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

晉、楚,都是春秋時的大國。

至於大哥陸文亮是否封王,陸四問過顧君恩他們的意見,衆人意見竟是一致,那就是既然少都督獲封親王,那少都督的父親便沒有必要再封王,且陸文亮將出任江北巡撫一職,所以更沒有必要封王。

而且父子同時健在且同時封王,有違禮制,於宗法也是不合。

陸四再三考慮,沒有堅持己見。

倒不是捨不得給文亮哥封王,而是他不能讓大順的王爵變得跟廣西老表的天國一樣爛大街。

再說,文亮哥自起事以後並不曾參與大的戰事,給其封親王於功績而言有些說不過去。

但是對於政務院擬出的六十八名封爵名單,陸四卻做了修改,刪去其中大半,只定親王以下國公四人、侯爵十二人、伯爵二十四人。

連同親王在內,也就是隆武朝立國之始,與國同戚勳貴共四十二人。

首先被陸四從封爵名單拿下的是李自成所封崇禎太子朱慈烺的宋王、定王朱慈炯的定安公、崇王朱由樻的襄陽伯、邵陵王朱在城的棗陽伯、保寧王朱紹圮的宣城伯、肅寧王朱術的順義伯。

前明宗室一律不封爵,這是陸四給這次大封爵定下的原則,以後則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比如弘光帝要是開門迎大順天兵,看在其聽話懂事份上,陸四怎麼也要給人家一個國公的,還得世襲。

以上諸前明宗室除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下落不明外,其餘幾個其實都在順軍控制區內,包括那幾個山海關之戰後被李自成釋放的前明親藩。

前明宗室不封爵以外,這次大封爵又要結合順、淮兩方面歷史因素,首先陸四承認李自成於永昌元年所封爵位,只要這些人健在並且不曾降清或降明,那麼他們的爵位於此次封爵是繼續保留的,若有新功則可視功勞大小斟酌晉升。

顧君恩同禮政府提供的名單顯示,李自成於永昌元年共封侯爵九人,分別是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蘄侯谷可成、亳侯李過、磁侯劉芳亮、義侯張鼐、綿侯袁宗第、淮侯劉希堯、絳侯賀錦。

以上九位侯爵如今只有李過、張鼐、袁宗第三人健在外,其餘六人都已陣亡。

健在三人中,李過封晉親王,袁宗第因坐鎮河南有功晉英國公、張鼐侯爵不變,但由英侯改爲義侯。

永昌元年所封伯爵最多,共有26人,分別是光山伯劉體純、太平伯吳汝義、巫山伯馬世耀、武陽伯李友、平南伯劉忠、文水伯陳永福、桃園伯白廣恩、確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陳藎、鄢陵伯劉蘇、伯爵任繼榮、伯爵辛思忠、伯爵黨守素、伯爵劉汝魁、牛萬才、藺養成、左光先、牛成虎、馬科、寧陵伯田虎、臨胊伯高一功等人。

這其中又戰死過半,如今健在的是劉體純、劉忠、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成、馬科、高一功八人。

另外還有一個左光先,此人是前明將領,於崇禎十六年歸降李自成,後隨大順軍入京參與了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兵敗撤出北京時,左光先與蘄侯谷可成率兩萬兵馬斷兵後,於定州清水河與追擊的清軍大戰。

此役,谷可成被俘身亡,左光先在戰鬥中因馬腿被砍而墜馬折足,易馬再戰,不能騎,遂棄輜重而退入山西與李自成會合。後隨李自成撤離西安時與一妻三子被清軍俘獲,不得已歸順滿清,隸屬鑲白旗漢軍,仍爲總兵。

阿濟格部自荊襄北上河南時,左光先陣前再次反正,率親兵百餘人與三子投奔順營。

顧君恩意左光先有降清失節污點,雖然重新反正,但不可再爲大順伯爵,可降爲總兵待遇來京閒置。

陸四卻說左光先當年於定州也是與清軍血戰過的,後來只是因爲妻兒被清軍俘獲這才無奈降清。降清之後又不曾給清軍出過力,待知大順重新崛起,毅然攜子來投,精神可嘉,故保留左光先的伯爵,改封爲誠義伯。

劉體純、高一功東征有功,又皆是領軍提督,此次自然要予以晉爵,陸四直接大手筆,將劉、高二人的伯爵直接晉爲國公。

劉體純爲美國公、高一功爲法國公、如此連同袁宗第的英國公,四大國公原順軍將領便佔了三人。

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成、馬科、劉忠六人仍爲伯爵。

此外,永昌元年封爵後,李自成其實又封了兩個侯爵,其中一個就是陸四的淮陰侯,另一個是董學禮的定南侯。

董學禮戰功並不顯著,並且曾在永昌元年五月份的時候有過動搖,但最終還是選擇同河南節度呂弼週一起接受陸四指揮。隨後一直在河南同呂弼周堅持抗清,因此陸四沒有削奪董學禮的定南侯爵,如此一來保留下來的原順軍方面侯爵就只有兩個,一是董學禮,二是張鼐。

親王以下其實還有郡王之封,但陸四卻將郡王一封予以空出,沒有授予任何一人爲郡王。

四大國公之封順軍方面佔了三個,還有一個肯定要在淮軍當中產生。

這個德國公就是陸四新近任命爲河北巡撫的夏大軍,夏於淮軍之中資歷、戰功是僅次於陸四這個首領的。濟南之戰更是奠定了淮軍于山東的戰局優勢,爲全殲豪格、孔有德集團做出巨大貢獻。其後北伐,第一鎮也是功勞巨大。

許是平衡,又許是無意,兩個親王順軍佔了一個,淮軍佔了一個。四位國公順軍佔了三個,淮軍只有一個。但在侯爵這一塊,順軍卻只有兩個,淮軍方面足足有十人之多。

十位侯爵分別是左潘安、李延宗、高傑、程霖、沈富安(沈瞎子)、徐廣大(徐和尚)、張國柱、蔣魁、趙忠義、耿仲明。

左潘安、程霖、沈富安、徐廣大、趙忠義、蔣魁六人現在都是一鎮之帥,也都是陸四的老家人,連同外甥李延宗可以說是真正的淮左集團。

高傑、張國柱則是前明降將,二者一個是第六鎮的鎮帥,一個是第五鎮的鎮帥,乃是前明降將於淮軍之中戰功最爲顯赫者,尤其是高傑。

耿仲明不是淮左集團,也不是前明降將,而是滿清三順王。

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
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