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傅山真跡

陳逸朝着油布紙中一看,裡面所包的正是一幅卷軸,只是不知道是字還是畫,而且看其卷軸的厚度,要遠遠超過普通的字畫長度。

難道說這是一個長幅字畫不成,陳逸面上露出了興奮之色,華夏書畫所用宣紙的規格尺寸,有着許多種類,長幅或者巨幅書畫作品的難度自然要比正常規格的要大得多,同樣,如果是名人所做,那價值,那是其他稍短尺寸所難以達到的。

除了這一幅卷軸之外,在油紙中,再沒有其他的東西,陳逸不禁有些奇怪,這郭靜中在鐵盒子中藏了一件東西倒也罷了,竟然連一些交待此物的文字都沒有留下。

不管了,先看看這幅卷軸的內容再說,還不知道這是不是其弟子傅山所做得呢,陳逸想了想,搖了搖頭,然後將牀鋪收拾乾淨,準備在牀上將卷軸展開。

以此卷軸捲起來的厚度來看,最少也要達到一米五以上,酒店房間中的一些桌子,實在沒有這個長度。

哪怕只有一幅卷軸,也是幾乎將整個鐵盒子佔滿,之前陳逸還覺得這油紙中包了幾件東西呢,最後卻是僅此一件,那麼郭靜中能夠將其埋藏起來,還特意製作藏寶圖將地方標示出來,足可以說明這幅卷軸的珍貴。

陳逸慢慢的將這幅卷軸展開,這幅作品所用的材料不是宣紙,而是絹本,其裝裱所用的材料也是極爲優良,入手非常舒服,從其卷軸的寬度來看,這應該是絹本手卷了,也是華夏國畫裝裱中橫幅的一種體式,能握在手中順序展開閱覽而得名。

在展開的瞬間。陳逸面上便是露出了驚異之色,在卷軸的天頭處,所露出的絹本色彩竟是天藍色的,隨後他繼續展開。看到了一個傅字。而且還是草書,面上頓時露出了驚喜之色。這莫非真的是傅山所留下來的書法真跡不成。

只不過這一個傅字,寫得十分飄逸,卻是沒有傅山的味道,想必是爲傅山裝裱的人所書寫上的。

雖然他可以用鑑定術直接知道這幅卷軸的信息。但是那樣做根本無法讓人體會到這種慢慢展開,從未知到已知的驚喜。

終於陳逸將這卷軸的天頭完全展了開來,書畫裝裱中,天頭是書頁上端的空白處,也可以印上一些文字,而由於這些文字居於版心之上,好像版面的眉毛。所以又稱書眉,可以說與一本書的封面一樣的重要,讓人知道這幅作品是什麼。

看完了這卷軸的天頭,陳逸面色變得極爲激動。他沒有想到自己所尋找到的,竟然真的是傅山的書法真跡,而且所書的內容,可以說珍貴無比。

這天頭所書的幾個文字,便是傅青主書華嚴經,傅山,字青竹,後改爲青主,在文字後面,還有一人的款識,也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和鑑賞家。

華嚴經,這可以說是佛教經典,向來除了一些佛教大師之外,著名書法家所書極爲罕見,而如果這幅卷軸真的是傅山所書華嚴經,那麼足以證明了傅山對於佛學的瞭解,其珍貴程度,難以估量。

此時此刻,陳逸已然迫不及待的展開接下來的絹本,只見這上面的內容遠遠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這不是傅山所手抄的華嚴經,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華嚴經一些東西作出的一些解釋,這一種對於華嚴經的釋文,已然比單純將華嚴經內容手抄下來更加的珍貴,更加有着文化意義。

“華嚴經雲:普眼菩薩白佛:普賢菩薩今何所在?佛言:普賢今現在此。……”

看完了這第二段的釋文,陳逸再看下面的內容,忽然愣住了,因爲這與下方的內容可以說與華嚴經沒有一點關係,這簡直讓人無比的奇怪,如果僅僅是其他的經文倒也罷了,偏偏與華嚴經相連的下一段文字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這根本與華嚴經完全不相符的東西,一個是經書,一個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寄託感情的詩文。

說起這張若虛,可是與賀知章,以及草聖張旭等人結爲吳中四士,他所作的詩文,現僅存二首,尤以這絹本上的《春江花月夜》最爲出名,以此詩奠定了他在唐史詩上的地位,被世人贊爲孤篇橫絕,竟爲大家。

如果這首春江花月夜與華嚴經不相連的話,陳逸的驚異或多或少還能減少一些,畢竟可以通過裝裱將兩幅不同的字畫合二爲一,可是一在,他看得清清楚楚,這華嚴經與春江花月夜根本就是完全相連的,沒有經過任何的裝裱,可以說是傅山在一個絹本上完整寫出的。

