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

王二先生的“建議”並沒有讓陸四的臉上出現半點異樣,他依舊靜靜的坐着。

陸爺英明!

邊上偷瞧陸爺的孫武進大是敬佩,雖然陸爺年輕,但陸爺的胸襟和智慧卻是眼面前這幫泥腿子拍馬所不及的。

可孫武進沒有看到王二先生推出餘淮書那刻,他眼中能幹大事的陸爺實際上右腳明顯在地上點了兩下。

表面,陸四淡然處之;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內心,實則非常失落。

帶領河工奮起反抗的是他陸文宗,號建淮軍的是他陸文宗,豁出命帶一百勇士騙城的也是他陸文宗,整頓軍紀保全淮安居民的也是他陸文宗,想方設法想讓震攝這幫烏合之衆的也是他陸文宗,甚至爲了挽救這幫烏合之衆,他陸文宗都放下穿越者的高傲主動向李闖稱臣!...

反正,是他,是他,還是他。

所以,無論是實力還是功勞,王二先生首推就應該是他上岡陸文宗!

雖然陸四不會當這個“共主”,可王二隻字不提就未免讓人不舒服了。

可能,這就是遠近親疏,也可能是他陸文宗太過年輕,又或許是王二覺得大部分人是餘淮書拉過來,不推他做首領說不過去。

往更陰暗面想,也許是這幫人覺得接下來就是官府招安,作爲領頭的人一定能夠得到官職。那麼,這好處何必給外人呢,哪怕沒有陸文宗就沒有他們的現在。

這也是人心。

沒了迫在眉睫的生死危脅,這世間又幾人能做到胸中沒有小九九。

“不可!餘某何德何能做大夥的頭領?照我說陸文宗兄弟膽識過人,又是奪取淮安城的大功臣,他才應該做大夥的首領!”

餘淮書真是蠻會做人的,聞言立即站起推辭,並真誠的認爲只有上岡陸文宗才能撐起淮安城的這片天。

“餘先生莫要推辭,我陸文宗粗人一個,做大夥的首領可不能光有勇沒有謀,而且先生見識也比我陸文宗強...”

陸四也會做人,站起來表態他是支持餘淮書做首領的。

臺下人羣有很多是餘淮書招引過來的,上岡陸文宗對他們而言太過陌生,因此聽了王二先生的建議,頓時就有人轟然說好,說什麼往後大傢伙就提着腦袋跟餘先生幹了。

山陽縣那邊人也紛紛勸說,在衆人包括陸四的一再懇求下,餘淮書方勉爲其難答應下來。

秦五有些奇怪,打淮安城出力最大的鹽城縣那幫人怎麼一個個都不吭聲的,按道理他們即便不好意思反對餘先生當頭,也要出來陰陽怪氣幾句。

現在?

秦五覺得古怪,不過一想以後這淮軍就以他們山陽縣爲主,心裡忍不住一陣激動。

“既然大夥奉我爲首,那餘某就得跟大夥有言在先了...”

餘淮書對新身份的適應也很快,並且藉着陸四帶來旗牌兵的“威壓”,順勢提出了整頓各家隊伍的想法。

“不管大夥怎麼想,在官府眼裡咱大夥就是反賊,那麼大夥當然就得合起心來,要是各家有各家的心,咱們怎麼和官兵鬥?....要說咱們的人數是佔優勢的,但大夥原先都是種地的農民,有幾個會上陣殺敵本領?諸位又哪家能單獨和官軍打?....奉我爲首,就得聽我號令,要是大夥做不到這一點,又何必要奉餘某爲首?”

餘淮書說話相當有水平,聽得衆人不住點頭,紛紛拍胸脯表示唯餘先生之令是從。

“擇日不如撞日,大夥既然沒意見,那就在這淮字大旗下盟誓吧!”

王二不失時機的叫人拿來香案,給每位頭領發了一柱香,對天盟誓是王二認爲必須有的程序,戲文上不都這樣麼。

陸四也拿了一柱香,帶着鹽城縣衆人跟着人羣喊了幾句。

在最前面領着衆人盟誓的餘淮書看着一枝獨秀。

..........

餘淮書的整頓辦法很簡單,基本照搬了陸四那套,選了隊伍人數最多的十家爲大營,其餘爲小營,一大營領五小營,十大營唯餘淮書這邊指揮,包括陸四這邊。

“好,那大夥今後便都是我淮軍將士了!以後我們便生死與共!”秦五頗是高興的振臂一呼。

各家頭領們也是情緒高昂,歡呼了好一陣。

“那接下來怎麼辦?”

