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兩個月

歷史中黃巾起義期間的冀州戰場,其實分做兩個階段,第一仗是廣宗戰役,第二仗是曲陽戰役。

光和七年的秋天,左中郎將皇甫嵩按照歷史所呈現給後人的那樣,配合北軍主帥董卓一鼓作氣攻克了廣宗,城內多達十二萬數量的黃巾在戰況不利的局面下無奈選擇突圍,在皇甫嵩麾下三河騎兵的掩殺下開啓了一段千里大逃亡。

最終,皇甫嵩以殺三萬人、溺斃五萬人的驚人戰績,向朝廷呈送了捷報。

十一月,再度北上的皇甫嵩在鉅鹿太守郭典的協助下打響了冀州戰場的第二仗,即與張寶的曲陽戰役。

張寶的曲陽不比廣宗,數日內便被皇甫嵩所攻破,期間張寶被殺,十餘萬黃巾新兵成爲俘虜。

毫不誇張地說,皇甫嵩這位來自雁門的名將之後,經這場“黃禍”一躍成爲當世第一名將,朝廷眼中的寵兒,風頭一時無兩。

“天使來了,天使來了!”

在曲陽附近臨時搭建的軍營中,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風風火火地闖入了帥帳。

在帥帳內,諸多位將校武官豎着耳朵,睜大眼睛望着繼皇甫酈之後從帳外走入的宦官,臉上同樣洋溢着難以掩飾的喜悅。

“……左中郎將皇甫嵩,拜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

當那名宦官念到了這句聖旨中最激動人心的封賞後,皇甫嵩麾下諸多將領皆爲自己的主帥感到高興,甚至於有幾位將軍忍不住大聲道好。

然而,皇甫嵩臉上竟無多少喜色,因爲在他看來,這場“黃禍”還未到結束的時候。

而看天子以及朝廷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儘快地結束這場動亂?

這如何使得?!

要知道,可是還有許多名“黃逆”逃逸不知所蹤啊!

比如自號“人公將軍”的張樑。號稱“小天師”的張晟、張白騎,東郡黃逆首領卜巳,還有在廣宗揚名的黃逆小將郭泰、張燕……

所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在皇甫嵩看來,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詔令天下州郡通緝擒拿這些“黃逆餘孽”,並繼續攻打天下仍舊還殘留的黃巾勢力,務必做到除惡務盡。否則,今日的疲軟,必將成爲明日的禍患。

“不知陛下如何處置黃逆餘孽?”皇甫嵩問道。

可能是看出了些什麼,那名宦官壓低聲音說道。“天子思定,朝廷思定、百姓思定……請接旨吧,皇甫將軍。”

皇甫嵩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天子劉宏與朝廷百官不想再繼續被拖死在黃巾的爛泥中,想趁早抽身了。

理由很簡單,這一任的天子劉宏本身就不是什麼明君,再加上張讓、趙忠等宦官在旁教唆,如非天下大亂,否則這位天子陛下是絕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享受的;至於朝廷百官。想來是這一年的征戰讓原本並不豐足的國庫更加疲倦,無力再延續下去了。

“請天使回雒陽後奏請陛下,通緝黃逆餘孽!”

想通了此事之後,皇甫嵩只能嘆息着接受了封賞。並出於身爲臣子的考量,提出了最符合於當前的建議。

至於天子是否接受,單單看面前這名宦官那苦笑着敷衍的態度,就曉得那位當今天子是不怎麼會在意這種建議的。

防微杜漸、居安思危。那位滿腦子都是享樂的天子是不會懂得的。

“放虎歸山吶……”

目視着天使轉身離去,皇甫嵩手捧聖旨站起身來,長長嘆了口氣。

事實上。他在捷報中向天子劉宏以及朝廷百官提出了數條他的疑慮,比如消失的數萬東郡黃巾、成功突圍逃逸的廣宗黃巾骨幹。皇甫嵩直覺地認爲,那場大捷並不建立於他與董卓聯手摧枯拉朽地擊敗了廣宗黃巾,而是廣宗黃巾爲了某個目的,不得已要選擇強行突圍。

而如今,他已經明白了當時廣宗黃巾的意圖,那就是化整爲零,重新潛伏於民間。

皇甫嵩將這個威脅的訊息告訴了天子與朝廷,但似乎並不能得到後者的重視,或許在天子與朝中百官們看來,黃禍既然已經平息,那就已經達到目的,無須再畫蛇添足了。

“鼠目!真乃鼠目也!”

