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張燕策勸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豪傑》更多支持!

“昨日的事,實在是……萬分抱歉。”

次日清晨,張煌很意外地發現昨日明明已跟隨張角從平鄉縣分離出去的張燕竟然去而復返,而在請入堂中之後,張燕便第一時刻做出了誠懇的致歉。

張燕,原名褚燕,因爲被張牛角收爲義子,因此改作張燕,實打實是黃巾勢力中爲數不多的英雄式人物。尤其是在甲子黃巾潰敗的後黃巾時代(指第二次黃巾起義前後,即青州黃巾、黑山黃巾、白波黃巾),黑山黃巾於幷州割據,被袁紹那位極爲傑出的外甥高幹視爲眼中釘、肉中刺。並且在最終,張燕極負遠見地投向了曹操,於官渡之戰的中、後期,協助曹操一舉葬送了袁紹,摘掉了反賊的帽子,成爲黃巾勢力中唯一一支壽正終寢的子勢力。

這一切皆證明張燕乃是黃巾勢力中一位極爲出色的領袖,無論是武藝謀略還是審時度勢,都堪稱是英雄人物。

這等豪傑,向來便是張煌希望結交的,又豈會因爲昨日張牛角對自己的種種質疑而與張燕產生矛盾,甚至於若是可行的話,張煌倒是希望可以拉攏到這位黃巾勢力中的豪傑,畢竟他眼下雖然在張樑的支持下成爲了下一任太平道掌教的人選,但底下的太平道信徒並不信服於他,若是能得到張燕的支持,無論對張煌日後在太平道內部爭取到話語權還是組建自己的班底,都是一樁好事。

“大師兄的話……其實也沒有說錯。只是……唉!”

斟酌了片刻,張煌反而替張牛角說了一句好話,希望能借此得到張燕的好感。

見張煌並沒有因爲張牛角昨日毫不留情的責難心懷怨恨,張燕果不其然因爲張煌的度量而對他產生了幾分好感,點頭說道。“小天師的意思在下明白……其實在下也並不支持我太平道於此時起兵反漢。”

“哦?”張煌有些意外地望了一眼張燕。

只見張燕微微嘆了口氣,搖頭說道,“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漢朝廷傳至四百餘年,何等龐然巨物豈是說推倒就能推倒的?先前我太平道的優勢唯有兩點,首先是民心。其次便是敵明我暗的處境……可惜叛徒唐周出賣,我太平道已被大漢朝廷視爲至大隱患,相信此時大漢皇帝多半已在調遣兵馬……我方,先機已失,真打起來,縱然我等可以趁大漢地方勢力準備倉促。打贏前期幾場戰役,但若是之後碰到了朝廷派來的正規軍……勝算不大。”

瞥了一眼搖頭嘆息的張燕,張煌心中驚訝地無以復加,畢竟歷史的原貌正是如此。在前期,由於各地方官府準備不足,黃巾軍勢如破竹,三路主力軍直逼司隸重地。尤其是前期風頭最盛的潁川黃巾,縱使朝廷派出朱儁、皇甫嵩兩位善戰的名將,卻也被黃巾歷史中的又一位豪傑人物、潁川黃巾之首波才逼得逃入了長社自保。可隨着朝廷勢力中的豪傑們紛紛閃亮登場,朝廷勢力開始反擊,黃巾軍便紛紛潰敗,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到後來的一敗塗地,浩浩蕩蕩號稱百萬的反漢大軍,僅僅維持了數月便宣告失敗。

總結其中黃巾勢力失敗的原因,有人說是黃巾軍的實力不足,但事實上。黃巾勢力中也可以稱得上是人才濟濟,像波才、彭脫、張曼成、卜己、徐和,當時不知道攻陷了多少郡縣,殺了多少太守,單論實力絕對不弱。只可惜。由於黃巾軍倉促起兵,導致後期時後力不足。而在這個進攻勢頭不足的時候,黃巾軍開始轉型,各方子勢力從前期的瘋狂進取逐步轉變爲守成,而不是聯合其餘子勢力對朝廷施壓,再加上當時朝廷開始投入正規軍(北軍),於是乎,黃巾勢力中的各方子勢力被紛紛擊破。當潁川黃巾、南陽黃巾、冀州黃巾紛紛被擊潰、剿滅之後,縱使其餘地方,像青州、豫州等地還存在有黃巾勢力,但是這場浩浩蕩蕩的起義,實際上已經可以視爲失敗了。

