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

馬頰河之戰,淮軍獲得了重大勝利,計斃敵真滿漢軍四千餘,俘虜漢軍、阿哈千餘,收編民夫一萬餘。戰馬四千餘匹,騾、驢、馱馬等牲畜近萬頭,大小火炮571門,火銃3800餘杆,各式盔甲近四千付,弓弩2000餘付,羽箭五萬餘枝,其餘物資不可計數。

繳獲的武器裝備可以列裝淮軍兩個鎮,這是自淮軍創立以來取得的最大戰果。

淮軍自身傷亡也大,戰前動員兵力三萬人,實際趕到戰場的只有兩萬出頭,未到戰場的多是風雨迷路和行軍艱難。

參戰官兵傷亡達到七千餘,多半是在攻打滿洲兵營損失的,當場陣亡者就有三千多,餘傷員盡皆往濟南運送救治。

在回濟南前,陸四出於戰爭人道主義考慮,命人用馱馬將陣亡的清軍屍首送還清方,與屍體一同送去的還有他給清廷太后下的戰書。

賈漢復擔心這封有些“過份”的戰書會激怒滿清真往山東派來大軍,那樣的話淮軍雖取得對豪格集團的勝利,但傷亡很大,參戰各部也都疲憊,後方糧草調撥更是困難,恐怕難以再組織如此規模的會戰,並可能無法守住濟南。

陸四將高進從京畿打聽到的清軍用兵動向、及第五鎮張國柱的奏報給諸將看,諸將一一看過,這才曉得他們在馬頰河畔大戰時,山西、河南那邊已是打的熱火朝天。

“阿濟格用兵山陝,多鐸用兵河南,山東這邊亡於我軍之手前有巴哈納、石廷柱三千人馬,後有豪格、孔有德九千人馬,韃子於北邊還有多少兵馬?”

陸四斷定北直及京畿一帶異常空虛,這個時候莫說他調戲一下滿清的太后,就是問問實際操控清廷的多爾袞老婆能不能生,他多爾袞也得把這口氣給嚥住。

“滿清有滿、蒙、漢八旗兵,合有24旗,每旗定編7200餘人,故而八旗兵總兵力在十五萬人左右,另有三順王兵馬不足兩萬,由此可以得出清軍實際可用兵馬最多不超過十八萬...”

在關寧軍呆過的曹元大體把滿清實力給說了個明白,他認爲滿清這次舉國動員入關,盛京留下的兵馬大概也就一兩萬人,所以前後入關的清軍應該在十五萬人左右。

現在阿濟格帶了八萬多進入山陝戰場,多鐸帶了三萬多進入河南戰場,這兩支主力就有十二萬人,餘下不到三萬人又在山東損失了一萬兩千。

山海關與李自成順軍作戰不可能沒有傷亡,因此曹元猜測留守京畿及北直的真辮子兵很有可能不到一萬人。

“除非他們將盛京的留守八旗兵調進關,否則,就這麼點人。”

陸四點了點頭,他的分析同曹元差不多,並且結合多爾袞是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皆徵來看,懷疑入關的十五萬清軍中至少有兩萬老弱病殘。

“莫要忘了,還有降清的吳三桂和一幫前明降兵。”柏永馥提醒道。

這麼一說,對於清軍現在的實力可能還得加上三四萬人,因爲光吳三桂和高第統轄的關寧軍就有兩萬多人,其他在北直降清的明軍應該也有很多。

“京畿和北直這一片早就殘破,清軍哪來的糧草支撐大軍的?”因爲迷路錯失大戰的李元胤疑惑道。

“遼東。”

陸四指了指地圖,“不要忘記清軍前後數次入關擄去了幾百萬強壯的漢人,這些人就是支撐清軍發動進攻,竊奪我中國的底氣。再加上他滿清入關之後進展神速,便形成幾個月前的席捲之勢。”

說到這,頓了頓,有些高興道:“好在,我們在山東打斷了他滿清的席捲之勢,雖說只是斬斷其一羽,但對全國戰局卻起到了至關作用。”

這顯然是說淮軍在山東的大勝有助於西線順軍的反攻,並且淮軍的第五鎮此時正在河南對清軍作戰,重創幷包圍了清衛輝總兵祖可法。

而早在多鐸率部南下前,陸四給張國柱的命令中就有要其配合有可能於十月發生的順軍,自南陽方面進行的反攻。

張國柱的第五鎮雖只有一個旅是淮軍老建制,其餘都是劉澤清部的降兵,但這些本應該是清軍前鋒綠營兵,卻已然搖身一變成爲抗擊清軍的先鋒。

這就是得益於小淮海戰役及北上山東戰役的影響。

明朝的兵馬不是不能打,他們只是在1644年缺少打下去的勇氣和支撐,並且被清軍入關後的席捲之勢所迷惑。等這幫綠營兵發現滿洲人實際也不那麼可怕時,一連串的反正便發生了。

陸四做的就是將五年後的綠營大反正提前發生,並取得了想要的效果。

張國柱在河南取得對衛輝總兵祖可法的優勢,高傑的第六鎮同樣在臨清一帶形成對清山東巡撫方大猷的優勢。

豪格集團的覆沒將使這個優勢再次增大,陸四已令高傑奪取臨清,將山東北境還淪於清廷之手的州縣盡數恢復,並與張國柱的第五鎮形成呼應,隨時可以兩鎮並出,從側翼牽制多鐸部。

“如果清軍在北方的留守兵力不多,我們是不是可以北上?”趙忠義盯着地圖看了又看,有些躍躍欲試。

“如果我們北上,肯定能逼得清廷下令多鐸回軍,那樣河南順軍就能攻入京畿了。”

賈漢復結合留在豪格屍首上的那封信推測都督恐怕真有意北上。

趙忠義卻提出一個不同的思路,他道:“咱們不是有水師嗎?可以渡海去打遼東,挖了清軍的底氣啊,沒了遼東的糧草供應,清軍拿什麼在北邊撐着?都督不是常說,打仗打的就是錢和糧食麼。”

“對,可以渡海去遼東!”

賈漢複眼前一亮,“李化鯨的第七鎮不是拿下登州了麼,讓他們直接從登州渡海去遼東,未必就要直取盛京,把遼南的金、復、蓋幾州打下來,韃子就要急眼了。”

“直搗黃龍?”

曹元也覺得這法子不錯,你滿洲人入關佔我京畿,那我淮軍就從海上端你老巢,看你滿洲人還有多少心思在關內。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