隨手將聖旨交給自己的侄子皇甫酈,皇甫嵩嘆息着搖頭走出了帳外。

這一刻,皇甫嵩對朝廷的判斷十分不滿,然而事實上,且不管天子劉宏的打算,朝中百官所商議得出的判斷,其實是沒有什麼可爭議的。

皇甫嵩並不清楚,就在他一力平息了“黃禍”之同時,西涼之亂也爆發了。

西涼之亂的初始起於北地郡、安定郡、金城郡、隴西郡枹罕、河關等地的兩股羌人舉事叛亂,當時大漢朝廷正陷於黃巾之亂的泥潭中無法抽身,因此匆忙招募了一支前往平定叛亂的僱傭軍,號“湟中義從”,由護羌校尉冷徵率領。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由羌人以及小月氏人組成的“湟中義從”,竟然倒戈加入了叛軍,更殺死了護羌校尉冷徵。

事態升級,兩股羌人叛軍與湟中義從合併,並推舉原湟中義從士卒北宮伯玉與李文侯爲將軍,正式開始了羌對漢的叛亂反擊。

短短月餘工夫,叛軍便攻克了金城,原因是新任涼州刺史左昌侵佔防禦軍費,救軍不濟。

當時左昌麾下有一員名將叫做蓋勳,因勸說左昌而遭後者記恨,派其率軍駐守漢陽郡阿陽縣,正面叛軍鋒芒。

左昌原以爲蓋勳必定敗仗,即便不戰死,待其返回後也可以用軍法處死,豈料,蓋勳多次應戰併成功守住阿陽縣。

叛軍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並捉到了兩個非常關鍵的大人物,一位是涼州督軍從事、新安縣令邊允,一位是涼州從事韓約。

或許有人對這兩個名字非常陌生,然而事實上,正是此二人直接導致大漢朝廷對西涼的控制喪失長達十餘年之久。直到曹操掌握後親征西涼。

事後,金城太守陳懿前赴叛軍大營商談釋放人質,反遭叛軍殺害。而最爲關鍵的是,人質中的新安縣令邊允、涼州從事韓約被說服加入了叛軍。並且,邊允被推舉爲叛軍首領。

再過數日,被迫上位的叛軍新首領邊允在“湟中義從”首領宋楊、北宮伯玉以及李文侯等人的脅迫下進攻州治冀縣,涼州刺史左昌急求名將蓋勳救援。蓋勳率軍抵達後與邊允、韓約二人沙場相見,痛罵二者叛國投敵。

當時邊允與韓約垂淚說,若是左昌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派兵來救援金城郡。或許我們還能改過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

當日,邊允與韓約率軍離開,暫時解除了對冀縣的包圍。同日,他倆改名爲邊章與韓遂。

邊章、韓遂,這本是涼州的一武一文,從此成爲了西涼叛軍的領袖,與大漢朝廷展開了長達十餘年的征戰。(起初只是比傀儡稍微好些。真正的掌權者是“湟中義從”。直到後來韓遂設法殺死其餘人,獨攬大權。因此不可否認,韓遂也是一位真梟雄。)

莫要懷疑邊章與韓遂加入叛軍後的影響力,要知道此二人先後打敗過張溫、皇甫嵩、董卓。用兵實力可見一斑。

而眼下,邊章與韓遂二人正打着誅殺官宦的名義,謀劃攻打三輔要地、逼近皇室園陵。因此,朝廷決定結束東邊的黃巾之亂。籌劃對西涼叛軍的反擊,故而暫時沒有餘力對黃巾餘黨展開進一步的捕殺,致使像張煌、張樑、以及歷史中的黑山黃巾、青州黃巾、汝南黃巾等衆僥倖逃過一劫。

