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夫子

下來馬車,一行人正想魚貫而入,從門內站出來一個花白頭髮的老頭。

“你們這些人是幹什麼的?書院重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紀老爺連忙拱手道:“老先生,我是紀府紀天成,這次來書院是送小兒來讀書的,不知都需要哪些手續?”

那老頭打量了一番衆人,冷聲說道:“今天已經開課了,你們還是明天早來吧!”

紀老爺笑眯眯地走到老頭身前,掏了二兩銀子塞在老者手裡,低聲說道:“些許銀子,不成敬意,請老先生拿去喝茶。”

那老頭飛快地揣起銀子,和藹可親地說道:“呵呵,你們跟我走。那幾個小廝是不能進去的,學院斜對過有個茶室,各家的小廝平時都是在哪裡的。”

紀老爺父子兩人點了點頭,紀雲從小廝手裡接過筆墨紙硯,跟在老頭身後向學院裡面走去。

學院有五進房子,走到最前面的一進,老頭把父子兩人讓進了一間大屋子裡,說道:“你們就在這等着吧,李夫子正在上課,我去給你們通報一聲。”

紀老爺連忙說道:“有勞老先生了!”屋子裡擺設很簡單,只有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套茶具。

父子兩個便站在屋裡等李夫子。過了一盞茶功夫,屋外傳來很有節奏地腳步聲,跟着,一個黑瘦的中年人邁着八字步走了進來。

“紀府紀天成見過李夫子,雲兒,還不見過李夫子?”紀雲正打量着眼前這個個頭不高,貌不驚人的李夫子,聽到父親的話,連忙有樣學樣地說道:“紀雲見過李夫子。”

李夫子走到桌子後面坐下,指着剩下的一張椅子說道:“噢,原來是紀府紀老爺,久仰久仰!啊,你們坐啊,站着幹什麼?”

紀老爺告聲罪坐了下來。李夫子又對紀雲問道:“你叫紀雲?就是那個開學堂、孤兒院、敬老院的紀雲?”

紀雲點頭說道:“正是學生。”

李夫子又問道:“聖人之道,爲善不欲人知!你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不知爲何?”

這個李夫子也太愛管閒事了吧?好好的教你的書就行了,問這個幹嗎?不過爲了給未來的老師留個好印象,少不得要講番大道理了。

“夫子所言極是,紀雲所作所爲,的確不合聖人之道。紀雲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只要你肯出錢,就可以讓一個地方所有百姓都能記住你的善名。這樣一來,這種免費的模式,極有可能在全國推廣開來。如此,則富豪之家得了善名,而百姓得了實惠,實在是兩利的事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這樣可以使得舉國上下沒有流浪街頭的孤兒,沒有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人人都有書讀!即使是天下人都不理解學生的初衷,學生也甘之如飴!”

李夫子黝黑的臉龐上泛起了光彩,大聲說道:“好!好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說你的想法很不切實際,但卻是出於一片至誠!一個讀書人,悟性和記性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博大的胸襟,如此,才能潛心做大學問!

我給你介紹一下白馬書院的情況吧。來白馬書院讀書的學生,必須是開過蒙,能簡單識字讀書的。書院分初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教授四書五經,高級班則是進一步探討經書的微言大義,並且學習如何作文。你準備上什麼班?”

紀老爺正要開口,紀雲連忙搶先說道:“學生在家讀過四書五經,準備進高級班。”開玩笑,紀老爺一開口,肯定是要進初級班。我這麼大個人了,哪有功夫去陪幼兒園的小朋友玩?

李夫子點頭說道:“也好,那我便考考你!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你把下面的背出來,並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紀雲先汗了一把,這個夫子道也厚道,先提問了一個我知道的問題,當下朗聲說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段話的意思是:所以,君子先慎重於德,有德就會有人才,有人才就會有土地,有土地就會有財貨,有財貨就會有所用度。德是根本,財貨是末端。使本處於外末處於內,與民相爭施以奪取。這樣,財聚則人民會流散,財流散則人民會聚集。所以,語言悖誤而出的,也會悖誤而入;財貨悖誤而入的,也會悖誤而出。”

夫子點了點頭,然後又問了兩段《中庸》上的句子,紀雲無不對答如流。紀老爺在旁邊驚訝的合不上嘴,這還是自己以前那個不學無術的兒子嗎?雲兒帶來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難不成他真能考個狀元回來不成?

等夫子問到《論語》,紀雲已經結結巴巴的直挖耳撓腮,問到《孟子》,直接瞠目結舌。

夫子皺眉道:“四書都沒背下,如何能進高級班?進去你也跟不上進度啊?”

