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

“都別愣着了,收拾好的趕緊到東直門集中,到那之後聽上面吩咐...”

剛阿塔心裡也捨不得漢人的花花江山,可眼下局面這北京城的確守不住,你就是在家門口看到天黑也改變不了離開漢人地方的現實。

輕嘆之餘,開始吆喝着讓衚衕裡收拾好的旗人家趕緊把車馬拉出去,不能再把路這樣堵着了。

各旗離京次序不一樣,且各旗各牛錄也不是一次集中,同樣也要分批,不然一旗家眷好幾萬往城門那一堵,鬧哄哄的怎麼走。

第十四牛錄的佐領薩克查老姓喜塔喇氏,剛從外城回來,見到參領大人正在組織撤離,趕緊跑了過來,本以爲是協助參領大人撤離本牛錄家眷,不想參領大人卻拿出一張名單遞到他手中,吩咐他馬上帶些披甲人把名單上的人都抓了,然後集中到十四牛錄跟他一同出京。

薩克查接過名單一看,發現上面竟然都是漢官,不由疑惑起來,因爲據他所知撤離人員並不包括前明那些降官。

“太后的旨意,主子那裡剛領的,咱們正白旗要負責帶走200多漢官,你十四牛錄負責十個。”

正白旗主是攝政王多爾袞,但剛阿塔說的主子是鑲白旗主豫親王多鐸,原因是兩白旗是一家,且豫親王是攝政王的胞弟,故而當然也是他們正白旗的主子。

“除了這些漢官本人,他們的家眷也要一同帶走,奴僕什麼的能帶便帶,不能帶就算了。”

剛阿塔雖不理解太后爲什麼要下旨將那些對大清根本不忠心的降官帶上,但既是旨意下來了,他剛阿塔便遵旨而行就是。

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降官多半沒人願意跟大清出關,所以上面雖說是請,但實際肯定是抓。

薩克查點了點頭,見家裡面弟弟哈什他們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便挑了十幾個旗兵連同二十多個本牛錄的披甲阿哈按名單上的地址去抓人。

兩宮太后降旨將京中所有漢官,不問品級大小一律帶出關的旨意着實讓正處於混亂的北京城如一顆炮彈落下,震驚了一片。

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他們都覺這道旨意下的不是時候,且根本沒有意義,所謂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漢人還不好找麼。

既然京中這些漢官已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們已經動搖,那就隨他們去,何必強行把人帶走。

真要用漢官,大可從養熟了的漢人阿哈中選,比如可以仿太宗時再開科舉,叫漢人阿哈識字的出來考試再給他們官做便是。

這樣的漢官,可忠心着,用的也好。

如河南巡撫羅繡錦、保定巡撫於清廉不就是爲大清殉國了麼。

所以,親王們怎麼也沒法想通兩宮太后這道莫名其妙的旨意。

關鍵是整個在京降清的前明漢官足有上千人之多,連同家眷怕有萬人也不止,這麼多人要帶出關,光是一路供養他們的糧食就讓人頭疼,況帶出關後還要繼續給他們官做,那樣大清一年要開支多少錢糧?

若不是城外順軍要求清軍不得在城中展開任何殺戮,恐怕那些漢官多半就已經被處死。

濟爾哈朗進宮想請兩位太后收回旨意,卻未能如願,不得已只好同禮親王代善商量,命在京八旗各自負責一批漢官,隨同各旗行動而不是集中撤離。

命令一下,在京的那幫躲在家裡的漢官們便倒了大黴。

........

薩克查走後,剛阿塔上前幫一輛馬車推出衚衕,正要叫第二輛車趕緊出來時,卻聽不遠處的一間屋子內傳來哀求聲,並伴隨着老人的怒罵聲。

是老準塔家!

剛阿塔不知道老準塔家發生什麼事,便帶人過去看看,進院子後就見老準塔持着柺棍站在那,而他的小兒子達爾漢同媳婦還有三個小孫子都跪在那。

見參領大人過來,達爾漢趕緊起來求參領大人勸勸他阿瑪,原來老準塔竟然不肯走。

老準塔老姓佟佳氏,原先雅爾虎的人,太祖年間就隨太祖征戰,是旗內有名的好漢。可惜三年前一片石之戰時,老準塔的腿被順軍砍斷,雖經搶救活了下來但卻成了殘廢,由此脾氣變得很是暴躁,十四牛錄的人大多都不敢與他家來往。

“出關,是朝廷的命令,主子們都同意了的...”

剛阿塔想勸說老準塔別犟,可不等他話說完,老準塔就恨恨的看着他,道:“什麼朝廷!是攝政王下的命令嗎!除非攝政王有命令下來,否則我是死也不走的!”

剛阿塔也是正白旗的人,攝政王更是他的主子,老準塔的話實際也是說到他的心坎中的,然而有些事情現在沒法說。

各旗都在忙着撤離,他們正白旗總不能在北京等死吧,於是好生相勸,希望這位暴脾氣的老準塔不要再鬧。

“我們家自打隨太祖皇帝起兵攻打明朝,就一直爲愛新覺羅家出生入死,我的阿瑪戰死在薩爾滸,我的大哥戰死在遼陽城,我的二哥戰死在廣寧,我也在山海關下斷了腿,我們家爲大清,爲愛新覺羅流血流汗,從來沒有懼怕過任何敵人,今天,卻連和敵人死戰的勇氣都沒有便放棄了這關內,怎麼對得起太祖太宗在天之靈!...”

老準塔是越說越傷心。

剛阿塔心中也是難受,看着老準塔空蕩蕩的右褲腿,心頭頗是沉重,但他還是要勸老準塔想開些。

“這回真不是咱八旗軟弱,不敢同順賊死戰,實是...”

剛阿塔說朝廷已經和順軍簽訂協議,只要京中的家眷能夠安全出關,將來還怕打不回來嗎?

聞言,老準塔笑了起來,憐惜的看着剛阿塔同跪在地上的小兒子,搖了搖頭道:“漢人的話你們也信?...我們殺了多少漢人?他們怎麼可能饒過我們,寬恕我們,讓我們出關!你們不要忘了,就是那關外也是漢人的!”

說完,視線在三個小孫子臉上一一掃過後,老準塔閉了閉眼睛,目中有淚水泛出,繼而對剛阿塔道:“不用再勸我了,沒有攝政王的命令,我是絕不會同你們一起出關的。”

又對兒子達爾漢道:“要走你們走吧,我年紀大了,又是個無用之人,帶着我只會是你的累贅。”

言罷,艱難的撐着柺杖默默走回了屋中。

“阿瑪!”

達爾漢想上前攔住父親,卻被參領大人拽住。

老準塔是個好漢,好漢就應該得到尊重。

“如果漢人沒有騙你們,將來你們替阿瑪去祭拜你的祖父和伯父們。如果漢人騙了你們...”

老準塔留給兒子的話並不完整。

他死了,用他心愛的匕首扎進了心窩之中。

而同老準塔一樣選擇結束自己,不讓無用殘疾之身成爲兒孫累贅的滿洲老人,還有很多。

哭聲,從東直門的衚衕慢慢向整個滿城擴散。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