不得不說。這個局面對於張煌而言簡直就是喜聞樂見,因爲要是西涼之亂不爆發的話,他所屬的黃巾勢力勢必會被朝廷連根拔起,而眼下,黃巾勢力則可以趁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再次積蓄實力,伺機而動。

不過話說回來,在黃巾勢力具備足夠的實力前,張煌算是暫時的“失業”了,畢竟比起他來,在朝廷對天下的公告中“已亡”的人工將軍張樑,顯然比他更適合地下工作,因此,張煌很愉快地將所有的事務都丟給了張樑,輕鬆愉快地暫時脫離了黃巾軍的大隊伍。

起初,張煌想去探望一下被張樑送回蔡邕處的紅顏知己蔡琰,可是當他到了河東之後他這才得知,蔡、衛兩家出於種種原因取消了這場婚姻,而蔡琰,也在蔡家族人的保護下,與其妹蔡琬一起被遣送回其父蔡邕在雒陽的府邸。

據知情人透露,衛、蔡兩家因爲這樁事反目成仇,從此互不來往。

得知此事,張煌不由心中歡喜,畢竟衛、蔡兩家取消婚約意味着他的意中人蔡琰不再是衛家名義上的兒媳,不過細細一想,張煌又有點擔心蔡琰如今的處境,畢竟這位歷史中命運多舛的才女,這回可是被衛家遣送回蔡家的,可想而知會遭受何等的白眼與看輕,哪怕是其父蔡邕,恐怕也會因女兒“被賊所擄數月”而氣憤異常。

這個時候去雒陽拜訪蔡邕,這對於張煌而言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決定。因爲很有可能張煌在踏入雒陽之後將會再也難以全身而退,畢竟在雒陽,有一位實力強大到令張煌毛骨悚然的仇人,第五宮元。

糾結來糾結去,張煌索性先去拜訪了董卓。畢竟在黃巾之亂之後,董卓也已返回了任地,重新擔任河東太守一職,而如今張煌正是在河東的地面上,不去拜訪一下這位董太守,委實說不過去,要知道他還欠這位董太守一個天大的人情呢。

對於張煌的冒昧拜訪,董卓與李儒都有點驚訝,畢竟張煌如今可是被朝廷通緝爲十萬黃金的黃巾餘孽巨頭,很難想象這個年紀不及弱冠的小子何來膽量叩開河東郡治府的大門。

“你就不怕我拿了你向朝廷邀功,索要那十萬黃金?”

在入座後,董卓半開玩笑地對張煌說道。毫不誇張地說,十萬黃金別說對於普通人,就算是對他也同樣充滿吸引力,畢竟那是十萬黃金,足以打造一支類同屯騎營那樣的重騎兵。

“大叔你會麼?”張煌表情自若地迴應道。

不是他有萬分自信能在董卓與李儒的聯手下逃脫,關鍵在於他深信董卓絕對不會這麼做。畢竟這位真梟雄對待部下那是出了名的大方豪爽。

唔,除了在對待呂布與貂蟬那樁事上。

事實上張煌很想不通,像董卓這樣豪爽的豪傑,真的會因爲一名美女而放棄呂布那樣一位猛將的忠誠麼?實在令人費解。

“好氣魄!”

