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試探的效果

聽到薛寶釵的這番分析,秦真心頭沉重。

事情如果只是皇帝聽臣下說的,那還好辦。

一些臣子對皇帝說,這件事情,要這麼辦,皇帝聽了,心動,想要執行。

那麼,另外的一些臣子,說這件事情,要那麼辦,那皇帝,也是有可能被說動的。

因爲事情不是出自他的本心,那自然是誰說的好聽,誰說得有理,皇帝聽誰的。

但如果一件事情,是皇帝心裡想要去做的,那麼,情況自然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皇帝一定時會執着地去想各種辦法,來達成他的目標的。因爲他的權力大,想做什麼,理論上都可以。

這樣,他們這些想要勸諫的皇帝人,就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對皇帝的想法,進行改變。

伴君如伴虎。

“皇帝看問題,就不能長遠一點嗎?”

秦真是悶聲悶氣地對薛寶釵說道。

這次的遷都事宜,的確非常不妥,秦真並不想同意皇帝這麼做。

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他不想同意,也沒這麼大能量,能對皇帝禁止啊!

薛寶釵說道:“皇帝眼光也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次,他可能是帶入了私人情感,所以他的眼睛,這時已經被情感矇蔽了,很多事情,他根本看不到。”

長安,這可能是劉協的恥辱之地,所以劉協想要逃離這裡,逃離董卓的陰影。

所以,他遷都的念頭,纔會這麼強烈。

而呂布他們一說,劉協的這種念頭,就更加不可遏制了。

這是由他自己的心魔牽動的,絕不是隻是別人進言,他就會聽。

“我們還是據理力爭吧!雖然這樣不會討皇帝的歡喜,但是,現在遷都,卻絕對不合時宜。”

“如果能夠說動皇帝,暫緩遷都,雖然對我們自己,不是好事,但是對整個天下,對全局,卻是利大於弊。”

“我們雖然暫時得罪了皇帝,但以後,他也許會明白,這事,到底誰對誰錯。”

秦真是對薛寶釵說道。

這話聽起來很對,但是薛寶釵卻皺眉道:“憑什麼我們要爲國爲民?”

秦真這話,聽起來的確夠高大上啊!

對他們沒好處,對全局有利,他們這不是爲國爲民嗎?

秦真無奈地說道:“我們不是爲國爲民,而是,誰也不知道,皇帝現在做這事,會牽扯出什麼事情來?”

“國家現在這麼混亂,這麼虛弱,皇帝他還這麼做,如果引出混亂,那時怎麼辦?”

“我們勸止了皇帝,就是制止了動亂,這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因爲我們也無法預知,我們在動亂之中,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如果把動亂抹滅於無形之中,這對我們,不是更爲有利嗎?安全第一呀!”

秦真是慢慢的把話,給薛寶釵說清楚。

他的這一番話,倒是也有道理。

動亂不是隻會對天下人不好,對他們同樣也會不好。誰也無法保證,他們在動亂中,不會受到牽連。

薛寶釵對秦真的這番話話,無法反駁。

時天下共分十三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豫州、幷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徐州。

另外還有一個司隸州,司隸州相當於現在的首府直轄市,統領全國。

但這時天下已亂,各州之中,已經有人擁兵自重,不聽皇帝指揮。

劉焉已經佔據了益州,割斷了中原的通道,和中央已經沒什麼聯繫了。

其他各州,也是互相攻伐,爭權奪利,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裡。

這時候的大漢形勢,頗有點東周列國的意思,下面的人各自爲戰,皇帝只是一個空架子。

雖然地位尊崇,但是,實權,卻都在下面的州刺史的手裡。

中央沒有能力制馭地方,最後的結果,也就只能是如此。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皇帝已經不能掌控這天下的局勢了。

但是中央這次的遷都意圖傳達下去之後,卻還真有人交錢交糧的,以示對中央支持。

司隸的馮翊,河東,河內諸郡,都是把本年的應交財政,上交到了朝中。

北海的孔融,雖然距離長安夠遠,但也是將賦稅錢糧,派專人送達。

遷都的意圖,雖然皇帝還沒有以正式文件,明令天下,不過,私底下的議論,還是被有心人,故意地放出去了。

這也是呂布等人,想看看天下人的口風。

馮翊河東諸郡,都是呂布的親信同黨,有這樣的事,這幾個地方,當然會明顯支持,以壯聲勢。

北海孔融,對皇帝也算忠誠,所以這個時候,也表了一下忠心。

但天下其它各州郡,可就沒有這麼反應積極了。應者寥寥。

可見,天下人對這遷都,並沒有多少支持。

其實,細說起來,這事也不是說天下人對遷都不支持,而是,他們根本不關心。

你皇帝愛遷都去哪兒去哪兒,他們根本不管。

如此而已。

皇帝遷都,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中央對地方已經沒有什麼管束力,他們爲什麼還要管那麼多呢?

這幾年中央各部在爭權奪利,朝中大亂。而天下,也是大亂。

大飢,大旱,災禍連年發生,中央對地方,都是沒有什麼支持,因爲無暇管顧。

所以地方,當然也早已不把中央當回事了。

這個時候,中央有重要的事情,地方哪裡會管顧得過來?

但應者寥寥,卻是也總算有人支持,兩廂一對照,便顯出天下其他各州的不對出來。

呂布因此大怒,說動皇帝,要對天下各州嚴懲。

地方對中央不忠心,中央還不需要嚴加管束,教訓他們改正嗎?

