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

從前講北伐,伐的是東奴滿洲。

今日講北伐,伐的是順賊流寇。

北伐對象的改變,直接關係弘光政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別人或許不知,可佛天子自個卻是門清,要不是人家順賊陸都督出於共同抗清需要,鼎力“贊助”他這根本沒有法統承序的潞王到南京繼位,能有他黃袍加身坐龍椅的福份?

吃水不忘挖井人。

更何況挖井人手裡除了鐵鍬外,還有一把明晃晃的大刀。

弘光這時候膽敢叫嚷北伐,恐怕立時南京城內就會大變,眼面前的孫大將怕是能用褲腰帶勒死他,然後說一句皇帝暴崩,囚在江北的好侄子福王過來主持工作。

自古能成大事,無不忍字爲先。

因此,佛天子明智的選擇不談北伐,先爲大明爭來二十萬精兵再言。

事情便就這麼定了,但在內閣那邊卻遭到了首輔王鐸的反對。

王鐸身爲史可法走後的朝堂第一號人物,對於收編清軍餘部爲大明所用,“化不利爲有利”是支持的,但他卻堅決不同意以王爵酬那滿洲英親王阿濟格,故而聽到宮中傳話要內閣草擬旨意後,立即上書稱:“阿濟格,滿洲賊也,不可以王封,請收之。”

一心想給自己弄一支軍隊的佛天子不加思索便將首輔的上疏留中不發,叫內侍再往內閣催促。

王鐸一見天子不理會自己這個首輔的意見,氣得趕緊再次上疏,這回是搬出祖制無異姓封王爲例進行勸阻。

弘光則以時事緊急,祖宗成例當因特殊情況予以破例爲由,執意要封阿濟格爲忠王,並要湖廣方面馬上着手清軍納編之事。

正在安慶一帶率軍與左良玉之子左夢庚對峙的鳳陽總督馬士英聞訊,倒是不怎麼反對收編滿洲餘部,因爲順賊一旦消滅滿洲必將南下,而他淮西之地位於江北之地,肯定會第一個面臨順軍的打擊。

所以爲了淮西的安全,也爲了增強明軍的實力,馬士英是贊同收編清軍的。

可他卻是主張以我爲主收編,即將清軍打散調入各地,不能仍由滿王阿濟格統帥,更不能封阿濟格爲大明的親王。

那樣的話,朝廷一無絕對實力壓制這十幾萬清軍,二來阿濟格這個親王兵強馬壯,即便現在能夠替大明抗阻順賊南下,將來也必爲藩鎮,尾大不掉,從而導致中國再次爲東奴所害。

馬士英上書建議可封阿濟格爲侯,吳三桂仍封爲國公,並往阿濟格部派出監軍,至少要抽取其部三分之一的兵力到它處,削弱阿濟格的兵馬實力,同時以吳三桂等監視壓制滿兵。

可是因爲早先鳳陽方面對南都政權合法性的不承認,以及馬士英曾和路振飛等人密議擅立唐王爲帝,近來又宣傳崇禎太子在鳳陽,勾結左良玉東犯,諸事累加,使得南都方面對馬士英這個鳳陽總督完全不信任。

如此,馬士英的上書肯定就是石沉大海。

鳳陽監軍太監盧九德日前對馬士英這邊也有些陽奉陰爲,爲了打破這一僵局,馬士英在其好友阮大鋮的建議下決定同左夢庚秘密議和,兩家重新結盟。

左夢庚此時也因爲淮西軍的抗阻不能如願東下南京,處於安慶、九江進不得進,退不得退,馬士英伸來的橄欖枝一下就搔到了左夢庚的心窩,當下就讓父親左良玉生前重用的湖廣巡按黃澎同馬士英接觸。

馬士英爲鳳陽總督,麾下有朱紀、方國安、劉良佐等將領爲其節制,另外名義上還節制黃得功這個悍將,又據淮西地區,左夢庚麾下則有二十餘萬兵馬,兩家若能重新結盟,聲勢肯定比現在兩家互相爲敵要好的多。

分之兩敗,合則兩利。

雙方接觸幾次基本就差不多敲定了,可這時左夢庚也聽說南京要封降明的滿洲阿濟格爲親王的事,眼珠子一轉便同馬士英的秘使阮大鋮說要他臣服南京也行,但必須也要封他爲親王。

理由是十分充足的,滿洲阿濟格以十數萬無根浮萍的兵馬可封親王,他左夢庚麾下十總兵,二十餘萬馬兵,憑什麼不能封親王?

“我父子皆忠心於朝廷,今同爲大明重柱,朝廷豈可偏愛滿洲而舍我漢家兒郎道理?”

左夢庚鐵了心也要當親王,甚至叫囂,若不給他封王,則立率大軍再攻南都。

屆時哪怕是淮西軍,他左夢庚也要與他們拼了。

左部下十總兵這回倒是難得的團結起來,因爲左夢庚要封親王,他們這些人怎麼也能弄個侯爺乾乾,甚至國公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爲了共同的利益,左良玉死後已經實際上成爲一般散沙的左軍再次凝聚在一起,共同向南都施壓。

馬士英聞訊急得直跺腳,左夢庚沒什麼打緊,可他麾下那十總兵可個個都不是善茬,真要擰成一股繩同他淮西兵火拼,怕是淮西這兩三萬兵馬還真擋不住。

同時也覺左夢庚請求封王的道理是站得住腳的,朝廷連韃子都能封王,憑什麼不能給漢人封王。

既然都是違了祖制,那就一起封好了。

這樣,多個擁兵的親王出來也能對阿濟格起到牽制作用。

於是,馬士英向南都上書爲左夢庚請封親王,又爲左夢庚部下十總兵向朝廷請爵。

不想,馬士英這一舉動又開了個不好的例子。

湖廣總督何騰蛟一聽馬士英爲左夢庚那個敗家崽請封親王,也橫插一槓,上書朝廷爲吳三桂請封親王。

偏沅巡撫傅上瑞也向朝廷上書陳明厲害,疏中道:“三桂兵強,皆爲原關寧明軍,可籍可用,何惜一封號不以收拾人心,反令三桂心寒。”

大意是滿清都能封吳三桂爲平西王,大明這邊難道還不如滿清。

並且同阿濟格不同的是,吳三桂是單獨同湖廣方面接觸,因此操作得當,吳三桂部是可以作爲一支忠心可靠軍隊監督阿濟格麾下滿洲兵的。

這下子南都嗡嗡一片了。

阿濟格要封王,左夢庚要封王,吳三桂也要封王,這王怎麼個封法?

總不能一次封三個親王吧?

那大明的親王未免也太不值錢了。

偏是屋漏又逢雨,湖北巡撫章曠一道急遞進京,竟是爲原順軍大將王體中、王得仁請封的。

王體中、王得仁麾下五六萬兵馬都是原順軍荊襄精兵,戰鬥力不低,且李自成之死與他二人有直接關係,故而二人是不可能降順。

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湖北巡撫章曠眼見總督何騰蛟一心拉攏吳三桂,尋思他這個湖北巡撫眼下是個空架子,這要是不趁機拉攏點兵馬過來,以後怕是湖廣沒他說話的份。

於是,誠心派出秘使,揹着何騰蛟同王體中、王得仁接觸,說可以湖北爲二王汛地,把正愁在明朝這邊沒有門路的二王激動壞了,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再之後,聽說吳三桂那裡要封王,王體中不幹了,桌子一拍說吳三桂只有兩萬人要是能封親王,他麾下五萬人更能封親王了。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

王得仁更是直接喊出這一口號。

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
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