拜爲伯長。……光和七年,因其軍都伯張覃爲南匈奴兵所殺,因位上任,拜都伯。中平年間,後丁原任幷州刺史,王銘率軍擁護,爲武州對匈奴兵都尉。……中平四年,幷州刺史丁原爲董卓所殺,此間南匈奴大舉攻打併州,銘率縣兵鄉勇八百,守陰館,戰敗,全軍皆死,雁門郡告破。】

“這是……”張煌吃驚地望着手中的書卷。

他發現,這一卷書冊通篇介紹了一個叫做‘王銘’的幷州人的身世,從他降生到結婚生子、再到後來入伍邊軍,與南匈奴作戰,到最後英勇犧牲,爲國捐軀,通篇詳細地記載了此人的生平。而不可思議的是,眼下明明只是光和期間,而書卷內卻記載了中平年間的事,甚至於,連十年後王銘英勇戰死的事亦記載得清清楚楚。

“怎麼可能!”張煌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想想也是,若是眼前的這卷書當真記載着那個王銘的生平,那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世間萬生萬物其實早有即定的宿命,而這,恰恰是張煌所不信的。

第五宮元彷彿是看出了張煌心中的狐疑,淡淡笑道,“挑一個你所熟悉的人吧,在心中憶其容貌,默唸其姓名。”

[……]

張煌目不轉睛地望着第五宮元,然而半響也未能瞧出什麼端倪來。猶豫了一下,他想起到了曾在泰山時的難民王大壯,一邊在心中回憶其容貌、一邊默唸其姓名。

突然之間,那拱橋一般圍繞着張煌與第五宮元旋轉的天御迴廊,那無數浮現於黑暗當中的書櫃中綻放一絲毫光,待張煌反應過來時,便有一書卷飛入他手中。

“……”張煌當即翻開書卷,頓時,他的表情變得十分的複雜。原來,飛入他手中的那捲書冊,果真是記載着王大壯的生平。

【王大壯,男,永壽四年生於兗州泰山郡鉅平縣,因年幼時長得壯實,得名大壯。八歲時老父過世,侍奉母親至孝。……熹平二年時娶同村女子吳氏,次年誕下一女,取名翠兒。……光和六年時,鉅平縣數縣遭天災,全年顆粒無收。縣尉徐巽棄鉅平,攜縣名數千戶投奔泰山郡。同年,鉅平縣縣尉徐巽與泰山太守何應不合,反上泰山爲寇。泰山太守何應假以無辜百姓充爲賊兵,上報徐州府爲功。王大壯與妻女三人遭牽連,被押解至費縣,爲泰山郡縣尉王虎所害。正逢臧霸爲救其父襲費縣,王大壯怒殺縣兵若干,投太平道。……中平元年,太平道起兵反漢,頭裹黃巾號爲黃巾軍。王大壯爲冀州黃巾小校,屬人公將軍張樑麾下……后皇甫嵩、朱儁征剿冀州黃巾,不敵戰死。】

[……]

眼瞅着手中的那一卷記載着王大壯生平的書冊,張煌的面色忽青忽白。與之前那個叫王銘的幷州軍校一樣,這卷書冊中亦記載着王大壯的生平,甚至連未發生的事也記載地清清楚楚。

這種鐵一般的證據擺在面前,由不得張煌不信。可即便如此,張煌還是有些不信。

見此,第五宮元單手負背,另外一隻手朝着張煌攤了攤,彷彿是表明他一點也不急,任憑張煌看到他親口承認爲止。

望了一眼第五宮元那篤定的表情,張煌略一沉吟,忽然張口說道,“陳到、陳叔至!”

只見第五宮元面上略顯驚訝,而與此同時,一卷封皮上寫着陳到、陳叔至的書冊飛入了張煌手中。

【陳到,字叔至,延熹四年升於豫州汝南郡。年幼時父母相繼離世,爲同村人所賙濟,得以存活。因年幼時身材矮小,爲鄉童所欺。然陳到天賦異稟、氣力過人,每每將欺辱者痛打,逐漸爲村中所不喜。……中平元年,太平道起兵反漢,致使天下大亂、盜賊死起。陳到孤身離村,殺賊濟世,爲汝南享有盛譽的豪俠。……東漢興平元年,徐州牧陶謙舉薦劉備爲豫州刺史,並讓劉備在小沛駐軍。兩年後,劉備投靠曹操,曹操讓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陳到慕名投奔劉備,得劉備賞識。劉備將得自陶謙的千餘丹陽兵交予陳到。……建興年間,陳到擔任護軍、徵西將軍,被封爲亭侯。蜀漢建興四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永安太守李嚴移屯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鎮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爲永安都督,駐守於巴東郡,受李嚴統屬。……建興十三年末,逝世於永安都督任上。】(作者語: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陳到所率領的白眊軍,好像並不是由丹陽兵組成,而是西方的上等軍隊。不知道這西方是指的是哪裡。好像劉備沒去過什麼西地吧?難道是劉表給的?張濟攻荊州戰死時的西涼敗軍?還是說,是劉備入川后得到的西川兵?不能理解。)

