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

現在是主力,將來更要爲第二、第三、第四乃至更多鎮提供軍事人才和各級主官的第一鎮,實質就是陸四爲淮軍創建的大號軍官教導團,甚至稱之爲淮軍的中央軍校都不爲過,那麼陸四必定要親自統領,主抓第一鎮的訓練及軍事。

沒辦法,誰讓淮軍的高級將領中就他陸文宗一人識字,其他人好些的能鬼爬似的寫出自己名字,不好的只能畫個圈。

比如程霖和沈瞎子在通州呈遞的那份被陸四珍藏在被子夾層裡,偶爾深夜會拿出來讀一讀的“勸進表”。

這上面末尾就是兩個圈圈,外加兩個紅印泥的大拇指印。

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兩個圈圈,意義很大。

陸四也很喜歡。

既然一鎮只有三旅,那麼三個旅帥人選就十分重要了。

陸四將手頭現有人選想了再想,方纔做出決定,三個旅帥人選分別是夏大軍、徐和尚、謝金生。

從表現上來看,這三位似乎都不理想,因爲三人都沒有參加淮軍攻打揚州前後的兩場重要大戰——史家蕩之戰、瓜洲之戰。

嚴格來說,夏大軍和徐和尚在興化之戰的表現也的確不佳,性質就同陸四前世過大江吃了敗仗差不多。

單論作戰表現,程霖、沈瞎子、左潘安、郭嘯天、麻三、孫四等人要比夏大軍三人強的多,甚至是孫武進都要蓋過他們。

但,陸四還是選擇任命夏、徐、謝三人爲第一鎮的三大旅帥。

不僅僅是這三人是隨他陸四一塊在運河邊殺出來的,更因爲這三個人代表了淮軍最基礎的力量,也是最根本的力量。

通俗的講,這三人同陸四一樣都是淮軍的創建者,將來若淮軍取了天下,這三人必被史書列爲開國元勳,而他陸四一個太祖皇帝也是跑不掉的。

其實程霖也符合這個標準,新興場的賣油郎實際是第一個“入夥”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的,而且他全程參加了對明軍的兩次重要戰鬥,“東征”表現更是耀眼。

然而陸四沒有調程霖到第一鎮,他覺得程霖和沈瞎子搭班子的表現很好,並且泰州、通州區域人口衆多,經濟雖不及揚州和江南,卻也是相對較好地區。二州又處於揚州東南,有長江爲天險,地理上來說是淮軍絕對的大後方。

按歷史上的江南明軍表現,他們應該沒有膽量渡江襲擊江北,可也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故而江防同樣很重要。

那麼,程霖這個雖然不識字,勇氣和忠誠卻都合格,並且顯然正在成長的將領,就是通、泰二州這個大後方鎮守的最佳人選。

再有那個看似粗漢,實則也有些小聰明的沈瞎子幫襯,陸四是可以放心北上的。

離開揚州時,陸四已將自己草擬的有關“清鄉”意義及實施步驟送往通州,不過因爲“清鄉”涉及到通、泰兩地的地主士紳利益,程霖和沈瞎子又不識字,陸四怕給他們念信的人有什麼歪心思,篡改了他的意思,特地派鄭元勳的長子鄭宗安前往通州送信,並給程、沈二人解讀“政策”。

陸四目前爲止對讀書人認可的有“三個半”。

那個陸四給他自由卻不走,甘願留下替陸四效命的山陽知縣魯吉英是一個;

完全是被陸四強迫,但自打知道陸四已經成了大順淮揚節度使後,就開始變得主動起來的原提舉清江司主事宋慶是一個;

從一開始爲了揚州全城百姓性命主動出城與淮軍談判,並在隨後協助陸四穩定揚州市面,又在瓜洲獻策使史可法變成光桿司令,現爲大淮揚州府尹的鄭元勳是一個。

另外半個則是那原明朝高郵知州,現爲大順高郵州牧的何川。

除這“三個半”外,其餘的降官以及什麼讀書人,陸四都不待見。

魯、宋、鄭三人對陸四的“清鄉”想法都表示了認同,不過受限於眼光及時代限制,三人倒不是從鄉村政權建立,什麼皇權要下鄉這個角度看待清鄉工作,只道是陸四爲了徹底掃清境內的潛在敵對分子,從而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與明軍決戰這個角度出發。

對大順政權及陸四同淮軍的認可,使得這三位積極配合“清鄉”,已經開始着手籌建鄉下“反動”勢力被一清而空後的基層政權組織構建,這無疑分擔了陸四不少工作,因而使得陸四對這三人越發看重。

那個何川卻是雷打不動的跟撞鐘和尚似的繼續從前的治理方式,對外也不說自己是什麼大順的官,反正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也就是務實的好官,在百姓中有好名聲,加上崇禎馬上就要上吊的消息肯定會影響何川的思想,不然陸四早把他弄死了。

........

興化城門被打開了,劉定生是提着興化知縣宋泰的首級向陸四報喜的,血淋淋的被長刀整齊斷了的頭髮胡亂的蓋着宋泰的面目。

陸四掃了一眼便讓人將這位對明朝忠貞的知縣首級連同其屍首一同埋葬,也算是自己對忠臣的一點敬重吧。

劉定生同時還抓住了始終支持宋泰的那個李興文。

“李賊腿上叫砍了一刀行走不便,都督若要見此人,末將這就使人將他擡來!”

僅用半個時辰便攻下興化城的劉定生這會可不是剛纔嚇得腿軟的樣子,而是一臉自豪。

“不必了,處死吧。”

陸四怎麼可能饒過李興文,他此次清鄉重點打擊目標就是地方的土豪,哪怕不是劣紳但只要反對淮軍就必須清除,況李興文這種全家老小齊上陣跟淮軍對抗到底的。

因爲,降清的士紳也不全是劣紳,也有很多百姓口中的好人,善人。

這些人,可能會全家老小抵抗如淮軍這種農民軍,也可能會領着百姓剔發易服,成爲大清的順民。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劉定生立即應命,又請示道:“都督,李家其餘人是否也要盡數處死?”

“小四子,”

陸文亮剛想說讓堂弟殺幾個領頭的就好,別的可以饒過死罪,可不能再跟淮安城一樣殺人家滿門了,不想堂弟卻已經開口。

“凡是與我淮軍爲敵者,一律處死,不必再問。”

說完之後,陸四扭頭看向陸文亮:“大哥要說什麼?”

“我...沒什麼。”

陸文亮輕嘆一聲,堂弟身上的戾氣似乎比從前更重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
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