因爲這樣,張煌一心希望可以避免這場必敗的總戰役,只可惜太平道內部卻極不滿意,因此,當張燕親口說他並不看好這場戰役、並且敘說雙方的利害關係時,張煌心中着實驚訝。

“……然而義父他們並不會這樣理智地看待這樁事。”話峰一轉,張燕略有遺憾地說道,“像我義父,恐怕小天師不會明白大賢良師在我義父心目中的地位,簡直是再造之恩……因此,縱使這場戰役我方只有一分勝算,義父也會支持對大漢朝廷宣戰,哪怕是爲此留盡最後一滴血……此乃人心所向!”

張煌聞言不由心中一震,因爲他之前只考慮到太平道在起兵後十有八九會戰敗,但是卻未考慮過,可能太平道內部有極大一批人,他們其實也知道若是起兵贏面很小,但是,死忠於張角的信念促使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大漢朝廷爲此付出沉重代價。

這是一場復仇之戰!不死不休!

“……”張了張嘴,張煌竟無言以對。良久,他怪異地望了一眼張燕,問道,“其實你此番是特地來說服我支持起兵的吧?”

張燕愣了一下,旋即臉上露出幾分笑容,毫不掩飾地點了點頭,說道,“小天師猜得不錯。昨日義父在野外夜宿,滿心氣憤,欲撇開冀州,聯合東郡、潁川、南陽、青州等地的兄弟們一同祭旗起兵反漢,但仔細一想,這終歸名不正、言不順。可若是要義父回來再懇求小天師吧,義父那邊面子拉不下來不說,也擔心小天師會因爲昨日的事嫉恨於他,因此,在下便冒昧接下了此事。原路返回求見小天師……”

張燕將此行的原因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張煌,毫不隱瞞,他那直白而坦誠的態度,讓張煌對其也心生了幾分好感。

“……一定要打麼?”在猶豫了片刻後,張煌詢問張燕。

可能是沒想到張煌這般詢問自己。張燕略微遲疑了一下,旋即重重點了點頭,說道,“底下的兄弟們並不知曉大賢良師已經過逝,隱瞞一下瞞天過海也倒是不難,問題在於……像我義父那批人。那並不亞於殺父之仇!”

“唔……”

“再者,小天師提出的化整爲零、潛伏到大漢根基之下的策略,其實亦也諸多風險。打個就近的比方,不知小天師可聽說過郭典?”

“縛虎太守郭典?”張煌的腦海中不由地便浮現出前些日子在鉅鹿縣所見到的那位大肆緝拿太平道的太守大人。

“想不到小天師也聽說過。”張燕略帶驚訝地望了一眼張煌,旋即正色說道,“不瞞小天師。其實那郭典並非頭一回針對我太平道,先前有好些弟兄被他或緝拿、或殺害,其餘的弟兄們礙於上頭的嚴令,因此並沒有展開展開報復。但是,人心的憤怒總歸有一個極致,就算我太平道按照小天師的指示去做,卻也架不住大漢朝廷捕風捉影般對我等的迫害。當某一日,我太平道的信徒們再不能壓抑心中的仇恨,展開報復……小天師覺得究竟是如今孤注一擲跟朝廷對敵好呢,還是日後被迫害到不得不反、被各個擊破好呢?”

“……”張煌沉默了,事實上這也是他最擔心的,畢竟按照大漢朝廷對太平道的重視程度,就算太平道偃旗息鼓,恐怕朝廷也不會善罷甘休,相信到時候全國上下定然會有一場極大規模的肅清。要知道統治層對於這種事,向來就是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原則。到時候別說太平道的信徒們了,相信那些原本無辜的百姓,都會在這場肅清中遭到毫不留情的殺害。

似乎是看透了張煌心中的動搖,張燕趁熱打鐵,湊近過來低聲說道。“與其到時候被動應對,還不如眼下孤注一擲拼一回,雖然我太平道眼下先機已失,但我相信除了司隸,其餘州郡並沒有這麼快就做好準備,這般算起來,其實我太平道,也並非沒有一絲勝算……”

儘管張燕描述的口吻頗有些引誘的意味,但想來也只有張煌才最清楚太平道與黃巾軍最終的結局,但問題是,正如張燕所說的,太平道並不是張煌說不起兵就不起兵的,倘若運作不好,甚至還會引起負面的連鎖反應,若是弄到最後連人心都渙散了,那纔是真正萬劫不復的結果。

最終,張燕面露滿意的表情回去向張牛角覆命了。

而張煌,也立馬求見了張樑,將這件事的最終決定告訴了他。

“你決定了?”

