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

鄭芝龍於福建乃是土霸王,其部私軍足有二十餘萬,若被順賊勸反,率軍出閩北上,社稷便危矣。

雖弟子鄭森表明自己立誓要當大明忠臣,且回福建之後一定勸說其父莫爲順賊利誘,可錢謙益又哪裡放得了心。

待鄭森辭別後,錢宗師再三思量,晚飯也顧不得吃便叫人備轎前往大學士、禮部尚書黃道周府邸。

黃道周與那鄭芝龍一樣也是閩人,天啓二年三十八歲方考中進士,該科考中的還有現任弘光朝首輔大學士的王鐸,及那在北京自縊殉節的戶部尚書倪元璐。

黃出仕便爲翰林編修,崇禎朝時爲翰林侍講學士。崇禎三年皇帝對袁崇煥案進行追究,大學士錢龍錫被牽連,論定死罪。時朝廷上下無一敢爲錢龍錫辯護,獨黃道周出於義憤,半夜起草奏疏,送進宮內向皇帝申訴冤抑,爲錢龍錫辯冤,疏中直指皇帝過失,指皇帝濫殺重臣定爲國家禍事,長此以往,朝廷重臣人人思危,誰還敢爲天子真心用命?

年輕氣盛的崇禎帝看了黃的奏疏後大怒,降黃道周三級調用。弘光朝成立後,黃道周在同科王鐸的推薦下任吏部侍郎。王鐸接替出外的史可法爲首輔時,弘光問及何人能繼任禮部尚書時,王鐸又舉黃道周。

弘光亦知黃道周爲人剛直,不追隨世俗,便同意王鐸的舉薦,着黃道周爲禮部尚書,上個月加授文華殿學士入閣參政。

許是知道封阿濟格爲忠王、吳三桂爲遼王、左夢庚爲秦王,王體中爲興安王使國家名器氾濫,失了不少人心,故爲收攬人心,弘光一次又以蔣德璟、蘇觀生、何吾騶、黃鳴俊、曾櫻、朱繼祚、傅冠七人入閣理事,連同原本的閣臣王鐸、呂大器、姜曰廣、張慎言、黃道周五人,內閣一下便有十二位閣臣,人稱“十二學士”,或稱“十二老爺”。

黃道周乃閩人,並非江浙人士,故而其並非東林黨人,且其對朋黨深爲厭惡。

錢謙益身爲東林領袖,按理不當去找黃道周,然而國家名器封賞都出自禮部,鄭芝龍能否忠心又在其是否能如願封爵,因此錢謙益需在這件事上得到黃道周的支持。

錢謙益的突然來訪讓黃道周也是驚訝,待知其來意後也是心驚,皺眉道:“北方兩賊正在相爭,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那順賊何來便將手伸到福建去了?”

這件事錢謙益也奇怪,要說流賊即便南征總要待其一統北方之後才能着手,可如今順賊西賊在西北正鬥得你死我活,不知北方歸屬,燕京許誰,那順賊哪來底氣就敢開出國公爵位、閩粵總督一職拉攏勸反鄭芝龍的。

“事有蹊蹺。”

黃道周認爲當派人到江北刺探順賊軍情,否則南都這邊如聾子、瞎子般,敵人渡過江來怕是朝堂諸公都還渾噩着。

錢謙益稱這是自然,然而當務之急卻是要穩住鄭芝龍,絕不能讓這個八閩長城反了朝廷。

“順賊許鄭芝龍國公,老夫意朝廷當授其南安侯,併爲福建軍務總鎮,節制水陸兵馬...”

除了授鄭芝龍爲南安侯外,錢謙益還欲爲鄭芝龍之弟鄭鴻魁請封伯爵,以此表明朝廷對鄭家的看重,從而不使鄭家短視爲順賊虛利所誘。

“順賊誘以國公,我朝便要還以侯爵,此不是滋長鄭家,使其更加蛇鼠兩端,坐地起價,以私要挾朝廷,長此下去,地方盡行效仿,怕是政令不出南京。”

黃道周並不贊同錢謙益的意見,並指出朝廷要是同順賊一樣盡以名爵拉攏軍鎮,恐怕便同唐朝一樣養出一個又一個軍鎮來。

“幼玄糊塗,事急從權!”

錢謙益當然知道同順軍“搶”着拉攏鄭芝龍肯定會有禍端,然還有什麼事比鄭芝龍現在就反還急的。

“若鄭氏自閩地北上浙江,朝廷有什麼兵馬可用?江南奴變至今,這南直的兵馬又哪家堪用?便一能戰京營,又豈能同時應御南北?是江山社稷重要,還是將來隱患重要?”

錢謙益苦口婆心,希望黃道周不要迂腐己見,能同他一起面見聖上奏封鄭芝龍。

“這...”

黃道周遲疑片刻,對當前局面也是有心無力。這亂世,總是軍隊來得重要。真要叫順賊勸反了鄭芝龍,大明江山便真要亡了。

念及於此,便同錢謙益連夜進宮。

守衛宮門的是由六百北兵組成的錦衣親軍,其首領是北鎮撫司指揮僉事鄭大發,鄭以宮門已閉,百官有奏可由通政司代呈爲名,拒絕錢、黃二人入宮。

黃道周大怒,指着那鄭大發道:“豎子,誤了大事,老夫取你腦袋!”

“有能,大好腦袋,但管來取!”

曾在朝堂上助上司孫武進羣毆百官的鄭大發,哪裡會把一個新入閣的學士放在眼中,將所佩繡春刀“咣”的拔出半截,竟是威脅起閣臣來。

一衆錦衣親軍也俱是橫眉怒目,大有一聲令下便羣擁上前將人剁了的架勢。

“反了,反了!”

親軍的跋扈讓黃道周跺腳怒斥,爾後不顧錢謙益的拉阻,直着身子便向那鄭大發撞去。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下哪有怕死的黃道周!”

“幼玄,不能啊!”

錢謙益心中也是熱血升涌,真想同黃道周一起朝那錦衣衛撞去,然而步子動了一步還是僵在了那。

大約,是想自家堂堂文壇大宗師,豈能同丘八武夫一般計較吧。

哎!

鄭大發其實也是嚇唬人,不想對面老小子竟還真不怕死朝他撞來,結果也是被嚇了一跳,沒想這吊大褂子比他還橫。再尋思二爺只是交待自己看管好狗皇帝,注意狗皇帝身邊的內侍太監,並沒有讓他不準朝中大臣入宮見狗皇帝,便搶在黃道周撞到自己前讓到一邊。

“學士動的什麼怒?既有緊要大事要見天子,下官怎會真的攔着。”鄭大發一臉的訕笑。

“還不開宮門!”

黃道周微哼一聲。

鄭大發朝手下使了個眼色,宮門這才被緩緩打開,露出僅容一人過的縫隙。

黃道周也不看衆錦衣衛,當先入宮。

錢謙益在後面看得是佩服萬分,當即也是昂首挺胸往宮中而去,走到那鄭大發面前,還不忘冷哼一聲。

結果哼完便聽“咣”的一聲,明明是長刀入鞘聲,偏是讓大宗師眼皮猛跳,見到天子都沒停下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