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

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聞潞王已至崇明,立即趕到魏國公府,請魏國公率南都勳臣百官准備儀鸞往崇明迎立潞王,奉至南都祭孝陵。

錢謙益等也立時找到史可法,請他這南都第一文臣往崇明迎立潞王。

“先馬士英以淮西武夫要挾朝堂,百官不得不屈從,今潞王有北來兩萬兵將擁護,我等還如何怕他馬士英!”

戶部尚書高弘圖同右都御史張慎言等羣情激昂,揚言“非潞不立”。

已和崇禎朝大學士魏炤乘趕至浦口的馬士英聞南都竟轉向擁潞,亦是大急,派人渡江邀請南京各衙門官員赴浦口,欲將擁唐之事生米做成熟飯。

然而南京六部官員竟一改前番附唐姿態,都說鳳陽總督不過是地方督撫,無權召集朝臣開會。

氣得馬士英在浦口跺腳大罵一幫酸儒不知此事厲害,那潞王再賢也是懦弱之人,此國家社稷存亡關頭,哪能以懦弱之人爲主!

曾在天啓年間秉魏忠賢意,修《三朝要典》的南京禮部尚書王鐸因感崇禎朝一直閒職,無有實權,今難得有兩藩爭立良機,認爲這是老天爺賜給他參與定策的重要機會,竟在史可法和魏國公、韓贊周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帶領禮部一衆官員前往崇明迎潞藩。

並稱,“立潞,天意也,甚佳,但須速耳,遲恐有變。”

王鐸這一私自行爲卻得到了錢謙益等人的大加讚賞,他們堅持擁潞,反對唐王登基就是害怕馬士英和太監盧九德會憑定策之功進入朝堂,排擠東林黨勢力。

在高弘圖、詹曰廣等人的再三勸說下,史可法終於決意迎潞。

但於擁潞,這位南都第一文臣卻有與衆人不同的看法,並非純因爲潞王有賢名。

“以齊桓之伯也,聽管仲則治;聽易牙、開方則亂。今吾輩之所立者,豈其不惟是聽,而又何患焉?”

史可法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潞王賢德,但天性膽小,並且雖有北來兵將護送他南來,但根本潞王卻仍是個落難親藩。

故這位落難親藩陡遇富貴爬上皇帝寶座,享盡人間富貴便心滿意足,絕不會同“察察爲明,諸事親問”的先帝一樣,登基之後也肯定是個庸主,如此朝政大權由東林君子掌握,重現天啓初年衆正盈朝局面,國家必能轉危爲安。

史可法這番話是同黨內幾個大員說的,真正是最實在的話,不想,內中卻有人將史的這番話透露了出去。

結果擁唐派一聽這話,紛紛大罵史可法爲東林一黨私利擁一庸主,這等行爲哪裡是重臣作爲。

路振飛更氣的寫下公揭命人張貼於南京各大城門,一時之間輿論矛頭紛紛指向說了“老實話”的史可法。

更有人將史可法從前在江淮帶兵無一勝績,在漕運任上無一作爲,前番帶兵渡江討賊竟被賊漠視的種種事蹟翻出,搞得史可法狼狽不堪。

古語有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不管輿論如何,他史可法總是南都手握大權的第一大臣,只要堅定去迎潞王來南京就可,潞王血脈較唐王近,又有賢名,更有兵馬護衛,同時江南士林無不支持潞王,只要潞王先拜了孝陵,馬士英一個鳳陽總督難道真敢狗急跳牆,舉兵造反不成?

那淮西兵將號稱十萬,實則不過四五萬人!

可惜史可法缺少擋擔,總想處處應付,八面妥貼,竟跑到浦口同馬士英密議,稱可由潞藩監國,唐藩行兵馬大元帥。

這樣,潞藩之賢,唐藩之剛,二者結合,更加有利。

馬士英有點不願意,但沒一口拒絕史可法,只說回鳳陽與唐王、諸將商議,並要求史可法暫緩迎潞。

出於大局考慮,史可法同意下來。

但就在史可法回到南京的當天,就接到蘇州地方急報,說自崇明登岸的潞王已在北來兵將護衛之下到了蘇州,並旗鼓鮮明向南京進軍要拜謁孝陵。

除北來一萬餘官兵外,又有陳名夏、陳扆誦、高鬥先、於允中等數十名自京師南下官員隨同。

此前偷偷跑到崇明的禮部尚書王鐸等人赫然也在隊伍之中。潞王所經地方東林、復社士子官員無不鼓舞,或爲潞王捐輸軍餉,或爲大軍提供糧草。

一時之間,江南諸府皆是潞王賢德之名,及那潞天子好的歌頌。

拜謁孝陵意味什麼,自是不必說,史可法大吃一驚,生怕潞王此番舉動激怒馬士英,趕緊派人前往蘇州加以勸阻。

“去去去,什麼狗屁的史本閣,回去告訴他,國家不可一日無主,若想這國家淪於滿州韃子之手,他便將南京城門關了不讓潞王進城就是!”

史可法的使者連潞王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孫武進手下的兵將亂棍打走。

潞王一行便如遊行般,一路無有任何兵將敢來阻止。鎮江的張氏兄弟更是早早派人同潞王身邊“北兵”接觸,獻銀獻糧,領着麾下幾千將士搖身一變也加入了扶保潞天子的大軍。

至此,大局定了,南京城中史可法就算不接受事實,他也沒有兵馬阻止這一幕。

六月初七,潞王朱常淓在王鐸、陳名夏、呂大器、沈廷揚、孫武進等陪同下,乘舟抵達南京城外燕子磯,南京官紳以史可法、魏國公、錢謙益、高弘圖爲首前來朝見。

次日,朱由淓登岸,先拜謁孝陵然後從朝陽門進城,駐於內守備府。

按理潞王既已拜謁過孝陵,史可法等人便當迎爲新帝,立即主持登基典禮,可史可法卻不知聽了誰說萬一先帝三子逃出事情怎麼辦,一想也對,於是主張再等一段時間,便先請潞王暫爲監國。

“去去去,吊他媽的監國,潞王要做就做天子,監他狗孃的國!”

大字不識一個的孫武進當着禮部尚書王鐸的面,直接將史可法草擬的監國詔書撕個粉碎。

一衆南都官紳面面相噓。

“這...”

王鐸看向潞王,心道這孫將軍是武人不懂事,潞王當是懂事的。

不想,潞王先看看地上撕碎的監國詔書,再看看百官,半天說了一個字:“對。”

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
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