當得知張煌最終還是決定支持起兵後,張樑的表情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淡與默然,彷彿不會爲任何事而吃驚。

“三叔的意思呢?有什麼建議麼?”

在從張樑口中得知了那個總覺得有點問題的解釋後,張煌便不再以代掌教稱呼張樑,而是喚他爲三叔。畢竟按照張樑的解釋,張解就是張角,既然如此,張樑理所應當是張煌的三叔。更關鍵的是,張樑是如今在太平道內,唯一一個支持張煌的人,儘管他的支持只限於將張煌扶上高位。

“我的建議?”張樑略帶着幾分嘲諷意味地冷笑了一下,不過倒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張煌對他的稱呼,在微微思索了片刻後,他淡淡說道,“自古舉兵興師,皆求名正言順,佔盡大義……你準備以何名義起兵?”

“替天行道、代天反逆,如何?”張煌很清楚在時代“天”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你把第五宮元置於何地?”張樑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張煌,顯然他也是清楚第五宮元的底細的,那纔是真正的天道代言人、替天行道者,倘若張煌膽敢假稱這個名義,相信天道必定會給予掣肘。

面對着張樑的冷笑,張煌不慌不忙地說道,“我所說的天,當然是指‘黃天’!”

“……”張樑瞥了一眼張煌,倒也沒有意外,站起身走到書案後,提筆疾書,寫下了十六個遒勁霸氣的字。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9章 拜訪臧家第67章 極險之任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59章 主動請纓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第36章 殺雞儆猴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27章 營救第8章 初識唐周第53章 曲步第174章 急攻緩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87章 好戲上演!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28章 難解的疑問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51章 夜間鏖戰第88章 荊襄龍鳳第107章 意外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60章 賭博?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2章 謀除賊首第19章 拋餌待魚第39章 初戰不利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8章 初識唐周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38章 戰況有變第94章 軍師的尷尬第118章 蔡家姐妹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第146章 天伐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05章 師與徒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序章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53章 設計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55章 赤幘軍(二)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64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二)第191章 兩個月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71章 神兵吳鉤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29章 復甦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87章 不攻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第56章 結交程普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24章 合作第201章 驚聞第29章 通緝令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141章 攪局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74章 急攻緩第142章 失控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77章 再見,盧老頭第210章 衛道者的博弈第67章 極險之任第193章 韓董交鋒第174章 急攻緩第21章 張煌的怒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
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9章 拜訪臧家第67章 極險之任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44章 古黎遺民第59章 主動請纓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第36章 殺雞儆猴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31章 使用方法不對第184章 狠辣的戰略意第127章 營救第8章 初識唐周第53章 曲步第174章 急攻緩第50章 漸浮於水的戰略意第85章 潁川書院見聞第19章 拋餌待魚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87章 好戲上演!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28章 難解的疑問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51章 夜間鏖戰第88章 荊襄龍鳳第107章 意外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163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60章 賭博?第47章 氣的理解第12章 謀除賊首第19章 拋餌待魚第39章 初戰不利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8章 初識唐周第98章 粉飾的太平第204章 西園禁衛:天子的制衡第38章 戰況有變第94章 軍師的尷尬第118章 蔡家姐妹第110章 攪亂棋盤的棋子之威第146章 天伐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05章 師與徒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3章 初識天下之大序章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53章 設計第72章 單福一言,力挽狂瀾第55章 赤幘軍(二)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64章 震撼人心的壯舉!(二)第191章 兩個月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55章 向着心中的野望,邁步!第71章 神兵吳鉤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20章 河東衛仲道第58章 一個位子第129章 復甦第14章 謀誅賊首(三)第187章 不攻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116章 混亂之夜(三)第56章 結交程普第149章 必敗的戰役第86章 驚豔鬼才郭奉孝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24章 合作第201章 驚聞第29章 通緝令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1章 曹操的狡智第141章 攪局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74章 急攻緩第142章 失控第162章 出人意料的出擊!第71章 神兵吳鉤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2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77章 再見,盧老頭第210章 衛道者的博弈第67章 極險之任第193章 韓董交鋒第174章 急攻緩第21章 張煌的怒第137章 姍姍來遲的三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