紀雲連忙說道:“學生年幼時無知,最厭讀書。近來年長,才知道了讀書的好處。學生自信記憶驚人,《大學》、《中庸》這兩本書,都是學生最近一個月背下來的,《論語》也背下了差不多半部。相信進高級班,學生完全可以跟得上進度。”

夫子差異道:“你竟然有這麼好的記憶力?也罷,就讓你進高級班吧!一清,你帶他們去交了束脩銀子,領紀公子去領教材,然後送他去高級班。”

領他們來的老者應聲從門外走了進來,對紀老爺說道:“紀老爺,請你們跟老夫來。”

交完束脩銀子,紀雲抱着一大抱厚厚的教材,跟着一清向第二進房子那邊走去。紀老爺在交代完紀雲要好好唸書之後,便離開了白馬書院。

第42章 才子的煩惱第2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2章 變故第15章 知州審案第24章 寒園文會(三)第66章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第16章 凌霄城第17章 省城之行第35章 忘情寶典第24章 我只學泡妞劍法第62章 第一課第18章 聯親第35章 隱藏高手第27章 朝議第3章 將軍神箭第46章 三妻四妾的理論基礎第41章 波瀾第36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猛虎關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1章 文淵閣大學士第21章 求助帖第32章 包圍第9章 爭執第10章 南詔之路第5章 漢關激戰第14章 降魔第6章 笑傲江湖第36章 揍他,再揍他第2章 寒潭朱果第30章 降服第56章 查抄第13章 縣令要選婿第1章 明月照大江第37章 反目第47章 鐵礦第39章 按察使少爺第13章 耶律齊死了第11章 丁香第24章 寒園文會(三)第34章 傳單第32章 溫柔鄉第53章 退敵第25章 明爭暗鬥第44章 結案第2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8章 楚河漢界第52章 密謀第60章 招聘先生第26章 商機第49章 誇官第7章 昧昧我思之第6章 勘察第31章 東方家主第17章 驪山國使者第51章 親事第5章 富貴論第32章 招攬第67章 我言秋日勝春朝第4章 趕赴漢關第35章 隱藏高手第39章 逼宮第13章 你不認識我了第30章 管中流第46章 危機第72章 綁架第7章 失憶症第35章 嘔血譜第43章 棲鳳樓第29章 千古絕對,一杯清茶第6章 惡人榜第37章 范陽紙貴第32章 招攬第37章 天皇老子也不行第18章 楚河漢界第73章 提親第39章 逼宮第16章 空谷幽蘭第43章 棲鳳樓第6章 惡人榜第11章 寒園文會第56章 查抄第4章 趕赴漢關第27章 孔雀展屏第10章 見義勇爲第14章 委曲求全第9章 撿了個妹妹第5章 夫子也愛聽故事第24章 可敢和我一賭第25章 素心閣第15章 冰霜玉女第59章 回府第41章 波瀾第54章 下餌第48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魯家裁縫店第44章 拜見座師第23章 夜來風雨聲第12章 趕赴新月城第37章 反目
第42章 才子的煩惱第2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2章 變故第15章 知州審案第24章 寒園文會(三)第66章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第16章 凌霄城第17章 省城之行第35章 忘情寶典第24章 我只學泡妞劍法第62章 第一課第18章 聯親第35章 隱藏高手第27章 朝議第3章 將軍神箭第46章 三妻四妾的理論基礎第41章 波瀾第36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猛虎關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1章 文淵閣大學士第21章 求助帖第32章 包圍第9章 爭執第10章 南詔之路第5章 漢關激戰第14章 降魔第6章 笑傲江湖第36章 揍他,再揍他第2章 寒潭朱果第30章 降服第56章 查抄第13章 縣令要選婿第1章 明月照大江第37章 反目第47章 鐵礦第39章 按察使少爺第13章 耶律齊死了第11章 丁香第24章 寒園文會(三)第34章 傳單第32章 溫柔鄉第53章 退敵第25章 明爭暗鬥第44章 結案第2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8章 楚河漢界第52章 密謀第60章 招聘先生第26章 商機第49章 誇官第7章 昧昧我思之第6章 勘察第31章 東方家主第17章 驪山國使者第51章 親事第5章 富貴論第32章 招攬第67章 我言秋日勝春朝第4章 趕赴漢關第35章 隱藏高手第39章 逼宮第13章 你不認識我了第30章 管中流第46章 危機第72章 綁架第7章 失憶症第35章 嘔血譜第43章 棲鳳樓第29章 千古絕對,一杯清茶第6章 惡人榜第37章 范陽紙貴第32章 招攬第37章 天皇老子也不行第18章 楚河漢界第73章 提親第39章 逼宮第16章 空谷幽蘭第43章 棲鳳樓第6章 惡人榜第11章 寒園文會第56章 查抄第4章 趕赴漢關第27章 孔雀展屏第10章 見義勇爲第14章 委曲求全第9章 撿了個妹妹第5章 夫子也愛聽故事第24章 可敢和我一賭第25章 素心閣第15章 冰霜玉女第59章 回府第41章 波瀾第54章 下餌第48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魯家裁縫店第44章 拜見座師第23章 夜來風雨聲第12章 趕赴新月城第37章 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