在與李儒對視了一眼後,董卓豎起大拇指讚許着張煌的氣魄。

的確,他不會那樣做,因爲董卓覺得,他與張煌的交情,絕對勝於那區區十萬兩黃金。這便是一位大豪傑的眼界,是一名豪傑對年輕輩豪傑的重視。

聊了幾句。雙方難免會聊到廣宗戰役,對此,董卓不免有些尷尬。

“煌小子,廣宗之戰你可莫要怪我,有那皇甫嵩在,大叔也不敢……”

“這個我懂的。”張煌打斷了董卓的話主動寬慰道。事實上,他並不責怪董卓,畢竟董卓已爲他倆暗下里的約定做地足夠多了,要不是劉備、關羽、張飛的突然出現。北軍早已全軍覆沒,或許也沒有之後皇甫嵩的什麼事了,除非他強悍到可以憑藉手底下區區數千兵馬擊敗十餘萬黃巾。

只能說,黃巾時運不濟、註定覆滅。怪不得任何人。

“日後的打算,有想過麼?”

替張煌斟了一杯酒,董卓隨口問道。

想必他也看得出張煌這段日子多半是無所事事,否則。也不會想起來拜訪他。

果不其然,在聽到了董卓的問話後張煌聳了聳肩,苦笑說道。“暫時還未想好……總之先找個地方躲躲,避避風頭吧。……大叔呢?打贏了我黃巾,朝廷那邊都有啥賞賜啊?”

“賞賜?”聽到這話董卓不禁冷笑了一聲。

“沒有賞賜?”張煌很是詫異。

見此,李儒向張煌做出瞭解釋。原來,朝廷本來就對董卓很是防範,絕不肯輕易賞賜他什麼,也正是因爲清楚這一點,董卓之前在征討黃巾的時候索性出工不出力。尤其是在與張煌取得默契後,白白送給黃巾幾場勝仗。

而眼下皇甫嵩平息了黃巾之亂,朝廷對董卓的處置就是“將功補過”,既不賞賜他協助皇甫嵩平息了叛亂,也不追究他之前的數場敗仗。他,依舊還是當他的河東太守,不比皇甫嵩,升遷車騎將軍,一躍成爲大將軍之後軍方最具權勢的將領。

“大叔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聽完李儒的解釋,張煌笑着說道。誰曾想,日後權勢滔天的董太師,也會有這段不上不下、充滿憤懣的憋屈日子呢。

“可不是嘛!”一提到此事,董卓臉上的表情便冷了幾分,憤憤不平地冷冷說道,“朝廷那幫酸夫子,根本就是不將老子當人,純粹就是當牲口使喚……”

“朝廷又有大的動靜了?”張煌替董卓倒了一杯酒。

“涼州。”董卓飲了一口酒水,眯着眼睛冷冷說道,“聽說邊章、韓遂反了,勢逼三輔,朝廷的意思,是要我去抵擋……憑什麼?!”

“那是朝廷唯恐你與邊章、韓遂暗通,索性就先叫你等爲敵,絕了後患。”李儒在旁慢條斯理地分析道。

“就不怕老子臨陣反戈?”董卓冷笑着說道。

望了一眼氣憤的董卓,李儒嘆了口氣,幽幽說道,“別忘了你只是先鋒,太尉張溫所率的大軍纔是主力……雖說黃巾叫朝廷元氣大傷,但不可否認朝廷依舊擁有着掃平我隴西的兵力,此時與朝廷爲敵,實屬不智!”

李儒冷靜的分析,總算是澆滅了董卓心中的怒火,叫他認識到眼下還未是他可以隻手遮天的時候,但即便如此,董卓心中依舊不忿。

“哼!既然如此,索性老子再送幾場敗仗!”

董卓那不理智的言語,讓李儒猛翻白眼。然而旁邊張煌卻聽得津津有味,一臉饒有興致的表情。

董卓不經意注意到了張煌的表情,忽然心中一動,試探說道,“小子,你可有這個興致?”

[什麼興致?坑大漢朝廷的興致?]

張煌聽得心中一愣,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見此,董卓以爲他還在猶豫,便勸道,“反正你這段日子也沒有什麼打算,跟老董我去西涼耍耍如何?據我所知,張溫、皇甫嵩、包括你有過交情的孫堅,都會陸續趕赴西涼……你不想見識一下麼?”

[見識一下掃平了我黃巾的皇甫嵩?就連董卓亦心服口服的用兵名將?]