整幅手卷以草書居多,但是其中卻也夾雜着其他不同的字體,往往這一段是草書,下一段便是篆書,花樣繁多,而且文字筆墨濃淡,也極爲不一,而能夠證明這兩段不同的文章是一體的,除了整個絹本是一體的之外,還有傅山的款識,在華嚴經釋文之後,並無任何款識,而在這首春江花月夜之後,卻是有着傅山書三字。

陳逸看着這兩段風格以及味道完全不同的書法,心中回憶着傅山的信息,傅山所流傳下來的書法,也是非常稀少,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之物,哪怕是他也沒有見過幾幅。

不過據高存志曾說,傅山喜寫雜書,所謂雜書,有着兩方面的意義,首先,是內容比較多樣,往往其中有自作詩文,筆記掌故,摘抄舊籍,以及點評人物,往往兼而有之,東一條,西一段,整幅作品根本沒有統一的主題與體例。

不過他所見的那些書法,都沒有這所謂的雜書,看來,高存志所說的是真的了,從這前一段是華嚴經,下一段便是唐詩來看,足可以證明這是雜書了。

雖然看起來有些突兀,但是細細品味,卻是有着一種獨特自然的味道,好似人的精神沒有被束縛住,展現出了天馬行空的心態一般。

整幅手卷除了爲傅山裝裱之書法家的印款,再無他人的鑑賞印款,可見這幅書法做出來不久,便被郭靜中帶走,而且幾百年間一直埋藏在山中。

否則,以傅山的名氣,恐怕現在整幅書法上,已然會蓋滿各個名家的印款,但是這樣,才顯得更加的珍貴,才顯得這是一件從沒有被人發現過的書法。

對於傅山的書法,陳逸才曾仔細研究過,現在,哪怕不用鑑定術,他也可以基本確定,這就是傅山書法真跡,只是價值,他現在無法估計,也只能用鑑定術了。

“物品鑑定成功,信息如下,傅山草書《華嚴經》絹本手卷,作者:傅山,製作年代:距今三百三十三年。”

“製作者信息:傅山,字青竹,後改字青主,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其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哲學,醫學,儒學,佛學,詩歌,道教,書法,繪畫,金石,武術等無所不通,與顧炎武等五人被梁啓超稱之爲,清初六大師,面對清朝的威逼利誘,寧死不屈,一心抗清復明之心沒有絲毫改變,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

“藝術特點:書法,是華夏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亦是華夏漢字獨有的表現藝術,被譽爲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傅山書法出自顏真卿,並總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的經驗,其所書之文,具有一種奇特的怪味,其草書沒有絲毫塵俗氣息,外表飄逸內涵倔強,正如他的爲人。”

“物品價值:傅山草書華嚴經,其文句之中,多用草書,加以篆書,楷書等,上半段爲華嚴經釋文,下半段爲唐詩春江花月夜,表現出其書法創作心態極爲自由的特點,整幅書法爲長幅之作,其內文字,味道,風格,內容皆不同,極爲珍稀,故價值極高。”

對於傅山,陳逸已經有了很多的瞭解,一路將信息瀏覽下來,當看到最後的物品價值時,那僅僅四字價值極高的評價,讓他有些驚異萬分。

價值千萬以上,陳逸在經過了最初的驚異後,心中便涌現出了一股激動,以傅山此文字的風格,當得起這個價格,而且這還是一個三百多年未曾有人發現過的書法真跡,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在他所見過的一些書法作品中,基本上都是有着一個主題,整張書法作品,幾乎都是圍繞這個主題而寫,可是在傅山的這張書法上,卻是非常的雜,半段經文,半段詩文,其中充滿着一股濃濃的怪味。

