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了這一杯鐵觀音,陳逸面上的驚喜之色更濃了一些,由這顧景舟大師所制的紫砂壺泡出來的鐵觀音,無論是香氣還是味道,亦或是模樣上,都比他之前所用的紫砂壺泡出來的要優秀一些。
喝着茶水,觀賞着紫砂壺的書畫繪畫,以及其優美而精緻的模樣,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享受,陳逸不由自主的再次倒了一杯。
正在喝着這第二杯鐵觀音時,陳逸忽然想到了什麼,不由拍了拍腦袋,剛纔使用這顧景舟大師價值千萬的紫砂壺泡茶,一時激動,竟忘了使用泡茶術。
也不知道在後續的泡茶過程中,能不能依然起到作用,想了想,他搖頭一笑,泡茶要有始有終,第一泡,第二泡已完,在中間使用,就算有作用,也無法從頭到尾的品嚐茶水的不同味道,這紫砂壺已然是自己所有,下一次再使用泡茶術也不遲。
喝完了第二杯茶,陳逸便將壺中剩餘的茶水倒出,開始第三泡,第四泡,每一泡幾乎都要比之前增加十五秒左右,第二泡是注入沸水十五秒後,而第三泡則是三十秒後。
這第三泡的茶水,散發出來的香味,更高的濃郁,讓他不禁深吸了一口氣,用此件紫砂壺,以他本身的泡茶技巧,所泡出來的茶都能比使用初級泡茶術,用之前那個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水要優秀一些,可想而知,如果在這件顧景舟大師的紫砂壺上,用上泡茶術,所泡出來的茶水。會更加的美妙絕倫。
幾乎泡到第六泡時。陳逸就已然喝足了茶水。沒有再往下繼續泡茶,以香味清淡的綠茶而言,差不多泡上三四次,就已經沒有了味道。
而鐵觀音不同,正常的鐵觀音七泡有餘香,如果鐵觀音的質量非常好,再加上茶道大師的沖泡,十泡亦有餘香。也不足爲奇。
一壺茶葉,能夠泡上十次,依然有香味出現,這考驗的不只是茶葉的質量,更考驗泡茶者的功力,以及泡茶器具的好壞。
陳逸覺得,以這件價值珍貴的紫砂壺而言,六泡七泡絕不會是終點,因爲在六泡過後,壺內的茶水香氣依然四溢。
這一次的泡茶品茶過程。讓他十分的享受,心中也是充滿了激動。由顧景舟大製作的紫砂壺,泡出的茶水,十分的優秀,他可以想象,自己日後在泡茶時,會得到更高層次的享受。
在充分享受了口中存留的回甘之味後,陳逸笑着感嘆了一聲,能夠使此壺重見天日,別說五百鑑定點,就算是一千鑑定點,也非常值得。
接着,陳逸便將器具清理了一些,將餘下的茶葉倒出,洗杯,洗壺。
在將紫砂壺洗過之後,他依然能夠聞到壺內那一股香氣,想必以此壺的優秀,如果泡了一段時間,恐怕在空壺裡注入沸水,也能喝到一壺色香味俱全的鐵觀音。
或許之前這紫砂壺所泡的就是鐵觀音,這樣也能解釋爲何泡出來的茶水,會如此的優秀,洗白功能,是將這紫砂壺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個原來的狀態,應該就是被潑上油漆之前的狀態。
陳逸笑了笑,這把壺爲吳湖帆所有,以吳湖帆的水平而言,所泡的也一定會是最適合石瓢壺的鐵觀音,無論如何,這件紫砂壺,都會使得泡出來的茶水,更上一層樓,其中原因,不能究根結底。
清理完之後,陳逸看着這件紫砂壺,面上毫不掩飾的露出喜愛之意,能夠擁有這一件顧大師和幾位好友合作的作品,是他的榮幸,他會好好的對待這件紫砂壺。
其他人或許得到了這件紫砂壺,會束之高閣,輕易不讓他人得見,但是他卻不會如此去做,紫砂壺只有不斷的泡茶,才能夠變得越來越好,這就是養壺,束之高閣,這已然會讓一件珍貴的紫砂壺,變成牢獄中的東西。
陳逸欣賞了好大一會,就彷彿一個孩子得到了心愛的東西一樣,之後,他便將這件紫砂壺放入了儲物空間之中,這麼珍貴的一件古玩,他可不敢隨意的就放在茶桌之上,萬一被某個進他房間的人不小心碰到了,那絕對沒地後悔去,雖然有修復符,碎裂之後也能修復完美,但是哪怕再完美,也已然不能稱得上是一件完好無損的器物了。
雖然將壺放入了儲物空間,但房間內的香氣依然還存在着,陳逸吸了幾口,然後打開窗戶,讓新鮮的空氣流入房間,這時,香氣才慢慢的由濃變淡,可以說又讓他重新體驗了一下泡茶的反過程。