“……”

眼瞅着那一字一行有關於陳到的生平記載,與自己記憶中並沒有太大的出入,張煌不由得長長地吐了口氣,他終於不得不相信擺在眼前的這個看似荒誕的事實:這天御迴廊,果真是記載着天下萬生、萬物的始末。

“信了?”第五宮元帶着幾分調侃問道。

張煌微微點了點頭,見此,第五宮元略帶感慨地說道,“本來,這天御迴廊是不得對人公示的,否則必定天下大亂。然而小友身份特殊,倒能算是例外,因此,看上一看倒是不打緊,不過,還請保證莫要透露出去。”

“在下謹記。”張煌點點頭同意了第五宮元的懇請,想想也是,倘若叫天下人得知他們的一生其實早記載於天御迴廊,那還不弄得人心惶惶?不過同意之餘,張煌忍不住好奇問道,“爲何國師覺得在下身份特殊?”

第五宮元目視着張煌良久,忽然眼眸閃過幾分捉狹之色,開口呼道,“張煌!”

張煌聞言微微一驚,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天御迴廊這回並沒有飛出記載他張煌生平的簿冊。

“這算不算特殊?”望了一眼張煌,第五宮元笑呵呵地說道,“天御迴廊,記載有天道之下萬生、萬物始末,然唯獨沒有小友你。小友生在天道之下,活於天地之間,卻不受天道所制……不知小友作何想法?”

張煌心中咯噔一下,連面色亦變得有些不好看起來,畢竟第五宮元所指的,恰恰正是他心底最大的秘密。

可就在他尋思着該如何騙過第五宮元時,卻見這位儒士擺了擺手,笑呵呵地說道,“罷了罷了,小友的過往,貧道不感興,就不必花心思想法子欺瞞貧道了。貧道在意的,只是小友的日後……”

張煌被第五宮元說破心中想法,不由得面色微紅,不過倒也因此放下心來,不解問道,“爲何仙師對在下如此重視?”可能是逐漸意識到對方的不可思議,張煌在言語中逐漸變得恭敬起來。

“重視麼?”第五宮元微嘆了一口氣,忽然岔開話題問道,“在廣陵郡時,你等遇到輸耳了吧?”

“地劍輸耳?”張煌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之色,不過在望了一眼第五宮元后,心中的戒心倒是減退了幾分,點點頭老老實實地說道,“不錯,我等離開廣陵郡時恰巧遇到地劍輸耳,若不是孫堅相助,我等一行人恐怕就死在輸耳手中了!……仙師跟輸耳是一夥的?”

見張煌言語中有些火氣,第五宮元擺擺手笑着說道,“小友先別忙着興師問罪。……小友以爲,輸耳爲何要殺你?”

“那傢伙口口聲聲說我是什麼世間奸邪,世間萬惡。”張煌餘怒未消地撇了撇嘴。

第五宮元輕嘆了一口氣,點頭說道,“輸耳,本乃心性純良之輩,並未惡人,他那般說你,對他而言也沒有錯……”

“什麼意思?”張煌狐疑地望了一眼第五宮元。

見此,第五宮元擡手一指張煌手中那捲記載着陳到生平的簿冊,說道,“看一遍,小友就會明白。”

“在下不是看過了麼?”

“再看一遍。”第五宮元高深莫測地說道。

張煌狐疑地望了一眼面前的儒士,再次翻開記載着陳到生平的簿冊,僅僅瞅了幾眼,他面色便是微變。

【陳到,字叔至,延熹四年升於豫州汝南郡。年幼時父母相繼離世,爲同村人所賙濟,得以存活。因年幼時身材矮小,爲鄉童所欺。然陳到天賦異稟、氣力過人,每每將欺辱者痛打,逐漸爲村中所不喜。……光和五年末,張煌路經村中,爲張煌說動,出村結伴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後又遇李通、徐福,組爲義軍‘黑羽鴉’,自稱先鋒將。光和六年,助臧霸救出其父臧戒,殺泰山太守何應。該年秋,路經廣陵郡,參伍廣陵軍對許昭叛亂軍的戰役,得程普傳授槍術。因戰功升爲伯長,後因與丹陽兵內槓而被削職。光和七年初,與黑羽鴉一衆來到洛陽,機緣巧合拜雒陽劍師王越愛徒史阿爲師兄,學習劍術。】

[阿到這小子什麼時候勾搭了王越的愛徒了?]