只是,或許就是因爲這種怪味,這種旁人所不能及的雜書,讓其的書法價值變得如此之高,足以價值千萬以上。

第1407章 內訌第801章 老丈人第967章 尋寶節目(三)第1509章 一曲《鳳求凰》第216章 準備出發第449章 兩個任務第1254章 剡地山水第211章 救我姐姐第1331章 宋代官帽第1050章 衆人的歡迎第1176章 新書體的創造過程第149章 雲棲大師第1268章 再入藏書閣第1333章 華夏藏寶地第280章 拍賣行內幕第894章 再入三清觀第1037章 書法比試(中)第467章 賀瘋子第83章 古玩城鑑寶(三)第1336章 一張百萬英鎊第540章 預訂作品第849章 婚禮(下)第679章 盒中秘密第1378章 尋找第29章 集雅閣第1297章 直鉤釣魚第886章 玻璃種帝王綠第357章 初級儲物空間第1477章 書法大賽面試第679章 盒中秘密第760章 瓷器發佈會(一)第54章 牆壁中的秘密第1453章 再見賀文知第253章 題字第794章 挑選柴窯(下)第1447章 冰弦演奏會(上)第1261章 道觀做客第120章 變故第227章 截然不同的眼睛第721章 柴窯重現第966章 尋寶節目(二)第178章 價值五十萬的方補第507章 二千鑑定點第807章 祖傳藏寶第177章 中年胖子的後悔第219章 被坑了第72章 鑑定藥方第1138章 觀看宅院第1295章 購買宅院第662章 等待結果第25章 修復康熙五彩瓷器(上)第847章 商城開放第306章 沈羽君的感動第910章 前往五亞第1421章 下一步計劃第912章 拍賣會組織者第870章 購買毛料第650章 只寫書法不留款識第129章 陳逸所淘來的稀奇古玩第210章 初級泡茶術第432章 鑑定結果第1439章 刷新記錄第724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925章 點睛比賽第1166章 吳府做客第621章 賞瓷第368章 收藏展覽會第278章 沒骨畫練習第560章 逛街第635章 告知來意第793章 挑選柴窯(上)第600章 決定第1057章 對決即將開始第345章 報道風波(上)第1063章 太好喝了第329章 三幅畫作第908章 得到的信息第170章 初級修復術第1190章 夜入王府第1193章 一件喜事第538章 衆人的震驚第1145章 上天的賜予第683章 破解難度第1239章 包裝茶葉第136章 抽獎輪盤第655章 文老腿部的修復第558章 陳母的滿意第1262章 藏書閣第963章 入駐儀式第641章 利益吸引第861章 贗品,真品第564章 回到浩陽第171章 逛街遊玩第254章 突破極限的獎勵第577章 與姜偉的商談(上)第874章 價值上千萬第1188章 離別第582章 拜師儀式(下)第376章 泡茶品茗第351章 被油漆覆蓋的紫砂壺
第1407章 內訌第801章 老丈人第967章 尋寶節目(三)第1509章 一曲《鳳求凰》第216章 準備出發第449章 兩個任務第1254章 剡地山水第211章 救我姐姐第1331章 宋代官帽第1050章 衆人的歡迎第1176章 新書體的創造過程第149章 雲棲大師第1268章 再入藏書閣第1333章 華夏藏寶地第280章 拍賣行內幕第894章 再入三清觀第1037章 書法比試(中)第467章 賀瘋子第83章 古玩城鑑寶(三)第1336章 一張百萬英鎊第540章 預訂作品第849章 婚禮(下)第679章 盒中秘密第1378章 尋找第29章 集雅閣第1297章 直鉤釣魚第886章 玻璃種帝王綠第357章 初級儲物空間第1477章 書法大賽面試第679章 盒中秘密第760章 瓷器發佈會(一)第54章 牆壁中的秘密第1453章 再見賀文知第253章 題字第794章 挑選柴窯(下)第1447章 冰弦演奏會(上)第1261章 道觀做客第120章 變故第227章 截然不同的眼睛第721章 柴窯重現第966章 尋寶節目(二)第178章 價值五十萬的方補第507章 二千鑑定點第807章 祖傳藏寶第177章 中年胖子的後悔第219章 被坑了第72章 鑑定藥方第1138章 觀看宅院第1295章 購買宅院第662章 等待結果第25章 修復康熙五彩瓷器(上)第847章 商城開放第306章 沈羽君的感動第910章 前往五亞第1421章 下一步計劃第912章 拍賣會組織者第870章 購買毛料第650章 只寫書法不留款識第129章 陳逸所淘來的稀奇古玩第210章 初級泡茶術第432章 鑑定結果第1439章 刷新記錄第724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925章 點睛比賽第1166章 吳府做客第621章 賞瓷第368章 收藏展覽會第278章 沒骨畫練習第560章 逛街第635章 告知來意第793章 挑選柴窯(上)第600章 決定第1057章 對決即將開始第345章 報道風波(上)第1063章 太好喝了第329章 三幅畫作第908章 得到的信息第170章 初級修復術第1190章 夜入王府第1193章 一件喜事第538章 衆人的震驚第1145章 上天的賜予第683章 破解難度第1239章 包裝茶葉第136章 抽獎輪盤第655章 文老腿部的修復第558章 陳母的滿意第1262章 藏書閣第963章 入駐儀式第641章 利益吸引第861章 贗品,真品第564章 回到浩陽第171章 逛街遊玩第254章 突破極限的獎勵第577章 與姜偉的商談(上)第874章 價值上千萬第1188章 離別第582章 拜師儀式(下)第376章 泡茶品茗第351章 被油漆覆蓋的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