作爲一個統一的國家,呂的這項提議,其實也沒有什麼錯。

無論是誰,這個時候在確立了皇帝的權威之後,都需要收拾天下,使天下都遵從皇帝的號令。

要不然這天下豈不是分崩離析了,皇帝也只是個擺設?

但重要的是這件事,要怎麼做。

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政策失當。

呂布這地方不支持中央,各自爲政的藉口,就不太妥當。

因爲中央遷都的決策,這個時候,也不太正確。

第一百九十七章 辛苦第十二章 殺人如麻秦真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不開的劫第一百七十六章 楊彪之慟第一百七十一章 地的爭端第二十八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趕着去投胎啊第十章 昨日兵再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晃的質疑第二十五章 三女發威第四十二章 主僕私語第七十六章 公侯不換第十三章 李傕之死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層層誘進一百零七章 邀請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棄抵抗第二百二十章 悶人第五十二章 忘了我是誰第一百一十一章 拯救鎮國公秦真第六十二章 爲女間諜而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公從此逍遙第八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楊彪之慟第二百三十一章 狹促鬼史湘雲第三十章 呂布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的建議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四十一章 老祖宗的後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忠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虎相遇第六十三章 無奈第一百八十三章 難養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混亂第六十四章 不把人交出來,我就去你們家求親一百零七章 邀請第七十一章 舌尖上的秦真第六十八章 出府平叛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突然第八十七章 賈探春的計謀第四十三章 董卓第一百零八章 認命了的貂蟬第一百章 郎情妾意第十七章 親密戰友史湘雲第一百七十八章 榮國公府來請第四章 跪令第二百二十二章 商議第五章 黛玉之威第二十六章 一個致命的小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武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晃的質疑第一百二十章 廷上之辯第二百零五章 貨幣簡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辛苦第十四章 死李傕救活秦真第一章 小主林黛玉(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宋朝穿越來的董卓第一百三十六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八十七章 10-2=8第一百七十章 伏德第一百六十八章 肥料理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短暫的寧靜第七十五章 勢不可當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太涼第二百零六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兄弟袁術第一百零五章 爲自己留保障第二百二十章 悶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殺沮授第二百一十七章 懸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雪滿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九章 二奶奶請秦真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四十七章 董卓下跪第一百八十八章 董承來訪第一百七十章 伏德第九十八章 抒憤懣第一百二十七章 袁紹的使者來了第五十六章 聖意難違第一百二十四章 去哪裡後悔第三十三章 紫焰戰場第十七章 親密戰友史湘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沒毛病也要挑出毛病來第七十六章 公侯不換第五十九章 事情還沒有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真的青青草原第二百零九章 江東之虎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的建議第九十一章 解縣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四十八章 董卓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榮國公府來請第三十三章 紫焰戰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三章 年輕人之間的合作第二十八章 計劃第八十三章 統一的國家出現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辛苦第十二章 殺人如麻秦真郎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不開的劫第一百七十六章 楊彪之慟第一百七十一章 地的爭端第二十八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趕着去投胎啊第十章 昨日兵再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晃的質疑第二十五章 三女發威第四十二章 主僕私語第七十六章 公侯不換第十三章 李傕之死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層層誘進一百零七章 邀請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棄抵抗第二百二十章 悶人第五十二章 忘了我是誰第一百一十一章 拯救鎮國公秦真第六十二章 爲女間諜而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公從此逍遙第八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楊彪之慟第二百三十一章 狹促鬼史湘雲第三十章 呂布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的建議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四十一章 老祖宗的後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忠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虎相遇第六十三章 無奈第一百八十三章 難養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混亂第六十四章 不把人交出來,我就去你們家求親一百零七章 邀請第七十一章 舌尖上的秦真第六十八章 出府平叛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突然第八十七章 賈探春的計謀第四十三章 董卓第一百零八章 認命了的貂蟬第一百章 郎情妾意第十七章 親密戰友史湘雲第一百七十八章 榮國公府來請第四章 跪令第二百二十二章 商議第五章 黛玉之威第二十六章 一個致命的小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武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晃的質疑第一百二十章 廷上之辯第二百零五章 貨幣簡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辛苦第十四章 死李傕救活秦真第一章 小主林黛玉(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宋朝穿越來的董卓第一百三十六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八十七章 10-2=8第一百七十章 伏德第一百六十八章 肥料理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短暫的寧靜第七十五章 勢不可當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太涼第二百零六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兄弟袁術第一百零五章 爲自己留保障第二百二十章 悶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殺沮授第二百一十七章 懸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雪滿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九章 二奶奶請秦真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四十七章 董卓下跪第一百八十八章 董承來訪第一百七十章 伏德第九十八章 抒憤懣第一百二十七章 袁紹的使者來了第五十六章 聖意難違第一百二十四章 去哪裡後悔第三十三章 紫焰戰場第十七章 親密戰友史湘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沒毛病也要挑出毛病來第七十六章 公侯不換第五十九章 事情還沒有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真的青青草原第二百零九章 江東之虎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的建議第九十一章 解縣第九十章 一個很講道理的人第四十八章 董卓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榮國公府來請第三十三章 紫焰戰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三章 年輕人之間的合作第二十八章 計劃第八十三章 統一的國家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