張煌看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即便是這會兒,他依然對未能從王越那邊學到劍術而暗自遺憾,可誰曾想到,陳到不聲不響地就勾搭了人家王越最出衆的愛徒史阿,向其學習劍術。

[我說這小子今日怎麼大清早的就沒人了,原來是跑去勾搭史阿了……這個混小子,真是不仗義!]

張煌頗有些鬱悶地咂了咂嘴。不過看在陳到一向唯他馬首是瞻,他倒也不好跟陳到計較,只是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身爲首領的自己,有朝一日可莫要被弟兄們比下去了,還是要更加努力才行。

而這時,第五宮元開口說道,“想必小友也應該有所醒悟纔是。不錯,前一回你所見到的,乃是小友的那位同伴,陳到、陳叔至原本的生平宿命,可在遇到小友之後,他的一生便由此改變了……”

言下之意,前一回張煌所瞧見的那一篇記載,那是歷史中陳到的生平,是沒有遇到他張煌的情況下陳到的一生經歷;而後一回張煌所瞧見的,則是陳到在遇到他張煌後的經歷。

[啊?]

張煌詫異地望了一眼第五宮元,這才意識到眼下可不是埋汰陳到不仗義的時候,連忙將腦海中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丟掉,裝模作樣地點了點頭,免得叫第五宮元看破他在這會兒竟然還能走神。

“怎麼沒了?”張煌忽然詫異地問道。

原來,張煌疑惑地發現,陳到向史阿學習劍術,這已經是簿冊上所記載的最後一列了,再無之後的任何記載。第五宮元聞言輕笑了一聲,淡淡說道,“還未發生,何在記載?”

“可是之前……”張煌滿臉不解之色,要知道之前像王銘、王大壯等人,他們甚至連什麼時候死都記載地清清楚楚,哪怕那是數月、數年乃是許多年後的事。

彷彿是看穿了張煌的心思,第五宮元正色說道,“陳到可不比王銘、王大壯二人,他乃小友至親的同伴、摯友,與小友相處甚是親密,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天御迴廊,也難勘測其一生……小友如今應該明白,輸耳爲何要殺你了吧?”

“就爲這麼點事?”張煌頓時哭笑不得。

“這麼點事?”第五宮元皺了皺眉,旋即嘆息道,“看來你還未領悟到你自身的可怕……”說着,他點點頭,忽然問張煌道,“在來雒陽之前,你等曾路經潁川,與潁川書院的郭嘉、郭奉孝互爲知己,甚是親密,對吧?”

一提到郭嘉,張煌心中便泛起陣陣遺憾,點點頭一臉惋惜地說道,“可惜最終還是沒能說服奉孝兄加入我黑羽鴉啊……”

“……”第五宮元的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逝,在搖了搖頭後,他擡起右手,喝道,“曹操、曹孟德!”

伴隨着他一聲呼喚,天御迴廊中飛出了記載着曹操生平的簿冊,飛入張煌的手中。

“看!”第五宮元淡淡說道。

其實不必他說,張煌便有翻看的心思,畢竟這可是未來中原霸主曹操的生平記載啊。

“嘖嘖,孟德兄年幼時跟袁紹、袁術果然幹過這事啊,夜裡翻牆闖入婚房,偷看新娘……我這算不算是侵犯隱私啊?嘿嘿……”

不得不說,哪怕是張煌也難免有八卦的心思,在瞧見許多秘不外傳的曹操的隱私後,樂地在那偷笑不止。

“咳!”第五宮元聞言面上一黑,在咳嗽了一聲後,一拂衣袖,頓時,張煌手中那關於曹操記載的簿冊撲啦啦地向後連翻了數十頁,急得張煌不由得叫道,“仙師、仙師,我還未看完那段呢……”

