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

辛苦耕耘兩月有餘,皇后肚中終是傳出喜訊,雖不知是男是女,陸四仍是歡喜無比,又值大順恩科圓滿結束,可謂是喜上加喜,當真是龍顏大悅。

此次恩科,共錄取北方士子316人,南方士子40人。北方士子錄取人數最多的是淮揚地區,計有32人,餘下各省差不多均攤,遼東地區最少只9人。

所錄南方籍貫士子40人多爲南直隸、湖廣人士,這些人大半都是籍貫在南方卻生活在北方,因此嚴格來說隆武元年的這次恩科其實錄用的都是北人。只不過禮政府那邊爲了宣傳大順一統天下、四海來歸的新朝氣象,將籍貫南方的進士大表特表,以達成對南人“宣傳”效果。

于成龍也被錄取,不過其文章實在差勁,要不是陸四事先有過叮囑,恐這位天下第一廉吏就成了這屆恩科唯一不錄者。

狀元郎是淮安府的萬元林,榜眼是徐州的柳毅、探花則是西安的鞏成文。

主持恩科的禮政府原擬定的狀元是柳毅,不過柳毅的狀元卻被右弼宋義忠一句“陛下出自淮揚,今屆恩科也是我大順首屆科舉,是否可讓陛下家鄉之人沾沾喜氣”給生生變成了榜眼。

陸四親自閱過三人文章,都寫得很不錯,所以哪個當狀元都行,加上對家鄉也的確有感情,便點了萬元林爲狀元。

柳毅由狀元變成榜眼肯定有些虧,陸四便格外照顧了這位徐州士子,破格命其任宮內廳近侍學士。

這個宮內廳近侍學士相當於皇帝“秘書”,從政治前程講,含金量可比狀元郎要高許多。

歷朝歷代,狀元爲宰輔者並不多,反倒是二甲進士入閣拜相的佔多數。

那個探花鞏成文是名符其實的,因爲三人中他長相最好。歷朝所遵循的“潛規則”就是長相好看的爲探花,大順也不例外。

按陸四旨意,今屆所錄士子都入國子監學習半年,吃住花銷都由禮政府開支,入監之後即領俸祿,半年之後再依考績分派工作。

國子監所學不再是八股文章,而是策論實務,授課老師也多是從六政府及地方挑選的乾材官吏。

如兵政府侍郎賈漢復、禮政府侍郎馮銓等都會在國子監兼一門導課老師。陸四這位皇帝也將每月前往國子監一次,至於講什麼,則是皇帝自定了。

恩科的圓滿舉行讓武科也提上議程,禮政府報請於今年八月舉行大順武科。

陸四欣然同意,並將武科等級規模提升到文科一樣的程度,責令禮政府、兵政府、樞密院三家共同負責,且指定侄兒晉王陸廣遠爲武科總裁官。此次恩科的主考官是禮政府尚書。

南明那支使團拒不轉交國書的事,陸四不生氣,這件事他全權交給李定國負責了,並且默許李定國“尺度”可以大一些。

不想這位李晉王於外交上面倒是很守規矩,並沒有對南明使團用強,所以馮銓便出面當了回惡人。

陸四意讓馮銓給南明的使團施加壓力,從而讓南京那邊感到恐慌害怕,遂在大軍南征之前可以起到分化南明作用,另外就是通過所謂和談從南明身上割些肉。

比如迫使南明割讓淮西之地,向大順輸送若干錢糧以解燃眉之急。

也就是讓歷史重演——多鐸拿着史可法提供的錢糧率軍打明朝。

宮廳內太監高歧鳳往鴻臚寺向使團索要財禮,也是陸四的授意,此舉是在向南明使團表明大順的強勢。

陳洪範密奏可議淮西得失,不過須大順從四川撤軍。陸四對此是不屑的,淮西他要,四川他也要。

因此在使團抵京的第七天,陸四授意左輔顧君恩出面同南明使團進行了一次正式接觸。

會談前,陸四接河南巡撫袁宗第奏報,有一明將施郎來投,並獻東南地理圖,請大順軍早日南下。

陸四覺得這名字熟悉,問樞密使呂弼周:“這個施郎是閩人?”

呂弼周詳細看了下袁宗第的奏報,確是福建人。

“想必是他了。”

陸四點了點頭,傳詔賞施郎遊擊銜,調天津海軍聽用。

“陛下,鄭芝龍尚在猶豫,未肯表明是否歸順之心。”

呂弼周是樞密使,樞密院統管軍務,對南方諸鎮的招撫策反皆由樞密院負責,而鄭芝龍作爲福建地方實力派,又是海上“霸主”,擁兵二十餘萬,若能策反歸順意義重大,因此這件事呂弼周是親自負責的。

“一個閩國公,一個閩浙總督,鄭芝龍還嫌不夠麼?”陸四冷笑一聲。

呂弼周道:“鄭芝龍原是願歸我大順的,不過南都方面冊其爲南安侯,倒是叫鄭芝龍自覺身份又漲了,故而便又觀望起來。”

“那便也晾晾這位南安侯,待大軍南下,朕倒要看看他鄭芝龍有無膽量與我大軍一決高下!”

陸四將案上已經批閱的奏疏交內侍整理歸檔,同呂弼周說起與南明使團會談的事,最終定下須強硬的態度。

次日,順方直接提出南明須向大順稱臣,歲貢三百萬兩,割淮西、四川等地方能達成和約的條件。

歲貢稱臣,問題並不大。割淮西之地,弘光君臣也有心理準備,授意左懋第便宜行事,可割讓四川肯定超出左懋第的權限,所以左懋第無法答應。

左輔顧君恩道:“既然貴使不能做主,那你們也沒必要留在北京,明天便走,我朝下月自發兵去奪淮西,至於四川,不議了。”

左懋第等見順方態度強硬,毫無和談之意,便要求赴昌平祭告陵寢,議葬崇禎帝。

顧君恩斷然拒絕道:“我皇帝入京之日即登煤山,哭過你們那位先帝,爾今還要你們哭什麼,祭什麼?”

並譏諷南京方面滿洲勢大之時懼虜之威不敢發兵,還一心想搞什麼“聯虜平寇”,將大順視爲洪水之禍,反將那異族滿虜視爲親近之人,可謂是不忠不孝,如今卻裝成孝子賢孫要來哭祭什麼先帝,簡直讓天下人恥笑。

隨即取出檄文一道,當場宣讀,指責南京諸臣“不抗虜爲罪一;擅立皇帝爲罪二;擅留滿虜封王爲罪三;各鎮擁兵虐民爲罪四。旦夕發兵討罪”。

次日,順方派員領兵三百名押送使團南返。

南返前,陳弘範、馬紹愉密奏可說服金聲桓、劉良佐、餘永壽等鎮來降。

陸四要樞密院負責此事,明確南明諸將若來降,一律降兩級用之。隨後留晉王陸廣遠坐鎮北京,自己則輕車快馬前往河南。

速度比之回返的南明使團還要快。

甘陝總督孟喬芳密奏,原滿洲智順王尚可喜已向大順奉表,並願密攻阿濟格。

這件事讓南征比計劃中提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