將房間通風后,陳逸的目光,便放在了放在桌旁的那本寧詩精華錄上,現在紫砂壺也已經重見天日,享受了一次茶水的美妙,也該是時候讓這封明代的信札從書本中分離出來了。
陳逸將這本書翻至信札存在的頁面後,拿起了一把小剪刀,然後輕輕的剪斷了這信札上的幾根縫線,然後小心翼翼的將信札從書本上分離了出來,擺放在了桌子上。
雖然這信札上面有着幾個針眼大小的孔洞,但對於這信札本身的價值,沒有任何的損害,字跡清楚,又有着幾位鑑定大師的印章,可以說是一件難得的古玩文物。
古籍善本,有些價值不高,有些價值卻是很高,其價值高低的程度,有時候並不在乎物體的完好無缺,哪怕破破爛爛的,但是上面記載了一些歷史事件,能夠讓人們從中知道一些史書中未曾記載的事情,那麼價值就非常的大。
摸了摸這紙張,雖然很薄,但是非常柔軟,遠遠比那本宋詩精華錄的紙張要好得多,李應禎是一位書法家,又是一名官員,找到一些好的宣紙,實在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這封信札,能夠從明代一直保存到現在,完好無缺,這就是事實證明。
價值百萬,不僅僅是信封上的內容而已,還有着李應禎本人那獨特的書法,沈周,文徵明或者祝允明等人,所留下的筆墨非常的我,但是李應禎流傳下來的作品,卻是十分的稀少,這恐怕一頁信札,卻能價值百萬的原因所在。
李應禎的書法,有很多值得他去學習的地方,文徵明曾評價李應禎的書法,爲當朝第一,可見其書法的獨特之處。
看着這封信札,陳逸忽然想起了自己所擁有的初級臨摹術,這個技能還是在他臨摹自己爺爺那幅八百里秦川圖所獲得的,這幅畫他足足臨摹了一個月之多,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能力,繪畫術的感悟在臨摹上,根本無法用到。
而這初級臨摹術的作用,便是讓他能夠在臨摹作品時,體會到原作者內心的部分感悟,同樣其書畫作品中的技法,也會讓他有一定的感悟,並且還會使臨摹出來的作品,提高與原作的相似度。
陳逸笑了笑,從自己的行李箱中拿出了一張宣紙,擺放在桌前,看着面前的這封信札,他決定用臨摹術臨摹感悟一下,這也是學習其信札書法技法的最好方式。
鋪開宣紙,握起毛筆,陳逸便使用了臨摹術,眼睛則是認真的望着那封信札,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一點點浮現了一些感悟,其中更有一些是李應禎內心的一些想法,與沈周相識相知的一些畫面,其中有的是感嘆,但更多的是感謝。
雖然腦海中那沈周的畫面極爲模糊,根本看不起樣貌,但是李應禎內心的一些活動,則是讓他完全體會到了,並且所感悟到的還有那暢快淋漓的在信紙上揮墨筆墨的情形。
陳逸看着這封信札,不斷體會着由臨摹術帶來的陣陣感悟,最後手下毛筆猛的一動,在旁邊的宣紙上揮筆毫墨,幾乎不到十分鐘,這封信札上那幾十個字,完全被他臨摹在宣紙上。
此時,如果旁邊有人在觀看的話,定然會震驚的發現,這兩個紙張上的字跡,可以說一模一樣。
陳逸看了看自己所書寫的字跡,不由搖頭一笑,李應禎乃是書法中的高手,其書法水平能被文徵明稱之爲當朝第一,可見一斑,而他不過是纔剛剛學習書法不久的人,哪怕是有着臨摹術的幫助,也與李應禎僅僅形似而神離。
一幅畫,?一幅書法,最爲重要的不是表面,而是其中的那一種韻味,不過有着臨摹術的幫助,他體會到了李應禎當時的內心想法,所寫出的一些字跡,也是有了一些感情。
雖然遠遠無法與原作相比,但是能夠在幾分鐘內,便臨摹出如此相似的字跡,也算是令人驚歎的事情了。
此時,他的腦海中,依然浮現着剛纔的體會,臨摹術可以帶給他原作者的感悟,能夠讓他明白原作者的心理,以及當時的情形,這實在是學習臨摹的強大利器。
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要從一些名家之作上學到東西,獲得靈感,來進一步的創新或者超越。
將這封信札和他臨摹的書法,都放入了儲物空間之中,以前沒有倒也罷了,現在有了,如果不用,那簡直就是一種浪費,十立方米的空間,他現在所儲存的不過是幾件古玩和一些吃喝用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