“……”第五宮元黑着臉不做理睬。

見此,張煌撓了撓頭,怏怏地望向第五宮元叫他仔細觀閱的那一篇,正是曹操與袁紹決定誰纔是北方霸主地位的官渡之戰前後。

張煌粗略地翻了幾頁,畢竟官渡之戰這種著名的戰役,他早就心知肚明,無非就是曹操在敵數倍強於己的情況下,聽取了謀士郭嘉的建議,拒不投降於袁紹,隨後在夏侯惇、夏侯淵、荀攸、荀彧等衆多猛將智囊的傾力相助下,於烏巢一役一舉逆轉了戰局,打敗了袁紹。

“再看!”第五宮元一拂衣袖道。

因爲有過先例,張煌這回倒也不詫異,低頭再看了一遍官渡之戰的前後記載。這震驚地發現,這回並沒有出現郭嘉說服曹操不要投降於袁紹的事蹟,在沒有郭嘉那‘十勝十敗’一番話堅定信心,曹操幾無打敗袁紹的信心,竟按照袁紹的所說,將長子爲人質,投降於袁紹,使袁紹成爲北方的霸主。然後,袁紹與曹操一同揮軍南下,將當時未成氣候的東吳孫氏,荊州的劉表、劉備,西川的劉璋,西涼的馬騰韓遂等等全部擊敗,以至於短短二十年,袁紹便攻破了所有的諸侯。緊接着,耳根子軟的袁紹在底下一些人的慫恿下篡位爲帝,取代大漢天子當了皇帝。

然而袁紹優柔寡斷的性格註定他無法成爲殺伐果斷的帝王,本要大興的寒門未能振興,本就已經腐朽的士族還是把持了國家,以至於袁紹雖立了新朝,但國家還是那樣腐朽不堪。而在袁紹死後,國家立馬就分裂再度變成亂世。但是這回,卻沒有再出現張煌耳熟能詳的西晉,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唐宋元明清,那些出現的國號,皆是張煌從未聽說過的。

這一切,瞧得張煌目瞪口呆。

望了一眼略有些失魂落魄的張煌,第五宮元長長嘆息了一聲。

“眼下你應該有所領略了吧,你自身的可怕!……哪怕是招攬與不招攬郭嘉的一個舉動,便能攪亂整個天下大勢,並,禍及日後!”

“……”張煌默然不語。

此時此刻的他,終於明白地劍輸耳爲何要殺他。R1152

第54章 赤幘軍第96章 改變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52章 八元卒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69章 夜亂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5章 新的傳說?第207章 聯墨(二)第96章 改變第168章 夜襲第196章 集結!善戰之將!(二)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91章 兩個月第64章 喧賓奪主第36章 殺雞儆猴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96章 改變第114章 混亂之夜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73章 突圍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60章 賭博?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171章 驚!道法的弱點?第183章 毒士、毒計第166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四)第47章 氣的理解第207章 聯墨(二)第63章 節節而勝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142章 失控第205章 風口浪尖第34章 拜訪臧旻第20章 調虎離山第201章 驚聞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5章 新的傳說?第75章 賭鬥第75章 賭鬥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序章第29章 通緝令第49章 節節敗退?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83章 探母之行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47章 氣的理解第74章 在廣陵軍的最後一頓酒水第141章 攪局第134章 難解之謎第127章 營救第78章 孫堅vs輸耳第102章 糜爛的王都(二)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69章 夜亂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187章 不攻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37章 測試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27章 營救第60章 賭博?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54章 纏鬥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第97章 相約日後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
第54章 赤幘軍第96章 改變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52章 八元卒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69章 夜亂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5章 新的傳說?第207章 聯墨(二)第96章 改變第168章 夜襲第196章 集結!善戰之將!(二)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91章 兩個月第64章 喧賓奪主第36章 殺雞儆猴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57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96章 改變第114章 混亂之夜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73章 突圍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60章 賭博?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171章 驚!道法的弱點?第183章 毒士、毒計第166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四)第47章 氣的理解第207章 聯墨(二)第63章 節節而勝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142章 失控第205章 風口浪尖第34章 拜訪臧旻第20章 調虎離山第201章 驚聞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5章 新的傳說?第75章 賭鬥第75章 賭鬥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序章第29章 通緝令第49章 節節敗退?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83章 探母之行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47章 氣的理解第74章 在廣陵軍的最後一頓酒水第141章 攪局第134章 難解之謎第127章 營救第78章 孫堅vs輸耳第102章 糜爛的王都(二)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69章 夜亂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第187章 不攻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86章 抵達濮陽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37章 測試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27章 營救第60章 賭博?第57章 槍貫之技,螺旋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54章 纏鬥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第97章 相約日後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161章 雄武!無懈可擊的北軍軍勢!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