人羣的歡呼聲被寶應沈瞎子的這句問話止住了,因爲這個問題也是所有人都關心的。

“我們淮軍難道真要造朝廷的反?”興化彭大清悶聲道。

“接下來,餘先生早就同我們商議過了,就咱們淮軍的實力肯定是沒法和官軍鬥到底的,大夥的妻兒老小都在鄉下,真扯旗反了,妻兒老小怎麼辦?餘先生的意思是咱們現在佔了淮安城,掐住漕糧北運的脖子,便等於有了同朝廷談判的資格......”

王二說的大致就是桃花塢陸四同餘淮書他們商量打淮安的意義所在,當時淮軍上下豁出命打淮安是造反,但造反的目的又是爲了得到朝廷招安。如果不打淮安,大傢伙一鬨而散,事後官府肯定會秋後算賬。官府不算賬,金聲桓的兵也會過來找他們。

餘淮書去聯絡揚州河工隊伍時,也是用的這套說辭,因此正如陸四所想那般,進入淮安城的四萬河工絕大多數都是造反初期的動搖派、投機派,包括他直系的人馬。

“餘某知道大夥關心什麼,有些人可能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餘某在此便爲大夥說一說,”

餘淮書剛起身說了兩句,卻被他身邊的陸四打斷了。

“大夥有沒有想過,萬一朝廷不招安咱們怎麼辦?”陸四很平靜的望着臺下一衆和他同一出身的“泥腿子”們。

這個問題很戳人心,臺下一片寂靜,因爲他們中的大多數相信他們鬧出這麼大聲勢,又奪了淮安城,朝廷一定會招安他們,這才一個個往淮安城鑽,盼着能脫了他們造反的罪,或者是分一杯招安的羹。

可要是事實不如他們所想,朝廷不招安,他們怎麼辦?

真鐵了心拋妻棄子造反?

鹽城縣的那幫人早就私下通過氣,陸四的問題並沒有讓他們產生困惑。山陽縣的那幫人卻不同了,一個個聽得都是愣在那邊。

餘淮書眉頭微皺了一下,道:“陸兄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不管朝廷招不招安咱們,咱們首先得立於不敗之地,”陸四環顧衆人,“不錯,淮安城是在我們手裡,但大夥想過沒有,光有一座淮安城就能確保我們太平無事?就能確保朝廷一定會忌憚咱們,派人來招安咱們?”

“應該會吧,”

王二給人算過很多命,但卻算不出自己的命。

陸四搖搖頭:“凡事都要往最壞的一面想,如果朝廷不肯招安咱們淮軍,那必然會調集大軍來攻打咱們,到時候咱們淮軍坐困孤城豈不死路一條?因此,我意帶人南下攻打揚州,使淮揚兩府十數縣州聯成一片,以爲根據之地,互爲援應,到時候我們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還怕他官軍來剿?”

“對啊,咱們都打下淮安了,索性把揚州一塊拿下!”人羣中寶應那個沈瞎子一拍腦袋,“有了淮揚兩府,朝廷八成就得招安咱們了!”

這話一說,人羣一下又炸開了,都在討論陸四說打揚州的事。

王二和秦五他們也在竊竊私語,顯是商量這事可行不可行。

餘淮書也在沉思。

陸四擡手示意衆人安靜,又道:“各位,活路都是拼出來的,現在就想着讓朝廷招安咱們,我怕到最後各位就跟那梁山好漢們一個下場!”

得益於說書的將《水滸傳》傳的家喻戶曉,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們都不用陸四細說,腦海中就浮現出宋江等人的結局。

“所以,我陸文宗覺得,招安是條好路子,可前提是得咱們淮軍足夠強大,這樣朝廷就不敢哄騙咱們,一句話,將來朝廷要說話不算數敢殺咱們弟兄,咱們淮軍就打給他看!”

說到這裡,陸四頓了一頓,“不過打揚州城,肯定要死人。我陸文宗反正第一個去,諸位有願隨我去打揚州的,就請站左邊,不願意的站右邊...我話講完了,有誰認爲我講的不對?”

臺下包括臺上鴉雀無聲,許久,有個聲音傳了出來。

“有,”

套着女人花襖的左潘安弱弱的舉了舉手,看了看身邊人,又看看臺上的陸四:“那個,大兄弟我問一下,哪個是左,哪個是右?”

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
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