張煌不覺有些意動。

在旁,李儒驚訝地望了一眼董卓,旋即用帶着幾分期待的目光望向了張煌。在他看來,儘管張煌未及弱冠,但不可否認此子必然是天下年輕輩的翹楚,他當然希望董卓能趁此機會,將這位日後必然會成長爲豪傑的年輕人收歸麾下,這對於他們的宏圖大業來說簡直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有興趣麼?”董卓再次誘惑道,他認爲像張煌這樣的人絕對不會甘於寂寞,他們這類人,註定是馳騁沙場、光彩萬丈的健兒!

得到董卓的招攬,張煌不免有些心動,畢竟他眼下的確沒有什麼事可做,可是心動歸心動,他依舊有些遲疑,畢竟他如今可是被朝廷通緝十萬兩黃金的要犯,一個暴露,他跟董卓都要有大麻煩。

“我的身份……”

似乎是看穿了張煌的遲疑,董卓笑着擺了擺手,篤定說道,“這個無妨,我在隴西有個心腹部將與你同姓,他家侄子早夭,回頭我叫他認你爲侄,日後你便以這個身份在我麾下聽用,即便有人懷疑,也絕對猜不到你的真實身份。”

“那敢情好!”張煌撫掌應下了此事。

見此,董卓心中大喜,摸着鬍渣笑道,“既然如此,從今日起你就改名……”說到這裡他臉上笑容一僵,回頭望向李儒低聲問道,“阿儒,張濟那侄子叫啥來着?”

[張濟?]

張煌心中一愣,還未有所反應,便見李儒望着董卓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張嘴緩緩吐出一個人名來。

“張繡!”

第43章 驚人之舉第121章 搶奪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95章 集結!善戰之將!第91章 “射”場(二)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2章 謀除賊首第67章 極險之任第92章 再生變故第24章 合作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89章 轉折第20章 調虎離山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127章 營救第18章 三生有幸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63章 節節而勝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90章 “射”場第53章 曲步第189章 轉折第122章 逃脫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22章 波瀾漸起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第183章 毒士、毒計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22章 逃脫第26章 呆賊失手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159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五)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38章 衝突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45章 越夷閩族第24章 合作第178章 惡蛟到來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152章 初交鋒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29章 復甦第170章 唯一目標:中軍帥帳!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23章 陰差陽錯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53章 設計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96章 改變第107章 意外第58章 一個位子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80章 以一敵四夏侯惇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53章 曲步第62章 搶人頭?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94章 軍師的尷尬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8章 三生有幸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28章 難解的疑問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71章 驚!道法的弱點?第167章 撤離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67章 極險之任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75章 複合之議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54章 纏鬥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68章 夜襲第1章 義軍!黑羽鴉!
第43章 驚人之舉第121章 搶奪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95章 集結!善戰之將!第91章 “射”場(二)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2章 謀除賊首第67章 極險之任第92章 再生變故第24章 合作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89章 轉折第20章 調虎離山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70章 凌駕於武力第127章 營救第18章 三生有幸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63章 節節而勝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28章 妖魂兇猛第90章 “射”場第53章 曲步第189章 轉折第122章 逃脫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22章 波瀾漸起第133章 縛虎太守郭典第183章 毒士、毒計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122章 逃脫第26章 呆賊失手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159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五)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38章 衝突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45章 越夷閩族第24章 合作第178章 惡蛟到來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152章 初交鋒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25章 兩個人的旅程第129章 復甦第170章 唯一目標:中軍帥帳!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185章 恐怖的皇甫嵩第123章 陰差陽錯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53章 設計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96章 改變第107章 意外第58章 一個位子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80章 以一敵四夏侯惇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53章 曲步第62章 搶人頭?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94章 軍師的尷尬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8章 三生有幸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28章 難解的疑問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71章 驚!道法的弱點?第167章 撤離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73章 平叛之尾聲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67章 極險之任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75章 複合之議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54章 纏鬥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168章 夜襲第1章 義軍!黑羽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